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65章 人生大事与电台开播

1960年的春节,很快也就来了。

这是杨文东穿越以来,第三个春节。

第一个春节,在贫穷中渡过,第二个春节,已经算是小有所成,创业有所成功。

而这次第三个春节,他已经是香港比较知名的华人富豪了。

春节还是与之前一样,多点伙食,多点团聚,不过这对于已经进入富裕家庭的杨文东来说,象征性的意义可能更大。

夜三十:

“来了。”苏依依双手端着一盘红烧鱼上来,说道:“年年有余,这红烧鱼是我特意烧的,东哥你尝一下。”

“好。”杨文东放下手中的报纸,随后拿起筷子藏了一口鱼肉,随后夸赞说道:“嗯,味道真不错,依依你去学的厨艺还真不差呢?”

“东哥喜欢就好。”苏依依显然很开心:“我以后可以经常做给你吃了,我还学会了好多菜呢,厨师都说我烧的比阿妈强了。”

“伱个丫头,扯上我干吗?”郭婶笑了笑,随后说道:“来,吃饭,看看谁做的菜更好吃。”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郭婶还在收拾碗筷,苏依依已经上去洗漱,杨文东走上前说道:“郭婶,还是招一个人过来帮忙吧,这些事情你没必要自己做。”

其实很久之前就可以找个家庭厨师来烧菜了,但郭婶就是不同意,杨文东也不好强求。

郭婶笑说道:“不需要,我天天在家不做点事得多无聊,总不能跟附近的几个老太婆天天去打牌九吧?依依父亲去的早,但他最痛恨的就是赌了。”

“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痛恨赌,还有du,万恶之首。”

与赌du不共戴天,是任何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心态。

“说起依依父亲。”郭婶放下手中的碗,说道:“东仔,今年到了5月份,依依也就18岁了,按过去来看,也应该要嫁人了。”

“我娶。”杨文东也明白郭婶的意思,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我这辈子,没什么其他亲人了,照顾你们,是我一辈子的责任。”

“好”郭婶很是开心,说道:“那我找机会跟依依说一下,你们在依依18岁生日后,找个时间把婚礼简单办了。”

“不,还是我来说吧。”杨文东也明白,郭婶作为母亲,可能是有点着急,不过这种自己的人生大事,还是得他自己说。

年初一,不宜出行。

年初二,杨文东带着苏依依来到了九龙仓码头附近的一条商业街。

九龙的商业是远不如港岛的,不过码头是一个城市财富的聚集地,九龙仓码头附近的商业也不比港岛大部分地方差。

这里的饭店、酒店、电影院甚至赌场,都有不少,而这里是码头的地盘,维持这里的商业繁荣也是九龙仓集团的需要,没什么帮会敢在这里捣乱,因此,反而也是比较安全放心的地方。

看完一部电影之后,二人牵着手,苏依依说道:‘东哥,刚刚电影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感人。’

“嗯,长城电影公司,在这方面的确有一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个时代的电影公司,还不是只有邵氏,而是多强争霸,比如比较出名的夏梦,就是长城影视的三公主之一。

苏依依笑说道:“东哥你都夸奖了,可真是少见啊。”

“武侠电影我不太喜欢,但这种电影,还行吧。”杨文东笑了笑,倒不是他不喜欢武侠剧情,而是这个时代的武打动作,他有点看不上眼。

苏依依说道:“东哥你可真奇怪,和很多人是反过来的。”

“每个人都不一样,正常。”杨文东没再解释,突然说道:“依依,刚刚在影院里,你还是觉得不舒服吗?”

“是啊,我感觉时间长了还是有点闷。”苏依依说道:“不过习惯一点就好了,就是人太多了点。”

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道:“我在长兴实业附近买了一块商业地皮,准备在那里建一个影院,会比其他影院要小一点,到时候,我们可以去那看。”

“啊,在那建?能回本吗?”苏依依反问道。

杨文东说道:“当然可以,我们工厂的人,消费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我们这么大的公司,也会有一点的福利,请员工看电影也不错。

再说,我们工厂附近的经济,也才刚刚起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这个时代的香港,基本上没什么大工厂,偶尔有一点大的,也是拼命压榨工人。

根本就不了解,当一个大型工厂带动周围经济之后,能够带来的经济活力有多大,前世内地那么多城市抢大型工厂,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哦哦。”苏依依也没再多问,又道:“那什么时候能建好。”

“你生日之前。”杨文东笑说道。

苏依依问:“6月?为什么要赶在我生日之前。”

“这算是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杨文东说道:“我们家依依也18周岁了。”

“这,太贵重了吧?”苏依依有些为难,说道:“你可以免费请我看电影就行了。”

“别在意这个。”杨文东顿了顿,说道:“早期要不是你们照顾我,我也没有今天啊,别说电影院了,我给你都行。”

“啊?”苏依依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文东又说道:“依依,等你18周岁了,就嫁给我,好吗?”

