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35章 爆火的家乐福超市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35章 爆火的家乐福超市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服务人员带着微笑说道:“是的,货物上面都有价格,您觉得合适就可以拿走,只要最后统一到前方结账就行了。”

“好的,多谢。”中年女子连忙说道,服务人员也就礼貌点头离开了,现在有很多人都需要他们去讲解。

中年女子则对身边人说道:“这可以自己看价格,真方便啊。”

男子说道:“是啊,以前最烦的就是去杂货店或者百货商店,看到几个东西,都要一个一个的问价格;

问多了开店的也不耐烦,我也觉得好尴尬,这样放在外面,让我们自己看价格买,还能仔细挑挑,实在是太舒服了。”

“那走,我们去买点吃的。”中年女子又说道:“那边有零食。”

……

其他地方,很多人也犹如第一次看到什么新动物一般,好奇的在超市里面逛着。

他们的手中都有一个塑料篮子,这是在超市门口拿的,每個人都可以将看中的商品,直接放在自己的篮子里。

这种购物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一边,也有很多人跑去家电区了。

很多电视机、冰箱、收音机、甚至是家用冷气机(空调),都摆放在一起,什么也有着价格,供所有人选择。

“这么多电视机啊。”一名女子很是欢喜,对着身边男子说道:“我们正好要买电视,你看这里这么多电视在一起,我们对比一下也方便啊。”

男子点点头说道:“是方便,去其他商场,也只能一家一家的看,那些店铺还不在一起,跑来跑去的都累。”

二人很快便在电视区周围逛了起来,都有价格,也能一眼看出大小,很快他们就选中了合适的一台。

这时,服务人员走了过来,说道:“两位,今天是我们家乐福超市开业第一天,你们下定会有95折的折扣。”

“95折?”男子问道:“小姐,不能再便宜点吗?”

服务员继续带着微笑说道:“先生,我们超市里所有的商品,是不谈价的,而且您可以出去对比一下,我们的价格,绝对算是很优惠的。”

“不谈价?”男子有些不解,就是更豪华的商场,也是可以谈价格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价格的确比其他商场便宜不少了。

服务员接着说道:“不谈价,就是因为我们会展示最直接的价格,您看好就要,不看好也没什么,这样能够节省您的时间。”

“你这做生意的方式还真有点奇怪。”男子想了想,说道:“不过还真是方便。”

服务员又说道:“节省所有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我们家乐福超市的初衷,我们的价格都是写好的,虽说可能会变,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了,那就是这个价格。”

“嗯,好。”男子点点头,又问:“你们能配送吗?”

服务员一听单子有希望,笑说道:“当然有,您给个地址,我们会在七天内免费送到您家。

不过只能在港岛,九龙那边可能要收费了。”

“在港岛,只是送货需要七天?太久了吧?”男子问道。

服务员说道:“正常情况是三天,只是今天太忙了,所以……”

“行吧。”男子点点头。

一眼看去周边都有不少人,买电器的也不少,如果都要配送,那的确很费时间。

服务员大喜道:“那您看好哪一台,我这边登记下。

大件物品,您不用去前面收银台排队,直接在我们这边付钱就行了,我们会给您一张盖章小票,当做收据。

收据上也有电话号码,有问题也是可以找我们维修的。”

“好。”男子点点头说道。

能维修的话,也挺方便的。

“居然是真的可以随便拿东西啊,上面都有价格。”一名拿着相机的记者,也顺手拿着篮子,边走边看看东西,顺便还能拍几张照片。

“是啊,李哥,这也太方便了。”旁边的一名女记者也同样说道。

“阿珍,你注意多拍拍这边普通市民买东西的方便程度。”李哥跟着说道:“我要做一篇关于这边购物方便的报道。

虽然之前传媒已经宣传过这件事,但角度不一样,我们需要以普通人的角度,再来一次详细的描述。”

“好的。”阿珍点点头说道:“那我们兵分两路,各拍各的,等会一起汇总照片。”

“行,另外可以做点采访,要有文字记录。”李哥提醒后,又看了下自己已经买的东西,说道:“这东西我放在一边,应该没人拿吧?”

