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14章 纺织产业初规划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14章 纺织产业初规划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21世纪,传统家电行业被称为夕阳行业,是因为电脑、手机、平板这些新型电子产业的冲击影响;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皇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总规模及影响力上来看,仅次于汽车。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说自己看不上家电产业,小日子也是靠着家电,带动了数百万人就业,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索尼、尼康、松下、东芝、日立等等,是全球最巅峰的品牌;

港府在知道荣耀电子的想法后,立刻来了兴趣,他们搞一个“自由市场”政策,只是因为懒,但可不傻,如果香港成为了一个大型家电生产中心,那税收、土地增值的好处,可都是港府的。

双方很快也就来了兴趣,就北角工业园的规划进行协商,意图将整个北角工业园内大部分塑料、纺织企业迁移离开,然后专门用于生产家电;

以香港港岛的房价外加经济状况,这种低端产业也的确不适合待在这里了,而留给家电产业就非常完美了,毕竟就算是日本美国的本土都是家电产业,这个行业的利润能够承受发达国家的工资,港岛这点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毕竟涉及到的工厂太多,也不可能强制搬迁,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且这件事目前也属于绝密,一旦这件事公布了,那不知道多少资本会参与进来囤地,连现在的一堆塑料厂老板,估计都得开心的开香槟庆祝了。

电子行业的发展,也即将带动香港工业的再一次起飞,原先历史上就是这样70年代后香港工业的发展速度比60年代还要快,成为了全球都有点小名气的生产基地,直到85年后才开始没落;

然而成绩飞速上涨的背后,隐患十足,一个是湾湾、韩国、马来、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地区经济的崛起,抢走了香港的很多产业,只是因为全球贸易大爆发外加电子产业的发展,才使得香港工业仍然在快速进步,只是在占比这一块逐步走低;

不过这也正常,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吃下一小部分就足够了,眼下杨文东的目的,就是让电子产业在香港逐步生根发芽,即使十几年后还是要去内地,但至少这段时间,能够给香港带来足够多的财富。

而真正为香港留下的产业,就是屈臣氏了,这家企业的部分产业,是可以永久性的留在香港的.当然,未来香港的房价如此高,也不可能留在港岛。

9月中旬,荣耀电子正在与港府协商北角家电工业区事宜的时候,杨文东来到了沙田镇。

“感觉这里和几年前来的时候,差距变的好大啊。”苏依依看了周围后说道。

站在身后的周浩然道:“是的,杨太太,几年前沙田基本上人还是非常少的,只有少数本地人居住,而我们来到这里之后,多个工厂带动了超过8000人就业,他们的家庭也来了;

而他们家庭的消费也带动了周围的经济、地产、酒店、饭店甚至影院等等,现在的沙田,差不多已经有接近十万人了。”

杨文东也道:“这沙田镇,可以说一半,是因为我们长兴集团才建起来的,屈臣氏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屈臣氏的业务很多,目前的核心产业就是百事的代工、方便面以及火腿肠,这三个产业如今忙疯了,前者借助百事的渠道,后者在这个时代的亚洲简直就是最佳的食物,如同前世90年代的内地一般。

周浩然笑道:“是的,这也是靠着杨生的指导,才有今天这个成绩。”

“行了,别吹了。”杨文东笑了笑,然后问道:“口罩这方面的产能怎么样了?”

周浩然回道:“对比于前两个月,我这边的产能已经扩大十倍了,大量的口罩开始出口,现在整个亚洲的流感都很严重,听说美国那边也开始有了,目前我们正在寻求申请出口美国,但这个需要一点时间来做欧美的资质鉴定。”

“看目前的趋势,香港算是过了这一关了,以后主打出口。”杨文东又道:“不过这波流感也不知道会不会如同西班牙流感那样来回几次,所以哪怕现在医用口罩比较吃香,你这边也得逐步的尝试做工业口罩,避免流感大流行结束之后,整个产业立马崩溃。”

其实这种轻工业产业,基本上没什么大设备投入,就算崩溃了,靠着这流行的一两年也是能赚不少钱的;

