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76章 愈发严重的旱灾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76章 愈发严重的旱灾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类怀孕,双胞胎的概率是很低的,据说只有1%左右。

可实际上,这玩意跟遗传有很大关系,双胞胎的人,体内可能含有这方面的基因,那下一代也就容易有双胞胎,这个概率要比1%要大的多。

在前世,还会有双子村这种情况出现。

白家本身就是双胞胎,这样看倒也是正常了,而杨文东自然也是大喜。

下午,他又带着白玉姗去了港岛的一家大医院,经过确认后,便直接带回了家。

“你在汇丰的工作就先别做了。”回到家后,杨文东补充说道:“等以后孩子生下来,你还需要照顾一段时间,我们家不缺保姆,但孩子的成长还是自己带最好。”

别说母亲,就是杨文东自己,都经常性的需要选择放弃部分花费在事业上的精力,来陪孩子与家人。

人生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总要有抉择,好在他在公司主要负责的是战略方向,因此对于时间什么要求还不算很多,不像一些工作狂人,为了事业连家都不要了。

“嗯。”白玉姗点点头:“桑德士曾经也和我说过,说我以后有需求可以带薪停职,岗位什么的还是可以留着的。”

“他留着就留着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以后我也会重点发展金融,虽然不需要你来负责,但有你参与一点也好。”

金融,虽然被称为社会的毒瘤,其本身也不产生什么社会价值,可却也是社会必须,且利润很高的行业。

作为一个国家,那自然要谨慎利用金融,特别是工业国,更不要由实转虚;但对于个人来说,自然都要两把手都要抓。

等再过几年,香港的金融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全球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再结合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自己进入金融市场能够获得的利润,甚至可能会超过实业。

“嗯,好啊。”白玉姗笑说道:“桑德士也是因为你的关系才这么说吧,不然怎么可能。”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不过还是要跟他打好关系的,在未来十年,我们还是需要得到汇丰的支持的,这样能发展更快一点。”

虽说如今的自己,在香港已经很有规模,但放在国际上,还是排不上号的,且60年代,国际上的很多事情他也不是很熟悉,也插不了手,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香港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差不多到了70年代,等香港这边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规模更大,加上中美关系好转,那就可以更顺利的进军海外,以及与海外银行合作了。

在这之前,还是要依靠汇丰的,不说故意讨好,但也要保持好关系。

“嗯。”白玉姗道:“桑德士估计也不会放过你这个大客户的。”

“大家互惠互利罢了,这样才是最好的合作。”杨文东笑了笑。

最好的关系维持方法,永远都是互惠互利,长兴集团旗下的产业通过汇丰获得快速发展,汇丰也通过长兴集团的合作,获得大量利息利润。

白玉姗又道:“不过我也不能天天待在家里吧?正常我还是需要出去走走的。”

杨文东赞同道:“那当然,这附近风景也不错,安全性也有,或者你想去中环、金钟、铜锣湾游玩也行,不过要携带保镖。”

杨家别墅附近,早就安排好了很多警卫、警犬,除非碰到小规模武装力量,不然不可能短时间内突破。

就算是什么极端情况,那也有最后一招,那就是别墅内部之前还改装后有了安全屋,可以容纳十人在内部安稳居住一个月。

对于安全,杨文东是很愿意投入的,钱这个东西,就算今天他破产了,再过几年也一样可以借着一些历史机遇崛起,但安全没了,那就彻底没了

而在外面的活动,也是尽量不要去乱的地方,待着香港的商业繁华区就行了,再配合一定的保镖,安全性也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嗯,好。”白玉姗想了想,又说道:“既然这么长时间不能上班,我也可以多学点知识,特别是欧美的一些研究生、博士生的金融知识。”

“这倒是个好想法,书的话里随便买。”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你不方便去学习,但可以将那些导师请过来,我可以安排让海外的一些经济学教授来这边教你。”

“真的可以?”白玉姗问道。

“当然,教授也喜欢钱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钱到位了,让他们请假来香港不是问题。”

