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76章 密谋收购九龙仓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76章 密谋收购九龙仓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李兆基达成口头协议后,杨文东便离开了;

未来四大家族固然规模大,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填海地皮大厦的建设,特别是这个康乐大厦还准备作为自己的总部。

第二天,杨文东也得到了郑志杰的回复,各方流程都已经准备好了;

郑志杰道:“杨生,东亚银行的5000万港元已经给了港府,这块地皮即将进入交接流程,估计一周之后就能拿到产权证了。”

“好,立刻跟贝津铭联系,让他设计一套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外观也要好看的大厦。”杨文东笑着说道:“我需要三个月就看到模型。”

越高层的大厦,建造成本单位面积越高,因为整体太重,结构必须要强,质量是能轻就轻,加上太高的房子对于风暴也有更高需求,对于地下地基要求也高,甚至在未来能源利用上,也需要考虑。

所以设计起来也花费时间,必须要找专业的设计师来做设计;

贝津铭自然就是其中的王者,原先历史上,其在80年代为中银设计的大厦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不但漂亮,成本还很低,质量也很不错,至少2020年代年之前也没什么问题。

早年长兴集团就已经与他合作过,不过那个时候香港都是小建筑,如今终于有一个大型建筑了,五六十层的建筑,在美国其实也不算很矮了。

香港虽然有很多建筑公司,也能设计一般的大楼,可这种超高层的就不行了,哪怕是金门建筑,连建造的经验都没有,更别说设计了。

“好的,我这就跟他联系。”郑志杰笑道:“不过是否需要再发函其他设计公司,也可以让他们出个方案,至少我们可以用来给贝津铭压价。”

杨文东同意道:“对,也不能摆明了告诉贝津铭我只找你,那就铁定被宰了。”

贝津铭是美国最顶级的私人建筑师,可其本质也是商人,如果有人铁了心非要找他做生意,那不宰就对不起资本家三个字了。

郑志杰道:“行,那就没问题了,时间方面,我再与贝津铭确认下,他应该会来一趟香港。”

“来香港的话,安排最好的酒店,”杨文东又说道。

纵然是供应商,可合作规模较大,能给自己带来利润,那他也是礼貌相待的,反正酒店什么的也没多少钱,物业还是自己的。

“好的。”郑志杰笑道:“那等贝津铭来香港再详细讨论。”

“嗯康乐大厦的事情,就先这样。”杨文东又说道。

地皮已经到手,接下来就是要按照与港府的约定,将楼建起来,只要按时完成,港府那边的钱都给了,那这块未来中环的地王,就彻底归自己了。

不管是自用还是租赁出去,那可都是巨大的摇钱树;

中环未来地价一尺小几万港元,这70万尺的大厦,总价值就几百亿,租金一年也有十几二十亿了;

当然,要说租金,香港最强的还是未来九龙仓的海港城,不过如今怡和刚刚获得葵涌码头,旧港口还没有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海港城物业了。

随即他又道:“让方先名过来,正好商量一下金融方面的事情。”

“是,我去联系他,”郑志杰答应说道。

过了会,方先名便赶到了,杨文东直接问道:“九龙仓的股票收购多少了?”

早在67年开始,杨文东便开始安排逐步收购怡和系旗下几家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那一年全港股价都很低;

后续68年后,则是稳打稳扎,反正这个时间点也不适合爆发对英资巨头的收购战,等收购到足够份额再下手,时机也差不多了。

方先名回道:“杨生,目前我这边已经收购了约9.7%的九龙仓股票,这一年差不多收购了2%。”

“一年才2%?是因为快到流通股的极限了吗?”杨文东反问道。

暗中收购一家公司的股票,是有极限的,受限于流通股,流通股越多那能够收购的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原先历史上李嘉成在1978年收购九龙仓股票,当收购到20%的时候,就引起了全港关注,九龙仓股价也因此翻了三倍,逼的李嘉成只能停手;

现如今还在70年,九龙仓还没有经过多次融资,市面上的流通股是很有限的。

方先名回道:“是的,九龙仓也是在62年上市的,这几年也就67年的时候很多股东抛售,导致了流通股多了不少;

按照我的估计,市面上大概有25%的流通股,我们收购了接近10%,再收购下去,可能就会惊动怡和了,不过只要时间慢,未来一年收购2%左右,还是行得通的。”

“一年2%太慢了点。”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九龙仓最近还是没有增股融资的计划吗?”

