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65章 地产“回暖”与提醒

在湾湾又参观了家乐福超市与长兴电影公司的一间影院后,杨文东便返回了香港。

现如今湾湾对于外资投资服务业还是有着很大的限制,因此即使长兴集团想办法绕了过去,可也没办法短期内做到规模很大,目前也只能说是试探投资,了解一下市场,外加培养员工,等以后市场开放了,自己还会进一步增加投资。

时间很快就到了二月,香港的地产市场,居然逐步有了回升趋势,房价逐步停止下跌,不少地产商,也开始尝试着拿项目了。

郑志杰也很快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杨文东,并问道:“杨生,您觉得,这会是地产复苏的征兆吗?”

“如果从数据上看,是有可能的。”杨文东翻着身前的资料,笑说道:“去年房价跌了一半出头,有些地方甚至还跌了接近2/3,之前巅峰期的泡沫,也差不多了。

而除了地产,香港的其他经济就发展的非常好,特别是工业与贸易,同比前年涨幅超过15%,加上人口也多了不少,这些都是对地产非常好的数据了。”

小的地产公司,看地区的商业价值,而大的地产公司,则是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整体经济数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

香港的地产跟经济也是深度捆绑的,这是地产能够上涨的根基,很多大地产商预测地产危机或者复苏,其实也就是看这些数据:人口、平均经济、工业或服务业产值、平均工资、银行利息等等。

郑志杰听完后,大喜问道:“那杨生,我们也可以再次参与地产开发了吗?”

虽然长兴地产规模不小,可去年一年没怎么运营,也是损失惨重的,当然这个损失是对比自己内部的其他子公司,相比于其他地产公司,长兴地产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目前还不行,我还需要观望一段时间,你这边还是按兵不动,将新加坡那边的两个项目做好就行了,其他不用管。”

其实如果不是知晓未来,那现在的数据,还真的合适重新返回地产行业了,原先历史上,香港地产业也是在66年初开始复苏,一直到66年中,平均涨了约10%,一切都是经济复苏的表象,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只是有些事情根本没办法以经济方式预测,对于地产影响最严重的,永远是ZZ,或者相关威胁,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房价会直接暴跌。

因此,他自然不会让长兴地产公司在这个时间点参与进去,宁可人力与资金都闲着。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在长兴集团,杨文东的话就是圣旨,手下即使有些疑问,一般也会照做,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老板,还有就是之前的多次结果显示,杨文东还是正确的。

杨文东又问道:“新加坡那边的建设一切顺利吧。”

“一切顺利。”郑志杰回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那就这样,地产公司这边还是与去年一样,等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会通知你的。”

“好的杨生,”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另外,你最近半年观察一下恒基地产与李嘉成的长江实业,看看他们有没有进场的打算。”

虽然这几人在80年代都成功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可能力方面,应该也是有强有弱的,而地产危机前后也是最考验人的,杨文东也想知道这几年他们都是怎么操作的.如何成功避开了巨大的风险,还借机大规模囤地。

到底是靠实力还是半靠运气,这也决定着以后杨文东会多支持谁,毕竟自己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支持未来的那么多顶级家族,就算是汇丰,同一段时间也就扶持一两人罢了。

“明白。”郑志杰回道。

待郑志杰走后,杨文东又看了一眼周围外面的各种建筑,认真思考了下,随后按铃叫来了助理阿英:“阿英,跟恒生银行的何善衡约个时间,就说最近我请他吃饭。”

阿英答应说道:“好的,等时间确定了,我来通知您。”

两天后,四季酒店内的一间包间内,数个外形精美的淮扬菜,被逐个的送上来。

“何生,请,这淮扬菜,可是最合适招待客人的了。”杨文东笑着说道。

内地那么多菜系之中,淮扬菜是最适合国宴招待的,因为其不需要吐骨头这就是最大的优势,其实就口味来说,各个菜系都不差的。

何善衡笑说道:“好的,多谢杨生了。”

“客气了。”杨文东也开始动了筷子,二人寒暄一番后,杨文东问道:“何生,最近一年,恒生的运营怎么样?”

