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66章 与华润的商谈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66章 与华润的商谈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的。”王志群思考片刻,说道:“现在荣耀电子内部已经有了9名在海外公司做过产品研发的人,他们可以先开始初期设计了。”

“好,这两个简单的东西就在香港研发就行了。”杨文东又说道:“你们需要什么采购上的问题,可以直接找长兴实业的人,不管是塑料、金属件还是什么,他们都会帮你解决。”

电蚊拍想要做出来,那么多塑料件都是要开模具的,加上后续可能还要修改,这些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就是不小的费用了,供应商能否准时配合也是个大问题。

但如果让长兴实业去帮忙做这件事,以它的规模,供应商那边就是老板不睡觉,也得通宵开工,以最快的时间将东西做出来,质量还不能差。

这也是产业链越来越大带来的好处,供应商对大客户的要求必然会很慎重,有求必应。

王志群问道:“那我们工厂地址放哪?也是在观塘吗?”

“先在那边做研发吧?以后再看情况来定,工厂不一定在那边。”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可能会放在港岛,因为从目前的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港岛这边似乎有成为电子产业聚集地的趋势。”

这两年香港房价暴涨,以58年最低谷来看,已经涨了两倍不只了;

房价一涨房租也跟着涨,而像长兴实业这样有自己物业的工厂太少了,这就导致很多工厂运营成本大涨。

因此,很多低端产业如玩具代工制造、纺织都开始搬向九龙半岛,不过产业链利润高的,还留在了港岛,他们利润高一点,还能吃的消房租。

香港的电子产业,对比其他国家自然是低端的,可对比香港其他工厂还是要强不少的,且也需要不少文化较高的人,这些人也住在港岛为多,因此港岛更适合。

“好的。”王志群答应说道。

他对此也不在意,研发与生产,本身也是可以分开的。

时间很快到了3月中。

长兴集团旗下的四大业务,一切也都是发展正常;而另外三个新核心业务:超市、酒店、电子也都一切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

17号,长兴大厦迎来了两位客人,一人算是熟人的霍营东,另外一名则是穿着中山装,一眼就能看出是内地人.

“杨生,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华润在香港的负责人丁克坚丁先生。“霍营东两边介绍说道:“丁先生,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

“杨先生,你好,我在内地的时候,就听说过杨生的大名了。”丁克坚笑着说道。

杨文东也是笑说道:“过奖了,请坐。”

三人都坐下后,霍营东说道:“杨生,丁生刚刚说的可不是假的,你的名字,在内地也有不少人知道了。”

“那我倒是荣幸之至了。”杨文东笑说道。

内地在这个时代与外界封闭,但总会有对外的部门的,如外交部、贸易人员等等,毕竟很多东西也是需要从海外进口的。

而这個时代,香港就是内地对外的重要窗口,这也是为什么香港这么繁荣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下,香港发生的事情,肯定也会被内地重点关注的。

霍营东又说道:“杨生,丁生的身份是华润的管理层,算是商人,而非ZZ人物,华润在香港也与很多公司进行合作,包括英资公司乃至港府,所以这种见面也很正常。”

“明白。”杨文东点点头。

霍营东这是在打消他的疑虑,这个时代靠左靠右都是很让人烦心的事情,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得罪另外一边。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太明显,那就没事,比如说霍,在CHZZ之后,一样能够正常的在香港做生意,港府也没特殊对待,直到67年跟港府公开对抗,才被打压。

霍营东又说道:“那就好,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跟杨生讨论一下之前我们商量的文物交易之事。”

“好。”杨文东自然也很乐意,这个博物馆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囤地,而是为了留名。

如果建成了,等自己百年之后,以后的学生来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第一句话,就可以是对自己这位创始人的介绍了。

历史这个东西,也只有这些才能永流传,单纯的商人做的再大,也根本不配,比如说何东家族,在三四十年代是华人中的王者,在六七十年代还有点名气,但到了21世纪,又有几个人还记得这个家族?