“又没结账,谁拿啊?”阿珍笑道:“这里不一样,要是在其他百货商场,就必须拿在手上了。”

李哥点点头:“说的很对,我们后面还需要对比一下跟百货商场的区别,这样才更有感觉。”

“好。”阿珍看向周围密集的人群,说道:“那我去东边,你去西边。”

“行。”李哥也开始行动起来。

举着相机,在人群之中,寻找着合适的表情,相机胶卷也是比较贵的,不能随意乱拍。

另外一边,数人聚在一起,举着一个摄像机,上面映着“丽的”两个字。

“好好拍,今天晚上是要上新闻的,拍好了中午回去立刻剪映。”一名中年男子,招呼着身边几个小弟。

其中一人说道:“魏哥放心,我们心中有数,肯定拍好的。”

“嗯。”魏哥点点头,随后说道:“还真别说,这个叫超市的商店还真是方便,我都想拿点东西回家了,不需要跟其他店一样一个一个的问价格,烦死了。”

“是啊,这边可以一次性看好多东西,想买哪个就买哪个。”一名小弟笑说道:“我都再也不想去其他地买东西了。”

魏哥摇摇头说道:“就是离家太远了点,虽然方便,但也不可能跑半个港岛,就为了过来买点东西吧?”

小弟说道:“魏哥,现在的确是这样,但这家乐福背后可是杨文东啊,这个店生意这么好,他不可能只开一家店的,说不过过两年,我们家附近也就有了。”

“也对。”魏哥点点头说道:“就算他不建,其他财团应该也会做这种生意的。”

“杨生不可能犯这种错误的。”小弟小声说道:“我听说,长兴地产最近就在中环、金钟、湾仔这些地方收购大面积的单层或者双层物业,肯定就是为了再建家乐福的。”

“这种事你怎么会注意?”魏哥有些好奇。

他们做传媒,门路自然多,可地产交易太多了,一般也就大型物业的交易才会引起关注,其他的,每天多如牛毛,谁有兴趣了解啊?

小弟顿了顿,摸了摸头,有些尴尬说道:“我家的物业就被家乐福看上了。”

“伱家的?”魏哥差点惊掉了下巴,自己这是碰到了隐藏的富二代,来丽的电视台体验生活的?

小弟笑了笑,说道:“魏哥,咱们还是好好的拍摄吧?这里这么好的购物环境,拍好了还得回去交差呢,听说杨生可是特意请我们来的,上面很重视与他的合作呢。”

“嗯,好。”魏哥点点头。

杨文东是何等身份,丽的电视台的人自然知晓,这也是双方的第一次合作了。

丽的的高层,也是想攀上这位华人新星的,毕竟,电视台也是要赚钱的。

小弟又说:“魏哥,我们去收银台那边,那边的人很多。”

“好。”魏哥点点头,随后一起跟了过去。

到了收银台,立刻就发现,差不多有20个人在核对货物,还有一个人坐在旁边,用纸笔在计算价格。

“生意真好,就是算账的有点慢了。”魏哥笑着说道:“摄像机对准了。”

小弟也说道:“是有点慢,但有人排队,那可是生意够好才会这样的,多少人是求之不得啊。”

“对。”魏哥点点头说道:“等会我们去采访几个人,看看市民的真实想法,选一个上电视。”

“嗯。”小弟答应道。

家乐福超市的中心,两名鬼佬看着周围的人群,其中一人叹息说道:“林肯,我们晚了一步了。”

林肯叹息说道:“是啊,太可惜了,聪明人也不只我们,只是想不到居然被一个华人给做成了。

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如果这家乐福能够在香港做大,那他就会带动供应链的发展,那我们以后做超市也就简单多了。

你也知道,当初我们一直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在香港做超市,就是因为供应链太繁琐了,成本降不下来。”

