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14章 布局超市的开端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14章 布局超市的开端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寒暄了会,廖烈文以及他的团队便离开了,杨文东也没有多留,不适合,人家现在很忙的。

待人走了后,郑志杰靠近过来,笑说道:“杨生,这次收购完成,加上观塘那边的地皮物业,我们长兴实业也成为了香港持有物业面积最大的华资地产公司之一了。”

“哈哈,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如果不是廖家急需资金,这样位置的几栋大厦,那真是有钱也买不到。”

香港中环的大厦,在地产繁荣期,也并非没有交易,但偶尔的一出现就可能会有多家竞争者。

也就经济危机的时候,或者持有这家物业的财团出现经济问题,才更容易获得。

金钟、湾仔、铜锣湾要稍微好一点,不过也是有些难度的,甚至就算想购置面积足够的地皮自己建,也不容易。

郑志杰接着说道:“位于中环德辅道,原本廖创兴银行未来大厦的面积是36万尺,包含下方一座三层的商场,楼上22层办公面积是25.5万尺;

轩尼诗道的大厦,共16层,总面积为23万尺,目前是全部租了出去,现在一年的租金就有40多万。

铜锣湾的两栋大厦面积分别为.”

郑志杰一个一个的介绍着,杨文东也是听着资料,这些在之前其实也大概知道了,不过现在到手了,如果有需要,就可能要做一定的改动了。

“好,”杨文东听完后,又问道:“我们现在在港岛突然增加了150万尺的商业面积,在港岛能排进前几?”

郑志杰顿了顿说道:“我估计在十几二十的水平,置地、太古、会德丰这些肯定要比我们多多了,还有一些其他规模小一点的洋行。

这些洋行因为百年前就可能在香港经营了,他们手中的物业非常多,甚至很多就是大面积的地皮,这些地皮一旦开发就能换来几倍的建筑面积了。

另外还有一些较早的华人家族,比如前首富何家、或者曾经出名的利家、胡家等等,这些人也一样有着很多地皮,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具体多少,只能大概猜出来。”

“嗯,也是,还需要努力啊。”杨文东笑了笑。

香港这一小块地方,卧虎藏龙,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低调的富豪家族。

比如到了80年代,会德丰集团被收购,世人才知道原来掌控香港四大洋行之一会德丰的,居然会是一个华人家族,只不过他们不管事罢了。

郑志杰又说道:“不过我们在观塘那边,不算长兴实业的工业地皮,就我之前半年收购的商业地皮,也有了差不多200万尺了,很多也是纯粹的地皮或者楼层较矮的建筑旧楼。”

“那些就先不算吧。”杨文东没在意的说道:“以后开发成物业再说,不过地皮还是要继续收购,

尖沙咀那边也是一样,虽说没有观塘那样的大面积地皮,但小一点的也可以考虑。”

港岛的高端物业,现在收购,到了66年也不会亏,只需要再64年最高峰的时候适当收手就行了;而九龙半岛的大面积地皮,现在也不值什么钱,66年也跌不到哪里去。

这两种资产是他目前重点收购的目标,他的资金也是有限的,需要挑选最合适的目标.

而他不怎么参与的,就是普通位置的普通高层建筑,这些是66年危机时候重点收购目标,到时候他的资金必然也会更多。

“好的,我会重点收购地皮,或者大面积的旧楼。”郑志杰也知晓老板的目的。

一个是看好未来香港的经济,另外一个就是长兴实业会重点投入观塘与尖沙咀,在获得工业成绩的情况下,也会刺激当地的经济,最终必然会导致当地地价房价上涨。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长兴集团没理由不分一杯羹,还得是大的才对。

杨文东又说道:“老郑,汇丰与渣打给我的资金,还多了500万港元,这段时间,香港地价还处于低价位,廖创兴银行的挤兑,也开始冲击银行体系。

我估计很快香港的地产公司会迎来一波融资困难,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机会,再在港岛收购一两栋大厦,或者类似于蓝亚影院那样有着大面积的旧楼物业,也行。”

对于普通的小物业,比如普通的商铺、单层的写字楼,杨文东倒也不会说排斥,能收购,长兴地产也会去收购。

可这些也不值得杨文东去关注了,他更想着在港岛拥有大厦,哪怕是非中环的,只要不是太偏就行,且这个时代,大厦的位置都不会差的,因为差的位置是不值得建大厦的。

“好,我会继续关注港岛的地产市场。”郑志杰点点头说道:“只是,整栋大厦的出售,未必会出现,或许我们可以放出消息,成功率会高一点,但这样的话,初期的话语权就不在我们手中了。”

“没关系,最终能够获得大厦就行了。”杨文东也不会在意这点得失,道:“就算别人放出声,也不可能就我们一家有兴趣的,最终还是会有竞争的。”

聪明的人,肯定不只杨文东一人的,只要看好地产的,对港岛的高端物业,就不会不感兴趣。

甚至如果不是很多富豪对香港的未来没有信心,那只会让香港的房价涨的更厉害。

85年之后房价能在已经高位的情况下,十年后再涨十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明白。”郑志杰又问道:“杨生,这7栋物业,6栋已经是建好的,而德辅道的那栋,还在建,我们还是需要投入资金,将其建好的。

我算了下,还需要差不多40万左右,内部装修不算,廖创兴原本是做银行大厦,装修预算在百万港元左右,比较豪华。

我们是需要做成长兴集团未来的总部,这装修这一块,还得杨生来决定。”

