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35章 地产业发展与和合实业的成立

娱乐产业的布局,在这几个月的安排下,也逐步开始了走向新的方向;

动画、电影、电视剧、音乐,4个方向同时发展,再配合背后强大的资本,开拓海外渠道,为任何参与其中的人,提供足够的收入,这样才能鼓励足够的创新;

类似于前世的一些内容创业互联网平台,平台不需要自己创作内容,只需要适当鼓励就行了,而平台的核心就是利用优质内容与资本,开拓更多的用户,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现在的长兴集团也是如此,好的内容外加资本,就可以去开拓亚洲乃至于全球的市场。

原先历史上90年代香港电影与电视剧的最巅峰时期,香港有3万人为影视行业工作或者从中受利,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且做好了之后不会被淘汰,因为发达经济体,不会淘汰服务产业。

而且对于杨文东来说,发达的影视行业,也可以给他带来一些乐趣;且如果香港电影产业真的发达了,那也是可以真的与好莱坞合作的,虽然也有可能被坑,但只要自己这边有足够的长期价值,那也并非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不过眼下,还是需要等李晓龙的电影在亚洲火爆几部,这样才有条件与好莱坞谈谈条件。

5月中旬,杨文东也将目光逐步的从娱乐市场转移了,在安排好方向之后,他自然也不需要过问太多,等着结果就行了;

而如今香港最火爆的行业,自然就是地产与股市了,随着对未来香港信心的恢复,大量资金进入地产市场与股市,多少小区开业的时候,也会引来很多黄牛排队购买。

杨文东也来到了长兴地产公司的总部,这是一栋位于中环边缘的大楼,是67年的时候买下的建筑之一。

杨文东先是开口问道:“这栋大厦里面,现在全是长兴地产公司的人?”

“是的,之前的租户,在67年的时候就跑了一半以上,后面两年也逐步到期不续约了,还有几家时间比较久,我就给了一点补贴,让他们迁移到附近我们其他大厦里了。”郑志杰回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好,长兴地产总算也有一栋位置好一点的大厦了,不过这楼层也不是很高。”

郑志杰笑道:“目前来说是足够了,并非所有公司的人都需要来总部上班,而且今年下半年,港府会有一处填海地皮,位置不错,我有想法拿下来,建一栋面积更大的大厦。

不过不是给我长兴地产,而是给集团总部,长兴大厦如今也是有点拥挤了。”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栋大厦能建多大面积?”

郑志杰回道:“填海地皮应该会在4万尺左右,容积率10,应该可以建40万尺。”

“这个面积也就比长兴大厦多一点,更换没什么意义。”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要换,就换明显大多的,免的换了之后马上又不够了,就很繁琐了。”

搬过家的人都知道,很繁琐,原本感觉家里也没什么东西,结果一搬家,好家伙,那东西简直多到不可思议;

公司的搬迁也是一样,这种超大型总部搬迁,费钱是小事,对日常集团工作的影响才是大事,也还好自己的物业,可以慢慢迁移,这样也会损失小一点。

因此,即使因为发展需求需要搬迁,那也要直接换一个面积更大的,避免没必要的麻烦。

郑志杰问道:“目前港府似乎没有批准建超级大厦的计划,除非我们申请,但中环最核心的位置,我们也没有这么大的地皮,除非将一些大厦买下来拆了。”

中环在百年前就开始发展了,被英资巨头控制,纵然67年长兴地产借机收购了一些,核心位置也有几栋大厦,但也都不算很老的建筑,拆了建超高楼,就不太划算了。

“不急,汇丰总部现在都不怎么样,我们急什么。”杨文东摇摇头道:“还是再等等吧,现在香港经济发展很快,按照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很快就会推动超高建筑了,不急这一会。”

只要经济发展,那城市中心必须需要立体式的向高空发展,任何国家地区都避免不了;

前世的内地,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都是如此,因为太多的人涌入,不管是办公还是住宅,空间都很紧张,只能向上发展;

人类是群居动物,各种商业、医疗、教育、工业发展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大效率化,虽然拥挤,但也很方便,甚至很多富豪,在郊区别墅住了一段时间后都开始倾向于市区大平层了.市区有别墅的土豪例外。

再过一两年,未来的康乐大厦(怡和大厦)也会推出,这会是香港70年代的最高大厦,也会是自己的目标,用来做集团总部,至少可以用10年,再等到80年代,中环一些20层大厦楼层旧了,那就可以拆了,建真正的超高摩天大厦了。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道:“那这块地皮,我们需不需要竞争?”