“是这个道理不假,但我担心这家乐福背后的老板,财力远超过我们屈臣氏,现在我们公司各个业务都在亏损,也没什么太多流动资金,一旦他们真的快速扩张,我们恐怕想进入都晚了。”对面的鬼佬叹息说道。

“这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林肯点点头,说道:“听说和记想要收购我们公司。”

“和记?那倒也不错了,总比让屈臣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要强多了。”

家乐福超市里的每个角落,所有人都被这种新的购物模式所震撼,实在是太方便了,开始了非常痛快的购物,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杨文东也是走在家乐福超市之内,身边也有着几位朋友,其他前来赏光的,基本上在剪彩结束后都告辞回去了。

郑宇彤看了一圈四周后,问道:“杨生,你这个超市,对人流的吸引力还真强啊,这么多人。”

杨文东则笑说道:“这是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再加上之前我也让传媒宣传了很久,人自然就多了。”

自己掌握了部分传媒,那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集中火力宣传,这可不是花钱就一定能买到的资源。

郑宇彤又道:“是啊,过来买东西,不用问价格,真的是比较方便了,还能省人工。”

“人工也省不了多少,每个商品贴标签,还要保证不贴错,也需要不少人工的。”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虽然条形码已经很早就出现了,可并没有能够扫描的硬件,也没有对应的数据处理设备,一切都是白搭。

原先历史上,条形码的批量使用,要到80年代初。

直到21世纪才算普及,因为不仅仅是设备与电脑问题,还需要统一供应链来在生产的时候刊印条形码等等问题。

在这之前,超市就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智能”模式了:贴价格标签。

这也是贼费劲的,贴需要不少人,还需要人来检查贴的对不对。

郑宇彤点点头说道:“也是,这么多标签也废人工,不过能够带来这么好的购物体验,也是值得的。

如果是我来买日常用品的话,那宁可贵一点,也要来这里购买了。”

“是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就是超市的优点了。”

其实,现在家乐福超市的物价不比其他百货便宜多少,原因也是因为目前就一家,根本没办法控制成本,要不是物业是自己的,那正常人根本就做不了这个生意。

只有等以后超市数量多一点了,采购与运输规模大一点了,才能降低成本。

郑宇彤想了想又说道:“杨生,我的商场大概在明年6月份开业,原本我是想引进一家小的百货店的,不如,你的家乐福去开店,如何?”

“能给我多大面积?”杨文东反问道。

郑宇彤回答说道:“5000尺,如何?”

“5000?”杨文东摇头说道:“这太小了点,你看我们现在这个超市,就有1.5万尺了。”

前世内地的超市,动辄上万平方米,甚至更大。

可在香港的超市,面积自然无法对比,前世香港的超市规模都不大,基本上也就是中型规模,这也是因为独特的环境造就的。

当然,这个时代在非繁华区,也是可以建上万平方米的超市的。

只是哪怕在中环,5000尺也太小了点,家乐福是要靠规模做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以及降低运营成本。

郑宇彤问道:“我的商场面积比不过你这家,家乐福超市最低需要多大面积?”

“1万尺。”杨文东说道。

“还是太大了点。”郑宇彤有些皱眉,道:“8000吧,我想办法凑两层出来。”

“这样吧,我让人先去看看再说。”杨文东也知晓,中环寸土寸金。

“好。”郑宇彤答应说道。

几人走到收银旁边,也看到了一个摄像机正在拍摄。

郑宇彤笑道:“杨生,要是上了电视台,那家乐福的名气可就更大了。”

“是啊,就是香港有电视机的人还是少了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他特意请电视台的人来,就是为了增加曝光了。

只是如今的香港,电视机比较贵,丽的电视台的有线费用更贵,一个月就要25港元,一般家庭还真支付不起。

不过好处就是有电视的就真的算是有钱人了,也算是精准推送高价值客户了。

郑宇彤又说道:“听说国外都是在搞无线电视台了,我估计香港也快了。”

“有可能。”杨文东点点头。

过了会,郑宇彤也告辞离开,杨文东看向了唯一未走的金镛,道:“查生,要不我们就在这商场找个地方吃饭?”

