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25章 魔方的宣传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25章 魔方的宣传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公司后,车还没有停稳,负责整个工厂生产的周显龙开车准备出去,看到老板的车返回,便靠了近来,说道:“杨生、老魏,你们回来了。”

魏泽涛与杨文东也都先后下了车,让司机自己去停车了,看到周显龙后,魏泽涛笑问道:“老周,这是去哪?”

周显龙回答说道:“前几天你不是让我在附近找一家跟我们这样的货仓吗?然后改成生产粘鼠板的工厂,刚刚我接到中介的电话,他们找到了一家觉得还合适的,我就准备先去看看了。”

“这么快?”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这才没几天啊。

周显龙笑说道:“小赵那边催的急,我就一口气联系了十几个中介,这些中介应该是各有资源,其中一家可能手中就有差不多符合条件的。”

“嗯,行,你先去看看。”杨文东点点头,又说道:“带着立明一起去看看,毕竟是他负责粘鼠板这一块。”

如今对于自己曾经几位老友兼事业开拓期的元老,杨文东的处置方法也算是想了很久。

首先他们的能力肯定是不够的,毕竟曾经是文盲,哪怕学的再快,也是需要几年时间的,以后学的好的话那以后可以再说,但现在自然是没办法待在公司的高层职位的。

因此,粘鼠板这种纯粹依赖人工生产的产品,加上杨文东是指望这个产业能够带动寮屋里面的人群就业问题。

因此,基本生产这一块就让赵立明负责管理,主要是让他照顾一下曾经寮屋的人群,不过还是有两名有点学历的人辅助,外加周显龙负责整个公司所有的生产业务,也会不间断的提供一点帮助,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至于粘鼠板的客户业务、采购、财务都是后来正常招聘过来的人负责的,这是能力限制,杨文东这个老板也不会瞎搞自己的业务,硬是扶持一个能力不足的人上位。

苏依依也是如此,她如今更像是公司财务部门的一个助理,跟在其他数人后面学习,做辅助,基本上也不管什么事情,毕竟财务更重要,不过也可以成为杨文东的眼线。

唯一的特殊就是林浩宇了,固定物业灭鼠业务,是完全交给他负责的,反正这个业务,也纯粹是带动一点寮屋的年轻人就业,也不指望它赚多少钱,或者做多大,因为香港市场就是上限,没办法扩张。

周显龙回答说道:“好的,我本来也准备去一趟一号厂,接着小赵一起去。”

“行,伱们几人确定下来后,我也去看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最近他也会没之前那么忙了,怎么说也是新租了一间厂房,他也是要去看看,做最终确认的。

新工厂在拜神之后即将正式开建,这边的便利贴生产设备也已经铺满空间,采购部门也已经向着东盛制造继续下着订单,短时间之内,也算是就这样稳定了,只有等了新工厂建成后,围绕便利贴而存在的事情才会再次占用公司的精力。

周显龙说道:“好的。”

周显龙走后,魏泽涛说道:“杨生,小赵所在的工厂,是我们长兴实业的第一处工厂,因此编号1号,我们这里2号,如果老周那边这段时间租了新厂房的话,就是3号,新厂算是4号。

就是这4号,有点”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不太好,那就改成6号吧,我也喜欢6字。”

香港人,或者说华人普遍不喜欢4字,几十年后的内地人挑选车牌,都是尽量不要4,而是喜欢6与8的。

“好。”魏泽涛笑了笑,这可不是小事,还是得老板来决定。

二人一起走向车间内部,他们的办公室就在工厂门口,可以说是一体式的,只有等到新厂建成后,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楼

杨文东又说道:“我们现在是初期扩张,资金也有限,才导致了东一处西一处的工厂,等以后资金足够了,就尽量的有规划的安排工厂位置,那这些一二三,也就不需要存在了,或许做个仓库也行。”

任何工厂,当面临市场需求急剧爆发的时候,是不可能能够快速满足产能的,必须会有一个扩张的过程;而如果资金不够,那各种规划就没办法做的很统一。

比如你没有足够的钱先建工厂,那就只能租房子,甚至连租一个面积足够大的厂房也做不到,那就只能租小一点的,等过一段时间,资金情况好一点了再走下一步。

当初的长兴实业显然也是这个情况,好在因为有3M的强大渠道及交易证明,才使得他们早期获得银行贷款的速度快了很多,不然发展的过程只会更慢。

这种情况其实才是常态,很多企业都是经过了好几年,才逐步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这也还算快的了,大概率是产品结构简单的东西。

魏泽涛点点头说:“是的,我们的6号工厂.,也就是新工厂旁边还是有不少荒地的;我曾经也跟港府地政署的官员商量过,如果以后有需求,还会在旁边购买土地。”

“嗯,挺好的,有钱果然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段时间没钱,现在贷款下来后,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就是快速建好新厂,购买设备,提高产能,将贷款来的钱都给赚回来,或者说能够向银行证明长兴实业有能力赚回来,那后面,银行也会送资金过来。

而有了钱之后,所有的产能规划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了。

二人分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不一会功夫,魏泽涛又过来了,递给了杨文东一份资料,说道:“杨生,这是明报提供的首页广告位的报价价格。”

“明报的?对啊,你去过明报了。”杨文东接过文件,又问道:“见到金镛先生了?”

魏泽涛摇摇头说道:“没有,见的是明报另外一位创始人,叫做沈宝新,我是跟他商谈的一些合作内容。

后来我跟这位沈宝新闲聊了后才知道,现在的明报,金镛不负责管理,就是埋头写,一天要写2000字出来,头发都掉了很多了。”

“2000字?”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挺费劲的,一天2000字?”

