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17章 中巴收购战(2)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17章 中巴收购战(2)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恒生银行?”杨文东听完郑志杰的汇报后,眉头微皱,说道:“这廖创兴银行才刚刚被挤兑的几乎破产,这段时间,香港的华资银行应该都会比较保守吧?”

旁边的王联华则说道:“杨生,华资银行会比以前保守一点,但彦成坤手中的股票,现在市值恐怕接近千万了。

哪怕这是因为我们收购的原因导致的,但中巴本身就是优质公司,这些股票抵押出去,在任何一家银行,都是能获得三四百万的资金的,这个风险并不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时候极端时间内的极短贷款的,一般银行对贷款额度,可能会大打折扣。”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恒生银行会这样帮助彦成坤?”

紧急贷款的代价很高,一般也得不到多少额度,当初为了布局收购廖创兴银行的物业资产,他都提前一个多月,与汇丰、渣打协商贷款。

王联华说道:“我也听说过恒生的何善衡与彦成坤之间,私人关系不错,他们年轻的时候据说一起做过生意。

就是现在这二人的关系怎么样,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彦成坤既然敢说这种话,应该是差不多了。”

“老郑,替我将何善衡约出来。”杨文东想了想后,说道。

“好的。”郑志杰先答应下来,随后问道:“杨生是准备说服何生不参与这件事?”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嗯,虽然现在只差3个点股票了,就算真的打价格战,股价哪怕翻倍,我们多花百万或许也可以成功,但还是没必要的。

而且如果恒生真的慷慨解囊的帮助彦成坤,那我们两大股东的对抗,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中巴的正常运营。”

虽然理论上股市怎么样,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但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肯定会有影响的。

且这种收购必须速战速决,万一时间长了,给彦成坤在失败之前,给自己埋下一点雷,都是有可能的。

郑志杰说道:“好的,我现在就去约何生。”

……

当天傍晚,杨文东在大酒店见到了何善衡。

“杨生,好久不见了。”何善衡笑着握手说道:“听说你还当父亲了,恭喜恭喜,长兴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是后继有人了。”

“多谢。”杨文东笑了笑。

自己这样的企业规模,没有后代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一个也不稳妥。

二人相继坐下后,又寒暄了会,何善衡问道:“杨生,你将我约出来,所谓何事?是什么大项目需要新的贷款吗?”

到了他们的级别,一般的正常银行业务,是不需要他们二人出面的。

这些年来,恒生银行也与长兴集团进行了多次合作,他本人也非常关注长兴集团,以及非常看好杨文东的未来。

只是之前长兴集团优先选择的一直都是廖创兴银行,包括恒生在内的多家华姿银行,都想抢这个风险很低的大客户,可一直没有成功。

而如今廖创兴银行几乎倒闭,自己又接到了杨文东的亲自邀请,他自然判定,会有什么大的合作项目,甚至二人会协商好,以后多合作,从而换来一定的折扣等等。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如果以后有融资需求,我自然会优先考虑恒生银行。

不过我今天约你出来,可不是因为这个,而是有一件不情之请。”

“杨生请说。”何善衡有些奇怪。

杨文东跟着说道:“这几天,中巴股票的异常,是有大资本在收购,听说恒生银行会全力帮助现任董事长彦成坤了?”

“杨生?这件事是伱做的?”何善衡脸色一变,惊讶问道。

中巴的事情,很多股民都已经知道了,杨文东知晓不奇怪。

可自己刚刚决定全力帮助颜家还不到几个小时,就算是恒生银行内部也没几个人知道。

虽说这件事也不是绝密,可如果不是相关利益者,谁会关注这件事?

