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90章 合作成功与图谋巴士公司

一周之后,桑德士带着汇丰银行的数人,来到了长兴实业。

杨文东自然也是亲自带着他们参观了便利贴工厂,又去了附近的拉杆箱工厂。

“这个东西,运去海外的话,的确会很麻烦。”桑德士拧了拧箱子后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是的,这箱子太占船的空间了,走正常的航运模式,成本太高了。”

这时,桑德士旁边的一名年轻鬼佬突然问道:“艾瑞克,这箱子里面都是空的,既然太轻了,为何不放一些之前我们参观的便利贴?这样重量不就重了,还节省了空间。”

“.?”杨文东一阵无语,如果不是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汇丰某个高层的孩子,他都想赶人了。

“泰伦,这样是行不通的。”桑德士对于自己身边的富二代也是很无奈,这种问题,也敢当着别人的面来问。

不过还是解释道:“两种不同产品,放在一起的成本太高了,需要人一个个的放进去,香港这边的成本还不算高,但到了欧美难道再让欧美的工人在一个个拿出来?”

“是的。”杨文东也跟着说道:“成本方面就不划算,而且两种产品都有自己的批次,混装只会乱掉;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装与拿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造成产品损伤,这是根本没办法控制的。”

泰伦沉默了,他倒是没想那么多,明明眼前这个华人比他还年轻,但感觉比他懂的东西多多了。

桑德士见泰伦也不再说话,随后对着杨文东说道:“所以杨生现在自己进军航运业,也是为了自己的运输了?”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算是第一目的,以后如果航运产业发展的好,那我也会进一步投资。”

“哈哈~”桑德士笑说道:“看来香港未来又要多一个船王了。”

杨文东问道:“桑德士先生,如果我想买船,找汇丰贷款的话,行不行?”

桑德士沉默片刻后说道:“如果是新船,并且你能找到另外一个银行也一起合作贷款的话,那我们汇丰可以参与进去,二手船不行。”

“好,那我买新船的时候,一定会考虑汇丰。”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汇丰有过这样的合作案例吗?”

“还没有。”桑德士说道:“不过我准备与香港的一位船东进行这样的合作。”

“是哪位?”杨文东已经猜到了,不过还是问道。

桑德士道:“他叫包玉冈,你应该听过吧?”

“听过。”杨文东点点头,看来目前已经到了包玉冈开始起飞的时间段了。

桑德士又说道:“我给他提的要求是要拿到日本银行的信用证,这个条件可不容易。”

“哈哈,或许他会成功的。”杨文东笑了笑,随后说道:“桑德士先生,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我们的合作吧?”

“好。”桑德士点点头,

杨文东说道:“那我们去那边的会议室。”

随后,几人一起到了会议室;

寒暄一会后,桑德士说道:“杨生,这次贷款,我汇丰银行可以参与进来,但我们需要一半的额度。”

“可以。”杨文东直接爽快的答应道,从哪个银行贷多少钱,本身也就是贷款人的权利。

甚至如果汇丰想要全部的额度,都不是问题,不过汇丰估计也会想着平摊风险;

在商业投资或者贷款中,大财团与大银行都会尝试联合起来,以多方资源合作来降低风险。

桑德士又说道:“另外还贷时间,我们需要3年内就还清,我看到你们提供的资料,以长兴实业的原材料需求量,这个时间应该足够了。”

“我这边没什么问题。”杨文东想了想又道:“湾湾那边的合作商,我会跟他说一下,但应该也是一样。”

“OK。”桑德士说道:“那后续利息多少,我汇丰会派遣人去湾湾协商的。”

“没问题,那边也有我的人。”杨文东笑说道:“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合作成功。”

桑德士笑说道:“我也一样,希望这次合作成功后,我们能有着更多层面的合作。”

“没问题。”杨文东说道:“未来我会在地产方面有所投资,到时候就会找汇丰银行的。”

“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了。”桑德士站起身握手笑道。

杨文东也是一样。

未来20年,香港还是汇丰的天下的,且与自己没什么冲突,那自然是会有合作的。

……

湾湾那边,也很快就迎来了来自香港的联合银行团,不过主体还是汇丰银行,恒生与廖创兴,可以说是打酱油的。

杨文东没有去湾湾,但也是关注着那边,最终,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协商,福懋与汇丰银行团达成协议,成功贷款50万美元。

