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32章 新界囤地计划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332章 新界囤地计划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伍沾德告别后,杨文东也叫来了郑志杰与刘华宇。

在香港做服务业,肯定也是非常依赖地产的,因此,在内部兄弟公司之间,家乐福与长兴地产的合作是最多的。

“杨生。”二人赶来后,都招呼说道。

“坐。”杨文东挥挥手,助理上完茶之后,杨文东说道:“美心食品那边,我已经与伍沾德沟通好了,入股30%,然后他们进入我们家乐福超市做糕点生意。

不过入股的价格、进入家乐福的租金位置大小等等问题,还是需要你们协商的。”

作为老板,他出面是为了快速解决意向问题,但具体的数据,自然是不会讨论的,他也不清楚各种合作问题。

“好的,我们会尽快与他们谈好价格。”郑、刘二人回道。

杨文东又道:“还有一件事,伍沾德想要在合资之后,再借入一笔钱,我们可以牵线与恒生或者东亚银行,然他拿一笔大的贷款进行扩张。”

郑志杰笑问道:“杨生是想让美心食品与怡和打价格战?”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算是其中原因之一吧,美心的伍家兄弟是有实力的,只是缺乏资金,被怡和给压住了;现在多了我们的支持,那就能快速成长。

这样一来,我们本身的投入也会有巨大回报,而且美心扩张很快,怡和那边要么放弃要么就更投入资金跟上,对他们来说,也会是一种资源的消耗。”

“好的,我明白了,额度方面,我会跟两家银行的负责人商量一下。”郑志杰答应说道。

“那好,美心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后面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在新界那边,找到合适建牧场的地方了吗?”

随着家乐福规模的扩大,对于鸡肉与鸡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时代,海外运输食物或者活畜的成本还是太高了,那自己投资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最重要的还是有理由在新界囤地。

郑志杰回答说道:“杨生,这件事我也已经在与港府地政署与农业局沟通了,他们是支持我们在香港建大型养鸡基地的,但是在选址以及地皮面积上还有争议。”

杨文东问道:“你们想在哪买地?”

郑志杰回道:“我们是想在将军澳买一片沿海土地建养鸡场,但港府那边不同意,他们建议我们再向北边去。”

“将军澳那边,也算不上经济有多好吧?这个地方为什么港府不同意?”杨文东想了想问道。

60年代初的九龙,其实也就几个靠近港岛的地方,经济发展的还不错,其他地方,就差远了,跟乡下是没什么区别的。

郑志杰说道:“据说,是港府在未来的规划中,将军澳会是下一批开发的地方,毕竟这里与港岛也不算远,且这个地方如今居住的人已经不少了,未来,只要香港经济发展,这里应该也是能发展起来的。”

“嗯,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你们准备要多大面积的地皮?”

郑志杰回道:“我们的第一期养殖数量,是5万只,即使采用按照一只鸡5尺地(0.5平方米)的需求,加上公共区域,也是需要大概30万尺(3万平方米)的土地的。”

“1只鸡要5尺地?”杨文东连忙问道:“现在养鸡,是在笼子里养的,还是散养的?”

郑志杰回答说道:“我们会散养,笼养那种方式,需要投资很大,建基建、装冷气机,不然夏天鸡都会热死,香港这边,也没有这种养殖技术。

而且最重要的是,笼养的环境下,太容易滋生鸡瘟,一旦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嗯,那就散养,出现鸡瘟的确是麻烦。”杨文东也点头说道。

没有现代化的技术,笼养的成本可能更高,这种养殖方式,只适合土地价格较贵、且养殖技术较强的地方。

郑志杰跟着说道:“是的,即使是散养,很多鸡在一起都容易出事,所以卫生这一块,是重中之重。”

“那有这方面的管理人才吗?”杨文东又问道。

这个时代,医学与免疫学都不是很发达,连人类都没有很多疫苗与病毒特效药,更别说鸡鸭牛羊猪等等了。

瘟疫一旦出现,损失畜牧是小事,万一反过来传染给人,那就是大事了,特别是流感,在后世很多人不在意的病毒,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致命的。

而想管控好这一切,就迫切需要依赖专业的管理团队,控制好卫生以及外源性的污染,比如鸟粪等等。

郑志杰说道:“我已经安排人与香港的多家养鸡场联系了,挖他们的人过来不难,另外,我也专门让人事部门开始寻找从内地过来的这方面人才,隔壁粤东省曾经大规模养殖供应香港,这方面的人也有不少。”

“嗯,行,那养殖这一块,还需要多参考西方现代养鸡法,一定要注意控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接着说道:“30万尺还要靠海的地皮,在将军澳买的确有点难了,那就往北部迁移一点,找个新地方。”

想囤地不假,但也不能盲目囤,要不然置地也不需要在9年后强行收购牛奶公司,直接自己也养牛囤地就行了。

港府也不是傻子,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大概也能猜到目的,就算真的建养鸡场,但顺带的目的,也是港府需要控制的。

“后备的选择我们也有。”郑志杰又说道:“我还去沙田看了下,那边的地也挺平坦的,可以建养鸡场,而且荒地更多,我们买下更多的地皮也不是问题。

只是那个地方有点偏了,离港岛就九龙要远不少,从地产收益角度来考虑,未来十年,港府也不一定会开发这里。”

