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44章 食品产业链基地计划

“这就是一个鸡与蛋的问题了。”戴维德似乎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于是道:“订单方面,美国那边还是要看到贵方的计划,才会尝试着给,如果成本太高,恐怕就行不通了。”

杨文东则说道:“戴维德,这么想,如果我能做到跟太古一样的成本甚至更低,那我为什么还要找你们合作?做我自己的可乐品牌不行吗?

想要降低成本,肯定是需要我们双方一起合作的,只有足够的需求,我才可以降低成本,没有哪个代工商,会先建大规模工厂吧?除非你百事投资一半以上,那我就考虑一下。”

戴维德点点头,说道:“行,艾瑞克,你这说法也对。”

杨文东又道:“指望短时间达到太古的水平,那不太现实,我这边能提供的,也就是在成本方面,可以做到比你们在日本工厂低;

待后续订单逐步增加,我会投资制糖厂,再逐步进军相关行业,来降低成本,计划方面,我也会做好详细的调查以及论证。”

“好,那我今天晚上将这些事情汇报给美国总部。”戴维德道:“等美国那边的意见,我们明天再协商,如何?”

“行。”杨文东答应说道。

第二天,戴维德一行人再一次来到了长兴大厦,并说道:“艾瑞克,百事董事会的意思,是可以先与您达成一个小型规模的合作,这样贵方的投资也不算很多;

等双方合作一段时间后,如果顺利且贵方这边也能逐步降低成本,比日本工厂还要低,那东南亚的订单也会逐步的转移过来,然后再根据需求,讨论后续合作,如何?”

“这个小型合作,是指多大?”杨文东问道,

戴维德说道:“一个月150万瓶可乐,我也知道贵司有易拉罐生产线,且产能应该也是过大的,我们直接这样合作就好了。”

“一个月150万灌可乐?”杨文东看了一眼周浩然,然后说道:“应该可以,不过具体还需要后续商量。”

这个时代的饮料生产线,是比不了前世的,前世一个小型生产线,一天就能几十万瓶,但现在的机械工艺就差远了。

而一瓶可乐,在香港的价格大约在2~3毛,易拉罐因为成本原因,还要贵一点,但这个合作的确不算大。

戴维德道:“那好,可乐的原材料我们会从美国空运过来,等你们能够生产出来,且成本比日本低,那我们这边,就可以考虑后续扩大合作。”

“行。”杨文东点点头。

这样的大合作,也的确不可能很快就上高强度,双方对对方都不放心,只有逐步的增加合作强度,待双方确认这个合作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那就可以继续加码了。

至于昨天谈的,那也不过是公司最高层级别的野望罢了,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后面再合作,那不管什么问题、纠纷,就只需要手下讨论各种细节问题就行了。

百事的人走了之后,杨文东对着周浩然说道:“准备建精糖加工工厂,先进口粗糖炼制,保证供应不出问题;

现在合作规模虽然不大,但不出什么问题,后面应该会正常发展,而且我们自己也需要不少糖。”

周浩然答应说道:“好的,如今糖的需求量还是很高的,就算我们没有饮料工厂,开个制糖厂也不会亏,这种简单的制糖成功投资成本也不高,香港就有不少作坊。”

“我们不要作坊,要做的好一点。”杨文东笑道:“目标定制的高一点,就以太古为目标。”

“行,其实就算正规制糖厂,也是可以控制规模的。”周浩然说道:“我先拿下一块面积不小的地皮,先建个小的,等以后需求量大了,再扩大规模。”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又道:“对了,华润有没有粗糖出口?”

周浩然说道:“50年代的时候内地还曾经供货给香港一些糖类,但这几年不行了,干旱太严重,据说国内也得从海外进口糖,而且”

“而且什么?”杨文东问道。

周浩然回道:“白糖其实不仅仅是吃的,也有军、事用途,做军粮是非常好的材料,甚至还可以做火药,所以全球市场都管控的非常严。

听说内地以前想进口,但西方国家不肯.,或者谈一些条件,最后不得已之下,国内只能进口一种叫做伊拉克蜜枣的干果,可以补充身体糖分。”

“这样啊,那算了,还是从东南亚进口吧。”杨文东点点头。

白糖的用途,的确多的离谱,据说解决情况下还能当做医疗物资来使用.