“行。”金镛说道:“等我将帐结一下。”

杨文东笑说道:“查生,今天被我邀请来的人之中,就你一个人算是来真正的购物了。”

金镛则说道:“正常啊,我也是有点面子才被你邀请来的,你邀请的其他人,可都是商界精英了,或者政界的高官,他们哪需要自己买东西啊。”

“也对。”杨文东点点头,他就不买家里的东西:“查生,那你今天买的,我算你免费了。”

“不行,我可不想因为这种事欠你人情。”金镛又说道:“另外我还打算写一篇文章,讲述这里购物是如何的方便,杨生同意吧?”

“你亲自写?署名?”杨文东反问道。

作为名人,哪怕金镛写一篇跟武侠没关系的文章,都会有很多人观看,再说,金镛的文笔本身就很强,同样的事情,在文笔强的人手中,写出来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

金镛道:“对啊,杨生的这个超市,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给香港市民带来实惠的,节省太多时间了,你这生意好,那以后开的分店越来越多,所有人购物就都方便了,包括我。”

“好,我求之不得。”杨文东看着金镛篮子里的东西,对着一名手下说道:“阿英,你帮查生去排队吧;

查生,我们先出去吧?”

“可以。”金镛点点头说道:“费用待会我来出。”

说完,就将篮子递给了阿英。

随后,几人来到了商场三楼,这里是专门吃饭的地方,金镛看到一间店铺后,说道:“杨生,你楼下的超市,倒是有点像自助餐了。”

“是有点。”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查生要吃自助?”

“算了,吃不下,每次都吃撑了,随便找个小店就行。”金镛摇摇头说道。

“前面有家饺子店,如何?”杨文东问道。

“可以。”金镛说道。

几人来到一家云记饺子店,此刻各个店里排队的人都很多,杨文东也是动用了特权,才找到了一个单独的雅间。

各点了自己的需求,杨文东说道:“查生,今天约你来,除了商场开业庆祝,还有一件事想告知你;我的港华日报,准备做普通报纸了。”

“普通报纸?”金镛听完后,倒是没有惊讶:“也对,你们在高端报纸这一块做的很成功,那肯定也是要走正常路线的。”

“是啊。”杨文东也说道:“高端是为了获得精准消费能力强的客户,但未来,报纸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大众群体这个市场。”

之前自己走高端路线,就是借着彩色报纸这个吸引力,来杀入报纸行业,不然,当时的他资本也不算很充足,做一份普通报纸,又凭什么跟那些从事几十年经验的老报社竞争?

而现在港华日报高端品牌已成,日销在8000-10000之间,以后还会随着香港经济变强而销量增加。

但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爆发式增长了,自己的报社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只能开拓销量十倍以上的普通报纸市场了。

金镛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最大的销量还是普通人,而且香港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好,买报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不过杨生为何要告诉我这件事?不会是想让我以后给你们新报纸宣传吧?”

“哈哈,那倒不至于。”杨文东解释道:“查生,你我也算的上是朋友关系了,之前我这边很多广告以及宣传需求,都是通过明报的;

现在我要建新报纸,还是跟明报竞争的,你以后也必然会知道,那还不如先告诉你算了。”

金镛则说道:“杨生客气了,在商言商,就算你不做普通报纸,那些订单,也并不是一定给我的;

其实我也能够猜到你会走今天这一步的,正常的企业家,规模大了之后,就都会想办法扩张,最简单的路子就是跟原产业相关的。”

“在商言商是不假。”杨文东又说道:“不过我还是会告知曾经的合作伙伴的;而且以后,或许我们会有合作的,我旗下的传媒也不可能完全吃下我自己的所有广告。”

