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37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37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星系日报的标题有点长,不过在推出之后,第一时间就引起了香港所有报亭老板的注意,作为业内人,他们深知香港这个地方,普通人最关心的,莫过于财富。

多少人做梦都想发财,同时,也非常喜欢看那些已经发财之人的新闻,“商业神话”、“豪门”、“财富”这样的字眼,总是让人欲罢不能,所有的凡人,都是为了“财”而活。

很快,香港各地的报亭,都开始收到了星系日报的报纸,这种标题,不能说罕见,但也的确不多,加上封面标题吸引人,于是也就都看起了内容。

封面之上并没有照片,这是比较少见的,一般的人物宣传,都至少会有个模糊一点的照片,甚至是远处偷拍的,可这上面却没有。

翻开后的下一页,就是内容简介,这也是一般长片内容的写法,先将故事剧情大概讲一下,后面再讲细节:

【去年的年初,一位住在寮屋的少年杨文东,因为贫困与饥饿,从香港最大的建筑垃圾堆里找到了一堆废竹子,将它们打造成了可以捕捉老鼠的竹筒再去贩卖;

如同很多商业家一样,杨文东并没有满足小贩的收益,而是顺着同样的方向,开展了给香港货仓灭鼠的业务。

去年年中,九龙仓码头展开的热火朝天的大灭鼠行动,就是由杨文东所主导的,这也是九龙仓码头成立以来,最成功的一次灭鼠。

在这个过程中,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长兴实业,并发明了一款全新的捕鼠利器:粘鼠板。

这种产品很快就成为了港岛捕鼠的最佳商品,一度压住了曾经的捕鼠笼,因为它非常的方便。

如果只是这样,或许杨生会成为香港无数普通工厂的老板,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停止,在去年年底,他更是发明了一款叫做便利贴的商品,随后很快也成为了香港无数办公职员的最爱。

在取得香港的从之后,便利贴很快又在美国加州引发了畅销,如今的长兴实业,更是在尖沙咀组建了一个超大型的工厂,专门用来生产便利贴,据传,招工人数将超过2000人,长兴实业也会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雇主之一】

“离谱啊,这创业还能这么神奇?”报亭老板翘着二郎腿,一边抽着烟,一边逐字逐句的看着后面的详细内容。

心中则是非常的羡慕,为啥人家能创业的这么顺利?

他可是花了十年时间的折腾,才开了一间报亭,都已经让身边之人羡慕不已了,可比起这杨文东,简直就是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这人比人恨死人啊。

随后,他又继续向下看,后面的内容,自然就是讲的细节了,他也算看的津津有味,星系日报用了两页纸,来描述如今长兴实业旗下的三款产品,以及介绍着它们的销量情况。

“原来之前的魔方,也是这长兴实业的?”报亭老板此刻才知道,原来自己这段时间也在销售的魔方玩具,居然也是长兴实业的。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老板,给我一份华侨日报。”

“好嘞~”老板连忙放下报纸,随后从下面翻了一会,找到了一份客人需要的:“3毛钱。”

“嗯。”客人刚刚准备掏钱,也随意扫了一下报亭前方的几十份报纸,却立刻被一份吸引了,因为它的封面,写着“商业神话”四个字。

“这份报纸我能先看看吗?”中年男子指向着最前方位置的星系日报。

报亭老板笑了笑,说道:“老规矩,你只能看封面,后面可不行。”

从业数十年了,他早就知道什么样封面标题能吸引人,这“新商业神话”的标题连他都吸引住了,更不要说其他人了,一看到标题就知道能爆火,那自然放在显眼的地方。

而一份报纸的内容其实挺多的,但大部分内容,都是无趣的,真正吸引人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内容,就是靠着封面标题来吸引人,如果客人能随便翻几下,那报纸还卖个屁啊?

中年男子也觉得有点道理,于是说道:“好,那华侨日报不要了,我要这份。”

“先生,这华侨日报的内容也是不错的。”报亭老板见自己的报纸居然内耗了,立马急了,说道:“这样,两份一起5毛钱,怎么样?”

“行。”中年男子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支付了5毛钱后,他便立刻走到报亭旁边,在阴处看了起来。

报亭老板也没说什么,这很常见,有些人也不会非常忙,买了报纸就会在报亭旁边看一会,对他们也有好处,因为可能会买水或者饮料。

过了会,中年男子看完后,感慨说道:“真是厉害啊,一年时间就闯出这么大的事业?”