“老魏,福懋那边,我们虽然不参与管理,但监督还是不能少的。”杨文东看完所有资料后说道:

“不仅仅是安排我们这边财务的人,还要想办法收买原本福懋的人,我不需要这个人为我做什么违法的事情,但福懋那边有什么动静,我需要知道;

另外,也要防着王永庆这个人,他的能力很强,用来开工厂自然好,但我们也要谨慎一点,他会不会有什么私人想法。”

投资一家前世比较厉害的公司,不代表就安然无恙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雅虎与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虽说最后也是获利颇丰,但还是被马老板给坑了一把。

如果只是普通投资,那创始人有着自己的小主意,只要不离谱就行,可福懋也是自己未来工业规划的重要布局之一,必须要谨慎一点。

“好的。”魏泽涛答应说道:“我会让湾湾那边的人找这样的机会。”

时间很快就到了10月。

这一天,杨文东来到了港华大厦。

郑志杰前来汇报,递上来几份文件,说道:“杨生,我们的新大楼以及新楼盘的草图。”

“好。”杨文东接过文件,看了一眼第一页,说道:“这新大厦准备叫什么名字?”

郑志杰回答说道:“目前还没有起名,杨生有没有什么想法?”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就叫吉利大厦吧。”

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原本是想着会叫长兴的,但这个名字是自己公司的招牌,宁可空着,也不要先给一个10层写字楼。

等以后有能力收购中环核心大厦,又或者自己买地皮建更高层,再以“长兴”二字冠名。

至于“吉利”,放在大厦上也还行,在前世,他就是开吉利汽车的,这两个字,倒是也符合大厦名字。

“好的。”郑志杰答应下来,又问道:“那这个草图?”

“这种普通大厦也没什么好看的,基本上也都这样,方方正正的。”杨文东大概看了看,中规中矩,没什么问题,便说道:“就按照最佳利用效率来定吧。”

在大型摩天大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高层建筑也没什么特殊,可能也就中环核心商业地段,需要考虑到各种情况。

郑志杰笑说道:“是的,普通大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那您在看一下我们的住宅楼盘。”

“嗯。”杨文东翻到了第二页,这是之前金钟那块地皮即将建的楼层。

郑志杰介绍说道:“这块地皮,我们准备建412个住宅,主打三个户型,一个1008尺,一个826尺,还有一个633尺。

其中千尺的为4居室,其他为三居室,内部设计也都是按照利用最优化设计的,这几张就是平面户型。”

“看起来还不错。”杨文东认真看了会,说道:“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建?”

千尺其实也就是90平米左右,600尺也就50平米出头,这样小的面积,在前世内地做成四居室三居室恐怕要笑死人。

但这里是香港,就很正常了。

再说,时代也不一样,就说改开之后的内地,其实人均居住面积也是非常小的。

“下个月初。”郑志杰回答说道:“那边的地皮还需要稍微处理下,才能打地基,估计底层会在12月建成,所有房子,会在明年8月建成。”

“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卖楼花?”杨文东再问道。

做地产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卖楼花的时间,越早就越能回收资金,从而进入下一个项目,这样钱才能不断地生钱。

郑志杰说道:“随时都可以,就是我们的楼盘如果还没开工,那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如果推出的时候卖不出去,被传媒一曝光就麻烦了。

所以要等到差不多11~12月份,建筑开始动工的时候再开始卖楼花。”

“也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正好在11月之前,在楼盘边上,找个地方将样板房建好了,里面装修也要好一点。

以后卖楼花的事后,再带着客户进去看看。”

杨文东之前也去一些楼盘看过,那是一次有空的时候,就陪着林浩宇去买房的,也看到了这个时代地产公司推销的方法。

几张纸在黑板上一挂,平面图就在上面,然后就是忽悠消费者去下订楼花了。

虽然粗糙了点,但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消费者却也觉得是常态,该买的还是会买的。

郑志杰笑说道:“我们要是这么卖的话,估计楼盘会被抢疯了。”

“抢也没关系,如果真的火爆,那就涨价就行了。”杨文东也不在意。

不是生活必需品,他并不在意多涨涨价,一切都是市场需求。

房子虽然也是“吃穿住行”其中之一,可这里是指遮风挡雨的住处,不是港岛豪华地区的住宅、写字楼、商铺等等。

郑志杰答应说道:“好,我们看第一次楼花的销售情况,销售的好,后面也就可以涨价了。”

“嗯,行。”杨文东又说道:“注意装修这一块,这是我们以后品牌的卖点,这一块服务要做好,客户下订的装修,绝对不容许偷工减料。”

“明白,杨生。”郑志杰回答说道。

杨文东又问:“这段时间,有收购到合适的影院吗?”

