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39章 香港的商业大佬们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39章 香港的商业大佬们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廖生你好。”杨文东也是笑着招呼说道:“恭喜廖创兴银行再获新的总部大厦,我想贵行很快就要成为香港华资银行中的第一了。”

其实,如果没有发生1961年的挤兑,这件事还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廖宝珊虽然动用资金投地产,可他在地产上的收益也是很成功的,也就是说,这套违反常规“银行法”的运营方式,其实也是在不停的盈利的。

只是,开银行投资地产与借贷投资地产是两回事。

后者你就算地产投资巨亏,银行也没办法立刻拿刀逼着你还债,反而可能会想办法尽量的避免伱破产;

但前者,就算你经营正常,获利丰厚,可一旦一个谣言出来了,全民挤兑银行,那就是一家没有任何高风险经营的银行也是扛不住的,因为银行是绝对不能拒绝储户提款的要求的。

廖烈文听到这句话,显然很开心,但还是谦虚笑道:“杨生夸赞了,我们廖创兴银行,比起恒生还是差距不小的;倒是杨生,如今便利贴大王的称呼,已经名震港九了。”

“哈哈,这还要多谢廖创兴银行了。”杨文东说道:“现在媒体基本上也挖出了不少资料了,如果不是早期廖创兴银行的百元开户政策,我今天就算还能成功,也不会那么快了。”

当初即使有着艾琳娜的帮助,可如果没有银行账户,政府部门稍微大一点的单子,估计也就轮不到他了,这是规矩,连个银行账户都申请不了,政府或者大公司怎么可能跟你合作?

廖烈文笑说道:“杨生谦虚了,这种小事,顶多会麻烦一点,难不倒你的。”

“但也算是给了方便了。”杨文东又说道。

“那自然好。”廖烈文随后说道:“杨生,之前申请贷款一事,的确是因为我行在短期内难以凑齐那么多的资金,不过以后应该会好很多了,希望杨生下次还有需求,还考虑我行。”

“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如果不涉及存款,只是贷款的话,那自然没有问题,反正在哪借也是借,利息合适自然没问题,就算以后廖创兴银行出现危机,也波及不到贷款。

而存款这一块,他已经在恒生、渣打、汇丰三个银行开户,未来也会逐步的将资金转至这三家银行。

廖烈文笑了笑,他也知道眼下也只是大家随口说说而已,随后道:“那杨生里面请吧,里面目前人还不多,也有香港的实业企业家已经来了,或许,你还可以多交几个朋友。”

“好。”杨文东点点头,香港如今有点规模的实业家,除了东盛的老板,他还不认识其他人呢。

走进会场,杨文东定眼看去,会厅之中至少有30个桌子,不过,桌子也只占整个面积的一半,其他地方都是空的,三三两两之间,似乎认识的群体,就聚在一起。

在会场的外方,还有一个硕大的阳台,外面灯火通明,也有数人站在外面闲聊。

而会厅的另一边,放置着数个桌子,桌子上拜访的,都是各种包装豪华的美酒,杨文东眼见也不认识什么人,于是也就朝着酒桌走去。

靠近之后,才发现,酒桌之上有白有红,而在这里,他也发现了茅台,只不过包装跟前世不一样,头上还是软木塞子,倒是让杨文东有些好奇,它现在的味道与几十年后的有什么区别。

“先生很喜欢茅台酒?”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杨文东回头一看,约是一位35岁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看到杨文东的面貌后有些吃惊,但也没说什么。

杨文东也礼貌笑说道:“算是吧。”

在前世,他也不是很喜欢喝酒,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喝一点,也没什么兴趣,就是对21世纪的酒,也仅限的知道那几个知名品牌。

相对来说,他还是喜欢茅台多一点的,没的选择只能喝的情况下,就经常性的挑茅台,一个是名气大,一个就是他感觉口感要好一点。

“我也喜欢茅台,还好现在国货商店能够买到内地的物资,不然可就惨了。”中年男子笑了笑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国货商店的确方便了香港市民很多。”

英国鬼佬能够保住香港,不是因为它实力强,而是内地故意想让香港成为对外的窗口,特别是需要赚外汇。

而在50年代之后,国内便在香港成立了国货商店,将内地的很多物资拿过来售卖,换取外汇,这也是前世最出名的国企华润集团目前在香港的主要业务。

从轻工业品、茶类、酒类、瓷器、木制家具等等等等,应有尽有,且价格也便宜,香港人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享受了内地廉价物资的红利,不然活的会更累。

中年男子又笑说道:“我叫陈运南,是运南电子厂的老板。”

“我叫杨文东,是长兴实业的老板。”杨文东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

都来到这里了,目的也是为了结识一下香港的商圈中高端人士,名字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便利贴大王杨文东?”陈运南大吃一惊,随后似乎也想明白了什么,说道:“失敬失敬,难怪,刚刚我心中还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年轻的人来道这里。”

杨文东反问道:“这里来的都是商界的老板?他们的孩子不会来?”