但博物馆、大学甚至图书馆,都会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哪怕建筑太破了要拆,但后面建新的,历史记录也只会记录第一代人。

丁克坚则说道:“杨生,上面对您提出的这个博物馆,也非常感兴趣,他们表示愿意就一些古董与您进行合作。”

“怎么合作法?”杨文东问道。

丁克坚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杨生,之前您跟霍生提出对于内地的古董,是可买可租?”

“对。”杨文东点点头。

既然要做博物馆,那肯定也要有自己的古董储备,而为了长期吸引老顾客,那古董也是要定期更换的。

所以自持与租赁是要并存的,跟正常做服务生意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他作为穿越者知晓香港未来的情况,那开超市也未必会追求物业全部自持。

丁克坚又说道:“那既然这样的话,涉及到租赁,那贵方的博物馆环境,需要通过我们文物大师的认可才行。”

“我有个更好的方法。”杨文东笑说道:“香港几乎没有文物保管方面的人才,既然古董都可以租,那你们的文物大师,为何不可以?”

“你要租人?”丁克坚愣住了,他倒是没想过这种事。

“对,我这边本身就没人。”杨文东解释道:“你们的古董,让你们的人来维护,不是更好吗?

不然得话,我就得去请海外的专家来维护,一个他们不一定懂我们中华文明的古董,特别是字画;

第二他们的费用也很贵,有这个钱,部分给国内的专家,不是更好吗?”

“给我们的人外汇?”丁克坚也都有些心动了,

国内现在严重缺乏外汇,而有了外汇就能买到粮食,现在这件事基本上是全国排名前三的大事了。

“对。”杨文东点点头:“在香港工作自然给港元,要美元也行,都一样的,他们自己也能去银行换。”

实际上真要去欧美找这样的人,再带回香港,很难,这种人本身也是尖端人才。

而且还真不一定找的到,越少的人越难请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特别是香港在这个时代,是远不如欧美的。

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能力还真不一定行的通,因为中华文明的古董跟海外的不一样,别钱花了,要是把古董搞坏了,那就损失大了。

丁克坚回过神来,说道:“这件事我也需要向上汇报一下才行,我做不了主。”

随后,他就在自己随身带的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好。”杨文东点点头。

这种事情,内地没理由不同意,而对杨文东来说,也是一个能降低风险的投入,现在这样就等于将运输、维护都外包给内地的人,真要是租赁的古董出了问题,也算是内地这边的内部责任了。

有了好处也就有了责任,拿了外汇就得负责一切了。

丁克坚说道:“那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租赁的古董具体选择哪些,我们可以以后商量,而杨生需要购买的古董,我们这边,也会给您一个清单,您这边可以自己选择。

只是”

“只是什么,不妨直说。”杨文东见人似乎有些为难,于是顺手给了个阶梯。

这时,一旁的霍营东说道:“杨生,情况是这样的,内地那边的情况,伱也知道,急缺外汇,所以就是希望你这边能够在初期多买一点内地那边可以交易的古董。”

“那古董的价格,怎么定?”杨文东没有直接回复。

丁克坚说道:“杨生放心,能够交易的古董,虽然有一些是独一无二的,可香港乃至海外市场,也都是有同类型的同朝代的,价格方面,可以参考。”

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两位,适当购买是可以的,但我这边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也只会购买博物馆本身需求的数量。”

虽然也想帮助国内,但他不是赵从衍那个古董疯子,买太多古董没什么用,适量就行了。

正常的博物馆,其实大部分是以租赁为主的,小部分则是自持。

且一个博物馆项目,算是正常的商业,那就可以通过贷款,来保证自己投入不多;可额外买的古董,那就是只能自己出钱了。

虽说未来这些古董肯定会升值,但应该是比不上自己正常经营的,且少数古董容易套现,太多了反而不行,就如同前世的比特币一样。

“理解。”丁克坚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

霍营东则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方法。”

“什么方法?”杨文东看了一样霍营东,这家伙是聪明人,看来已经有了备用方案了。

霍营东说道:“赵从衍之前找到我,他有一个不错的主意。”

杨文东问道:“赵从衍有什么想法?”