郑志杰摇头说道:“没有,港岛的影院很少有成交的,我基本上去问过了,没人愿意出售。

现在我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挑选合适的地方,买下地皮后,再建影院。”

“好。”杨文东想了想,说道:“现在我们手上已经有了差不多十家影院了吧?”

“对,港岛有两家,九龙那边有8家,有一家还在长兴实业的旁边。”郑志杰回答说道。

杨文东问:“那这段时间是怎么运营的?”

郑志杰说道:“我们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院线,就是独立经营的,我挖了一些做过影院的人,让他们来管理,负责跟电影公司合作,引入电影。”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行,就先挂在地产公司下面经营吧,等以后,数量更多一点了,我会专门将这些影院独立出来,成立一个院线公司。”

目前他还没打算那么快进入电影领域,先将自己旗下的几个核心产业做稳定了再说。

“好的。”郑志杰说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您之前让我去调查香港两家巴士公司的情况,我已经调查清楚了。”

“哦,说来听听。”杨文东来了兴趣。

巴士行业本身不算很赚钱,但却是掌控了香港的“行”,也算是小有影响力了。

另外,巴士对于地产公司的帮助,是很大的,先不说这些巴士公司因为发展的早,在很多地方都有地皮。

就是如果掌控了巴士公司,就可以轻松的增加路线,这对于地产买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两家巴士公司,都是成立于30年代,其中九龙巴士由邓肇坚、雷瑞德、雷亮等人创立.”郑志杰逐步介绍着两家公司的情况:“中巴的创始人是颜成坤与黄旺财,”

花了十几分钟,杨文东也算是大概了解了两家公司的情况,随后问道:“也就是说,这两家巴士公司,都会很快上市了?”

“是的,港府已经在推动公共事业公司,必须要上市的政策。”郑志杰回答说道:“九巴是已经确定了明年上市,中巴还没有准信,但也就是最近了,不然他就可能会被剥夺独家经营权了。”

“嗯,伱觉得我们能不能收购其中一家,获得控股权。”杨文东想了想问道。

在原先历史上的80年代,中巴与九巴都被大资本看中,并发起了并购。

原因很多,足以说明其价值,而自己如今穿越的时间的太早了,也不可能真的等到80年代再去争。

如果连历史都不能改变,还叫什么穿越者,有好东西,自然要先想方设法拿到手再说。

郑志杰也知道老板的目的,也没有惊讶,而是说道:“从目前我掌握的信息来看,九巴很难,中巴有这个可能。”

“哦,为什么?”杨文东反问道。

郑志杰分析说道:“九巴的创始人有5人,但他们关系较好,以后就算上市了,除非我们花他们无法拒绝的高价,才有可能购买到足够的股票。

而中巴那边,虽然只有两位创始人,但其中一位黄旺财先生已经去世,他的股票交给了他的后人,中巴公司的管理权也在颜成坤颜家,两家矛盾也比较大,黄家也想争夺中巴的管理权。

甚至有传闻,就是因为两家内部矛盾严重,才导致了中巴的上市时间一直无法确定下来。”

“嗯,这倒是不错的机会,这种城堡,都是从内部更容易攻破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将目标定在中巴,中巴的总部与很多物业在港岛,目前来看意义也更大。”

就巴士业务,九巴未来的潜力是在中巴之上的,因为九龙面积更大,未来人口更多,独家经营业务自然会更强,这一点,电力市场未来也会一样,中华电力会强于港灯。

但香港最值钱的是地产,中巴与香港电灯在港岛经营多年,手中有着大量优质地皮,这才是地产公司更看好的。

而香港的同行业两家专营公司,是不能被一个人控制的,二选一的话,杨文东也会选择中巴。

郑志杰笑说道:“是的,我们长兴地产公司,既然定下来走高端住宅路线,那未来也会长期在港岛投资的;

有了中巴的话,对我们地产业务也很有帮助。”

“行。”杨文东又说道:“中巴上市时间还不知道,先想办法跟黄家的后人接触一下。”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