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23章 万人产业园的进展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23章 万人产业园的进展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香港之后,杨文东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回到家中,逗着小志文。

“啵啵啵啵~~~”杨文东摇着拨浪鼓,意图吸引儿子的注意,只不过很快他就又被妈妈给吸引了。

苏依依笑说道:“你不经常陪他,他就对你不是很熟悉了。”

“不排斥就好了。”杨文东也一样躺在了沙发上,头与儿子看齐,然后看着婴儿的侧面脸孔,享受着平静。

苏依依问:“你刚刚下飞机,要不要休息一会?”

杨文东摇头说道:“现在才4点,我怕睡早了,夜里会醒的早,还是再熬一会吧,正好陪陪儿子。”

“也行,我去给你准备一点银耳汤。”苏依依说完就准备起身。

杨文东道:“来点冰的。”

“嗯。”苏依依答应下来,随后便去了厨房的方向,杨文东则是继续逗着儿子。

三个月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表情,逗了一会,便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苏依依端着银耳汤上来后,笑说道:“你倒是挺会哄他的。”

“是啊,我也很喜欢哄小孩玩。”杨文东接过银耳汤:“就是有些工作比较重要,还是需要我亲自去操心的,不然我也能经常陪他了。”

虽说长兴集团已经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但哪个老板也不可能放心就放手不管了,特别是很多企业,还是处于初创期,他这个创始人兼未来战略方向制定者,不可能缺席重要事情的。

而财务与人事权,也是被他收纳在自己手中的,既然收了权利,那自然也需要做对应的事情。

“事业第一,不然你的人生也太无趣了。”苏依依笑说道。

杨家目前的财富,只要后辈们不折腾、不瞎创业、不碰赌,那可以说十辈子也花不完了。

但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杨文东追求的,要不然,在59年的时候,一款便利贴,就足以让他们所有人潇洒的活一辈子了。

杨文东说道:“还是依依懂我啊,等这段时间,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我会多花点时间陪在家里的。”

其实在香港,再忙的话,也是有一半时间陪家人的;但去了美国就没办法了。

投资沃尔玛与招聘相关人才来港经营超级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会是未来自己集团的一个最优质的投资及产业。

苏依依问道:“那美国那边的事情都成功了。”

“成功了。”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将发生的事情都告知了她。

苏依依听完后,说道:“那就是说,接下来就要准备在香港收购大面积的物业,然后改成大型的杂货,不对,叫超市。”

“是的,要收购物业,而且必须在中环或者附近。”杨文东说道:“超市这种产业,在初期发展的时候,是必须聚集在一起的。”

苏依依说道:“也不错啊,如果能够收购到,也是很有价值的。”

“那当然。”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你最近搞的服装店怎么样了?”

虽然苏依依可以做全职太太,不过杨文东也不可能真的让她天天待在家里,除了负责集团总务部的一些事情,出于自己的爱好,苏依依还准备去开服装店。

算是副业了,反正也只是投资,管理也是有专门的店长的。

苏依依回道:“准备开业了,郑生帮我在观塘、北角,买下了几间差不多有千尺的临街商铺,现在都还在装修,估计十月份就会开业了。”

“不在中环?那是准备走平民路线了?”杨文东反问。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是啊,你之前不是说过,成衣产业最赚钱的不是暴利的高端品牌,而是走量的中低端吗?

所以我决定还是听伱的意见,做平民服装,就卖给普通的香港市民。”

“好,那货源呢?”杨文东又问道。

苏依依道:“就是在香港的一些工厂购买的,我招了一個比较专业的沈店长,一切都是她负责的。”

“那可以。”杨文东道:“香港的成衣产业其实也算可以了,美国那边都开始反倾销调查了,质量不好也不会引起美国政府关注的。”

纺织业与成衣产业是任何经济体,开始工业化之后,第一个做的产业,因为入门太简单了。

香港也是如此,在20、30年代就已经有了很多服装厂了,后来因为小日子耽搁了几年,45年后再度发展。

纵然塑胶产业发展迅速,但这些年来,香港最大的出口贸易仍然是纺织业与成衣产业,乃至到了80年代仍然是出口5大产业之一,直到香港产业没落,纺织业全搬去内地了。

苏依依好奇问:“反倾销调查?是什么?”

