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52章 家电销售体系的投资

涉及到一家美国巨头去香港投资,即使之前已经有RCA投资香港了,也不可能很快就能决定,杨文东本身也不急着这一会。

巴菲特又问道:“杨先生,那你这次投资,就是为了想将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工厂迁移到香港?”

“对,这就是核心目的。”杨文东承认说道。

投资巴菲特这种事,自然不可能说,且就算说出来,巴菲特也不信,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

巴菲特又道:“那如果最终我们没有同意去香港投资,那怎么办?你要撤资吗?”

杨文东思考一会后道:“这不一定,具体还是要看其他情况,其实就算你们不去香港,也可以去亚洲其他地方,甚至东欧也行;

但留在美国维持这么多大型工厂,这的确是行不通的,特别是集装箱普及后,纺织业运输基本上不用担心海水侵蚀的问题了,这一点你们应该是了解的。”

在60年代之前,欧美每个国家都有纺织业,因为纺织业通过海洋运输,非常容易损坏;但集装箱出来后,这个问题自然就没了;

可以说集装箱的存在除了降低运输成本、时间,还减少了大量可能的运输损耗问题。

巴菲特点点头道:“那好,我们内部协商后,再通知你。”

“OK。”杨文东也没有催促,他自然不急;

就算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同意去香港投资,他也没什么损失,这个行业,不做也行,想做的话,美国纺织业还是有其他巨头的,伯克希尔也只是如今的美国三大纺织业巨头之一。

会议结束后,众人来到附近的一间酒店享用午餐,再之后,巴菲特亲自邀请杨文东出去走走。

“我听说杨先生不仅仅是一个实业家,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突然说道:“你在香港投资的案例我也看过了,都非常的成功。”

杨文东笑说道:“那也算不上什么大投资,更多的意义在于我公司的战略需要,而收购之后,我的集团会提供资源让他们发展,那它们自然能够发展的更好。”

巴菲特点点头:“先收购或者控股,然后利用你自己的资源帮助他们发展,最终股票能够翻数倍乃至十倍以上,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妙的方法。”

“巴菲特先生也想尝试这种投资模式?”杨文东反问道。

巴菲特摇头道:“暂时还不行,我投资的一些企业,都是本身它们自己就能够正常发展的,我不过是看好罢了;

与你不一样,我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产业,也没办法帮助被投资的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涉及多个行业,不可能做到像你这样的。”

杨文东则笑道:“如果是多个行业,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强大的金融,不管什么行业,除了一些发展非常好的企业,其他都是需要资金的;

只要你资金足够,那必然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甚至以后你在美国的投资非常成功,那你的投资,就可能会对任何公司产生帮助。”

“倒也有这个可能。”巴菲特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道:“巴菲特先生,如果你的投资需要资金,我可以投资,你之前的很多投资经历,我也非常看好。”

巴菲特在投资伯克希尔之前,在华尔街就有点小名气了,他的基金公司规模高到数千万美元,但在68年基金公司直接解散了;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但如今股价崩了,才知道,原来是巴菲特可能预测到了股灾,于是提前跑路了。

如果能够投资巴菲特,那肯定还是划算的不过金融基金的投资模式与传统股份公司不一样,他并非买了之后就有股份了,而是投入资金,然后以后分红,运营者拿多少比例的利润,不存在真正股份的问题,因为这种公司的核心没有产业,只是一群玩金融的人而已。

巴菲特笑着说道:“哈哈,暂时我不考虑建设基金,以后再看吧。”

“行。”杨文东也没有强求,这种公司完全依赖巴菲特的兴趣的;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巴菲特的核心即将转向控制伯克希尔这家公司,然后利用这家公司来完成自己的投资金融大业。

巴菲特又问道:“杨先生,你再获得9.9%的股份后,还会增资伯克希尔?”

“应该不会,这也只是一个投资罢了,投资太多对我也没好处。”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他自然是想再继续投资,但如果自己投资太多导致巴菲特要更换自己的金融帝国载体,那自己可就亏了;

10%的股份也足够了,且以后也是可以通过各种间接方法收购股票,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能将巴菲特当傻子,适当即可;

未来的美国,有太多企业他都是没办法控制超过5%股份的,也不需要,20家5%的企业就等于一家大型巨头公司的利益了,且每家公司股票少,还更容易套现。

“好。”巴菲特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与伯克希尔会面之后,杨文东等人便来到了洛杉矶,参观了新开的百思买电器商场,此刻,已经有了很多大牌电器品牌加入进来。

林尤沺以及百思买的负责人布莱恩一起陪同着杨文东走了一圈。

杨文东笑道:“这里面的国际品牌很多啊,怎么吸引过来的?”