他如今的财富,或许还比不过欧美日的一些超级富豪,但请一些教授过来,还是小菜一碟的,特别是长兴实业的产品在欧美畅销,也有着大量本国的外汇货币没有兑换,用掉的话,还能抵税。

“嗯,那可就太好了。”白玉姗欣喜说道。

杨文东道:“那就这样吧,安心养胎。”

“好~”白玉姗答应说道。

家族即将再添两名新丁,也让杨文东对于事业发展,突然有了更大的兴趣了。

自己未来肯定是有很多孩子的,那怎么着也得给他们足够的财富、权势保证才行。

那发展不同的业务,也是重中之重了,毕竟那么多孩子,如果部分有能力的话,未来也可以各管一方。

没能力,多个业务交给职业管理人,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行业风险,特别是几十年后的科技风暴,传统行业几乎就没几个不受冲击的。

5月16日,暂别事业差不多半个月的杨文东,来到了长兴大厦:

“杨生,早。”长兴航运的郑玉华,早早就赶来了。

“坐。”杨文东点点头,问道:“港府那边,又对我们提出增船运水的需求了?”

这半个月,虽然杨文东不在香港,但身边也是有助理的,公司这边的一些大事他也是知晓的。

不过毕竟也就是十几天,加上出发前也与各个业务负责人沟通过,因此内部也没发生什么意外大事,倒是外部的反而有,那就是香港旱灾越来越严重了。

郑玉华回答道:“是的,香港这边很久没有下雨了,北边一大片范围也是一样,这就导致了内地供水出现不足;

现在香港很多地方,严重缺水,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型货轮,去内地更北边的地方运水了。”

杨文东追问:“香港普通人现在缺水吗?”

香港在1965年引入东江水,但实际上在50年代就开始跟粤东省合作,从靠近香港的几个水坝、湖泊中引入进入香港。

不过量不算很大,依赖的也是水管运水,正常时节还是勉强够用的。

郑玉华回道:“我没怎么听说过这方面消息,应该还不严重,但工业与建筑行业已经受到很大影响了,很多工地与工厂都开始间歇性的停工了。”

“等等,我让秦志业过来一趟。”杨文东挥挥手,随后一个电话出去。

几分钟后,秦志业也就赶来了,他此刻也在长兴大厦,这里也有它的办公室,因为老板刚刚回香港,长兴集团的很多高层,也都来到了这里。

“杨生、郑姐。”秦志业进来后招呼道

“坐。”杨文东也递过去一瓶汽水,问道:“香港内部缺水问题怎么样了?”

秦志业负责的是报社与传媒,不仅仅是自己发声的喉舌,也是自己了解消息的渠道。

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发生在自己一公里之外的事情,他也未必会知道,只能依赖遍布全港的大量寻查各种新闻的记者,他们每天都能收集到各种消息。

秦志业回答:“越来越严重了,北边供水越来越少,长期又不下雨,据说连发电厂那边都开始要控制用水了。”

“电厂用水?”杨文东皱眉:“如果电受到影响,那对经济以及普通人的影响可就大了。”

发电厂也是需要大量淡水的,前世内地的火电厂、甚至核电厂,都是靠近大水源而建。

一个是因为人类科技的本质就是烧开水,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大量的水;第二是因为电厂需要大量的淡水(海水降温的技术难度很高、基建投资要求也高)来给设备、锅炉降温。

虽说可以循环利用,但损耗也是非常大的。

秦志业又道:“目前还只是电厂开始控制用水,还没到影响社会的地步;但如果再这样下去,还是真的有可能的;

特别是夏天,对电的需求更高,又不下雨。”

“那香港普通居民的用水还是正常的?”杨文东又问道。

秦志业回道:“大部分还是没问题,自来水的供应,目前也会有停水,但一般会间断性的供应;

但这些也只是住宅区域,算是有钱人的地方了,那些九龙半岛那边的,根据我们的记者探查,已经出现取水困难了。”

