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55章 供应链产业的扩张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355章 供应链产业的扩张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很快就到了8月初。

杨文东来到了位于金钟的一座家乐福超市,当地的店长李博超以及总公司的数人,都前来陪同,还有就是荣耀电子的王志群,因为今天也是荣耀电视机首发的日子。

“老王,香港现在一年能够卖掉多少电视机?”杨文东好奇问道。

王志群回道:“去年整个香港市场,一共卖了1.8万台电视机,而今年这个数字估计还会上涨,2万应该不是问题,现在香港的经济越来越好,人们有钱之后,最想买的就是电视机了。”

“的确,正常家庭,是很想买电视机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前世很多人的娱乐阈值太高,以至于都看不上电视,但在这个时代,电视对人的吸引力,比前世的电脑手机都要强。

还记得杨文东小的时候,差不多90年代初,那个时候,谁家里有个电视,可是风光无两的,多少人都想跑过去蹭一蹭。

王志群又道:“这还是因为进口的电视机太贵,虽然香港进口关税不高,但日本电视机厂卖的价格却很贵,加上海运成本,一般一台至少500港元以上,正常的七八百,乃至上千。

如果价格能够便宜一点,那估计一年的销量再翻个倍都有可能。”

杨文东看了一眼自己电视机前面的价格,问道:“我们这个最便宜的469,大一点的也要六七百了,这个价格比日本进口的,便宜的也并不是很多,这是因为成本太高了?”

王志群点头说道:“是的,目前还是基本上采用全进口零部件,只有少数自产,想要彻底将价格拉下来,还要等我们自己能够生产合格的显像管才行。

而且也要考虑到利润,就算我们的成本很低,也没必要一下子很便宜,只要控制的比国外便宜稍微便宜一点,才是最大利益化。”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就先这样,先打开市场,获得一点名气,后面再慢慢的自己掌控产业链。”

很多商品,是不可能先做产业链再做终端的,除非你本身就是做产业链再进军终端产品。

原先历史上内地的汽车、家电也都是如此发展的,先买来组装生产线,再采用进口零部件模式在国内组装,然后再慢慢的本土化,香港的今天也是要走这条路。

“好的。”王志群笑说道:“我们的质量也已经确认过了,秦生那边也给了足够的广告,肯定会有一个好成绩的。”

“嗯”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如今他控制了香港传媒的一部分,自己在香港推广产品就轻松多了,只要质量没有问题,加上部分产品还有一些创意,那想不火都难。

而后续,也能借助香港市场的成绩及质量考察,确认问题,然后再安心进军其他市场。

上午9点,家乐福超市开门,不少人从门口进入后,部分杀向了卖菜区,还有部分则是前往了家用电器区。

前几天,东方日报与港华日报做足了宣传,号称是香港自产的第一款电视机即将上市,价格便宜,限量出售,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家电区:

一个硕大横向柜子上,摆放着15台电视机,一共有三个型号,分别是14寸、17寸以及19寸,皆是黑白电视机。

电视上也都播放着丽的电视台的节目,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

柜子的前方,几十人围在一起,看着前方的三种电视,每台电视的侧方也放着一个价格牌子,分别是469、669、869元。

“469的好便宜啊,这个尺寸,日本的电视机至少要600多啊?”

“但我觉得还是贵啊,日本的卖600多,你香港造的凭什么卖400多,两三百还差不多。”

“你是日本的养的吗?香港货要不要免费送你啊?膝盖没骨头吗?”

“你怎么骂人啊?”

“我没骂人啊”

人群太多了,总会什么人都有,在远处准备看看销售成绩的杨文东,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看到一次“打架”,好在超市保安给力,直接将两个人叉出去了。

王志群知晓情况后,也将事情告知了杨文东,杨文东听完后说道:“这个心态,其实很多人都有,总是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

“从有些方面来看,也不算错,特别是有些技术含量的商品。”王志群也尴尬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所以我们以后也要专研技术,做出一些质量好、属于我们华人的品牌,特别是电子产业。”

其实前世国内也有这种情况,哪怕等到60年后,内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但还是有人看不起国货。

当然,这种事不能说谁对谁错,后发品牌即使在技术上崛起,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改变消费者的观念,这也是品牌长期经营的价值所在。

“明白。”王志群接着说道:“等我们这个电视机生产稳定了,杨生,我想着尝试进入白色家电领域。”

“白色家电?”杨文东则说道:“简单的白电技术也不是很难,但这可都是大件,运输成本很高,我们只能做出口,不太好做啊。”

显示器电视机不算轻,可白色家电就更重更大了,在集装箱没有普及之前,运输起来就是超级麻烦。

王志群说道:“我知道,所以我想先从一些零部件开始,比如我们如今的电风扇、电吹风都需要电机,那我就做电机。

第一是自己需要,第二就是可以做出口生意,电机比较小,出口方便,第三就是如果以后我们进军白色家电中的成品产品,那至少洗衣机、冰箱以及空调中,都需要电机。”

“从小零部件开始?”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可以,但这个难度可就很高了,属于单纯靠着技术,跟海外同行抢市场了?”