方先名摇头说道:“没有,但听说九龙仓准备开发自己的港岛的大量货仓地皮了,这就需要大量资金;

按照英资一般的模式,要么他们会出手部分地皮套取现金,要么就会在股市上融资,二选一的话,就看九龙仓的管理层选择哪一招了。”

郑志杰笑道:“哈哈,这二选一对我们都是很有利的,九龙仓的部分货仓位置也是非常好的,我这边拿下来建商业楼,就算不自持,建成之后直接全卖了,也是能赚不少的。”

英资的保守在香港华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英资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地皮的,这就几乎减去了一半以上的风险,而华资还需要买地周再搞金融极限操作;

但英资就是这样,甚至有的英资都不贷款开发地皮,让不少华资都懵逼了。

不过英资保守的同时,也就给了华资很多机会,要么可以收购优质地皮,要么可以合作开发,不少华资可以说是躺着赚钱。

“的确可以,那你们二人盯着九龙仓,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有对应的方法。”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如果因为自己的影响,导致九龙仓改变运营方式,那自己就先拿下九龙仓出售的地皮,赚取现金,再去慢慢收购九龙仓股票,这也是一种无本买卖了。

“明白。”方先名与郑志杰都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另外,九龙仓的收购也是势在必得的,安排一些英国的鬼佬,让他们代表英国的财团,来香港考察,然后试探一下九龙仓的一些小股东,看看能不能收购一些,收购股东的股票,速度就快多了。”

怡和集团的三大上市公司,分别是怡和集团本身、置地集团与九龙仓集团;

其中怡和集团本身虽然身为总公司,但杨文东并不是很想要,因为怡和集团在海外有着太多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说是乱七八糟,多年来就是靠着从香港输血才活了下来,如果收购了,那就需要为这些产业担责,哪怕就是逐个的关闭,涉及到多个国家,也是很繁琐的,其本身也没什么真正的核心业务。

置地与九龙仓,是杨文东想要的,相对来说,置地肯定实力更强,甚至就这一家便可以压过太古集团,因此,自己需要先挑柿子软的捏,九龙仓自然就是首要目标。

且九龙仓的一些地皮只是在这个时代比不过置地,如果真的拿下来好好开发,未来潜力也不会比置地小很多,特别是未来的海港城。

方先名则道:“杨生,怡和在英国有着不小的关系链,如果我们动静太大,他们去英国调查,可能就瞒不住;

能不能选择美国?相对来说,我们在美国的关系更多,且美国更大,怡和又不投资美国,想查清楚是很难的。”

“你说的对,那就安排美国那边的人。”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以跟花旗合作,让他们代表一个美国财团,说要投资香港;

最近的国际局势,这个理由也很不错。”

方先名点头道:“好,我这就去一趟美国,跟美国花旗银行协商一下,最好不要告知香港这边的花旗,免得消息透露出去。”

在香港这边,哪怕是花旗银行内部的人,也不能保证与怡和没什么关系,香港这个地方虽然小,但内部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安稳一点还是去一趟美国,找华尔街的人,这样操作起来就更简单了。

郑志杰则道:“要不找巴菲特?杨生与他的关系不是还可以吗?他在华尔街也有点名气,他出面,怡和的人应该不会怀疑。”

“还是算了,不要多事,怡和未必不能查到我跟巴菲特的关系,大家都是一家公司的股东。”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都是伯克希尔的股东,怡和还是可能查出来的;

且杨文东也担心,如果让巴菲特真的认真研究香港,会不会把他的兴趣给引过来了?要是他跑过来大投资,对自己未来的计划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也不好说。

自己不过是需要伯克希尔来投资纺织业罢了,其他的就算了,他也不希望未来的这个股神关注香港。

当然,如果他真的来投资,也无所谓,现在的巴菲特,无论是资金还是影响力,都没那么大。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