有时候,一些商界宴会,富豪群体有时候会将自己孩子带上,为他们介绍一些长辈、同行或者敌人,算是为他们以后铺路。

陈运南摇头说道:“没有,这次邀请只请了各个企业的老板,或者一些政界与文化界的人。廖创兴银行这次搞这个宴会,除了本身廖宝珊本人喜爱之外,也是想再拉回一下与合作伙伴的联系。”

“拉回?什么意思?”杨文东好奇问道,用‘加强’应该更合适猜对?

陈运南笑了笑,随后小声说道:“杨生应该知道廖创兴银行在用自己的资金做地产吧?”

“知道,这件事不算什么秘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别说富豪群体,就是有点关系的普通人都知道这件事,甚至还有几家报纸曾经报道过这件事。

陈运南说道:“就是因为这个事,很多与廖创兴银行合作的企业,都开始撤离了,这东西的风险,我们可不傻。

他廖宝珊赢了,我们没好处,输了,我们的资金也就完了,你说各家公司的老板是傻子吗?特别是这里本身还有就是做地产的,都算竞争对手了。”

“也对,大家都是聪明人。”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

虽然他们不知道未来,可都是商场上打滚几十年的人,你银行的玩法对我又没好处,那凭什么要我跟着你后面冒险?

陈运南又说道:“只是着廖创兴银行,在贷款额度上又比其他银行强不少,外加廖宝珊的地产事业也做的很大,所以我们这些公司,有有些离不开,就处在尴尬的位置了。”

“原来是这样。”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陆生,你的公司是电子公司,那是做什么的?”

陈运南摇头说道:“其实也只是挂着一个牌子而已,说是电子,其实就是生产手电筒的。”

“那也不错,算家电了,市场应该很大。”杨文东笑说道,手电筒,也算家电之一了,在贫困的时代,这东西可以说是家庭里的宝物了,不然晚上乌漆嘛黑啥都看不见,点火的话又有安全隐患。

50-60年代,全球估计大部分人的家中都是没有通电的,足以想象能够带来照明的电器,市场会有多大。

陈运南说道:“市场的确大,可是赚的都是辛苦钱,做手电筒的厂家太多了,不光是香港,其他地方也多的是,这东西结构简单,有点钱谁都能做。

还有就是香港的贸易行控制着出口渠道,我们也都是将货给几个大洋行的,还需要内部竞价,日子可不好过。”

“没有渠道,的确难做。”杨文东点点头,渠道为王可不是说说的,香港的工厂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赚点人工血汗钱。

陈运南笑说道:“比不上杨生啊,能够直接与海外经销商联系。”

“产品特殊而已。”杨文东也没再扯自己,而是问道:“香港目前的电子公司现在有多少家?我看海关那边出口货物数据中,电子产品比值非常小,连0.5%都不到。”

“不算很多,而且做的也都是最简单的电器,像我们的手电筒、开关,复杂一点的就做不出来了。”陈运南说道。

杨文东又问:“那收音机呢?”

陈运南摇头说道:“收音机做不出来,不过我听说日本有一家大公司,准备香港建收音机工厂,只是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哦,多谢告知。”杨文东也知道了,看来小日本那边为了进入英联邦市场,准备在香港投资了。

而正是小日本电子企业的连续投资,带动了香港电子产业的发展,虽说后面它们又滚蛋了,但种子种下后,香港电子产业就可以自己生根发芽了。

陈运南好奇问道:“杨生对电子产业感兴趣?”