“唉,正常,就我以前在寮屋,找干净的淡水都很费时间。”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任何灾难的开始,最受影响的必然是最穷苦的人。

秦志业又说道:“东方日报已经开始报道这些地方了,只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力量的确有限。”杨文东说道:“尽量宣传吧,再跟金镛合作一下,让他也去关注,他的名气,比我们大多了,或许会有影响。”

在香港的上流社会,杨文东的名气自然更大,但在普罗大众眼中,金镛自然更出名。

“好。”秦志业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看向郑玉华,问道:“那你这边能够抽调多少船过去?”

郑玉华回道:“除了15艘给长兴实业运行李箱,其他17艘,已经都去内地运水了。”

“嗯,那就先这样,运行李箱的船,也是需要从欧美运粮食回来的。”杨文东点点头,又道:“这段时间,还有可收购的二手船吗?”

香港虽然缺水,可目前还没有到最严重的时候,且就算真的极端缺水,也只是生活不便,还不至于一点水也没的喝,会活活渴死,港府再怎么不当回事,也不敢搞出这样的事。

而内地那边的粮食,也一样很急,这些事情,也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的。

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再买船了,反正等旱灾结束了,航运行业的大发展也能让这些旧船大赚一笔,甚至能够赚回同样数量的新船。

郑玉华道:“我已经在全球各地联系了,目前一共有8艘旧船有意向出售给我们,价格还在谈。”

“好,价格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杨文东继续道:“除了这几个,还需要继续订购旧船,香港这个旱灾,我估计会越来越严重。”

有钱了之后,杨文东也比较在意“名气”,这是香港很多富豪、乃至全球很多富豪都在意的。

建博物馆的目的之一也是这个,而这次香港旱灾,如果他能够利用好,也能对他的名气也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更不要说,穿越到了这个时代,除了赚钱,自然也需要帮助一下自己的同胞,这是一个华人该做的事情。

而自己一次性买这么多船,图谋的是几年后的中东危机,可如果没有运水业务,那短期内用不掉,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运水哪怕是微利甚至是不赚钱,对自己来说也是划算的。

“好的。”郑玉华答应说道:“如果还要继续收购,那我可以将收购范围再扩大一点,只是这样的话,那资金方面的压力就太大了,杨生,这点您也要考虑的。”

“资金?过几天我准备去见一次港督。”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们买船给香港运水,也算是解决了港府很大的麻烦,他们支援我们一些,也是应该的。”

为香港几百万市民解决缺水问题,是他个人意向的行为,虽然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好处,但最大的好处却是港府。

作为一个政府,自己管理范围内是不应该出现缺少食物与粮食的问题的,特别是如今英国还想让香港成为帝国的东方明珠,那就更得用心了。

郑玉华笑说道:“那这样就好了,有了港府支持,我们能够从汇丰或者渣打拿到优质贷款的话,购船就不是问题了。”

其实很多船王都对航运的未来充满信心,可就算想拼命扩张,也是受限于资金限制的。

因为银行不傻,他们可不会管你这个行业以后发展怎么样,对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风险控制。

“嗯,你做好准备。”杨文东点点头,又看向秦志业,道:“老秦,我们的力量有限,你安排人调查一下香港一些寮屋情况,我会直接帮他们一把。”

面对这样的滔天旱灾,就算现在杨文东的财富再扩大十倍,也不可能帮助的了整个香港的数百万人。

这是需要行政力量的参与,外加足够的资金,而即使如此,也只能缓一缓,只有等东江水来香港,才算解决了所有问题。

不过,自己的力量,也还是能帮助部分人的,那曾经的寮屋居民自然就是第一选择了。

这些人群经济特别困难,本身就需要花费几乎全部的时间去工作来换取基本生存物资,现在连水都找不到,那可能真的会出人命的。

至于其他地方的人,也只能难受一点,多花点钱一样能买水,死不了,那就以后再说。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