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78章 船只到手与新的供应链问题

时间很快就到了7月,远在欧洲的孙志伟通过空运,将欧洲待售的几个船只消息传回了香港。

苏依依看着几张不同的照片,问道:“东哥,这船这么贵,我们在香港的话,怎么选择啊?”

“还是要去一趟欧洲的,不过得先在香港查清楚所有的资料再去。”杨文东跟着说道:“我也通过了其他的关系,找到了几名在船运行业工作几十年的船长或者大副,也会咨询他们的意见。”

虽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涉及到几百万港元的交易,他也不可能真的就放心交给一个刚刚认识的人。

孙志伟去了欧洲,更确切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准确信息,信息传回香港后,他也还需要寻找一些其他人来交叉验证。

如果多几个不认识、经验丰富的老手都认定的差不多价格,加上他也会去亲自看一下,那才能定下心来购买。

旁边的魏泽涛也说道:“苏小姐,除了找几位专业人士,我们也委托了欧洲的一家第三方机构,来验证这些船的资料是否真实,以及船只在运行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哦。”苏依依点点头:“这么高的价格,的确得重视了。”

杨文东问:“老魏,欧洲机构那边对威尔逊号的调查怎么样了?”

魏泽涛说道:“没什么大问题,奥斯陆提供的资料有一点美化,但这个船本身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故。

就是在油耗方面,可能会有点差距,大概10%,因为这艘船的发动机还是40年代的,技术落后了。”

“嗯,二手船本身也就这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油价现在不高,这点差距还是能接受的。”

这个时代很多香港船王喜欢二手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油价非常便宜,便宜到哪怕旧船油耗多一点,也无所谓。

直到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个局面才有所改变。

魏泽涛笑说道:“其实油耗对我们来说还真的不是很重要,我们的货物是空间大,但本身质量是非常轻的。”

“对,这一点我倒没想到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魏泽涛又说道:“孙生在欧洲那边,还查了另外几家货轮的资料,估计过几天也就能寄到香港了,再确认下,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杨生,我们也需要尽快定下来了。”

“美国那边的出口运输有问题了?”杨文东反问道。

这段时间,拉杆箱除了出口日本与湾湾,也开始尝试出口美国,毕竟在美国那边,有一个合作已久的大渠道商。

在第一批货物送过去后,3M的反馈也是非常好,希望再增加采购量。

魏泽涛说道:“是的,我们出口的箱子,太占船上的空间了,成本很高,且如今香港出口美国的货物本身就非常多,很多船根本也没那么多多的位置让给我们。”

“嗯,行,再最终确认下,然后我们一起去一趟欧洲,将事情定下来。”杨文东最终决定说道。

一周后,待各种资料经过多方核查后,杨文东便与魏泽涛一起前往了欧洲,实地探查了几艘可能待买的船只,并拜访了两家信息调查中介机构。

最终,以47.6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挪威奥斯陆公司的10500吨排水量的货轮。

协议签完后,杨文东等人支付了20万美元的预付款,剩下的将会等船只运到香港,在香港进行详细检查后再做尾款交易,并且会在香港过户后,再交给香港的船员团队来负责。

再次来到了万吨货轮之上,孙志伟说道:“杨生,按照魏生提供的货物尺寸,我算了下,这一艘货轮,内部可放置约6~7万个拉杆箱。”

“6~7万个?嗯,不错。”杨文东点点头,按照正常的运价,这一趟就得差不多50万港元的费用了,随后问道:“从香港到洛杉矶需要多久?”

孙志伟回答道:“这个要看我们舍不舍得油了,如果以正常速度,差不多要四周,如果提高速度,大概会在3周左右,但油耗会增加约50%。

另外,如果一直以长期高速来跑船,对船的寿命消耗也大,维护成本与时间也会增加,这方面,我需要以后对船有足够熟悉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嗯,好,能快一点就尽量快一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如果一艘船不够的话,我们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买。”

只要第一艘船能够证明其经济效益,加上各地订单足够,那后面加船也是必须的。

如同地产一样,船只本身也是能有利润的,甚至更高,不过风险在于,技术要求非常高,也需要懂市场懂运营,香港玩船的有不少人,但最终也就几人成为了船王。

“好的,明白。”魏泽涛又说道:“杨生,那船只从美国返回的时候,我们该运什么?还是说,将业务承包给其他航运公司?”

杨文东问:“我记得香港与欧美之间的船只,主要都是香港出货给欧美,返回的时候都比较空吧?”