“没有,只是问问,我觉得香港工业,不应该只局限于最没有技术的低端产品。”杨文东笑了笑说道:“看欧美日这些国家,也都是从低端到高端,而电子产业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陆生也应该抓住机会,往上升级,做更高级的电子产品,只要东西做出来,那就有希望摆脱洋行的控制,再次一点,也能多赚一点钱。”

“哈哈~”陈运南笑了笑,说道:“说的简单,我还想造车着,但没这个能力啊,还是想办法做好现在的生意算了。”

“也是。”杨文东没再说什么,并不是什么人都想着有野心去将企业做的越来越大,永无止境的。

大部分到了一定程度,受限于能力与野心,差不多也就暂停了,因为风险太大,就说前世最知名的芯片研发,也就华为成功了,其他几家手机公司砸进去百亿,连个水花都没看见。

陈运南也没再追问,随后取出一张名片,又说道:“杨生,今天很开心能够认识你,这是我的名片,有空的话可以来我的工厂参观参观,我的工厂在北角。”

“好。”杨文东接过名片,随后也拿出了自己的一张名片,说道:“陆生也一样,有空来我这边坐坐。”

“OK。”陈运南笑了笑,随后招呼几句后告辞离开。

杨文东一看,陈运南又去找其他人了,看来是想借着这里的机会,跟香港圈子里的人多熟悉熟悉了。

他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也不至于一个一个的去认识,待会了解一下再说。

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杨文东的手中,也有了十几张名片,大家相互聊着也就认识了,而得知杨文东就是最近风头正盛的“便利贴大王”,不少人也都连忙交好。

过了会,廖烈文似乎从门口进来了,可能也是因为时间差不多了,该来的都来了,不过,他的身边还带着另外一人,一个杨文东没见过,但却熟悉的人。

廖烈文走上前,对着杨文东说道:“杨生,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长江实业的李生,两年前被媒体成为塑胶花大王;

李生,这位就是杨生,最近风头正盛的便利贴大王。”

李嘉成主动握手笑说道:“杨生你好,久仰你的大名了。”

“我才是久仰李生的大名。”杨文东也同样回礼说道。

不考虑李嘉成在以后几十年所做的事,只看这个时代,还是很厉害的,一款塑胶花,引爆了香港市场,随后大规模出口,让他成为了身价千万的富豪,同时也带动了香港其他塑胶厂进行转型,也做起了塑胶花。

廖烈文笑说道:“杨生,刚刚在门口碰到了李生,我不小心说了句你也在这里,然后他就要我前来介绍了。”

“如果是我的话,也会一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当然只是为了给众人面子。

如果碰到了李嘉成、包玉冈这些人,那结识一下倒也无所谓,但让他主动去就不一样了,他才懒得去,又没什么能合作的,即使哪一天自己做航运或者地产,那大概率也是竞争对手。

廖烈文又说道:“那两位‘大王’就好好聊聊,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好。”杨文东也是礼貌回道,随后看向了李嘉成,突然发现,似乎没啥好说的。

李嘉成似乎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却不慌不忙的取出一张名片,说道:“杨生,这张名片是我的,以后如果有什么合作的机会,可以来找我。”

“好。”杨文东自然也不会不给面子,随后也将自己的名片给了李嘉成,笑说道:“我们两个的产业跨度,似乎有点大了。”

李嘉成说道:“这没什么,每个人初期创业的时候,选择的方向也不一样,但以后就不好说了,香港就这么大,说不定会有机会的。”

“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两个人的产业目前完全没什么关系,基本上不看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甚至想敌对都难。

只是据杨文东所知,李嘉成很快就会进入地产行业,可一直非常低调,专门在边缘地带收购物业。

自己未来也会进军地产行业,虽然会有着竞争关系,但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有什么冲突的,因为首要的对手自然是英资,等击败英资了,才可能互为对手,不过这至少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了。

李嘉成又说道:“来,杨生,你应该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你又是刚刚创业,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在场的所有人。”

“所有人?有这个必要吗?”杨文东反问道,这现场看样子超过百人了,让他都认识一遍,他也不可能记得住。

李嘉成笑说道:“杨生,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我并非要带你过去,而是就在这里给你指认一下,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去结交。”

“好。”杨文东一听,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不然直接跑过去求认识也太突兀了点,倒不是说他做不了这样的事,前世做销售这种操作是正常的,只是现在没必要这么做了。

他的生意,跟在场的人关系都不大,来这里,能找到几个值得结交的,再认识一下留个印象也就够了。

李嘉成接着说道:“那好,那位是青盛实业的老板李庆生,他的工厂主要生产袜子与手套;那边一位是恒河实业的王跃文,他的工厂主要生产塑料衣架,那边那位是.”

李嘉成站在杨文东的身边,逐个的给他介绍着。

杨文东也是一个一个的听着,基本上都是做的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厂,不过有一些规模的确很大,多的也有六七百员工的级别。

突然,李嘉成又对着一名约30岁男子说道:“杨生,那人你不认识,但他的名字你肯定听说过,他是金镛。”

PS: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