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58章 电台开播的准备与音乐初谋划

数天后,围绕在长兴实业工厂附近的一些早餐铺,突然发现,他们的很多小吃突然开始卖不动了,特别是包子。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长兴实业每天给员工发包子了,于是好奇之下,他们也想办法弄来了两个,打开一看,比他们卖的还要薄皮肉多,油都有不少。

“唉,这包子不能卖了。”一名店主摇摇头,说道:“我还是去卖烧饼得了。”

另外一人说道:“烧饼也不行,人家天天都有包子,还买啥烧饼啊?

我看,还是卖油条吧,这个口味不一样。”

“也行。”店主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

……

港岛,港华日报大楼:

“这里还有点味道啊?”杨文东在大楼下面三层走了一圈后,皱眉说道。

秦志业笑说道:“杨生是担心这些味道对身体不好吧?这个您不用担心。

哪怕现如今我们只能用三层楼,这面积也是远超过我们需求的,现在大家风扇在通风好的地方办公就行了,再过两个月,就正常了。”

“行。”杨文东点点头。

随后,秦志业与张辉,一起介绍着这三层楼的规划使用。

目前来说,港华日报已经正式营业一段时间了,有着完善的各个部门,编辑、运营、业务、记者、后勤等等应有尽有。

电台这边则还是十个人组成的初期元老。

因此大楼第一层归张辉的电台,二三层则归港华日报。

不过等后续上面的大楼也装修完成后,那就会重新安排。

……

走完一圈之后,杨文东、张辉与秦志业来到了位于大楼一层的播音室。

杨文东看着眼前有些“古老”的设备,上面有着很多按钮、圆形或者槽型的调节档位,问道:“这就是你之前申请单中6万港元的音频控制设备?”

在电台牌照拿到手后,张辉便给了杨文东一份清单,涉及到几种主要设备,如覆盖全港的信号发射台设备,这个最贵,其他的还有几样,包括一套音频控制设备。

张辉说道:“是的,有了这套设备,可以调节主播说话的语音,去除杂音,这样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一些音乐家也会使用类似的设备来调节音乐。

只是进口的设备都会很贵,这套也是从法国进口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笑说道:“都能在港岛不错的位置买一套房子了。”

没有工业的地方,工业品就会异常的昂贵,这种非常稀少的设备更是如此。

“是的。”张辉也说道:“可如果没有这个设备,我们直接在电台上播放原音的话,观众听时间长了就会不舒服的。

包括香港英文电台以及公共电台,都有类似的设备,不过他们设备比较老了,论音质,是比不了我们的新设备的。”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行,你的播音员也招到了,那就来一段对话吧,我们正好听一听。”

“好的。”张辉立马招手示意身后的两人,随后又回头问道:“杨生有没有想听的类型。”

杨文东说道:“就听郭靖与黄蓉认识的那一段吧。”

“好。”张辉也立刻和几人一起去准备了,剩下杨文东与魏泽涛二人,找着了一份最近的港华日报,消磨时间。

不一会,播音间内便准备好,一男一女开始了黄蓉与郭靖刚刚认识期间的对话:

【郭靖看着少年黄蓉(男扮女装)即将被打,连忙说道:“被动粗,算在我账上!”

……】

播音间内,一共4人,一人演黄蓉,一人演郭靖,一人讲独白,最后一人最厉害,演各种路人……

过了会,一段剧情播完,杨文东说道:“还是有点不自在,看来只能录播了?”

张辉点点头说道:“是的,现场播放的话,我们的确控制不了每一个人都不出问题。

录好了之后,再根据哪些不好的地方,进行重录,我们之前试过,很废时间,最后只能一小段一小段的录,有问题就整个小段重录。”

“嗯,这也正常。”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香港的电影拍摄,也是这样的,所以不必在意,只不过有些新闻、广告的播放,不可能都录播。

后面还是要训练员工进行现场播放。”

“是的。”张辉答应说道。

“那行,电台信号塔的建设还需要两个月,这段时间,相关人多练习练习,等两个月后,电台开播之前,我再来确认一遍。”杨文东又说道。

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频道,很多都是需要类似前世的“直播”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做好充足准备及培训了。

“明白,杨生放心,这段时间,我会训练好所有人。”张辉承诺说道。

“嗯……”杨文东点点头,这样的事情,他也只能指望手下的职业经理人了。

随后又问道:“音乐方面呢?准备的怎么样了?版权买了多少?”

前世21世纪,家用收音机基本上没了,但车载还是有的,经常开车的朋友,如果喜欢听广播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没啥内容,电台就会放音乐。

而这个时代,信息传递慢,新闻内容也不会有那么多,那电台就需要依赖大量的音乐了。

只要音乐够多够好,那很多观众就是为了听音乐而存在了,香港公共电台及英文电台其实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我们已经买下了76首音乐的版权,数量上跟公共电台差不多了。”张辉回答说道。

“76首?”杨文东下意识的觉得太少了点,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太多的音乐,于是说道:“那挑几首比较好听的播放试试,或者公共电台播放的比较多的。”

“好。”张辉立刻下令手下去操作。

不一会功夫,播音间外面的喇叭里,又响起了一些音乐,一首音乐差不多2-4分钟。

十几分钟后,音乐便播放6首,第七首的时候,杨文东挥手示意停下来,随后问:“老张,这香港的好音乐还是少了点啊,还是因为我的口味要求比较高?”