孙志伟回答道:“对,是这样的,香港本身就是贸易中转中心,另外这些年香港的制造业出口量也越来越大,目的地基本上也是欧美,特别是美国;

而船只返程的话,货物就要少多了,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城市,进口不了多少东西,美国返航的船只,也都是带上一些货物,然后在香港中转。”

杨文东又问道:“现在货物上下船时间也挺长的,我记得短的需要三五天,长的都需要一周吧?”

“是的。”孙志伟点头说道:“船只上下货物的时候非常耗时间,特别是碰到一些重量非常大的货物,不过我们的拉杆行李箱只是空间大,东西轻,上下货物是非常轻松的,人员足够的话,可能一两天就能完成。”

“这算个优势了。”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从美国肯定要带货回来的。

具体怎么操作,现在我也不清楚,等以后实际操作的时候,再看具体情况吧。”

“好的。”孙志伟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孙生,我在香港那边又招聘了大副以及船上一些重要位置的技术人员,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先跟他们熟悉一下。”

“杨生,我觉得还是请他们过来的好。”孙志伟建议说道:“虽然这艘船,到香港的时候,会进行全面的检查,但停着的时候,未必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所以我准备跟随着货轮,一起回香港,这一路上接近一个月时间,足以让我对船只有着进一步的熟悉了,您那边在香港招到的各个职位人员,也应该一起;

这样大家就能一起研究这艘船,有什么问题,趁着这一次航行还会有这艘船曾经的水手船员,也可以沟通了解一下。”

“嗯,不错的主意。”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对着魏泽涛说道:“老魏,立刻让香港那边的13人乘飞机过来,然后跟着这艘船一起回香港。”

一艘船几百万港元都买了,他也不会在乎其他方面的一些投入了,如今最重要的是保证船只没有问题,或者说海员们早点熟悉货轮;

这样一来,等船只到了香港完成交易后,便可以立刻投入工作了。

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魏泽涛答应说道:“好的,我这就去打个电话。”

说完,人就离开了。

杨文东看了一眼孙志伟,笑说道:“老孙,这段时间还是要辛苦你了。”

“不客气,杨生。”孙志伟笑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等香港的同事来了,在海上补给方面,可以准备的多一点。’

“好的,多谢杨生。”孙志伟点点头说道:“不过补给也不适合太多,够用就行了,蔬菜什么的,也难放时间长,一般也就是那些能够耐放的蔬菜。”

“嗯,行。”杨文东也没在意。

欧洲事了,杨文东便与魏泽涛返回了香港。

长兴实业的五款主要产品也在计划内进行扩张,三款体积小的,出口都很不错,因为不占空间,可以轻松订到船只。

而体积较大的行李箱,就只能等到船只到了再考虑开始批量出口,现在也只能主打附近的亚洲市场,以及少量出口到美国,做展销品或者样品。

7月15日,杨文东来到了长兴实业的工厂。

魏泽涛汇报完工厂内部的一些事情后,说道:“杨生,我们内部算了下,旋转拖把就算采用我们自己船只运送,到了欧美价格也是非常的高昂。

虽然它的重量比不上行李箱,但形状不规则,更占空间,运输成本太高了。”

“嗯,我记得旋转拖把在日本的销量,就不算很好吧?”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点头说道:“是的,就算送去日本,成本也算高了,海运的货物不怕重,就怕占用空间大。”

“嗯,的确不太适合出口太远。”杨文东点点头。

这个时代,因为集装箱还没有普及,导致普通货物海运成本太高。

而杨文东也知道,集装箱海运其实已经出现,欧美国家也在开始逐步测试使用了,但这涉及到整个海洋运输船只以及码头的改变,阻力很大。

就是香港,也要到6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货柜改革。

魏泽涛又说道:“所以为了利益最大化,我建议我们直接授权给一些国家的工厂。”

“那怎么确定对方的生产数量呢?这个没办法监控吧?”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说道:“可以不采用计数模式收费,而是根据一个市场规模,来大概计算授权费用。

虽说可能会不准确,但也可以短时间内就获得一大笔现金,这样也可以继续买船,来扩大拉杆箱的出口速度。”

“行,那就和国际律师一起协定这个事情。”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能在香港生产的东西,他肯定是尽量在香港生产的。

但运输成本太高,扼杀了出口的可能性,那还不如授权出去得了。

拿到更多的现金,能够发展自己的其他产业,也一样能带动就业,同时自己也一样收益。

“好的。”魏泽涛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就在昨天,香港的几大塑料粒子供应商,同时告知了所有的工厂,他们要涨价20%~30%。”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