“就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杨文东将这个专业名词解释给苏依依听。

纵然现在的苏依依已经不算文盲了,但一些非常少见的词语她还是不知道的。

“噢,这样啊。”苏依依点点头说道:“美国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了,要是涨关税了,那香港这边很多服装厂就日子难过了。”

“是啊,不过我们也没办法。”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这其实就是英国与美国的竞争问题,英国在保护自己的英联邦市场,不准外人进入。

但自己却正常出口美国,你说美国佬气不气?”

“那肯定很气啊。”苏依依也明白了过来。

杨文东道:“是啊,不过这个就不关我们事了,你这边如果想将服装业作为一个事业的话,那就跟我们长兴实业早期一样,尽量培养人才。

我这几天会让长兴地产大规模购买这样的商铺,供你以后扩张,等你的人才到位了,就可以直接开店了。”

任何地方的地产行业,有一种资源是最稀缺的,那就是临街商铺。

因为类似万达这样的商场是可以在很多地方建的,足够的财力甚至可以将荒芜的地方变成商业中心,这也是商业广场的魅力。

但繁华地区,老式的临街商铺,数量是有限的,根本没办法复制,虽说未来会有更多人倾向去广场,但这也不是很影响商业街的高价值。

“好。”苏依依点头答应下来:“我发现现在很多华人连正常的短袖都没有,还是穿的旧衣服,如果我能够将短袖价格降下来,让所有香港普通人都在夏天穿短袖,也算是一个功绩了。”

“这是个不错的思路。”杨文东夸赞说道。

包括几年前,杨文东在内的穷人都是在夏天穿着很旧的麻布衣,类似民国时期的外形。

短袖则是在城镇更容易出现。

如果能够替代的话,那市场也不会小,特别是后面几年经济变好,人们更换衣服也会更勤快了。

苏依依说道:“那我做个计划书,再给你看看。”

“行,你先看好哪些地方,我让长兴地产去买商铺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

这东西,有钱买物业的情况下,计划书什么的,不差的太离谱就行。

……

在家休息一天后,杨文东来到了观塘的一栋6层楼内。

“杨生。”魏泽涛与郑志杰同时前来迎接老板。

“这里现在变成你们的办公处了?”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回答说道:“是的,这里离长兴产业园只有300米,所以长兴实业的前期工作人员也都老这里办公了。

我这边地产公司,也是因为要在观塘继续收购物业,所以也有一个团队在这里。”

旁边的魏泽涛说道:“对,还有德合这些供应商的人,他们也有人在这里,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保证产业园的基建能够顺利完成,并且符合以后的需求。”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随后看向郑志杰说道:“老郑,超级市场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尽快在中环内,收购合适符合要求的物业,美国那边的同事,会在下个月来香港。”

“好的,杨生。”郑志杰答应后,又说道:“只是,中环这样的大面积物业,虽说比不上大楼,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想短时间内收购一定的数量,恐怕有些难度。”

“嗯。”杨文东想了想。道:“如果对方业主不肯卖,那先租也行。”

虽说最好的模式就是直接收购物业再开店,但也不至于需要100%达到这样的要求。

毕竟第一站位置是在中环或者金钟,这些地方符合要求的本身就少,也大概率掌握在其他大财团手中,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先将连锁超市开个几家出来,让超市能够正常经营,相关人员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反正后面香港还有经济危机,有的是机会再收购类似物业。

“好的,那没问题。”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另外,依依那边也一样要求购买商铺,不过面积要小很多,而且位置不需要多好,但需要遍布香港人群多的地方,。”

郑志杰回答说道:“杨夫人已经跟我说过这个事情,我明白需要什么样的商铺。

这种商铺香港有很多,我可以轻松购买,等我收集到足够数量符合要求商铺的信息,再给杨夫人,供她选择。”

“嗯。”杨文东点点头,随后说道:“那就介绍一下,这两个月以来,长兴产业园的情况吧!”