“目前发展的还行。”何善衡回道:“不过我也按照杨生的建议,逐步放弃在香港的继续扩张,转而将重点放在新加坡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

“这个思路是好的,在香港再发展下去也是有极限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本土还有汇丰这个半央行,没必要与他们发生太大的竞争。”

香港市场固然很强,可现在还是港英的时代,汇丰掌控着印钞、外汇等特殊权利,同时其本身又是商业银行,与港府的关系又好,与这种企业竞争,完全就是得不偿失即使靠着能力逆天,能够与汇丰斗的火热,可人家不跟你玩商界规则玩政治,那一样歇菜。

与其自讨苦吃,还不如想办法走出香港,那将会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市场,纵然外部也有竞争,可只要不在一个地方做的非常大,那本地其他银行巨头一般也不会在意

“是啊,我之前还想着超过汇丰,的确是没有zz思维了,差点害得恒生破产。”何善衡感慨说道。

杨文东笑说道:“现在明白也不晚,以后安心做好海外市场就行了,其实就算是汇丰,估计以后也会尝试进军海外市场的,特别是现在通信技术越来越强,以前的分行沟通问题,现在都越来越完善了。”

很多银行诈骗,其实就是利用不同分行之间数据不共享的漏洞做出来的;而互联网出现后,基本上就比较少见了。

“希望如此吧,只是在海外做生意,也是很难的。”何善衡道:“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即使是在华人区域,可本地也是有华侨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我们想招揽存款,很费劲。”

杨文东笑道:“这我就无能为力了,不过以后如果我的业务覆盖到恒生的分行,那可以合作一点,但除了新加坡,其他地方我应该不会大规模投资。”

新加坡是华人聚集地,且前世出名,自己对其也有点了解,所以敢重投资,其他东南亚国家就算了,顶多建一些超市、院线等等,或者少数物业等等。

“那也够了。”何善衡点点头,又问道:“杨生,不知道约我出来是何事?”

杨文东道:“何生,最近香港地产有了回温的趋势,你应该知道了吧?”

“对,我知道。”何善衡道:“有几家地产公司,已经开始与我们内部讨论,希望我们放贷,难道杨生也想从我这融资?但你是大股东,法律上已经不容许了。”

自廖创兴银行出事后,港府就禁止了银行借贷给自己的董事以及大股东,虽然过了两年港府也不怎么管这种事了,可法律条例还是在的,违法就是违法,要是港府真的追究,那银行与股东公司都吃不了兜着走。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不是,我是想告诉你,我暂时还对地产市场保持谨慎,你这边怎么做,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也希望你慎重一点。”

虽然是恒生银行的大股东,但杨文东基本上也不干涉何善衡的管理的,本身这就是人家的强项,且自己在很多时候还需要与汇丰、渣打、花旗乃至东亚合作,最大程度利用他们的资金发展自己,但如果自己过多参与恒生的事情,也难免会让其他银行有想法。

不过提醒一下还是无所谓的,也有必要,原先历史上恒生在这个时候都属于汇丰了,66与67年是怎么渡过的,杨文东也不知道,现在恒生还是华资银行,何善衡还说了算,他也不敢保证何善衡会不会犯错。

如果是其他投资,哪怕是李兆基与李嘉成的地产公司出现问题,在67年破产了,杨文东绝对不会在乎,可恒生是银行,真要是现在放贷多了,到了67年出现问题,再被挤兑,那杨文东可就处在非常尴尬的位置了.救还是不救?

所以现在提醒一下比较好,免的以后收拾烂摊子,虽然可能性不大。

何善衡听完后,惊讶道:“杨生还是不看好地产市场?难道说现在只是下跌期的回弹?”

“有可能吧。”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没证据,但我就是凭感觉认为地产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

本身这种东西都是靠猜,没办法以数据来证实,巴菲特与索罗斯也没这个能力,他们也就是靠着经验,多次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时候。

“所以杨生的意思是不想让我继续借贷地产市场?”何善衡问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尽量不要参与住宅或者待出售的市场,主攻工业,或者你可以借贷给那些投资自持写字楼的企业,但也不要投入太多。”

等67年地产危机,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型写字楼,无论是中环还是哪的,而且这个时代,能值得建高层写字楼的,位置也都不差。

如果恒生银行能够配合自己借贷给部分这样的企业,那如果对方运营不善,被迫出售物业,自己接手后,也能有一定程度保证恒生的风险不过还是不能太多,因为67年房价是膝盖斩甚至脚踝斩,就算物业拍卖出去了,银行也不一定能够收回所有账目。

何善衡点点头道:“那好,我回去考虑一下,杨生既然不看好地产市场,我也必然会更谨慎一点的。”

先不说对方是恒生股东,就算以杨文东如今在香港的成绩,他的观点没人敢不重视。

杨文东道:“那行,下次董事会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得到何生的决定结果。”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