报亭老板笑说道:“香港这个地方,别看小,可还是真的卧虎藏龙啊。”

过了一会,又有几人前来,基本上也都被星系日报的标题封面给吸引住了,各买了一份。

而报纸的内容是有传播性的,一个人买了报纸,大概率是会给身边的人看的。

很快,到了下午时分,前来买报纸的人越来越多,超过了正常情况的两三倍,而报亭老板也发现了,很多是专门盯着星系日报,过来了直接买。

“这星系日报,可算是抓着热点了,这下估计一天能卖几倍了。”报社老板心中想道。

另外一边,当星系日报刚刚推出报纸的时候,赵成光便打来了电话,笑说道:“杨生,恭喜你了,从今天开始,你将正式进入港府及香港商界的视线了。”

“哈哈,多谢赵生的通知。”杨文东在电话里笑了笑说道:“其实我倒是情愿再低调一段时间的,等新工厂开工再说,可惜就是早了半个月。”

赵成光说道:“香港很多富豪其实都是这么想的,只是当伱的事业规模大了,就不太可能瞒得住媒体,特别是你开工厂的;

工厂那么大,其实有些人已经知道了,只是那些报纸也没想到这可能会成为新闻,所以也就一直没过问,就算没有这次事情,等你大规模招人,出口数据那么高,还是一样会被发现的。”

“对,我也知道。”杨文东跟着说道。

就是在香港做地产,做到规模大了也不可能瞒得住媒体,比如前世香港的那么多富豪,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发家几年之后就被公众得知了,不管是地产商、航运船王又或者各种工厂的实业大王。

到了一定程度是瞒不住的,除非做的是赵成光这种贸易生意,那无所谓。

赵成光又说道:“杨生,我已经通过一些关系,告知部分帮会不要自找麻烦,不过我也涉及不到全部;

虽说这些人中有点脑子的不会打你的主意,但就怕有犯浑的,而且还要注意一些混混或者亡命之徒,你那边的安保也要重视。”

“嗯,好,放心,我已经做好准备了。”杨文东回答说道。

在工厂自然是安全的,这里几百个年轻小伙子,基本上是安全的;家里也还行,还好之前买了小区的房子,不然租在普通的房子里,现在就麻烦了。

最让人担心的反而是路上,不过几辆车一起开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赵成光又说道:“杨生,其实也就这一段时间你要注意点,等香港社会习惯了你的存在,也就没问题。

另外,既然已经曝光出来了,那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与港府官员、或者香港的一些富豪有所交集,这样一来,黑白两道至少都会给你面子。”

“好。”杨文东说道:“等月底,廖创兴银行会有一个酒会,到时候我会去参加,那里应该有不少香港的商人。”

“嗯,这个可以。”赵成光顿了顿,说道:“政界这边,你有没有什么关系?”

“这倒没有。”杨文东直接回答说道,是真没有,唯一认识的且关系还行的就是早期帮助过她的艾琳娜了。

但她的人脉,在如今应该帮不了什么忙了。

赵成光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认识警队的一位高层华人,我替你们做一下中间人,大家坐在一起吃个饭,就当认识一下,如何?”

“好啊,麻烦赵生了。”杨文东欣喜说道。

因为自己的产品主要是依赖出口,且即使在香港出售,也都是单价非常低的产品,基本上涉及不到香港的商界与政界,因此哪怕如今规模越来越大,除了因为工厂扩张与部分政府官员有所交集外,其他的还真的不认识。

赵成光笑说道:“没事,我们两也算合作很久了,你好我才能好,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

不过杨生你虽然事业成就高,但毕竟太年轻了,一些事情要跟你提前说清楚,港府在经济方面管的不严,这一点你也清楚,港府的高层也是一样,只是,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直接收好处,而是间接的方式。”

“间接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怎么个间接法?”