在长兴产业园动工之后,杨文东的主要精力就是在中巴收购战、廖创兴银行挤兑,以及前往美国购买沃尔玛股票。

而到了现在8月份了,这边的房子也开始建起来了,他自然也需要过来看看。

郑志杰说道:“杨生,在里面房间,有个沙盘,我们对着沙盘讲,会方便很多。”

“沙盘?”杨文东自然知道是什么,于是道:“好。”

几人很快就进入了指定的房间,房间内部中央的桌子上,有着一个简单的沙盘,约为正方形,其中左边一半,有着十几栋建筑,另外一半则是空的。

郑志杰介绍说道:“杨生,这边就是我们第一期产业园建好之后的外形,一共12栋工业楼,外加两栋办公楼,4栋宿舍楼,每一栋都是8层,还有一栋放置塑料粒子的大型货仓;

所有工业楼的第一层,只存放生产大型拉杆箱或者其他大型塑料件的设备,2~3层的楼板经过强化,可以放置小型设备,或者仓库;

4~6层则是组装、检查或者车间办公人员的地方,7~8层,目前还是空的,以后又需要再使用。”

杨文东听完后说道:“12栋楼都是这么安排的?”

魏泽涛则说道:“杨生,初期设计是这样,后面也是可以改的,包括4~8层,其实没有什么大型设备,那做什么都行。”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这一期差不多占整个产业园的一半面积吧?现在这些工业楼够用吗?’

“够用的,因为建的是8层,整个工厂的工业建筑面积就高达800万尺,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需求。”魏泽涛笑说道:“如果不考虑到未来,我们其实也是有足够的空间,去租给香港其他工厂的。”

杨文东则说道:“后面的产能还是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光是一个行李箱,就足够我们生产很多年了,而且后面还会有其他不同的大小型号。

不过二期,是可以专门租给其他工厂的,最好也都是跟塑料有关系的,这样所有的类似产业在一起。”

如此面积大的工业地皮,还能建高楼,所以会远超目前自己的需求,自然可以租出去。

就算多少年后,自己又不够用了,那就再买地皮再建就行了。

魏泽涛说道:“明白,不过杨生,还有一件事,我们之前的主要工厂都在尖沙咀,因此也在那边买了不少货仓;

现在来到了观塘,这行李箱做出来后,再运去观塘就太麻烦了,所以我想在工厂附近,再单独,买地建几个货仓。”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尖沙咀那边的货仓,就给立明吧,让他做粘鼠板,这个产业,我不准备迁移到观塘来。”

按照规划,来观塘这边的,都是跟塑料有点关系的,而便利贴与粘鼠板,则留在尖沙咀,他也需要给尖沙咀留点产业。

“好的。”魏泽涛答应后,又说道:“杨生,我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工业楼目前的分配计划,其中大部分都是给我们供应商的;

德合的位置是在.”

魏泽涛相继介绍着,杨文东也是认真的听着。

长兴实业所有的塑料零件供应商,都是在下面三层楼,而自己组装、仓库、检验等位置,则在中间楼层,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

下面生产完了,就立刻送到上面去检验、装配。

过了十几分钟后,杨文东说道:“不错,不过我有两个要求。”

魏泽涛与郑志杰说道:“杨生请说。”

杨文东道:“这第一,安全是最重要的,上万人聚集在一起,出现一点问题都是大事情,所以所有楼层要严格预防火灾;

楼层外面,都要有一定数量的钢制消防楼梯,真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所有人可以从多个外楼梯逃生。”

做工业最大的危险就是安全,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杨文东有时候也很担心。

只是想将工业做大,这又是必须的,目前这个时代,又不存在全代工模式,且自己的产品,利润还高不到可以学苹果。

郑志杰说道:“好的,我来安排这件事。”

杨文东又道:“第二就是以后仓库的成品,要尽快移走,一个是太占空间,二个也是本身也是易燃品,太多的聚集在一起,我也不放心。

移到其他地方单独的货仓去,那就算出了问题,也只是经济的损失。”

魏泽涛答应说道:明白。”

“那就尽快建成,所有人都希望工厂早点开工了。”杨文东随后看了眼沙盘,关于工厂运营细节方面,他也不是很专业,这方面他也说不出什么。

不过最重要的是有地方,只要地方有了,以后也是可以改的。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