没有什么其他动作,只有眼神。

单膝跪地求婚,那是西方的狗屁文化,父母可以跪,养育他的郭婶也可以跪,但老婆不行。

夫妻是应该平等的。

当然,这是指公共场合,私底下爱怎么玩都行.

“东哥,你.“苏依依有点手足无措,脸红的说不出话来了。

杨文东调侃说道:“不说话就=同意了。”

“嗯”过了一小会,苏依依轻轻点头答应。

回到家后,郭婶知道了之后,立刻开心的又煮了一大桌菜,还叫来了林家及赵家,一起庆祝.

2月1日,初五: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港岛的港华日报大厦,对于老板来说,哪一天上班并不重要,而香港的一般公司,也早就已经上班了。

港华日报的秦志业以及以后电台负责人张辉都亲自出来迎接了。

从车内走出后,杨文东抬头,看了下大楼,说道:“还不错,中规中矩了。”

秦志业笑说道:“怎么说也是新楼,虽然比不过中环核心的那些大厦,但比起其他的要强多了。”

杨文东点点头,问道:“楼上的装修都差不多了吧?”

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去年年底两家分公司搬进来的时候,楼上还没有装修完毕。

秦志业说道:“装修的差不多了,都是采用最简单的装修模式,以后只要买点桌椅就可以进来办公了;

现在我们两家公司只需要三层楼就够了,杨生,要不要现在租出去,这新楼出租的话还是很火爆的,已经有两家中介公司问过我了。”

杨文东摇头说道:“不用,有一件事也没告诉你们,我成立了一家地产公司,以后地产公司总部也放在这里。”

“地产公司?”秦志业与张辉对视一眼,随后道:“明白了,恭喜杨生的事业在上一层楼了。”

“嗯,以后你们之间也可以合作。”杨文东笑了笑。

秦志业见老板发话,自然也说道:“好的。”

“进去吧。”杨文东又说道。

随后几人进入大楼,杨文东也大概了解了港华日报最近的情况。

秦志业一番汇报后,说道:“杨生,目前港华日报的销量,稳定在了4500份,主要的客户,还是写字楼里面的精英。”

“4500?那也就是在一直上升了?还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报纸销量的提升,能够稳定上涨,就是最好的,说明有粘性的读者越来越多。

秦志业也说道:“是的,数据不错,但有个事,现在香港的另外几家大报社,也开始准备做彩报了。

虽然目前还没出来,但我也已经听到风声,有人去欧美采购这种设备了,甚至还有几家报社一起合资购买。”

“这是因为我们的压力?”杨文东反问道。

秦志业点点头说道:“是的,当我们拿出彩色报纸的时候,加上我们的内容也不比他们差,那那些大报社,必然也要跟进的。

不然他们的最优质客户,将会可能逐步的被我们抢走,特别是如今,香港经济越来越好,买报纸的那点钱,对于很多人来说,越来越无所谓了。”

杨文东道:“这倒也是,当不在乎的时候,肯定会愿意多花一点钱买好一点的报纸了。”

秦志业接着说道:“别人现在做什么,我们也阻止不了,所以我准备更进一步稳住我们的一些优质客户。

如今香港的中产人群,越来越喜欢炒股,我觉得,我们报社可以邀请专门的财经人士,在报纸上分析股票,我想一定会吸引很多人。”

“这个道理是真的。”杨文东顿了顿,问道:“但那些擅长分析股票的财经人士,自己炒股吗?他们要是炒股能赚到大钱,还需要去做财经分析员?”

秦志业听完后,笑说道:“杨生,他们也只是分析大趋势,而很少分析某个股票,这看趋势与选中某个股票,是两回事。

另外,这些人也很聪明的,为了避免说错了后被追究,一般他们也会说的很迷糊的,顶多建议。”

“那行,就重点推动财经内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也要结合一下一些ZZ原因,总之,以后要主打财经,另外地产这一块,也要重视,很多人也是喜欢炒房的。”

“好的,杨生。”秦志业笑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对了,你是媒体人,帮我问一下,港岛周边,有没有好一点的半山别墅待售的。”

“半山别墅?没问题,我去问问。”秦志业答应道。

随后,杨文东又来到了香港商业电台的办公房间。

看着眼前门框之上的名字,杨文东问道:“这名字能改吗?我还想着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把信号发到其他地方去呢?”