“去现场看看吧。”杨文东没有太多想,之前他也在外部看过这栋在建的物业,只是因为不是业主,就没进去。

“好,我来安排车。”郑志杰说道。

杨文东又道:“让其他几个业务的负责人也一起过去,他们以后虽然不会在那里办公,但也会给他们留个办公室的。”

“好的。”郑志杰又答应道。

中午,杨文东、郑志杰、魏泽涛、郑玉华、秦志业等人,也都来到了德辅道。

杨文东看着眼前的建筑,不由得说道:“这廖宝珊,还真是挺懂生意的,将楼下几层建成大面积商场,这个位置,以后收租比起写字楼要高多了。”

这个时代,写字楼内也有商铺,一般是在底层,但面积跟楼上是一样的。

而眼前的“廖创兴”大厦,则是下面建的面积更大,最大程度利用了整个占地面积,这个思路比起过去要强多了,也是未来地产商业的正常模式。

郑志杰笑说道:“是啊,我们以后,就有属于自己的商场了。”

杨文东又问道:“廖创兴的招商做了没?”

“做了一部分,还没完全完成。”郑志杰摇头说道:“廖烈文跟我说过,连卡佛是想租下第二层的商场,但因为价格原因,一直没有谈妥。

据说还有几家日本的百货市场公司,也想竞价这里,后来廖创兴银行挤兑,整个工地停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嗯,那就先不用谈了。”杨文东笑说道:“这个商场,我们以后自己经营。”

郑志杰则说道:“杨生,商场内部普通商户,我们的确可以自己找,但其中百货商场,最好还是要租赁出去,术业有专攻,百货的经营,是比较繁琐的,一家或者几家不成规模,根本做不出成绩。”

“你说的很对,但再等等吧。”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反正这样优质的位置,就算最后几天想租赁出去,也不怕没客户。”

这也是中环位置吸引人的地方,全港财富,都集中在这里,不管是工业还是贸易金融甚至船运,这些相关人只要赚到钱且不送去海外,那最终都会流入地产,中环更是地产行业的核心。

“好的。”郑志杰点点头,答应说道。

“放心,我有我的想法。”杨文东又道:“走吧,进去看看。”

百货没人做,那自然就要做更好的超市了。

如今超市行业,已经逐步在北美、欧洲开始规模做大,前世最出名的沃尔玛、欧尚、家乐福、麦德龙等全球前十的顶尖超市,都是在60-70年代诞生的。

虽说香港经济不如欧美,可港岛这边是接近西方经济水平的,且整个香港的发展速度极快。

如果可以的话,是可以尝试做超市了,正好自己也有一些合适的物业。

不过这个产业需要规模才会有利润以及供应端的议价能力,前期几年,正好慢慢学习,等自己资本规模大了,扩张正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香港市场太小了点。

……

众人随后在大厦内部转了一圈。

杨文东说道:“老郑,大厦什么时候开始复工?”

“三天后。”郑志杰回答说道:“主要是因为想召回曾经停工的工人及一些技术人员,他们熟悉这里,再让他们来继续建会安稳很多。

可之前因为廖创兴银行的经济问题,停工后很多人去了其他工地了,所以需要花点时间来找他们,就算三天后,也只能说是部分人回来,其他的还得多花点时间。”

“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道:“装修的话,不需要像廖创兴银行规划的那样,但也不能太差,中等偏上就行了。

楼下三层的商场,可以装修好一点。”

郑志杰回道:“好的,那装修资料,我重新对外招标。”

“嗯。”杨文东又道:“这大厦,就改成长兴大厦吧,是我们未来集团公司的总部所在。”

在香港努力三年多了,终于在中环的核心位置,有了一栋属于自己的大型物业。

郑志杰笑说道:“明白,我立刻就去改。”

……

购置到了大量廖创兴银行的物业,杨文东之前的布局,也算是成功了。

至于其银行业务,杨文东目前没什么兴趣。

作为知晓未来的投资者,他知道什么投资最划算,就算要做银行,目前也不是合适的时机。

哪怕只是投资,那几年后挤兑的恒生银行,也比廖创兴银行强多了。

这时,郑志杰走了进来,说道:“杨生,港府刚刚宣布,联合汇丰、渣打一起向廖创兴银行注入3000万贷款,并承诺会承担存款,挤兑立马就降下来了。”

“估计也是因为其他几家银行开始也被挤兑了,港府也害怕多米诺骨牌效应。”杨文东又问道:“廖创兴银行付出了什么代价?”

郑志杰说道:“具体不知道,但听说廖创兴银行的多家分行,大部分被迫卖给了汇丰及渣打。”

“果然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汇丰渣打不可能白帮忙。”

再过几年的恒生银行也会碰到廖创兴洋行一样的挤兑,汇丰就借机吞并了恒生。

现在自然也是一样,不过没有看上整个银行,而是很多分行机构。

之前杨文东其实也看上了这些物业,可廖家根本就不卖,宁可卖未来总部也不卖分行物业。

这些都是廖创兴银行的根,总部没了以后东山再起可以再建,分行没了就全没了。

“是啊,这样一来,廖创兴银行就彻底完了。”郑志杰点点头说道:“估计我们给他的资金,还有他出售其他物业换来的资金,还是不够支付挤兑的,到了最后,不得不卖身给汇丰渣打了。”

“算了,这也跟我们没关系。”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如果廖创兴活下来了,我们以后或许还能继续合作。

但如果他们玩不下去了,那就没办法了。”

廖家的破产,可以说一个时代的谢幕了,如果廖宝珊稳一点,在原先历史上,成就绝对会超过李嘉成李兆基等人的。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是的。”郑志杰又问道:“杨生,现在廖创兴银行不行了,我们接下来,要主要跟哪个银行合作?”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