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86章 扩充航运的良机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86章 扩充航运的良机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排后勤自然很简单,魏泽涛借用了一个电话也就搞定了。

随后,他说道:“杨生,威尔逊号货轮,后天就要到香港了。”

“嗯,时间也差不多了。”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预计什么时候能正式给我们出货?”

魏泽涛回答说道:“还需要在港府指定的船厂里进行质量检查,为期差不多要1~2周,这是所有挂靠在香港货轮、油轮的年度检查,是强制的。

我们是刚刚买的船,也需要检查后,才能注册在香港。”

“倒也不错,港府那边也会替我们好好检查一遍,比我们自己要强不少了。”杨文东点点头。

虽然他也招聘了几名货船的维修人员,也算是技术还不错的,但肯定也是比不过专业检查的团队的,特别是修船厂的。

自己维修人员的主要作用,是在海上的时候,处理紧急状况,真要是发生什么大问题,还是得去船厂修理的。

魏泽涛接着说道:“杨生,后天轮船到港口,您要不要去现场?”

“当然要去,怎么着也是目前我旗下最大的资产了。”杨文东笑说道:“而且这一艘货轮突然出现,肯定会被查的,港府那边的登记也是瞒不住外人的。”

船只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可以说是香港最高的,即使到70年代,怡和集团还曾经想与包玉冈交易,以当时香港第一建筑康乐大厦(后怡和大厦)交易一艘20万吨油轮,被后者拒绝,以至于进入80年代后的包玉冈想到这件事就后悔不已。

而现在60年,房价比起十几年后就更低了,一艘万吨的货轮价值,也是远超过中环的很多大厦的。

船王,在这个时代比地产大亨的地位要高的多。

“好的,我准备将货轮先停在九龙仓码头。”魏泽涛说道:“那确定好了具体时间,我再通知您。”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去找安永强,他那边应该有点关系的。”

第三天,9月6日:

维多利亚海港,九龙仓码头的一角,聚集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与杨文东有点关系的,有曾经的创业伙伴,也有长兴实业的一些下属,在得知可以自愿前来参观的时候,大家就都来了兴趣。

货船大家见多了,但自己家的可是没有的,并且还能登船观看,这可就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的机会的。

大概到了10点钟,天空之中的太阳已经开始发力,气温也开始上升,众人已经走进一处阴影之处,但还是感觉到热。

“各位,喝点冰水吧。”安永强推着一辆小车,上面还有一台小型的冰箱。

杨文东也走上前,笑说道:“多谢安生了。”

安永强说道:“杨生客气了,您能够来我们九龙仓码头,我们是蓬荜生辉了,以后您可是要多照顾我们九龙仓码头的生意啊。”

“行,九龙仓码头这边,如果能够给我更大的方便就更好了。”杨文东也是爽快答应道:“我的货物每次出口都是需要以最快时间装货的。”

安永强笑说道:“没问题,只要以后您的船到港口,我肯定立刻安排人装货。

这对我们码头也是好事,因为杨生您的货物重量不重,还都是规则形状的,比起其他船要快多了。”

两年前双方的合作,安永强还算是处于强势地位,但现在,比起眼前的便利贴大王,安永强能够庆幸自己早期能够结识对方了。

而且,作为港口的高层,他甚至比很多媒体都清楚,长兴实业出口的货物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最近的行李箱,出口日本的那是非常多,每天都有。

现在杨文东更是亲自买船,准备开拓欧美市场了,不要说他,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他都怀疑自己头上的九龙仓公司,以后都可能被杨文东给超过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

随后,众人都有了冰水,喝下去后也是凉爽多了。

过了会,远处一艘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海面之上,魏泽涛欣喜说道:“杨生,我们的船到了。”

其他人没见过船,连忙举起望远镜观看,这可是杨文东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待会上船了也可以使用。

很快,船只缓缓的靠近,但没办法靠边,因为此刻,整个码头能让船只靠岸的地方,都已经停满了正在卸货或者装货的船只。

安永强说道:“杨生,最近码头的装卸业务非常繁忙,您的船现在并非有这方面的业务,所以不能靠岸,但我们可以通过小船上去。”

“行。”杨文东也理解,在没有集装箱的时代,货物的上下船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甚至比在海中航行的时间还要长。

这也是一个码头能养活一个城市的原因,需要太多的人力,码头的面积也非常大,可再大,对比海上跑的各种轮船还是不够用的。

众人通过小船,来到了“威尔逊”号货轮之上,现任鬼佬船长以及未来的船长孙志伟也都前来迎接,所有人客套一番后,鬼佬船长便离开了。

孙志伟则带着杨文东几人在船内走着,大家一起参观,虽然都是外行人,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魏泽涛问道:“老孙,这段时间有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我们的货轮一次性能够放多少拉杆箱?”