霍营东说道:“赵从衍的意思是,他会多买内地的古董,但要求放在未来你的博物馆中,不过必须要写上这些古董是他的。”

“这是想要显摆啊?”杨文东笑了笑。

这倒也不奇怪,有些人有了什么宝物,就恨不得其他人过来参观,让所有人都羡慕。

霍营东道:“赵从衍最喜欢古董,其实以前也经常举办什么活动,给其他人看,只是我们一般没什么兴趣,但他个人也不可能邀请普通人去看,现在有了博物馆,就是个好机会了。”

“行。”杨文东想了想答应道:“不过怎么个合作法,我还要单独和他商量。”

这倒是一件好事,博物馆本身就是要租古董字画的,现在有人为了显摆要把自己古董放进来,那就算不会免费,自己这边也可以趁机压价了。

毕竟博物馆是自己的,摆什么古董是自己说了算的,你不便宜我为什么要摆你的?

霍营东笑道:“那就好。”

丁克坚也说道:“多谢杨生了。”

“不客气,这样大家都好。”杨文东笑了笑。

内地得了赵从衍的外汇,赵从衍得到自己心爱的古董外加可以显摆的机会,自己也能少付点租金了。

丁克坚又说道:“博物馆与古董的事情,今天只能这样大概定下来,但是我华润与长兴航运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尽快定下来;

现在国内对粮食的需求很高,欧美几个国家也肯出售粮食,就是在这运力上面,还有些不足。”

“没问题。”杨文东点点头,随后示意助理。

不一会,郑玉华便赶了过来:“丁生,你好。”

“赵女士,你好。”丁克坚也站起身握手说道。

他们二人显然之前就认识了。

杨文东问道:“我们购买的二手船,什么时候能够到香港?”

郑玉华回答道:“在澳洲买的三艘货轮,过两天就要到了,欧洲那边的13艘,需要等到四月初,另外美洲的三艘也是差不多时间。”

“嗯,那也很快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们从欧美回程,会携带粮食回来,运费价格方面,如果没什么大问题,那就可以定下来了。”

“价格方面其实已经定下来了。”郑玉华顿了顿,说道:“只是内地方面要求用金条交易,这里面涉及到纯度问题,国内的黄金很多纯度还不一样,难以进行快速的交易。”

“黄金纯度?”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丁生,黄金是硬通货,为何不直接在香港市场出售再换成外汇?你也应该清楚,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太好分清楚黄金的纯度问题的。”

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但不方便用来交易,工业革命之后,各国贸易量大涨,也都诞生了以国家信用为主体的纸币。

丁克坚无奈说道:“这就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了。”

霍英东又说道:“这个我知道一些,是因为大量的黄金出售,也会导致金价下跌,所以内地那边还是希望可以直接以黄金进行交易。”

杨文东说道:“如果是国家之间的交易,那黄金没问题,大部分国家都是有鉴定能力的;但我们这些普通公司,还是不参与这个好;

丁生,我们的交易,还是要以货币来进行的,港元、美元都行,这是我的要求,贵方可以去跟一些国家进行黄金贸易,再兑换纸币即可。”

哪怕是与国内合作,,但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强硬一点的。

黄金在70年代中期之前都是比较稳定的,他拿到手没什么意义,且就算他想炒作黄金,也不需要真的去购买实物黄金。

黄金在手上太多了,反而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这是没有商量的。

“行,那就不用黄金交易。”丁克坚见杨文东这样强硬,也只能答应道。

其实,这也不算是强制要求,内地也只是希望一些合作商能够接受黄金交易,从而省去一些外汇兑换成本。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