“是的,但如果我们想在家电行业坐稳,那也就必须要有相关技术,”王志群道:“而且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这电机用途很广,我们自己也有需要,相对来说技术要求也比较简单一点;

等后续我们自己满足自己的要求了,再慢慢的尝试接触其他日本甚至欧美的电器品牌,做他们的供应商,然后再逐步发展、研发新技术。”

“这样倒也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虽然与我们之前的产品发展路线,都不太一样。”

之前不管是长兴实业还是荣耀电子,都是先靠着创意来进军终端民用市场,成功后,自己有了订单,再逐步进入供应链,再就是利用成熟的供应链,进军其他终端产业,算是一个正常财团扩张的路子。

而现在,虽然也是利用风扇的订单来生产电机,但自家的风扇并非杨文东推动的,那就算正常的企业发展了,且销量也不算很好,能够带来的电机订单,估计也不算非常多,想在电机这个行业发展好,就得靠自己的实力了。

王志群笑说道:“是的,不过杨生不用担心,电机这个行业,对人力的需求也很高,符合香港如今的发展模式,对比日本与欧美还是有成本优势的;

其实前几年,香港就已经有几家公司,专门从事电机生产了,做的也都是出口生意,发展的也越来越好。”

“现在电机里的铜线,主要是靠人绕的?”杨文东对电机,也有点了解。

王志群点头说道:“对,不过也有机器的配合,算是半人工吧,对人工的需求量也很高。”

“那倒不错。”杨文东道:“那你就先尝试一下吧,电机这个行业,市场潜力的确也非常大。”

人类社会,是离不开电的,而涉及到有动能转换的,都是需要电机的,从基本的家电、工厂、汽车、建筑、乃至与十几年后的各种电脑、游戏机里的散热风扇也都有电机.

在原先历史上,香港也诞生了一家活到21世纪的大型制造业集团,叫做德昌电机,其主要产品就是各种电机。

当然,它能顺利活下去是因为早早的将工厂搬到了内地。

王志群笑说道:“好的。”

杨文东又道:“以后你们内部,有什么想要上马的项目,只要有合理的市场规划,都是可以的,我这边基本上也都支持,所以你们要大胆的自己尝试。”

作为穿越者,他固然知道一些未来的爆款商品,可一家大型实业集团,不可能只做这几款,其他的,就需要依赖自己招募的团队了。

而且因为这里是香港,很多产业是没有供应链的,那就只能自己逐个的打造,虽然前期会辛苦一点,但成功后,一切就都是值得的,而想做好供应链的自持,也需要依赖团队,而不是个人,哪怕是穿越者,在技术质量这一块,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好,那我们先做好电机。”王志群笑说道:“明天我就成立这个事业部,争取将电机产业,做到亚洲前列的水平。”

“不错,有野心。”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不要在前期太浪费时间,该买的技术就买,该挖的人就挖,以前期投入换时间,更划算。”

“明白。”王志群回道。

跟在这样的老板后面,对于他们这种职业经理人说,实在是太香了,老板不在乎小钱的投入,而只看重未来的收益,这也可以让他们大展拳脚。

杨文东又看了眼不远处在讨论电视的人群,说道:“这个就这样吧,等过几天,看看电视机的销量就行了。”

这个电视机,并非创新型商品,跟其他电视机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便宜点,最终等数据就行了。

王志群道:“好的,等数据出来了,我再告知您。”

一周后,8月16日:

王志群再次来到了长兴大厦,笑着汇报道:“杨生,前面7天,我们一共卖出去了223台电视机。”

“223?”杨文东心算了下,随后道:“倒也还不错了。”

王志群说道:“是的,这还是只在家乐福的销量,等后面将电视机送到其他各个商场,销量还会增加不少。”

“嗯,行,这个你们自己内部决定吧。”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我记得微波炉,马上也要上市了吧?”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