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20章 地王到手与未来危机的准备

重头戏总是最后上场的。

拍卖员接着说道:“本次拍卖,每次提价不得低于50万。”

置地一方的代表,约翰凯瑟克直接举牌,说道:“3000万。”

“哗~~”

下方顿时嘈杂声一片,置地这一下,直接提了200万。

杨文东笑说道:“置地这是在快速清楚对手了,让一些下不定决心的人,快速定下心来了。”

“是的,这也是对外说:这块地我势在必得了。”郑志杰也跟着说道。

杨文东又道:“但这样好的地皮,其他人怎么可能就这么放弃。”

就算知道3年后地产危机会爆发,杨文东也不会放弃中环最核心的地皮或者物业。

从长期来看,66/67年的地产危机,不过就是一个小波动罢了。

最优质的位置,从现在到90年代初,他都不会放过,不管中间的危机。

“3050万。”恒生银行的代表,立刻举手,何善衡则是坐在后方,脸上没什么表情。

太古的代表也举手道:“3100万。”

“3150万。”置地的人丝毫不肯让步。

“3200万.”

价格很快被推到了3400万。

明显能够感觉到,各方加价的额度,都开始变缓了,大概率,是超过心里预期了。

“3400万?还有没有加价的?”拍卖员在上方非常礼貌的询问。

按理说,他应该开始下锤“第一次”了,但还是在等待,显然是经过默许的,拍卖方也想多赚点。

杨文东则是举起牌子,顿时引起了拍卖员的注意,说道:“16号拍卖员,叫价3450万。”

如果竞拍者只是举牌,而没有单独报价,那就是默认的最低价提价。

一些记者们也开始将目光对准杨文东。

“这杨文东刚刚十几场竞拍都没下场,显然就为了地王而来的。”

“废话,以杨文东的身份,如果不是地王,他怎么可能会来?”

不少记者私下里讨论着。

杨文东的报价,也让何善衡有些动容,随后他前方的代表也再次举牌。

“3500万。”拍卖员再一次兴奋起来。

置地随后也接着举牌,没有直接报价,显然也是准备直接提50万。

“3550万。”拍卖员说完后又看向了太古代表。

此刻,会场没有任何人说话,也没人发出任何声音,大家都在等着这块地王,如何破了之前的记录。

太古的代表以及后面的人,在记者的拍摄下低头协商了会,最终沉默了,不再参与竞拍。

意思很明显,拍卖员连忙看向了其他人。

恒生银行的代表似乎犹豫了会,举起手来。

“3600万。”

拍卖员很是兴奋,再次看向了置地与长兴地产的方向,目前就剩下这三家了。

置地那边几个鬼佬似乎商讨了下,最终举手。

“3650万。”

拍卖员又看向了恒生,何善衡则是眉头紧皱,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文东则是再次举牌,说道:“3750万。”

直接加价100万。

“杨文东看来是势在必得了,这块地快被拉高1000万了。”

“1000万,太恐怖了,香港中环的地价又要破纪录了。”

“杨文东有这么多钱吗?”

“怎么没有?上次人家还花了5000万美元买油轮呢?”

“那不一样啊,油轮主要靠贷款。”

“地产不也一样?”

现场又开始热闹起来。

“3750万。”拍卖员很是兴奋,又看向了置地方向:“还有没有其他竞拍者?”

置地的鬼佬再一次聚头,不知道说着什么。

此刻,现场的数百人都在等待这三人,所有人都希望,这个价格还能再往上涨,中环的房价破纪录的越高,那整个香港的房价最终也会涨的越多,最终,这里的大部分地产商都能从中获利。

过了会,三人分开,没再继续举牌。

“3750万,第一次。”拍卖员大声说道,虽然还想等等,可他也不能真的不把规则当回事。

同时,他的眼神再次看向刚刚参与竞拍的数人,但没有得到回复。

“3750万,第二次。”拍卖员再次说道。

现场又是恢复了安静。

“3750万,第三次,成交。”拍卖员最终一锤定音。

“啪啪啪啪啪啪~~~~”

现场的所有人,都站起身来,热烈的鼓起掌。

或许这些人,大部分只是过来凑热闹的,只是参与了竞拍,但却没拍到任何地皮,可能够来这里的,再差的也是一方地产大佬。

地王破了记录,就代表未来香港的地价还会继续涨,资本也看好香港地产市场,如此一来,大家的财富都会上涨。

“恭喜了,杨生。”

拍卖会结束后,霍营东上前来到杨文东身边后,笑着招呼道:“杨生,在何东之后,也只有极少数人与英资争夺中环的优质地皮,这次,你又要再出名了。”

“哈哈,我也希望像我这样的华人越来越多。”杨文东笑了笑,又道:“霍生也拍到了两块住宅地皮,恭喜了。”

“我这加起来,也不到杨生的一半,小打小闹罢了。”霍英东摇摇头说道。

杨文东道:“以后,霍生肯定也有机会,与怡和太古争锋的。”

“希望如此。”霍营东又道:“我先告辞了。”

“好,慢走。”杨文东目送对方离去后,身后又传来了声音:“恭喜杨生了。”

杨文东回头,道:“何生,我们之间,倒也没发生什么竞争了。”

刚刚最后的竞拍,是他与置地的。

“是啊,还是比不过杨生与怡和的财力啊。”何善衡笑说道。

杨文东则道:“何生说笑了,论资金,谁能比的过银行啊。”

“银行钱多,但又不是自己的。”何善衡摇头说道:“廖创兴可是前车之鉴啊,我虽然也看好地产,但却不敢逾越半步,最多就是建物业自用。”