“算不上。”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只是帮助黄家拿回他们家族应该有的权利罢了,现在也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了,我不想与恒生对上,这样大家都会有所损失。”

“最后?杨生手中有多少股票了?”何善衡皱眉问道。

之前他与彦成坤商量过,他们判定黄耀南肯定是其中之一,其手中差不多有24%左右股票,而颜家的手上有35%左右,其他人想要成功,黄家不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是想不到这背后之人居然会是香港最有潜力的商界新秀杨文东。

杨文东笑说道:“我手中差不多有22.5%,加上黄耀南手中的股票,那也就差3-3.5个百分点,也就够了。”

“杨生可真是厉害。”何善衡惊讶说道:“这样一来,你们基本上也算成功了吧?”

“不到50.1%,哪怕差了0.2个百分点,那就不算成功。”杨文东摇头说道:“这里面的变数就太多了,比如恒生突然要帮助颜家,不然我也不需要急着现身了。”

“哈哈哈!”何善衡点点头说道:“杨生果然够谨慎,可这件事我与颜成坤的关系,有点不好办啊……”

“理解,我们自然要照顾曾经的朋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可是何生,如果你真的贷给颜家几百万,他可能会跟我们在股市上来一场大战。

我的资金实力你也清楚,那如果他们家的钱耗光了,你还怎么回收贷款?”

“这”何善衡也有些犹豫了,如今香港的顶层富豪圈内,谁都知道杨文东的财力,在华人圈内已经属于顶级了。

特别是他一口气吞下廖创兴银行旗下7栋港岛大厦,以及组建船运公司、万人产业园等等,足以让他成为香港商界的新贵了。

颜成坤也算是香港世界有点成就的人,可比起杨文东就差远了。

杨文东又说道:“何生,我也不想我们三家三败俱伤,不如这样,何生当做中间人,让颜家将股票卖给我,我绝对可以出一个不错的价格;

这样一来,颜家会赚上一笔,我这边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恒生银行也不会出现坏账,甚至以后我们之间还可以多合作,如何?”

商界最成功的收购,还是善意收购,哪怕自己开始不是,但最后能够兵不血刃,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何善衡点点头,说道:“那行,我去传这个话,不过能不能成,我也不好说。”

“不行的话,那就股市上见生死了。”杨文东也不在意:“何生也可以帮忙,我大不了多砸个几百万元,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自己给面子对方还不要,那就只能给枪杆了。

“行。”何善衡回道。

当天晚上,位于中环的22层恒生银行总部大厦最高楼:

“不行,我绝不答应。”颜成坤脸色铁青,说道:“我宁可倾家荡产,也要保住家族产业。”

何善衡叹口气说道:“颜生,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努力就能成功的,杨文东的财力之强,你绝对不可能是对手的。

之前廖创兴银行在香港的7栋大厦,就是被他以2000多万港元收购的,虽然也是借贷,可汇丰能够这样帮他,也一样是他的财力体现。”

“他跟黄耀南达成了什么协议?你知道不?”颜成坤也逐步清醒过来,眼下是要解决问题,不是硬拼,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拼得过。

“不知道。”何善衡也是聪明人,反问道:“你不会想挑拨他们的关系吧?”

何善衡说道:“大家都是为了利益,那杨文东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帮助黄耀南吧?黄家能给的东西,我颜家一样能给。”

“你这想法倒有意思。”何善衡想了想说道:“虽然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的确可以试试,这样,明天我将杨文东约出来,大家一起谈谈,如何?”

“好。”颜成坤点点头说道。

第二天,恒生银行大厦:

杨文东也见到了自己目前的“对手”,颜成坤。

“彦生,久仰大名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颜成坤心里恨的直痒痒,可现在何善衡在这里,他也只能客套说道:“哪里,比起便利贴大王杨文东,我就差远了。”

“哈哈,两位,不用这样剑拔弩张。”何善衡在旁边劝导说道:‘先坐吧。’

眼前二人虽然语言文字很和善,但语气就不一样了。

杨文东自然也给何善衡面子,三人坐下来后。

颜成坤说道:“杨生,你如果想投资中巴,我非常欢迎,但我不太明白,你又没有管理巴士公司的经验,为何要对中巴发起并购。”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这次股市收购,是黄耀南的行动,我也只是配合他而已;