杨文东道:“当然要,记住,以后中环的地皮、物业,上到大厦下到一个商铺,我们都要,未来我们需要与置地一样,在香港港岛的几个城镇大规模置业。”

香港的地产市场,在投资回报率上估计仅次于一些科技与互联网企业了,中环更甚;特别是如今自己的蝴蝶效应,还不知道会对未来的科技公司会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市场自然不会放弃。

不过长兴地产公司的规模太大了点,虽然也可以做住宅,但不能无限制的操作,这个市场也是有限的,因此,核心建筑的持有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且住宅涉及民生,如果自己投入太多资源进入,使得普通人买房成本太高,反而会影响名声,没必要这样做,等合适的时候,通过金融手段控制未来的几大家族,然后让他们做这些事就行了,

自己这边可以做一个规模更大的置地,持有中环、金钟、铜锣湾等地方的大厦与商场,向开公司的人收租金,这样赚的钱更多,但从直接层面并不会影响普通人;

而这些地方的租金,也会是非常稳定的收益,前世香港的一栋大厦,年租金少的十亿多的几十亿,完全就是躺着赚钱,能够超过这个收益的公司,还得辛辛苦苦的运营当然,从社会影响力来说,这种收租企业肯定远比不上,但这些收益也是真的,完全可以拿来帮助其他产业发展,甚至打价格战击溃对手,那影响力自然也就上来了。

一个大财团,并非什么产业都需要赚暴利,也不是什么产业都需要有影响力,能附带两种功能的产业是很少的,最简单常见的模式还是几种公司都有,互相配合,从而达到最高效果。

“好的,那我准备拿下这块地皮。”郑志杰笑道:“等建成后,说不定其他兄弟公司需要。”

“行,到时候具体数据出来后再跟我说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除非是一些超级地王的竞拍,不然杨文东一般也是不参加的,让手下去就行,他会在背后指挥。

“是,杨生,”郑志杰接着说道:“杨生,我这边将最近长兴地产的发展情况,跟您汇报一下?”

“好。”杨文东说道。

随后的半个小时,郑志杰将长兴地产公司的一些大项目,也逐个的讲述给老板听,主要也是涉及很多非核心产业的自有地皮开发,经过67年这一波囤积,长兴地产的土地储备比起很多英资也是只多不少。

汇报完后,杨文东道:“这样的模式很好,将一些位置意义不大的地皮全部开发掉,换成现金,然后囤积优质位置的土地,目前还是不要以开发为主,购买的地皮,也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如果从港府那竞拍获得的地皮,或者其他方式从港府手中拿到的,都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开发的,但自己购买的旧地皮就无所谓了。

郑志杰笑道:“是的,目前我们也不急着在一些优质地皮上建大厦,除非公司本身需求。”

“那就保持这样,不需要考虑盈利,有钱了就买地,等市场到了高峰期,再考虑变动。”杨文东跟着道。

在地产牛市开始的几年,追求盈利没什么太大意义,有钱就应该囤积土地,即使未来真的缺钱了,优质位置的地皮也是可以直接从银行拿钱的;

甚至74年的经济衰退,杨文东都不放在眼里,因为对比67年与83/84年,这一波跌幅不算很大,只是回到了71年价格而已,时间拉长来看,只是长期上涨期间的一次小下跌而已。

“好,我明白,我们不需要纸面上的盈利。”郑志杰又道:“对了,杨生,前几天您之前嘱咐的胡应相来找我了,他说想建自己的地产公司,说您曾经答应过他愿意投资他,所以想见您一面。”

“胡应相?行,安排一下,让他去长兴大厦找我。”杨文东点点头;

随着香港地产的高速发展,很多传统工厂、其他产业的人,也都开始眼红,想进来分一杯羹了;

这很正常,前世内地在20世纪之后,也有很多做实业的,进军地产行业,发现在地产业赚的钱比实业多多了,而经营方面却轻松多了

这是因为地产是将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短期内聚集起来,加上吸纳其他所有行业的成果,能不赚钱吗?

