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13章 1962年的财富统计(2)

“好的。”王凤芝又说道:“那我这边再跟您汇报一下长兴地产的情况?”

“行。”杨文东同意道。

王凤芝跟着说道:“长兴地产目前分为长兴地产与长兴置业;长兴地产在去年一共开发了14个住宅小区,4处商业写字楼,全部都是以楼花方式出售。

总出售面积为270万尺,销售额为1.1亿港元,一共获利约940万港元。”

“嗯,看起来利润率非常低,但实际上都是通过贷款与楼花操作,本金其实也不高。”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房地产行业比较特殊,利润率如果是对比总销售额,那一般都不会很高;

可这个行业是高杠杆,与银行关系好一点,贷款就会有80%左右的抵押,再加上楼花预售,狠一点的人是可以以1块钱撬动20块的。

所以对比自己的真正投入,那一般就是几倍的利润了。

王凤芝说道:“是的,这里面还有资金循环利用的情况,同一笔钱是可以投入多个地产项目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长兴置业呢?”

王凤芝说道:“长兴置业在去年投入大量资金在观塘、尖沙咀、铜锣湾、金钟乃至中环区域购买物业,总投入超过了1亿港元;

其中3000万左右是从长兴实业调过去的,剩下的都是贷款,目前是采取以租还贷的模式运营,勉强也够维持。

目前长兴置业在香港的总商业建筑面积在550万尺,其中港岛这边约230万,九龙那边为320万,工业建筑面积一共140万尺,港岛与九龙差不多各一半。”

杨文东又问:“置地的自持面积,我记得是在800多万尺吧?”

王凤芝点点头说道:“是的,置地是香港持有物业最多的公司,而且它的物业大部分都在港岛,还是在港岛的优质位置,中环就占了一半左右。”

“那长兴置业还需要努力啊。”杨文东笑了笑:“怡和的旗下,还有九龙仓,这家公司的面积,就算不如置地,也差不了很多了。”

这几年自己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比起几乎控制香港经济百年的怡和,差距还是有点大的。

王凤芝说道:“是的,就物业这一块我们还差的远,但盈利这一块,不一定比的过我们;根据怡和公开的账目,它们旗下亏损的业务也有很多,特别是海外的一些项目。”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过这种大企业,很多手段是可以合法转移利润的,不能只看上市财报。”

“明白。”王凤芝又说道:‘但我觉得,我们集团跟怡和,也算是一个级别了,如果我们是英资,那至少也是香港的顶级洋行之一了。’

“差不多,但暂时不考虑上市,也不要随意对外界公布这些数据。”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港英时代,纵然港英政府与英国政府都是拉拢华人,可华人财团实际上还是比较低调的,比如30年代的何东家族,虽然经常高调做事,但从来不会到处公布自己的利润与财产。

倒是廖宝珊,为了吸引闲散资金,反而经常透露自己的身家数据,结果被“杀猪”了。

王凤芝答应说道:“明白,杨生放心,集团内部的财务数据,都是严格保密的,除了极少数,大部分人也都是只知道自己负责业务的相关数据。”

“嗯。”杨文东点点头。

王凤芝又道:“只是从我们的业务规模、物业持有数据来看,有心人调查,还是能够猜到一些的。”

“那就不管了,外面的人猜的准也无所谓。”杨文东不在意的说道:“我也早就与香港一些媒体打过招呼了,不要随便过多报道长兴集团的信息。”

太大的企业自然瞒不住,但舆论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报纸上没什么人讨论,又有几个人有能力去各个地方调查一家集团的资料?知道了也不好传播出去。

在普通人眼中,他们只会知道一家集团很大,但有多大,他们也不清楚。

“好的。”王凤芝又说道:“接下来就是长兴航运了,杨生您也知道,去年长兴航运的船只数量,不算年底购买的新船,一共37艘。

目前二手船一半在运水一半是给长兴实业运货,只有从欧美回来的时候会带点货物,这些利润率都不是很高,扣除还贷,一年净利润为1028万港元。

5艘新船是租给日本公司的,总租金是370万美元,扣掉营收、贷款,我们自己的利润为140万美元,也就是差不多750万港元。”

“嗯,这新船的利润率的确高多了。”杨文东点点头。

很多船运公司在有钱之后,也都会购买新船,本身也是新船利润更高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要布局中东危机,那他也会跟正常船东一样,购置新轮船了。

王凤芝回道:“是的,而且业务也比较简单,我们自己只需要保证船只正常运行就行。

不过咱们的二手船业务特殊,运水和运送拉杆箱,都不算太暴利,从欧美回程也经常没多少货物,所以利润率不高,不然总利润1500-2000万港元不是太大问题。”

“嗯,等香港旱灾结束了,就好点了。”杨文东顿了顿,又说道:“另外年后我会与老魏商量一下,适当抬高一下运费,长兴实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很强了。”

早期长兴航运组建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运输拉杆箱,从而拉低成本,保证长兴实业;

因为那个时候,长兴实业是整个集团的根基,需要将它的数据打造的最好看。

现在的话,长兴实业仍然是最重要的,但考虑到多条腿走路,也是有必要的。

王凤芝又说道:“也好,长兴航运在年底的大采购,必然会导致明年还贷压力大涨,即使不转移利润,那可能还是需要从长兴实业调集资金。”

