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45章 技术研发的投入【求月票】

“因为是所有竞标公司中唯一一个华人,所以我也特别看了下资料,在文件的后面有他的简历。“郑志杰接着说道:“这贝津铭是在哈佛大学.”

杨文东也翻到了文件后面,找到了那一页,同时也听着郑志杰的介绍。

一小会后,杨文东说道:“经历倒是挺不错的,在美国都有不少著名建筑设计经验了。”

贝津铭出生于1917年,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后在哈弗攻读硕博,1948年毕业后去了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参与了多家大型建筑的设计。

1960年出来自己创业,成立了贝津铭建筑师事务所,单独设计了纽约基普斯湾广场与湾湾的东海大学卢思义教堂。

郑志杰道:“是的,而且也是华人,在湾湾还有过建筑经验,倒也是听适合我们的。”

“嗯,行,那这几家,就让他们准备为设计投稿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个贝津铭,算是我们的优先选择对象,不过其他家也要考虑。”

“明白。”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酒店地皮已经拿下来了,后面就剩下基建就行了,倒是以后的管理人才,目前还是没有着落;

你尽快跟猎头合作,找到合适的人,不然我们都算是外行人,很多事情也不专业。”

酒店、超市这种行业看起来简单,但就是因为什么人只要有钱就能参与,反而导致了想真正做好,乃至做出连锁品牌,难度是非常大的,绝对依赖于管理层的理念及战略眼光。

战略方向与资金,杨文东可以负责,但怎么管理就需要专业人士了,不然战略眼光再好,酒店本身的服务做不好,一切就都是白搭了。

“好的,早在竞拍之前,我就已经在跟香港以及一些国际猎头合作了。”郑志杰说道:“他们会跟一些国际酒店的华人高层进行沟通。”

“嗯,行,尽快催促一下他们。”杨文东点点头。

四季酒店的安排,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需要等待合适的职业管理人就行了,好在时间也不算很急,港府给的时间是2年内要开建酒店,完全足够了。

12月13日,杨文东带着苏依依,来到了观塘的万人产业园,这一次,孩子也带过来了;

长兴的工厂,基本上没什么污染,加上孩子也只会来前面的行政楼,倒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宝宝,你看,这就是你爹地的工厂。”苏依依抱着儿子,站在窗户旁边,一眼就能看到外界的工业楼:“以后你要好好学习,然后帮你爹地一起管理这么大的工厂。”

“等他长大了,这工厂可能就要搬走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苏依依好奇问:“什么意思?”

杨文东没有多解释:“我估计20年后,香港经济发展迅速,人工成本增加,我们这些产业,就不适合待在香港了。”

80年代以后,香港的人工成本急剧增加,简单的工业是必须要转移走的,特别是眼下自己独断专利的产品,到那个时候专利过期,就只能靠着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来模仿可口可乐的运营模式了。

而改开的内地,正好是最佳的去处,人工更低、税收也可以谈,算是自己未来低端产业的完美投资方向了。

苏依依也已经懂一些经济常识,便问道:“类似现在的欧美向其他国家转移纺织业?”

“差不多吧?”杨文东点点头:“你不转移就是死,低端工厂就跟水一样,从高处往地处流,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你建的水坝再高也拦不住。”

二战之后的大几十年,低端产业就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再到香港再到内地再到东南亚,估计以后东南亚经济要是能起来的话,拿去非洲都是有可能的

“那香港怎么办?没工业了?“苏依依又问道。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那就只能往高端产业发展了,比如现在的电子产业、家电产业,就算高端的,今年香港的电子厂可是多了不少家,这就是趋势了。”

在前世,家电算是夕阳行业,主要也是因为市场饱和了,可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科技产业。

别说空调冰箱电视,就算是收音机、甚至手电筒,都算有点技术含量的,光是一個灯泡,估计能造出来的国家都不多。

“也是啊。”苏依依又问:“你以前好像说过,那我们也要准备进入电子产业吗?”

“会的,等香港的电子产业基础再强一点,我们也会参与的。”杨文东点点头。

任谁穿越或者重生,都不会放弃电子产业,就算重生到了21世纪,也不会放过电子产业的衍生产物:互联网;

最多就是自己参与经营或者当天使投资者的区别……

“嗯。”苏依依点点头。

她也知道杨文东的目标并非只是再不停的赚钱,而是扩大自己的事业,顺便能够在香港带动大量的就业,帮助底层的港人,摆脱极端的经济困难。

如同几年前的他们几人一样,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的确是活的太痛苦了。

……

过了会,魏泽涛来了,苏依依就带着孩子去里面的一间房哄睡了,6个月大的孩子,每几小时就要睡一觉的。

“坐。”杨文东示意后,二人坐在了靠窗户的沙发上,随后问道:“整个产业园的多家工厂,开工都还顺利不?”