理论上来说,杨文东对音乐口味的要求肯定是比这个时代高的,毕竟前世那么多经典音乐都被他听过来了。

他对刚刚播放是几首华语音乐不是很满意,不过如果现在的香港市民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张辉说道:“这个我不好说,但香港的音乐,很多还是来自于十几年前的内地,这十年基本上也没什么新歌。

反观就我知道的日本,那边好听的音乐就非常多,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好多新歌出现。”

“经济决定文化,没有一个好的经济,是不可能有什么文化产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再过20年,香港的电视剧、电影、音乐流行半个亚洲,其根基就是70年代香港经济变的很强;21世纪初的韩流席卷亚洲,原理也差不多。

没有足够的经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求艺术,去追求好听的音乐、好看的电影电视剧。

经济强国才有文化输出,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张辉笑说道:“是这个道理,美国电影业那么发达,也是这个原因,有足够的观看客户。

不过这两年,香港的几家电影公司也很不错,但音乐这一块,不太行。”

“正常,一般的人,连收音机都没有,更不可能指望他们去买唱片机了。”杨文东也分析说道。

香港的电影目前已经有破50万港元票房的存在了,但电视剧与音乐还是非常拉胯。

原因就是电影直接花小钱就可以去电影院看,但想看电视剧就得买大几百元的电视机、一个月支付25元的有线电视费用。

普通中产阶级都吃不消,音乐要稍微好一点,唱片机没电视机贵,可拥有的人也是少数。

张辉接着说道:“香港很多人,买收音机其实就是为了听音乐。

我也已经安排人去湾湾那边购买音乐版权了,只是那边跟香港差不多,好听的音乐也不多。”

电台属于公共部门,哪怕是私人的,也不能公开违反版权法,播放的东西必须是要有合法授权许可的,不然别人一告一个准。

“去日本买,你觉得怎么样?”杨文东突然问道。

张辉惊讶问道:“去日本买?

可以倒是可以,出钱他们肯定会卖,只是华人不会听日本人的歌啊?也听不懂日语啊?”

“如果,我是说如果……”杨文东顿了顿,说道:“我们买下日本歌曲中的曲,然后再配上中文,伱觉得怎么样?”

对于音乐,杨文东在前世也很感兴趣,包括香港的粤语歌曲,比如说beyond的歌曲,他就非常喜欢,哪怕是黄家驹去世30年后。

但他也知道,早期的香港、湾湾的华语歌曲,在“曲”这一块并非原创,而是买的日本歌曲的版权,回来翻唱。

“这……”张辉倒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想了想说道:“这样可能还真行得通,前提是小日本那边的娱乐公司同意这样做。”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有钱他们还能不赚?估计会有点限制,比如只能翻译成华语,并且只能在华语地区播放。”

在前世,他也不清楚港台歌星是什么时候开始翻唱日本歌曲的,但既然70~80年代可以,那现在快接近60年代了,应该也可以。

特别是,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七八十年代那么强,对于“钱”的需求必然更高。

“好,那我派人去日本的一些娱乐公司问问。”张辉答应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嗯,长兴实业的粘钩已经开始出口日本了,在日本的账户上也有一些日元,你需要的话正好给你用,免得兑汇的时候还有损失。

或者美元也行,我那边也有海外注册的公司,有美元账户。”

这个时代,外汇交易的成本是很高的,汇丰、渣打可是靠着这个,坐吸香港无数出口企业的血汗钱。

因此,他的很多外汇,都是放在海外的,特别是便利贴出口后的大量美元,早就被他之前注册的中间贸易公司,给留在了海外一些银行账户上了。

至于香港这边的投资,比如未来可能的房地产、新工厂建设等等,都是会尽量动用银行的资金,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好的。”张辉答应后,又问道:“那我们买下版权,在香港这边找谁填词与唱呢?

这个我们自己来做,恐怕不行,需要一些专业的人才行。”

“这样的人你认识吗?”杨文东反问道。

艺术主看天赋,跟努不努力关系不大,哪怕不是原创歌曲,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这样的人也是非常少的,特别是如今香港音乐产业不太行的环境下。

张辉回答道:“不算认识,不过我有联系到这类人的渠道,只是该怎么处理呢?不至于要挖过来吧?我们又不是娱乐公司。”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就直接买断他们的创作就行了,我们出钱问日本那边买歌曲翻唱版权,然后请他们填词。

他们如果能唱的好,那也可以让他们唱,如果不行,再找其他人,每个人每个项目都花一笔钱,但要保证翻唱之后音乐的所有版权在我们手中。”

为了电台的播放率考虑,手中掌握一些翻唱的歌曲还是不错的。

至于音乐产业,看后续反馈,如果真的有利可图,那也是可以谋划的,特别是等几年后香港电子产业大爆发,电子产品价格也会大降。

那依附于电子产品的音乐、电视剧乃至现如今的电台,都会获得大幅度的增长。

“好的,我明白了。”张辉点点头说道:“我会从这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只是无论是购买日本那边的音乐版权、或者香港这边的歌手配词,这速度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杨文东说道:“这是自然,我们也不需要很急,这件事很重要,但影响不到我们电台的生死。

现在重要的是各种设备的筹备,再就是专业人才方面的培训,其他的,等电台开播之后再一步一步的进行也不晚。”

“好的。”张辉答应说道。

……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