“对,明年的债务压力不小。”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船只在没有交付前,是不需要客户出很多资金的,这种大项目都是分期交付的,可毕竟是5000万美元,哪怕前期交一小部分,都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船运公司无法快速扩张的原因,资金链不够,那就是胆子再大、对航运市场再有信心,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扩张。

王凤芝笑道:“但只要熬过去,等船只交付了,那利润就非常高了,特别油轮的租金,比货轮高多了。”

“是啊,要不然谁敢投这么多资金进去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一艘12万吨油轮价值1000多万美元,在这个时代,三年不能回本,说明你经营的太菜了。

日本租赁公司给出的价格,就有800万美元一年,而长兴航运就是负责运营管理,各种开销、税务等去掉后就是自己的净利润。

而董浩云这种自己接业务的,一艘10万吨级别油轮满船石油,跑一趟欧美可能就能赚到百万美元,甚至有时候还不只。

等中东危机出现,这个价格还会翻倍乃至翻几倍.

王凤芝接着总结说道:“杨生,长兴实业、地产、航运这三个业务,是目前长兴集团最核心的三个业务,再之后就是长兴传媒了,去年营业额480万,一共盈利250万港元。

主要的提升是东方日报的日销破了3万份,还有商业电台,随着收音机价格降低,听众人数也翻了三倍,广告收入增加了很多。”

“这利润率有50%了。”杨文东笑道。

王凤芝回道:“这很正常,地产是我们自己的,去掉了一般传媒公司的大头支出,加上跟上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报纸买的人也多,广告投放的商家也多,所以利润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一点。”

杨文东点点头:“嗯,可以。”

王凤芝又道:“只是可惜长兴传媒的经营,基本上只能在香港,按照香港报社行业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也已经到头了,除非香港的人口与经济再进一步发展。”

杨文东道:“今年我会让东方日报出海,进军其他国家,不过,这个难度的确很大,星岛日报在这方面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了,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王凤芝说道:“是的,我们香港的报纸,主要是为了讨好香港市民,去了海外就得重新编制内容,这个就相当于重新开始了;

而且有些国家对海外传媒还会有着很多限制。”

“对。”杨文东同意道:“所以短期内也不要有太大期望,与其指望报纸出海,还不如指望长兴文化那边,单纯的文化故事,会更招人喜欢。”

前世能够在海外发展好的传媒集团,只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背后有着强大的ZZ力量,主要就是美国资本,不然几乎不可能控制别国的舆论力量。

这个时代的英国,实力也不差,但他们不太可能为香港的华资背书。

王凤芝说道:“这倒是可以,我家孩子可喜欢葫芦娃了。”

“对的,动画、电影、、电视剧、音乐这些才是出海的主力。”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其实,就算是美国,对外输出文化的主力也都不是靠着新闻集团,而是好莱坞或者美剧里面隐藏的文化。

毕竟,报纸电视台这些就算被美资控制住了,也是有着很多敌对的盯着,连老美自己都有着DP竞争,但电影电视剧里面,光明正大的输出,只要不违法,那就没问题。

王凤芝又说道:“长兴文化这边,漫画周刊的销量,包括湾湾在内,一期差不多是在3万份,但推出的各类贴纸,已经卖出去了超过600万份了;

不管是营业额还利润,都是远超过漫画本身的。”

“那是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还只是贴纸,玩具还没出来,而且年后还会进军东南亚的华人区域。”

一张贴纸,基本上几分钱,正是因为便宜,加上属于容易让人购买的“衍生品”特性,销量就特别的高。

且漫画周刊卖完了,除非再出单行本,不然就没后续生意了,但贴纸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卖的,有人会重复购买一样的,自己这边也是可以再出其他模样的。

同理,玩具也是一样。

王凤芝笑道:“那就更好了,去年长兴文化的总利润约为20万港元,不算很多,但看市场趋势,估计明年就能超过长兴传媒了。”

“嗯,这种新产业主要看趋势,利润不重要。”杨文东说道。

长兴地产、实业、航运这三家是要玩资本运作的,也就是要大量贷款,所以利润很重要。

其他的,更看重的是未来的趋势。

“好的,那现在就剩下荣耀电子、屈臣氏与家乐福了。”王凤芝继续汇报道:“目前荣耀电子已经盈利,靠着电蚊拍与热水壶,去年盈利37万港元。

一是因为即将开拓湾湾与香港以外的市场,二就是电饭煲也开始销售了。

今年单看销售这一块,效益必然会大涨,但美国那边的研发投入是个不确定数目,这点我不好确认。”

“嗯,没事,电子产业是重研发企业,美国那边的投入,是必然的。”杨文东不在意的说道:“前几年亏也没事,这些研发只要成功了,未来必然能够回本十倍百倍。”

美国那边如今在研发的,自然就是微波炉的磁控管了,这东西其实已经有了,但小型化比较难。

一家电子企业,有方向只是其一,能够将穿越者脑海中的产品做出来,也是必须的。

传统电子企业哪怕是未来的索尼、苹果、三星这些企业,在投资研发的时候,都是需要慎重选择技术方向的,因为一旦错了就会亏损严重,还浪费了最重要的时间,比如21世纪初多家日本巨头就豪赌等离子电视,20年后日本汽车又豪赌氢能源

而很多大企业为了避免风险,甚至可能几个方向一起投入,明知道可能有的方向会失败也必须要投入。

但穿越者知道发现后,就全力投入,研发成本就降低太多了,这就是穿越者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香港的电子人才不足,目前只能去美国搞这种研发。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