如果是正常的报社,哪怕是日销数万的星系日报,在今天的杨文东眼中,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金镛这个人比较特殊,未来名气大,能交好还是有必要的,且最重要的是,他的武侠还未起步一半,未来还有不少本经典书籍的。

以后自己从纸质传媒跳到屏幕之上,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如果有金镛武侠作品,那会有着质的飞跃。

“好,多谢杨生照顾了。”金镛笑了笑。

以杨文东如今的身价,还跟他说这样的事,也算是非常给他面子了。

“OK。”杨文东也不再讨论这个话题,说多了恐怕还会让金镛不解,其实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

午饭之后,阿英将金镛之前购买的一些东西送了上来,只见他手上拿着一个帆布包,就是外形有点旧。

杨文东眉头一皱,阿英连忙解释道:“杨生,短时间内,我也没找到一个好的布包,抱歉。”

“布包?”杨文东随后问道:“超市的货物,顾客们是自己带袋子过来的?”

阿英回道:“是的,或者是篮子。”

“其他地方呢,其他商场或者百货店?”杨文东又问道。

他也想起来了,早期他刚刚创业的时候,去菜场摆摊,见到的人来买菜,都是带着菜篮子或者布包的。

当时他也注意到没有塑料袋,只是这玩意不是创意问题,而是材料,早期他也没办法下手。

阿英回道:“一样的,不过有些高档商场,会提供纸袋子。”

“行,就这样吧。”杨文东也不好责怪手下,这也是他没想到的一点;

这么短的时间内,也的确不好寻找一个合适的袋子。

金镛显然也不在意,接过袋子后,说道:“多谢,这个多少钱,我给你.”

阿英看向杨文东,收到同意后说道:“一共.”

事后,金镛说道:“杨生,那我就告辞了。”

“好。”杨文东也说道:“那一起去车库吧,我也要走了。”

“行,那一起。”金镛呵呵笑道。

长兴商场的下午,人流量比上午要少不少,不过总量还是很可观的。

家乐福超市内部,人员也稍微少了些,但排队的人还是很多。

“老刘,这结账速度能不能再快一点?”杨文东问道。

看着那么多人排队,他都很急,这要是因为生意太好,导致很多人排队不耐烦了,那可就亏了。

刘华宇说道:“杨生,这单个柜台的速度不太好提升了,我找的人数学能力都不弱的。

除非我们再加柜台,只是这样的话,空间会有点影响。”

“那就先加一点,大不了货物稍微少一点。”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以后可以适当的灵活调整。”

没有电子计算器的时代,的确只能靠人算。

至于机械计算器,那玩意太复杂、太贵、太重,可以说是人类机械工业的皇冠,但没啥实用性。

“好的。”刘华宇答应后,又说道:“杨生,家乐福的生意,的确是超过了我的想象,所以有些准备不足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没事,做生意怎么可能不犯错,况且这还是好的错误。

接下来,你要想办法根据这家超市为基础,总结经验、培养人才,然后我们还需要朝着四周扩张。”

“明白,杨生。”刘华宇笑说道。

来香港跟随新老板,对他来说也是一次豪赌,现在赌赢了,他恐怕比老板还要开心,也会全力在将连锁超市做好。

……

当天晚上,杨文东留在来这里,一直等待着最终数据。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起,刘华宇走了进来,欣喜说道:“杨生,今天我们家乐福超市,一共接客7126人次,总共售出了35.6万的商品,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沃尔玛很多了,估计在美国,也很少有这样的单日数据了。”

“35.6万!”杨文东听到数字后,欣喜说道:“好,今天晚上给所有员工带所有员工出去吃宵夜,再每人给个小红包,好好庆祝一下。”

35.6万,这个数字在前世内地的超市算不了什么,但在今天的香港,足以买下中环六七套千尺豪宅了。

当然,也不能直接对比房价倍数,可也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用爆火来形容,也似乎不夸张了。

……

PS:求月票。

今天这个是大章了,明天开始恢复2更,下个月初会补昨天前天的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