“还可以,目前我们也在验证各家产品的质量,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在下旬进行大规模投产了。”魏泽涛回复说道。

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商品,但因为都是出口的,量也很大,突然换了一个地方生产,且很多还是新员工,因此还是需要重新验证质量的。

而产能也是逐步提高的,这也是为了逐步适应,保证不出质量问题。

“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虽然目前海外订单还是比较多比较急的,但也不差这十天半个月,要确保没有问题再发货。

另外针对人员的培训也要重视,人是所有工业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早期就大规模扩大产能的原因,各种资源不足,就容易出问题,现在就好多了,只需要适应新的工厂就行了。

如今长兴实业的几款产品,也都算是老产品了,不管是工艺、质量控制都算成熟,基本上也不太需要杨文东这位老板太操心了。

“明白。”魏泽涛笑说道:“我们招的人,负责工厂管理与质量的,都是有一点学历的,也容易培养。

再加上我们的工资与福利都比较好,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

“嗯,工资给的高,员工素质自然也越来越强。”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是好事,伱再告知所有人,未来,我这边还会有工资更好的岗位,会优先挑选表现最好的人去工作,增加一下所有人的动力。”

工资给的越高,福利越好,那在招聘的时候,就有着选择权。

同样的人,自然选择更优秀的或者学历更高的,这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工厂群体的能力。

当然,这也要看产品本身的特性,越复杂的就越需要这样,越简单的、比如说搬运工,那自然也不需要,就是长兴实业内的普通体力活工人,也只能说比其他工厂的工资待遇强一点,不至于能跟高学历人才对比。

“新岗位?”魏泽涛好奇问道:“是我们即将准备做的塑料袋吗?”

“不是,是电子产业,这个暂时不急。”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正好说说塑料袋的事情,前段时间就说了快与瑞典那家公司达成协议了?”

前段时间自己主要忙于地王收购,对于其他事情,也只是大概知晓就行了,其中长兴实业派人前往了瑞典,商讨购买能够做塑料袋的一种材料专利,这也是杨文东比较关注的事情。

“是的。”魏泽涛说道:“对方要价6万美元,可以将一款能够做塑料袋的材料专利给我们。”

“这个价格算贵吗?”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道:“这个比较难定价,瑞典公司之所以愿意出售,可能也是因为这款塑料袋材料不算完美,卖出去就是为了回收一点研发资金。

我们拿回来,就可以直接做塑料袋了,虽然不是很软,但比起现在香港乃至亚洲市面上的各种布包、竹篮子要方便多了。”

“嗯,价值不同,的确不好定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再还还价,差不多就购买下来,不过还要跟对方打好关系,如果对方后面真的研发出了合适的材料,我们可能还需要购买专利或者拿到生产授权。”

魏泽涛问道:“杨生的意思是投资他们公司吗?”

“可以的话就投资,不行那处理好关系也行。”杨文东没有在意。

这家公司未来肯定不是什么巨头,自己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在香港生产塑料袋。

一方面可以给香港本土市民带来方便,另一个也算是一个能够带动数千人就业的产业了。

“好的。”魏泽涛答应说道:“我尽快让欧洲那边先成交,拿到材料专利,再让台塑那边研究怎么生产。”

“嗯,行。”杨文东想了想,又说道:“老魏,公司到了我们今天这个级别,也是应该需要投入一点时间,来研发一些技术了。”

“技术?杨生也想跟欧洲那家公司一样,研究合适的塑料袋材料。”魏泽涛问道。

“对。”杨文东点点头:“第一步任务就是研究这种材料,以后也可以扩大规模衍生到其他领域,以目前的趋势来说,塑料这种原材料,会成为我们集团未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塑料,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太多的行业需要塑料原材料了。

长兴实业的几款主要产品,除了便利贴,其他的都是塑料,未来做玩具,也是一样,甚至做电子或者家电产品,也一样需要大量的塑料。

瑞典的公司都可以研发材料,那他没理由不行。

魏泽涛也知晓杨文东的规划,同意说道:“对,塑料的确太有用了,不仅仅是我们,香港的很多工业都一样,甚至现在衣服袜子里面,都有化纤塑料成分。”

“对,我都差点忘了。”杨文东笑了笑。

棉花做的衣服有很多缺点,现代纺织业,都是需要加入化纤的,而化纤也是石油衍生品,属于塑料的一种。

乃至人们以后吃饭的包装都会变成塑料的,不过目前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外卖。

魏泽涛又说道:“搞材料研发,倒也可以,只是香港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香港是没有,但湾湾有。”杨文东说道:“那边有相对完善的化工产业,湾湾政府也在推动石油产业,而且那边的大学也有这种专业。

加上人工比香港还要低,又是华人,这就是我们投资研发中心的最佳地点了。”

香港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城市,很多规划,就算换一个负责任的港督来,也不可能做到完善。

化工与石油产业,绝对不是一个小城市能够搞定的,前世的新加坡,那也是政府大力支持以及特殊位置能够吸引欧美石油财团的结果。

香港的条件不足,硬上不划算,但湾湾那边就好多了,面积大很多,人才也多很多,政府也有意推动重工业与化工业。

“这倒可以,那与台塑合资吗?”魏泽涛又问道。

“不合资,我们做我们的,他们做他们的。”杨文东摇摇头说道:“研发中心合资在一起,只会影响效率。

不过,倒是可以再委托他们研发,这样一来,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

虽然对于这个未来研发成绩没有把握,但自己总是要尝试的。

至于台塑那边,能够在未来做到亚洲第一,肯定也是有着研发能力的,正好自己可以通过委托模式,来获得独有专利。

“好的,那我就安排人去湾湾考察一下当地的环境与人才能力。”魏泽涛说道。

“好。”杨文东又说:“地点就选择在台北,地方要大一点,靠近市区,很多高技术人才也是要住在市区的。”

PS:月底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