这次行动之后,黄家会主管中巴,我也只会当一个投资者。”

这句话也是没错的,他才不会无聊的亲自去花费精力管巴士公司,只要巴士公司能够配合自己未来的计划就行了。

不仅仅是地产,还有其他服务行业,有了巴士,那很多业务就方便多了。

颜成坤听完后紧皱眉头。

这时,何善衡说道:“杨生,我不知道黄耀南与你达成的是什么协议,但我想颜生这边,也可以做同样的事;

无论是经营能力,还是社会面的关系网,黄耀南是远比不过颜生的。”

“何生说笑了。”杨文东也知晓了二人的目的,随后说道:“我不会背叛我的盟友的,这是原则问题。”

未来,无论杨文东在香港的规模多大,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独自完成,很多时候的投资,是需要多加资本一起合作的,前世的四大家族也是一样,互相之间有合作,跟其他财团也有合作。

任何一个为了其他利益而背叛合作方的,以后只会被唾弃,甚至就算外人不会知道,杨文东也不屑做这种事。

更不要说,他以后的目标是英资巨头,要是搞的没人愿意与他合作,那以后想收购英资巨头,肯定事倍功半。

颜成坤皱眉问道:‘杨生,真的没有商量余地了?’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可以留下部分股票,当做家族传承,甚至可以保住大部分股票,这一点我可以承诺;

至于管理权问题,是你们颜家与黄家的内部问题,你要是能说服黄耀南,我没有意见。”

如今香港的上市公司,很多法律是沿袭英联邦的,比如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只能持有49.9%股份。

因此,杨文东也不是真的需要颜家的所有股票,只要自己凑到49%就够了。

何善衡眉头紧皱,可这种情况,他也无能为力,他的面子也还没那么大。

颜成坤脸色铁青,说道:“那好,我们就股市上见真章了。”

回到自己地盘后,杨文东对着王联华说道:“立刻公布我们对中巴进行收购的事情,直接提高20%,在股市上直接收货。”

“好。”王联华也明白谈判似乎没什么成绩了。

杨文东又对着郑志杰说道:“老郑,中巴是专营企业,你这就去跟港府交通部门的官员沟通下,表明我们的收购,不会导致正常的交通出问题。”

“明白。”郑志杰答应说道。

“那就这样吧,争取几天内,就完成这件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PS:1.求月票。

2.之前不少人说书剧情太平淡了,主角一直很顺利,可在60年代,本身就不可能像70年代末那样,对英资下手,本身这十年也是很多华人大佬韬光养晦的时间段。

所以剧情就显得很没那么刺激,矛盾冲突也少。

然后我就写了这一段收购中巴的,其实也就是小剧情了,结果又有人说那个时候不应该收购,应该苟着发展。

感觉怎么写都是两边不讨好了,其实也很正常,看商业文有的人喜欢看写实业,有的人喜欢看地产与金融收购。

但都没错,希望大家不要在评论区吵起来了,商业文做事业,没有绝对正确的路线,各有选择。

3.虽然很多的评论区读者都说喜欢看实业,但至少我这本书,写实业工厂的剧情追订跌的惨不忍睹,没人看。

后来不得不写地产金融航运什么的,看的人就很多,所以大家本质上还是喜欢赚快钱的,而不是繁琐的实业。

我朋友一本写新能源电车发展创业的,成绩也是很差,他之前一本写地产的就接近大精品(6000均订)了,所以.,喜欢看实业的,其实也就是一小部分人,包括我上本书,不同剧情就能看出来这一点。

所以这本书各种剧情也都会有,满足不同读者,实在不喜欢可以不订阅自己不喜欢看的章节,这也正常。

4.不少人说剧情慢,我也知道最精彩的时间是70年代,但那段时间的剧情至少上百作者写过了,我也写过,所以这本书才想认真写个不一样的,也就是60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