“沙田?”杨文东随后从旁边拿过来一张大的香港地图,这是他办公室常备的。

“在这个位置,海湾这里。”郑志杰上前指着沙田区的一块地方说道。

“这个位置也还行。”杨文东看了之后,说道:“如果港府那边没什么问题,那就拿下这块地,也不要太耽误家乐福的计划。

另外面积可以适当拿大一点,这样以后扩大规模也容易,养殖的时候,卫生风险也低一点。”

沙田镇,在这个时代,自然是没什么开发的,但其在70年代就会成为港府重点开发的城镇之一,因为港府准备将这里建成大型的居住城镇。

其最著名的项目,就是沙田第一城,这个项目是未来香港四大家族在历史上唯一一次一起合作的大型项目,不过这块地在哪,杨文东就不知道了。

现在自己早一步过去囤地,先将优质位置买了再说,还能配合家乐福的商业计划。

“好的,那我就选择在沙田拿地。”郑志杰说道:“我这边会马上再与港府地政署及农业局协商这件事。”

“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刚刚你说到第一期计划,那后面还有多大的扩张计划?”

郑志杰说道:“这一点我也与一些养殖专家联系过,他们的意思是只要资金足够,那年养殖100万只都不是问题,因为香港内部是需要这么多数量的鸡与鸡蛋的。

不过,他也建议,哪怕是第一期,也得一步一步的来,开始顶多养个几万只,而且还要分开来养,等所有员工熟悉了之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100万?”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一只鸡的平均周期多长?”

郑志杰回道:“差不多6个月左右。”

这个时代,也没有速成鸡,激素可能也有,但如果没有大规模普及使用,那成本可能比养鸡还要高。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一年200万只鸡出笼?香港300万人口,这个数量也不算很多吧?”

郑志杰笑道:“杨生,这看起来是不多,但这活鸡供应,我们也不太可能控制整个市场,无论是华润还是东南亚那边,跟我们也都会是竞争关系。

如果哪一天,香港市场需求变大,或者我们的最终成本比进口鸡或者鸡蛋要低,那再扩大规模?不过即使再扩大规模,也不能放在一起,主要是考虑到卫生风险”

“嗯,那行,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根据市场来决定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其实活鸡或者新鲜鸡肉的市场是有限的,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了,但如果加工成方便运输的油炸鸡肉、零食甚至香肠、火腿肠等等,那运输成本就低多了。

在这个时代,这些东西也不是很常见,或许也会有商机,但这就需要等到自己有着足够的肉食供应,才能考虑,不然再有创意也没用。

“好的,我会尽快拿下这块地。”郑志杰答应道。

一周后,郑、刘二人再次前来。

郑志杰汇报说道:“杨生,我与刘生已经跟伍家兄弟定好了入股资金,一共是420万港元,获得30%的股份,这个资金会直接成为未来合资公司的款项。”

“那就是总市值1400万?”杨文东立刻心算了下,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是的,我们之前对美心食品的总估值为980万港元,按照协议要求,入股的资金伍家兄弟不得单独拿走,所以全部入了公账。”郑志杰解释说道。

“那行,这个价格我会再安排总部与三方审核去查一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不管信不信任手下,涉及到大的投资,他都会找总部与三方调查的。

其中总部这边与各个分公司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单纯的生意往来的,也不容许结交,这是硬性规定,从而相互之间可以制衡监督。

至于三方,就更是独立在外了,单独对杨文东负责,对大型收购、集团子公司或供应商内部审计等等。

内部人或者外部人也别想提前勾结,因为选哪一家去参与审核,都是杨文东临场决定,他自己提前都不知道,内部身边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好的。”郑志杰又说道:“另外我还联系了东亚银行,他们愿意对美心食品提供600万港元的支持,利息也比市场低,如果后续还需要,也是可以再商量的。”

“行,这个美心那边自己决定,只要经济上没有重大风险就行。”杨文东道:“让他们尽快扩张,我倒是希望看到怡和也跟上了。”

“没问题,伍家兄弟现在野心可是很大的。”郑志杰笑说道。

杨文东道:“那就好。”

郑志杰又说道:“杨生,沙田那块地,我们已经拿下来了,一共,35万尺地,港府批的是农业畜牧用地,加上位置较偏,一元一尺。”

“一共才35万?”杨文东笑了笑:“行,那就买下来,然后后面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农业用地的价格比工业用地还要便宜多了,以后改商业用地也是需要补差价的,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这块地,那以后,到了合适的时机,再补差价就行了。

不过沙田这个地方,十年内应该不会被大规模开发,那自己这边就先安心做个小型牧场就可以了。

等以后有经验了,还可以在新界继续囤地做养殖,哪怕养殖本身不赚钱或者亏钱都无所谓,囤的地未来价值够高就行。

再说,如果将农业品再竖向扩张,比如养猪之后再做香肠或火腿肠加工厂,也不可能亏了。

“好。”郑志杰答应说道。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对了,老郑,有两个人你去帮你查一下,叫做李兆基与郭德胜,我要他的全部资料。”

未来香港的四大家族,其中李嘉成、郑宇彤他已经见过了,他们这两人的事业都算有成,想投资也不太容易,而另外两个,他就没在上流社会听过,这就说明还没有起势。

可毕竟自己脑子里没有百度百科,他也只知道这两个人名字,在60年代他们在哪?做的什么生意就不知道了。

“李兆基、郭德胜。”郑志杰没有多问,答应道:“好的,我这就去调查一下。”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