香港如今的警察,权利非常大,本质原因其实是港府故意所为,随着“大英帝国”的没落,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很多殖民地,都已经没有能力再掌控了,连曾经的帝国明珠:印度,都独立了。

英国也没能力自己单独管好香港,因此被迫需要依赖香港华人,最直接的部门就是警察部门。

这个时代的警察很嚣张,不过华人富豪也同样是港府拉拢的对象,一般来说井水不犯河水,就算是这样的交易,警察那边也不会向对付小贩那样收费。

赵成光说道:“一般来说,就是正常的生意合作,比如你的公司,买什么东西,可以从他们手中买。”

“这有点不好操作吧?”杨文东皱眉说道:“我的原材料,可就那么几样,都是进口的。”

赵成光笑说道:“哈哈,杨生你想多了,他们也是懂规矩的,不会干涉大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且他们也不懂专业的东西。

这些人其实更喜欢做后勤类的生意,就说你未来的工厂,员工就超过2000人,那这2000人需要的一些工作用品,比如手套、工作服、桌椅甚至是吃的,又或者其他东西,这个需求量,就足以喂饱他们了。”

“原来是这样。”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

赵成光接着说道:“这几天你估计也没时间,媒体也会盯着你,也不适合与警方高层见面,等你的热度降了一点再说吧。”

“行,多谢。”杨文东笑说道。

随后又闲聊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一直在旁边的魏泽涛说道:“刚刚公司门外都已经来了一些记者,估计是想采访的,要不要让他们进来?”

杨文东反问道:“之前香港也有不少有名的华人,其中也有开工厂的,他们都接受采访吗?”

“有。”魏泽涛回答道:“不过他们的目的是想借着媒体来宣传他或者他公司的产品,因为这些公司的生产很多是在香港;

又或者主打出口,但也需要先在香港做出成绩,然后再跟洋行合作谈条件。”

“都是为了利。”杨文东点点头头,说道:“我就等等吧,身份被他们发现,那是没办法避免的,或早或晚,但我现在还不太想接受采访,总不能随便来一个小记者我就要接受采访吧?”

当工厂规模发展到很大的时候,想低调的确很难,不过让所有只是知道香港有一个便利贴大王,与所有人一看到他的照片就知道他是便利贴大王,是两回事。

前者明显会安全很多,且至少短期内对自己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小;

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人,其他商人或者政府的人,该熟悉还是要熟悉的。

或许,以后等到自己哪一天,在事业上的成就不低于70年代的包玉冈,连照片也瞒不住了,那就再说。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好的,其实也对,就算接受采访,也得重视第一次采访,一般也要找大媒体,外面的那些小媒体就算了。”

“那就这样。”杨文东说道:“按照赵成光的说法,媒体的热度一般也就一两周,这一两周过了,事情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魏泽涛笑说道:“差不多,当初塑胶花火爆的时候,媒体也追着长江实业,不过那个时间长一点,因为当时塑胶花的市场主要就是香港;

后来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也就没人再问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不过虽然不接受采访,但外面那么热,记者们也挺辛苦的,从冰箱里拿点冰的饮料,发给他们。

虽然不一定有用,但跟他们关系好一点,也没坏处。”

“好,我这就去。”魏泽涛笑了笑,随后起身离开。

杨文东则是看着手中的报纸,皱眉说道:“这些记者还真能调查,有些事情我都快忘了,他们居然也能调查出来。”

他手上的星系日报,虽然没有真的完完全全的将他的创业过程给复述了一遍,但已经算是非常的精准了,估计是真的顺着自己的发展过程,问了一堆人了。

门外的记者,很快每人都拿到了冰镇的可乐,心中也有所感激,雪中送炭总会让人有点记忆,只是,他们想采访的人,却不肯接受采访,这就让他们有点难受了。

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在工厂门口,期望待会下班的时候,能够拍两张照片,或者提问两句也好。

只是,就这样等到晚上六七点,一名记者忍不住问保安:“大哥,你们的老板晚上不下班吗?”

保安瞄了记者一眼,说道:“不知道,老板可能走了吧,我们这工厂,出口有好几个。”

“什么?”其他人也都一起炸锅了,等了半天人都没见到,见不可强求,也就只能各自回家了。

星系日报总部,数名销售部的职员,正在疯狂的统计着各个报亭今天的销量。

董事长胡仙也在旁边看着,周围还有李总编等一些人,过了会后,一名职员大声说道:“今天一天,一共销售了27236份。”

“27000多?很不错了。”李总编笑着说道。

“好。”胡仙也是很开心,问道:“安排去尖沙咀的人,见到杨文东了没?如果能够拿到第一次初次采访,那价值更高,这样的年轻人创业成功,绝对会成为全港所有人的偶像,甚至海外的华人都会感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