孙志伟回答说道:“魏生、杨生,之前在海上的时候,我组织了船员们对货轮内部进行了详细的勘测、也看了船只的图纸,初步结论是至多可以放置6.6万个箱子。”

“6.6万?”魏泽涛听完后,对着老板说道:“这个数量也不算很多,美国一个来回,就算采用高速,也得接近2个月时间了。”

杨文东点点头,问道:“我记得我们现在的产能,一个月有20万了吧?”

“是的。”魏泽涛说道:“这是现有产能,目前还在提高,我已经在与另外几家工厂进行协商合作再合资建新厂了,到了明年年初,产能至少能到40万。

不过目前的主要出口是在日本及亚洲附近,目的地比较多,就算是日本也有多个港口,所以走的还是散货模式,通过其他人的船只,送到目的地。”

“嗯,亚洲这一块,运输成本要低不少,这样正常海运,倒是没问题。”杨文东接着说道:“但欧美的话,还是要我们统一运输才行。”

魏泽涛同意说道:“是的,只是一艘船的运力,也是跟不上我们产能的扩大速度的,特别是美国那边,3M那边的反馈,拉杆箱在美国销量也非常好。”

“所以还是得继续买船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继续盯着全球市场,看看有哪些货轮在出售。”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我会让国际中介追查这件事,老孙,这件事你也有你的人脉,也请关注一下。”

“好。”孙志伟顿了顿,说道:“杨生、魏生,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知道美国政府,意图出售当初在二战时期,紧急建造的货轮。”

“二战时期建造的货轮?”杨文东顿时想到了简陋版的二战航母,随后问道:“这些船的质量怎么样?”

“不算好。”孙志伟解释说道:“据说当初二战之时,时间非常紧张,造的船,跟正常船没法比,因为跟飞机一样,很多船可以服役一两年就会被击沉,所以当时那种环境,造质量好的也没什么意义。”

魏泽涛问道:“那这些船,现在还能用吗?”

“能用,但是要修修补补,外加更频繁的检查。”孙志伟说道:“它们用的也是40年代初的发动机,甚至就那个时候可能也没有完全用最新技术;

所以油耗很高,据说只有少数地方的船东才愿意购买,美国政府其实是准备当废铁价格卖掉的,因为拆船反而更费钱。”

“油耗高一点倒好说,但安全会不会有问题?”杨文东又问道。

油耗高一点,哪怕性价比比不上其他二手船,但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自己获得不少船只来运输货物,那肯定是划算的。

毕竟其他船只需要等待市场有机会出售,还得谈价耽误时间,新船就更别想了,又贵还需要等一两年。

只要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其他的无外乎就是多投入点资金,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运输到欧美,那才是最重要的。

孙志伟说道:“安全方面问题不大,当初美国船厂造这些船的时候,或许不在乎油耗,但安全是肯定重视的,再说,我们也可以自己或者请三方机构去检查。”

“嗯。”杨文东又问道:“那这些船买回来,你估计还能用多久?”

安全方面如果没问题,那也要考虑一下寿命,虽说目前比较急着用船,就算只能用几年,那可能也需要买;但时间肯定还是越长越好的。

孙志伟说道:“一般来说,这种船到了20-30年寿命,基本上就要被淘汰了,但如果我们购买,或许还能多用几年。”

“怎么说?”杨文东有些不解。

孙志伟笑说道:“因为我们的货物轻,虽然空间会被沾满,但行李箱本身都是空的,对于船的负载,就非常低了,这对于整个动力传动系统、船身重量承载都是非常好的。”

魏泽涛摇头说道:“并非如此,虽然我们从香港运出的货物会比较轻,但回来的时候,是准备运输塑料粒子或者其他货物的。”

“对。”杨文东也点头说道。

虽说他会投资王永庆,可从投资到新塑料生产工厂建成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他还是准备从海外进口塑料粒子的。

而即使以后湾湾那边能够满足自己对塑料原材料的需求,那自己的船,在回程的时候,也不可能空的。

孙志伟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但即使如此,能有一半的路程,相当于空载,那对船的寿命及维护保养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这些货轮,价格也非常便宜,就简直是为了我们量身定制的。”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我会先调查一番,再决定,孙生伱这边还是先走一下这艘船的检查流程,走完了好过户。”

孙志伟答应说道:“好的,没问题。”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