张辉摇头说道:“改不了,这是港府既定的名字,不过如果以后要发信号给其他地方,再专门换名字就好了,就是可能需要在播放内容的时候注意名字了。”

“那行吧。”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张辉回答说道:“已经准备好了,信号塔我们已经在凤凰山搭好了信号发射台,电力也已经通过去了。

港府那边给的电台信号频率,我们也已经完成测试了,其功率能够辐射到整个香港,甚至宝安县那边,都可以。”

“这么远?”杨文东倒是对这方面不太了解。

张辉笑说道:“这已经是限制功率了,当初何佐之先生在澳门的电台,都可以让香港这边收到信号,就是不太清晰。

他的那个信号台功率没我们的大,高度方面也比不上我们,我们现在各方面条件都要强多了,甚至如果您想开拓澳门市场,也可以专门在那边安装一个信号放大设备。”

“澳门市场?这个以后再说吧。”杨文东没考虑太多,做事情也要一步一步的来,于是又问道:“设备准备好了,那人呢?”

张辉说道:“电台的几个主要播音员已经就位了,另外按照您的要求,阅读《射雕英雄传》的团队,我一共找来了6人,他们早就已经在录制对话了,进度是远超过电台需求的。”

“行。”杨文东听完后,又问道:“那音乐呢?”

张辉回答说道:“我们已经购买了超过65首不同的音乐版权,包括华语、粤语、英文。

另外,我也已经派人去日本联系他们的音乐公司,讨论购买音乐翻唱版权的事情,但目前还没有进展。”

“这个事的确急不来,对他们来说,肯定也要考虑一段时间的。”杨文东接着说道:“那就先用正常的音乐就行了,等以后再慢慢改进吧。”

“好的。”张辉接着说道:“新闻组目前也有了5人,他们会轮番在不同时间,保证24小时电台有人,而新闻内容的选择,就是由港华日报的同事来负责,他们比我们还专业。”

“也行,初期可以这样,后期你们两家还是要独立的。”杨文东顿了顿说道:“至少在自己正常职位上要用自己的人,偶尔帮忙那无所谓。”

“明白。”张辉又说道:“广告业务部门目前有三人,前期我们不接受一般的广告,只接受活动赞助商、听众点歌这些不影响体验的业务;

待后期听众数量上来后,我们会再慢慢的加入广告。”

“嗯,广告是肯定要加的。”杨文东听完后,说道:“以后你们要研究一下,广告如何才能做到不怎么影响听众,无形的嵌入进去。”

跟电视广告不一样的是,电视广告一切换,视觉上会先告知观众,而电台是靠听的,突然切换广告,会让人很难受;

虽说这个时代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不多,但人们也是可以选择不听的,所以能做好还是要做好。

更何况,电台本身也是有竞争对手的,连十几年后的电视台都在拼命的拉高收视率,电台更应该努力了。

“好的,这方面我们会研究的。”张辉说道。

杨文东又问:“准备什么时候开播?”

张辉回答道:“港府给的时间是3月1日之前,但我们因为准备的充分,外包按装设备的供应商过年也是加班加点,所以我准备在2月15号,就开播。”

“2月15?”杨文东想了下,道:“也就是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那好,我就等着听你们的新电台了。”

张辉笑道:“其实您现在也可以的,我们这段时间会一直的在这里锻炼,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行,那就听听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另外,我会让港华日报、明报,或者其他报社来报道这件事,这样你们在第一天,就能获得非常多的听众;

可要完全的准备好,不要在第一天出了问题,这电台可不是报纸,很多时候,是需要现场发布新闻的。”

“明白,我们会做好所有的准备。”张辉点点头,说道:“多谢杨生了。”

“那开始吧。”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张辉道:“好,准备开始.”

2月5日,香港的很多报纸,突然开始大规模宣传,新的香港商业电台即将在15号开播,频率信号为.HZ,并且第一天的听众,有机会获得价值千元的礼品。

很短的时间内,就让很多人知晓了这件事,毕竟,1000港元,在1960年的香港,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足够一个家庭一年吃喝的生活费了。

同样也有很多人好奇,这价值千元的礼品,到底是什么?

很快,时间便到了2月15日,当天早上8点,很多人便根据报纸上的频率,调到了香港商业电台,杂音之中,很快就变的清晰了。

收音机里传出了优雅的声音:【香港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香港商业电台。】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