现在的文学跟几十年后的网文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单论质量、内容深度、文笔、故事描述等角度来看,金镛写出这2000字,恐怕比网文中的三五万字还要费劲的多。

魏泽涛笑说道:“差不多吧,明报现在就是依靠这新刊登的《神雕侠侣》来卖报纸的,他们也才初创,现在连记者也没几个,报纸上也没什么内容,谁去买明报不是为了啊?

如果哪一期上面没有内容,那根本就没什么人买,就是我们向它买广告,也是要求当期必须要有2000字的内容的,估计其他商家也是一样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这报社行业想要做好,没那么容易的,也只是点缀,终归还是要靠新闻内容,才能长期做大的。”

魏泽涛也道:“是啊,不过,金镛的很多人都喜欢看,只要在连载的这一两年慢慢的培养新闻团队,将新闻内容做好,那说不定这报纸也就成了。”

“嗯,如果资本不足,这个方法,的确是最佳方法了。”杨文东也同意这个观点。

明报在历史上就是这样成功的,先靠着内容以及金镛本人的名气,将明报的品牌给立起来,然后就是跟正常报纸一样做新闻,加上金镛本人影响力巨大,最终还是成功了。

这种招数别人是复制不了的,香港的其他几家报社,也都是靠着强大的资本,先砸进去做团队、做内容再做渠道,靠着金钱开路、花费了很长时间,但最终成功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真正从资本层面获利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过,很多大资本做报社,也并非为了盈利,大部分要么是为了有了报纸可以推销自己的产品,要么就是为了“喉舌权”。

魏泽涛笑说道:“别人可复制不了的,这香港的,还是他的最好看。”

“对。”杨文东自然也赞同。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那您看看这内容与价格行不行?行的话,我们就准备就这么打广告了。”

“价格我也不太清楚,跟同行比起来怎么样?”杨文东看着纸上的数据,反问道。

魏泽涛回答说:“如果看销量对比的,明报比起其他报社也差不多,在有的时候,它们一天能卖掉上万份,购买的群体,倒也算是收入不低的人群,跟我们魔方的客户倒也匹配。”

“行,那就没什么问题。”杨文东又看了下内容,笑说道:“这个宣传内容,还包含了香港大学数千人没有破解的玩具,不会得罪人家大学吧?”

“不至于。”魏泽涛摇摇头说道:“只要不是凭空捏造事实即可,我也跟杨教授说过,他也说这没什么,不过让我也把中文大学的名字也给加上去了,这也是事实,这段时间中文大学那边其实也有很多人在玩魔方。”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拉同行下水,可以.”

魏泽涛又说道:“除非,有人在短时间内破解了这个问题,那对于这两个大学来说,就算有点丢人了;如果长期没有,甚至其他海外大学也破不了,那谁也不会当回事了。”

“那应该没问题。”杨文东放回手上的文件,说道:“就这样吧,先通过明报宣传一波。”

“好。”魏泽涛收起文件,随后又说道:“其实沈宝新还跟我说了一件事,他说我们通过明报来宣传,绝对成本最低效果最强,因为明报的报纸,是周转率最高的。”

“周转率?”杨文东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魏泽涛解释道:“就是一个人买了报纸,看完后会给其他人,这在报纸行业乃至书刊行业都很常见;明报主要就是靠,而喜欢的人很多,但一般十个人有一个人买就够了。

所以表面上一天一万的销量,但对于广告商来说,能够看到的顾客可能比其他报纸同样一万份销量要多不少。”

“这倒是有点道理。”杨文东听完后也很认可。

他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全班不少同学都喜欢看《昆仑》与《搜神记》两本,那时候的价格是一本书5块,作为学生每人都买就太奢侈了。

于是全班一人出几毛钱,各买一本,再一个人一个人的看;只不过因为大家都等不及,于是就把书给撕了,然后一张一张的看.

魏泽涛又说道:“沈宝新故意透露这个事,但收费却又正常,其实也就是想收获广告商的好感了。”

“很聪明的策略。”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他们明报想要做大,就是需要广告费,然后反向培养新闻团队,所以这明报也不仅仅是靠着金镛的能力啊。”

虽说金镛的很厉害,但明报能够发展成全港最大的报社之一,绝对不可能是仅靠的。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他们以后做大了,对我们也有好处了,我先去联系他们,过几天就可以登报了。”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已经与赵成光说过了,他会将魔方送到全港的很多小店之中,也包括一些大商场。”

之前的粘鼠板,上不了台面,所以只能走低端销售渠道,一般的商场,是不可能卖这玩意的,也没人会去商场买这玩意,甚至就算是在前世,大超市都不会出售这种东西。

便利贴的特性是给办公人群使用,并非民用品,因此香港这边大部分是长兴实业直接对接的,给赵成光的也只有少数。

而现如今的魔方,潜在的客户群体更是分散,任何人都有可能购买,这种就是绝对需要依赖遍布全港的各种销售渠道了,这就自然需要再次与赵成光合作了。

魏泽涛笑说道:“那就看多少人,会对一万港元感兴趣了。”

三天后,明报的首页方面,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小方块,组成的大方块。

港岛金钟的一间报亭。

一名男子走上前,询问道:“老板,明报的报纸,今天更新了吗?”

“更新了。”报社老板笑着说道:“今天的内容我看了,李莫愁在追杀小龙女与杨过了。”

“那可必须得看了。”青年给钱后拿到报纸,看到方面,皱眉说道:“这是什么?”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