不过对于长兴集团来说,短期的快钱除非真的足够多,不然意义不大,借着这样的机会,降低产业链价格、获得渠道才是重中之重,这样在未来可以形成一个诺大的长期稳定产业。

“好的。”周浩然答应道:“这段时间基本上很多原本生产工业口罩的工厂都在生产医用口罩,我们如果同步生产工业口罩,那的确可以抢占市场。”

杨文东道:“那行,工业口罩方面也要扩大规模,工厂如果不够,就直接在沙田买地,继续建厂,多层楼速度慢的话,那就直接建一层的,多买点地就行了。”

多层工业楼的建造速度肯定是比不过一层的,只是很多时候考虑到地价,所以很多人才会建高层;

但对于知晓未来的杨文东来说,借机囤地就再好不过了,还能快速增加自己的工业品产能,一举两得。

“明白,我已经买了一些地皮了,就准备扩建,”周浩然顿了顿,道:“杨生,目前想要大规模提高口罩产能,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市面上的棉花比较缺。”

“缺棉花?我们这点口罩,影响应该不大吧?”杨文东反问道。

前世的N95口罩主要成分是熔喷布,对于这种材料的具体情况,杨文东前几个月在决定做口罩时,也调查过,但没查到,可能还没发明出来,也可能发明出来了但还没到华人区域,也就是英文名字没有翻译出汉文,那自然找不到了;

这个时代的口罩主要还是无纺布以及棉花制成,在效果上是比不过熔喷布的,但肯定也比没有强多了。

周浩然道:“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因为香港纺织业发展太快,外加内地的进口少了一些,所以这会导致我们的采购成本增加不少。”

“可以用无纺布来代替部分吧?”杨文东又问道。

周浩然回道:“是的,目前我们就在往这方面操作,但棉花缺了之后,无纺布也涨了一些。”

“你不会是想自己做无纺布吧?”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

周浩然笑道:“如果只是我这一边,倒不需要,但杨太太的连锁服装店以及工厂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了,甚至还准备去湾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扩张,那不妨考虑一下自己建一个纺纱厂。”

“你倒是挺会挑时间的。”杨文东笑了笑,今天苏依依正好来了。

68年初之后,长兴地产手中有了大量的临街商铺,那自然优先给自己的兄弟公司使用,苏依依作为第一夫人,自然有着更高的优先权;

半年时间,依然之家就成功的开遍了香港的各个角落,数量超过300,很多还是在黄金位置、面积也大,再加上又有TVB、东方日报、院线广告的宣传,使得生意非常好,一年的产值几千万也是轻轻松松;

而几千万的产值,对应到香港工厂,也算的上是一家非常大的服装厂了,更不要说杨文东的资本还在往新加坡及湾湾扩张,只不这两个地方都是采用的加盟模式,可衣服还是香港寄过去的;

这样大的工厂,有自己的纺纱厂,也是应该的。

苏依依也有了兴趣,道:“要不我们自己建一个?”

“暂时不急。”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这种工厂到处都是,采购也是一样的,要建就得建不一样的,不然没什么意义。”

“怎么个不一样法?”苏依依有些不解。

杨文东道:“再等等吧,我可能会入股一家海外纺织业巨头,然后跟他们的管理层谈谈,将他们的技术引进香港,做高端纺织品,这样更合适。”

他的目标自然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了,这家跟随着巴菲特的纺织巨头,未来股票的增幅吊打任何一切非互联网企业;

不过既然入股了,甚至可能会成为大股东,那自然也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司的资源,要知道,巴菲特在70年代也是一直试图拯救伯克希尔的纺织产业的,直到后来实在无力回天才放弃;

如果自己参与进去,将工厂搬到香港,以后再去内地,完全就是一石多鸟了,各方都很满意:自己可以获得一个产业、一片大面积香港土地、巴菲特能够拯救纺织产业、香港获得税收、未来内地获得大量就业 外汇

“好。”苏依依也没有多问,周浩然自然也不会多说了。

杨文东又问道:“红牛饮料在美国测试的怎么样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