虽然这种经济模式未来可能会有很多的危害,但却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逃避的,有些国家即使不搞大地产,但肯定也会有其他方式来借未来的钱发展现在的自己,不然其他国家这样搞你不搞,输的必然是你。

第二天,长兴大厦:

“杨生,您好。”胡应相在郑志杰的带领下,见到了杨文东,便立刻礼貌说道;

如今杨文东身为香港第一华人富豪,身份尊贵,虽然两年前他们见过一面,且也获得了杨文东的名片与承诺,但今天能不能见到,他之前其实也没把握的。

杨文东笑道:“坐吧,喝什么?”

“我随意。”胡应相哪敢提什么要求。

“那就喝茶吧。”杨文东对着身边助理说道;

随即助理去准备了,杨文东则问向胡应相:“胡生,今天来找我是何事?”

胡应相连忙回道:“杨生,两年前我们也谈过一次,当时您曾经说过,如果我建地产公司的话,您这边可以投资,所以我今天来了。”

杨文东笑问:“那你说准备投资地产公司了?新公司叫什么?”

“和合实业,这是我与我父亲一起协商的名字。”胡应相回道。

“和合,这个名字不错。”杨文东点点头,道:“那你的起始资金是多少?”

胡应相道:“3000万港元,这是我家族之前几个产业一半的积蓄,现在准备投入地产;因为您之前说过要投资,所以我也先来确定下您的意见。”

“可以,现在的香港,做地产肯定是最赚钱的。”杨文东同意说道:“那你可以考虑接受我的多少投资比例?需要多少资金。”

长兴集团内部的几个工业产业,在利润上可能不比地产差,但这是因为穿越者知道未来的功劳,其他工业,想超过地产,那难度是非常高的;

即使是前世的内地,在地产处于上升期的时候,除了顶尖的科技企业、互联网垄断公司能打一打之外,其他的行业,基本上不是对手,几十年时间很多时候的首富都是地产公司老板;

甚至欧美那边也是一样,只不过因为欧美已经发展了百年,加上人口不是很多,又有房产税的限制,使得其发展速度比不过内地甚至亚洲国家,但总规模也是不小的,很多地产巨头也是财力雄厚,如纽约地产巨头TNP家族。

胡应相回道:“我可以接受1500万港元的投资,我这边可以让给您33%的股份,这是按比例来计算的,但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杨文东问道。

胡应相道:“我这边可以给杨生对应的投票权,但希望杨生不要再增加自己的股份,特别是等以后和合如果能上市。”

“行,我答应你。”杨文东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他一个人不可能吞下香港地产多少比例的财富,吞的太多反而不利于社会发展以及自己的名气,所以只需要掌控写字楼、商场就行了。

而其他住宅开发,除了自有物业,再通过金融模式间接分享未来多家华资地产公司的收益就行了。

钱够快速套现的股票,在高峰期的时候甚至比地产还要赚钱。

胡应相笑道:“好的,那我这边会尽快起草合同。”

与长兴集团合作之后,对任何一家地产公司都是一件好事;因为有这样的强势股东,银行的贷款都会很轻松;

而有了贷款,只要不碰到之前那样的地产危机,想不起飞都难。

“行,这件事你与郑志杰联系就行了。”杨文东又道:“老郑,你这边跟和合实业先一起投资做个项目,也算是给新公司一点帮助吧。”

做个项目其实无所谓,主要是释放一个信号,自己扶持和合实业,那以后和合实业的发展,也会更顺利。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