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54章 中环海军基地旧址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54章 中环海军基地旧址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文东重资投向新加坡,香港地产市场路在何方?”

“1亿港元投资,长兴集团意图打造新的投资基地!”

“香港经济下跌,为何华人财团还重资投资外地?”

11月15日,当杨文东回到香港的时候,各种报纸也都开始报道此事,涉及到杨文东、香港地产、经济等等问题,所有人都很关注。

毕竟,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到如今快年底了,很多地方的房价平均降了一半,好一点的也有三成,太多的人损失惨重,不管是高位接盘还是自有家产的普通人,都希望香港的经济早点能够恢复。

“唉,一亿港元啊,这笔钱要是投资在香港,那估计房价也能涨一点了。”一名中年男子在报摊买了报纸后,看完第一页内容后叹气说道。

“老张,你就别指望了,现在香港的地产大亨们,都不投资了。”身边一名年轻人笑道:“港府现在连卖地都卖不出去了,好不容易有人买了,结果又被港府违约收回去了,笑死人了。”

老张则说道:“小王,这件事没那么简单,那块地买走的人是霍营东,他与北边的关系最近比较近。”

“哦哦。”小王点点头,又道:“大人物的事情我们也不清楚,不过这房价的确太贵了,我店里面全是卖房的,买房的就没几个。”

“是啊,生意不好做,连饭店生意都查了。”老张接着说道:“一个亿啊,给我千分之一我就可以一辈子不工作了。”

“那不一定,现在的十万,以后就不值钱了。”小王又说道:“其实买房还是最稳的,就是不知道这一波房价下跌,什么时候才能触底啊。”

老张则道:“这要是知道了,借钱梭哈一把,可就真的赚大发了。”

小王道:“别做梦了吧,回去工作吧。”

香港各家报摊门口,不少人聚在一起,讨论着这件事,特别港岛区域,这里居住的相对来说都是有点资产的,也有房产,对于房产市场的波动,都很关注。

“看来杨文东判定香港房价还没有到底,要不然肯定投资香港了。”

“他判定不一定准确吧?”

“没人能准确,但人家之前可是在去年下半年大规模清空自己物业,然后今年年初地产市场就不行了,你觉得他的判定可不可信?”

“.有点道理,那我们公司暂时就别想着抄底了。”

北角,带着黑框眼镜的李嘉成,看完报纸后笑说道:“看来我也不用再纠结要不要现在就抄底了。”

“你之前不是确定目前还没到房价谷底吗?”庄玥明不解问道、

“之前我的确是这么判断的。”李嘉成道:“只是我也没有太大把握,只是凭感觉,现在杨文东在新加坡大投资,那也说明他暂时不看好香港地产了。”

“这可不一定,人家在海外投资,又不代表不会在香港投资?”庄玥明笑说道。

李嘉成摇摇头道:“应该不会,1亿投资,就算可以贷款,自己也要投入三四千万进去的,虽然长兴集团规模大,但你也别忘了他们在航运市场的负债,我要是杨文东,恐怕也不敢短期在香港继续大投资了。”

“你这么说倒也对,但如果杨文东判断错了呢?”庄玥明又说道。

李嘉成道:“或许吧,可房产市场,其实就是一个信心问题,不管外部或者什么内部乃至政策原因,只要很多人相信市场会变好,那就会变好,反之也一个道理。

现在杨文东这样大手笔投资海外,那必然会导致很多投资者不看好香港地产,这样一来,原本不一定的事,就可能变成一定了。”

“这倒也是,就跟银行挤兑一样。”庄玥明点点头。

香港这几年发生了几次挤兑,就是这样,不管谣言是不是真的,可一旦挤兑了,那就是真挤兑了而如果没有其他资本帮忙,那后果就是九死一生,廖创兴银行虽然抗住了,但自己家族产业也彻底废了。

李嘉成接着说道:“现在还是继续等吧,等过段时间再看看。”

这一天中午,杨文东也看了一些各家报社的报纸,查看着如今香港社会的反应,作为如今香港最有财力的华人财团,一举一动已然能够影响香港经济,所以他也非常关注。

“叮叮叮~”电话声音响起,杨文东摁了按钮,对头很快传来秘书温柔的声音:“杨生,郑生来了。”

“让他进来。”杨文东回道。

一小会后,郑志杰走了进来,道:“杨生,新加坡那边的地皮已经交割完成了,我已经通知贝津铭团队去那边了,他们会根据政府要求以、土地状况还有周围建筑,来设计我们的长兴广场以及四季酒店。”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这件事也需要找两个陪衬,不然贝津铭那边还不得死要价。”

虽然他比较尊重贝津铭这位华人顶级建筑师,可在商言商,人家也是商人,要是你指定人家单独报价,送上门的猎物谁不宰一顿?