布莱恩道:“杨先生,我们这第一年是免费的,而且也承诺了后面两年会有很大的折扣,所以才吸引到了足够的品牌。”

“嗯这个方法的确可以。”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售后这一块做的怎么样?”

别说现在,就是前世内地的万达、吾悦等老牌商业广场,早期为了吸引人,都可能会搞出免费或者折扣价的方式;

靠着低成本吸引商家,然后再以这个吸引买家,等买家习惯了或者商场有了一定知名度了,那才能开始正常的商业运营。

布莱恩说道:“目前我们针对彩电、空调、冰箱这些大件都有了附近上门服务的业务,小商品的话则是需要顾客将商品送过来。

而如果价值很低,比如风扇,一般坏了顾客也不会维修,大概率会直接扔了,所以这方面只是投入了少量资源。”

杨文东问:“各个品牌都会修吗?”

布莱恩回道:“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问题,如果是大问题的话就需要返厂维修或者直接报废了,因为不划算;

另外我们的售后员也会专门学习各个品牌的各种问题,这样能够保证他们的全能性。”

“那这样暂时也够了,以这个为基础,再继续培养更多的人,以后我们还是会在其他地方扩张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销售渠道最大的麻烦,就是售后,这个成本太高了,很多厂家根本没这个能力,因此只能放弃市场;

但如果有一个大型连锁的专业电器连锁超市,不仅仅有销量,还有着能够覆盖大部分问题的售后能力,一切都可以承包给这家连锁超市,岂不是完美?

这就是百思买的商业模式,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不过就是解决用户的痛点罢了,而百思买的客户,既是无数的用户、也是各个商家。

布莱恩笑道:“明白,杨先生。”

一会时间后,布莱恩被支开,一名30岁出头的华人男子来到肖恩面前:“杨生,你好。”

“你是香港来的?”杨文东一听语音就知道这是香港人了;

美国也有很多会粤语的,但说法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一听就能听出来,这也是汉语的神奇之处了,在普通话普及之前,国内的各种方言,估计有几千上万种,有的地方隔了几十公里就听不懂了;而英语横跨几个大陆,但基本上就一点音调的区别。

来人回道:“是的杨生,我叫项帆生,之前是金钟家乐福的人事,内部应聘来到了美国这边。”

“好,对你来说也是个机会。”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虽然香港是总部,但一个地方的工资跟当地的整体经济是挂钩的,这就是为什么欧美人一天打螺丝能赚到一百斤食物,但非洲人辛苦一天都吃不饱。

来美国工作的工资自然更高,因为香港公司也是有很多人内部应聘的。

且他在美国的生意,人事财务这些部门,优先也是要用华人的。

“是的,多谢杨生给了我们这样的机遇。”项帆生笑说道。

杨文东又道:“这边华裔的培训怎么样了?”

项帆生回道:“目前我这边已经在洛杉矶招聘华裔来做售后或者一些其他岗位,但难度有些高,很多人不愿意过来,又或者比较远;

所以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从香港调集人过来,这边的吃住也是可以统一安排的,来的人只要会英语,教会他们认路、外加如何与美国客户说话,就行了。”

“可以考虑,不过要避免他们来了这里当黑户,要有家人在香港,外加家庭条件不是很差的那种才行。”杨文东想了想后,最终同意说道。

前世内地在改开之后,很多人借着出国的机会,就变成黑户了,甚至不缺一些大学教授级别的,宁可黑下来在美国搬砖;

关于这一点,杨文东倒也认为不算离谱,毕竟80年代中美、中欧、中日等等的经济差距太大了,不是几十倍,上百倍都有可能,在美国刷盘子是真的收入远超国内教授的。

现在的香港与美国差距也不小,虽然没有10几年后的内地大,但也是有可能有人这样操作的,这是需要避免的,不然美国政府也会找麻烦的。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