与百事的合作,也算是达成了口头协议,等后面自己这边试生产出来的可乐,在质量、成本控制上没有问题的话,那再考虑进一步合作,这也是正常的合作流程。

5月11日,香港,沙田:

杨文东带着苏依依、白玉姗以,来到了这里的海边:

在杨文东大概将与百事的合作告知她们后,白玉姗问道:“东哥,你以后还是准备做可乐产业?”

“有可能吧,这个难度非常高,只能说,有机会。”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没人可以挑战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这个市场的霸主地位,自己唯一的机会,似乎就是先借助百事可乐,获得饮料产业链,然后等内地改开,自己先一步进场。

白玉姗点头说道:“是比较难,我觉得做凉茶就挺好的。”

“嗯,等过几天凉茶上市,看看香港市场的反馈。”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要是效果好的话,就准备出口东南亚,东南亚这边,对于凉茶还是有需求的。”

喝茶也不是华人的独特喜好,亚洲很多民族、国家都有这个喜好。

“嗯。”

几人走了会,迎面而来的,是家乐福的刘华宇、长兴地产的郑志杰以及身后还跟着七八个人。

“杨生,杨夫人。”郑志杰上前说道:“我们的养鸡牧场就在前方。”

“走,去看看我们的牧场。”杨文东笑着说道。

华人的本能就是喜欢土地,可能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早年有钱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去美国买地的,只不过考虑到交通不方便,也就不了了之了。

众人进入一个大院子后,立刻就见到了大量的竹片围栏,郑志杰说道:“林生,还是你来介绍吧。”

“好的。”

牧场负责人林跃华说道:“杨生,我们这里的牧场,这第一期一共50万尺,计划养殖10万只鸡,一共分为25个独立空间,主要是考虑到卫生问题……”

“10万只,倒也不算多!”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家乐福那边现在已经开始供应烤鸡了,一天的销量就是几千只,实在是因为太便宜了,比正常人买一只鸡回去自己处理也要方便的多。

不过目前还都是从华润买的,毕竟家乐福更重要,不可能等到这边牧场建成了、鸡再长大了再做这件事。

刘华宇也道:“是的,如果我们自己这边的鸡,那超市终端的价格我还想着降低一点,等到了那个时候,问题就是供应了。”

这时,林跃华笑说道:“刘生、杨生,几位不用太担心,这牧场不是工厂,只要建好了,再有对应的饲料进来,那养殖速度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家乐福那边也是不需要成品鸡,这个周期比菜场的鸡要短多了。”

“那周期多久?”杨文东问道。

林跃华说道:“这就要看鸡的品种了,我这边目前从海外引进来的一种白色鸡,如果按照菜场模式,差不多三个月能出栏,但按照家乐福的烤鸡需求,一个半月就足够了。”

“一个半月?也还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前世的速成鸡,在科技以狠活的加持下,据说小烤鸡20天就能出栏,比鸡蛋孵化的时间还要短,正常菜场的肉鸡也就40天,只是,普通人也是没办法避免,因为在哪都是这样的品种,除非你自己养

林跃华又说道:“如今我们这边基本上是万事俱备,只需要等人员更熟悉了,养殖能力变成在很短时间内成倍提高。”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种专业的事情,我就不过问了,但有一点,一定要做好卫生,避免禽流感这样的疫病出现。”

在工厂,杨文东最担心的就是工伤,但工伤不会传染,出现一例危害也就是一例,但养殖业一旦出现疫病,那按照政策,是必须要屠杀所有鸡的。

经济损失多少先不说,要是再传染给人,那就更严重了,虽然这种概率非常非常低,但任何人都不敢赌,人类历史上的多次大型瘟疫可都是动物传播进来的。

林跃华说道:“杨生放心,我们采用的都是欧美大型禽类养殖场的经验,卫生方面也是有专人每天清理的,香港的人工不贵,这个成本控制比欧美要好得多。”

“好,那后续,你这边直接与家乐福联系,供应需求多少,你们内部决定。”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如果后续需要扩大规模,地不够了,那就直接找长兴地产。”