换位思考,谁要是这样找杨文东做生意,他也可能这样做,除非是能够做长期生意,但也不能指望人家跟自己想法一样,想赚短期钱的人太多了。

“这没问题,我会通知欧洲以及日本的设计公司。”郑志杰又说道:“只是这样的话,如果次数多了,每次都是贝津铭团队中标,难免会被业内人知道我们的套路,甚至贝津铭也会知道,这样也不太好。”

“有道理。”杨文东听完后,考虑一会后道:“那这样,未来也不能全部交给贝津铭,有些建筑,也要适当的给其他公司机会。

只是目前我们手中,也没什么项目了,只有这两个了。”

如同制造业选供应商一样,不能只依赖一家,任何行业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也不一定。”郑志杰道:“杨生,有一件事要跟您说一下,港府这边,在年中的时候,曾经竞拍过一块地,这块地以前是海军军营的驻地之一,位置就在中环。

当时这块地被霍营东拍上了,可就在上个月,港府又违约收回了这块地,现在港府派人找我询问我们要不要,他们可以便宜点卖给我们。”

“中环海军基地旧址?”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知道这块地,当时你还问过我要不要去竞拍。”

60年代港府财政收入中,地产竞拍的占比还比不上80年代,可也有大约20个点,而地产下跌,经济下滑,也会造成其他税收的降低,这是一个整体效应。

因此,在这种时候,港府为了维持政府运营,就会拿出一些位置较好的地皮出来拍卖,甚至可以说是地王级别。

中环海军旧址就是其中之一,位置还行,面积3.9万尺,只不过当初杨文东并没有同意,因为当时地价还处于高峰期刚刚开始下降,去竞拍就太亏了,虽然位置不错,但也没必要多花接近千万港元。

郑志杰回道:“是的,如今半年过去了,地价又跌了差不多35%,现在港府缺钱又还肯再让一点,港督秘书的意思是让我们帮一把港府。”

“就我们这一家?”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道:“不是,还有置地,但置地显然不太愿意,直接拒绝了。”

“如果价格能降接近一半,那倒是可以考虑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去跟他们谈谈,价格压多一点,合适我们就买下来,就当做给港府一个人情了。”

一切也都是价格,如果位置不错,那即使比67年最低谷还要高一些,也是能接受的。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旧址不在中环的最核心区域,要不然即使是64年,他也会拿下来,虽然67年的时候中环有大厦出售,可数量也不是很多,任何时间能多拿一个是一个,就如同他之前手中的中环物业,并没有在64年出手,就是这个逻辑。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的,那我这就跟港府去协商,争取一个合适价格。”

杨文东又道:“除了价格,还要跟港府商讨一下开工时间或者其他限制,这些我不想要,给我一块地,我买下来给钱,然后后面不要管我。”

正常情况下,政府竞拍的土地都是有很多要求的,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开发、什么时候结束,未来自持率多少等等,但眼下地产危机,地都卖不掉,那自然就是自己这边占谈判优势了。

地他想要,可却不想现在开发,因为这个时间花钱在香港建楼不划算,还不如等67年买地皮更合适。

“好的。”郑志杰也明白其中道理。

“这块地如果能够拿下来,那后续我们想开发的时候,就按照你的意思,进行一个中规中矩公平的设计竞标。”杨文东又道:“不过如果还是贝津铭的便宜实用,也就只能用它的。”

“明白,一切都按照商业规则。”郑志杰笑说道。

他们也不是非要选择贝津铭,而是为了避免被坑,所以也要适当引入其他候选者。

杨文东又问道:“霍营东被强行收回地皮,这里面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内幕吗?”

这件事在香港也算比较惊惧了,港府居然违约收回竞拍地皮,这可是破坏“契约”精神的;

虽然在杨文东的眼中,西方契约精神就是狗屁,有利就讲契约维持这个规则,没利就立刻扔一边去了;可对于很多外人来说,他们还是很相信的,如同注射了“意林”药剂。

郑志杰道:“据说这件事跟巴印冲突有点关系,再深层的就不知道了,我也没多打听。”

“那就别打听了,不关我们的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种事,也的确不太适合过问太多,但我跟霍生也算是有些关系,现在拿了他的地皮的话,也得跟他说一下,这样,你替我约他一下,一起喝茶。”

有些事的确不是义务,但大家也都是香港的华商,且杨文东也是颇敬重霍营东的,特别是十几年前运药给内地。

一块地从他的手中被拿走,到了自己手中,那就提前告知一下,反正人家也是会知道的。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