“这样也是好的,其实银行本身也就能赚到地产市场的红利了,真的要想什么都吃下去,恐怕会吃撑到。”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做生意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吃独食,哪怕长兴实业意图掌握全产业链,但这也只是“掌握”,不是什么都自己做,一些非核心的,还是会给其他人的。

何善衡笑道:“这样也好,省去了不少资金,我就再主攻一下银行业务了。”

“这样自然更好。”杨文东笑了笑。

如果历史不变,这恒生银行在何家的手中也就两年寿元了,1965年初,恒生银行就会被严重挤兑。

可悲惨的却是,恒生银行纵然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却没有什么违规,其风险控制一直也是比较合理的;可遭遇挤兑,任何银行都输扛不住的,恒生也是一样,最终被汇丰吞并了。

每一次地王的拍卖,都会成为新闻的头条。

第二天,多家报纸便刊登了此事,不少报纸还将杨文东最后竞拍的照片,当成了封面头条。

【地王成交价每尺1425元,便利贴大王杨文东成为本次拍卖最大赢家】

这是星岛日报的首页标题。

地王、便利贴大王、赢家,每个字,都吸引了不少报纸用户的关注。

长兴大厦内,杨文东看完报纸后,笑着说道:“这星岛日报可真会吹,我看着都有些觉得脸红了。”

这份报纸,差一点就把杨文东当做未来的华人之光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吹捧还是捧杀了。

“只是他们胆子比较大,胡小姐在业内也是这种作风。”郑志杰则笑道:“其实东方日报也可以这样写,只是他们有些顾及您的看法了。”

“太夸张了也不好。”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发一封信给他们,收敛一点。”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汇丰的第一笔贷款1000万到账了吗?”

数千万的资金,就算是长兴集团或者怡和,也不能说随便就能拿出来,因此,这种地王级别的拍卖,都是分批给资金的。

银行那边也是一样,按照计划给钱,等房子建到一定程度,再有下一批。

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金融风险。

郑志杰回道:“还没有,他们承诺明天会到账,待资金到了地政署的账户后,港府就会正式与我们过户。”

“好。”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道:“立刻通知贝津铭那边,让他帮我在这块地上,按照港府给的容积率,设计一栋写字楼出来;

另外,可以让营销部门出去找潜在租户了,最好在房子建好前,就全部租出去,先签五年期的;

这样一来,汇丰那边可能也会安心一点,我们以后至少有租金还贷的。”

一栋写字楼,正常建设速度也是需要一年多的,所以基本上要在64年中旬,这栋楼才能建好。

而原先历史上,到了1965年,自恒生银行挤兑之后,香港的地产就开始萎靡了,虽然没有跌的很厉害,可各种数据都不好,包括租赁。

真到了那个时候,房价下跌,银行那边肯定会给自己这边压力。

房价自己没办法干涉,但能够有着稳定的租金收入,那也是好的。

“好的。”郑志杰立刻答应道:“现在香港中环物业的租赁,还是很容易的,大批公司想着来中环。”

“行。”杨文东笑了笑,又问:“家乐福最近的物业收购,怎么样了?”

郑志杰回道:“过年期间,我在九龙那边谈好了2块地皮,港岛这边,我也在金钟与铜锣湾有两块地在谈,还没有定下来,但也只剩下价格问题了。”

杨文东心中算了下,说道:“也就是这几块地拿下来后再开业,我们家乐福的分店数量就有41家了?”

郑志杰说道:“对,目前已经开业的有31家,在建的有6家,还有就是这4家还没有完成交易。”

“还不错,物业这边就辛苦你继续收购了。”杨文东又问:“置地那边,有没有像狗皮膏药那样阻碍我们?”

郑志杰回道:“这倒没有,哪怕是港岛,也是有很多旧楼的或者没有大开发的地皮,我这边同一时间与很多地方在谈,他们管不着的,而中环、金钟、铜锣湾的核心商业区,我们早就有了分店,他们也奈何不了。

至于九龙半岛那边,那就更不可能了,况且那边还是我们的地盘。”

“好,那就以这种方法,继续扩张。”杨文东说道:“之前刘华宇那边做过调查,怡丰超市最近的管理非常混乱,犯了很明显的激进错误;我们更是要趁机扩张。”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的,我这边除了住宅业务,其他置业投资都停了,全力帮助家乐福购置自有物业。”

“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长兴置业的租赁,一般是几年期的?”

郑志杰回答:“3-5年为主,但租金价格会根据市场波动,一年调整一次,杨生您也知道,这几年房价涨了几倍,租金也差不多。”

杨文东接着问道:“那违约金呢?如果房价下跌租金下跌,他们不租了,要赔偿多少?”

郑志杰回道:“一般是半年的房租,有押金的,他们违约押金自然就没收了,我们违约,那也是要同样赔偿的,不过可能性不大,一年调一次,我们也不至于做这种伤害商业名誉的事情。”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这样,从今年开始,所有到期的物业,再租出去,可以适当便宜点,但要加大违约金,租约也要5年时间。”

郑志杰听完后就明白了意思:“杨生是担心房价会出问题?”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有这个可能,我也是以防万一,这个世界上哪有房价会一直涨的?或许今年房价还没有到顶,但再过两年就难说了。”

虽然地产危机是在66及67年爆发,直接原因也是外在因素;可实际上就算没有外在因素,香港的房价也必然会出现危机,因为早在65年房价就不行了。

当然,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导致房价跌的非常离谱。

郑志杰道:“好,我明白了。”

杨文东又道:“这件事也不需要覆盖所有物业,主要在港岛这边实行,九龙那边除非是非常大面积的物业,或者城镇中心的物业,其他的不用管。”

等明年,很多不是很重要的物业,就该出售套现了。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