在香港搞养殖业,核心目的还是有着合理的理由,找港府买地,哪怕是农业属性用地,将来哪怕需要“补差价”,也无所谓,地是自己的,那就跑不掉,自己不开发再转卖都能血赚。

当然,既然搞了这个,那也需要将其做好,在冷冻运输技术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本土养鸡肯定成本更低,只是因为表面利润率很低,香港正常的资本看不上罢了,就如同几十年的牛奶公司。

林跃华道:“好的,如果考虑到供应香港市场,那后续肯定还是要继续买地建新牧场的,且只要人足够,那后面产能扩张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嗯”杨文东笑道:“那以后,这个产业就靠你们了。”

林跃华道:“没问题,我保证要让我们的养殖品,成为香港最大的供应商。”

“好,有志气。”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众人随后又在养鸡场转了一圈,看到了几个鸡蛋孵化器里,大量鸡蛋正在稳定的温度下,等待小鸡出壳。

“基本上这鸡可以自给自足了?”杨文东笑了笑问道。

林跃华回道:“是的,第一批买了很多鸡蛋与鸡仔,后面就可以自己循环生产了,不过以后也会偶尔购买一些好的鸡种子,”

“不错。”杨文东点点头。

这养殖业做好了之后,除了食物,基本上就不怎么需要再购入“原材料”了,倒也方便。

到了中午,吃了便饭后,杨文东带着刘华宇等人,来到了附近的一座小码头上。

林跃华又介绍道:“杨生,这里就是我们建的码头,靠一艘几百吨的小船还是很轻松的,所以各种饲料可以从这边上货;

别看这个码头小,就算我们现在的养殖规模再扩大几十倍,码头卸货量也是足够的。”

“嗯”杨文东说道:“这么看,在沙田,我们也已经有了一整条养殖体系了,除了食物需要进口。”

这时,刘华宇说道:“杨生,其实我这边还有一个建议,我也与魏生鸡林生协商过,觉得可行。”

“什么建议?”杨文东问道。

虽然是穿越者,但他也只是控制战略方向,很多事情是远不如专业人士的,且,穿越者知道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时候他也是会认真听取团队的建议。

刘华宇说道:“长兴航运替华润购买粮食,顺带着,长兴贸易也会一起购买大米,然后运回来,然后用来满足香港市场以及我家乐福的需求;

只是这海运的大米,都是稻米,到了香港后还是要去糠的,香港之前并没有这样的企业,因此都是送去粤东省或者湾湾那边操作,再送到香港,即费钱、又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些稻米的糠,可都是最优质的动物饲料啊。”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搞一个大米加工厂?”杨文东也明白了刘华宇的意思。

刘华宇说道:“对,湾湾以及内地都是有这样的产业链的,生产出来的糠,可以养殖,以前香港没有大型养殖场,牛奶国际那边因为产奶需求,不怎么吃糠,所以糠做出来反而处理不掉。

但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养殖,这样一来,就是一举多得了。”

“可以。”杨文东稍作思考,便答应下来:“你和老魏商量一下,就在沙田这边做一间粮食加工厂,正好这边也有港口,进出方便,糠做出来可以直接拉过去喂鸡。”

“好的。”刘华宇答应后,又说道:“杨生,我这边还有一个更大的建议,在家乐福畅销的很多食品,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如今我们在沙田这边,有了肉类来源、也有码头进出淀粉、自己的海运,外加听说屈臣氏那边也准备自己做制糖厂,那基本上大部分食物加工棚,我们都是可以自己做了。”

“你这么说倒也是。”杨文东同意说道。

随着几个产业试图进行深层次的产业链扩张,最终集团手中资源越来越多,就可以更方便的进军其他产业了。

这也是日韩乃至未来内地很多大财团涉及产业之多的根本原因,当终端控制了很多产业的时候,随便做什么都能赚钱,而财团的本质就是扩张盈利,很多时候,就是公司大老板在早期也未必能预料的到,会发展成这样。

刘华宇接着说道:“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集团将沙田打造成食品产业链的基地,利用集团的各种资源,将加工类食物的成本降到最低;

这样一来,家乐福能够获得很廉价的商品来源,同时,新产业也可以利用集团的资源,进行出口,加工食品类,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是很有市场的。”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