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17章 拿下35万尺地皮与银行的备选

下午,魏泽涛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杨生,港府那边已经对地价进行了最终的确认,同意了我们的价格,一尺2.85港元,一共99.6万,我们只要付钱,便可以直接买下那块地了。”

杨文东大喜,说道:“那先将地给拿下来。”

这次买地,并非拍卖,所以也不存在一锤子定价的情况,而是双方在讨价还价,又因为选择的地方,附近也没有什么大型工厂,地价难以参考,所以扯皮了一段时间。

虽说产能扩张的需求很急迫,但也因为贷款没那么快下来,所以也还是花了一点时间与港府协商。

魏泽涛点头说道:“好,我也已经跟建筑公司协商了,准备建楼,先用我们资金将工业楼建起来;廖创兴银行那边的贷款慢了一点,倒也不急。

地基平整加工业楼建造,再快也得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

“2个月?”杨文东还是觉得有点慢了。

魏泽涛说道:“杨生,这个时间已经是极致了,一般像我们这样的工业楼,基本上是半年的建造周期。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二楼以上是要放设备的,虽然便利贴的设备也不算很大,但建筑质量要求还是会比用来组装的工业楼要求高不少。”

“嗯,行,如果几家建筑供应商都这样说,那也只能这样,安全第一。”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设备方面呢?这个资金量可不小的。”

魏泽涛说道:“东盛那边答应可以为了我们的订单,紧急加盖一个车间生产,并且单独招人,这样不挤兑他们其他的生产任务。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需要我们先一次性下订足够的订单并先支付一半货款,不然他们就只能按照正常的方式生产,顶多给我们加速一点,那样就太慢了。”

“能不能找其他人做?”杨文东又问道。

魏泽涛回答:“可以倒是可以,只是香港造设备的工厂本身就不多,我也曾经跟他们联系过,他们倒是很乐意给我们做设备;

只是要这么短的时间生产这么多台,他们也提出了跟东盛类似的要求,如果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找东盛,至少他们熟悉,能保证质量。”

“倒也是,紧急加大产能,还是只有我们一家能用的设备,他们肯定是需要一定的保证的。”杨文东倒是也觉得这算正常。

这些设备厂不可能知道自己未来的潜力,说了他们也不会信,涉及到大量资金投入建新厂房,他们肯定是偏保守的,搁谁都一样。

现如今,自己目前所在的工厂一共有86台东盛的设备,一台差不多是5000港元,之前贷款的80万,一半都花在了设备上,不过因为这几个月的生产,也回款了差不多二三十万的利润,加上其他运营消耗,手中差不多还有50万左右资金。

但未来新工厂的面积是这里的20倍,虽说不至于立马铺满,但按照产能计划,在前期购买约300台,而这么多设备就算有个折扣,这也需要差不多一百三四十万的资金了。

自己手中的50万美元,一半差不多需要支付购买大片土地的费用,外加土地平整及基建费用,还有一半也需要筹备胶水厂等等。

新厂的设备以及未来物料购买、正常运营费用,至少在初期是需要依靠新贷款的。

不过实在贷款慢了或者少了,那自己就只能放缓进度,也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就是会少赚很多

而有了足够的资金,扩张也会更快。

魏泽涛轻舒一口气,道:“我昨天又催了下廖创兴银行,应该是卡在了廖宝珊那边了,廖烈文答应会再询问一下。”

“之前廖烈文也说过,廖宝珊也是看好我们公司,现在却卡住了,算个什么意思?”杨文东皱眉,说道:“就算觉得400万港元资金太多了,那也是可以谈的,要么降低额度,要么增加利息,这事情也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魏泽涛顿了顿,说道:“会不会是因为,那廖宝珊将自己银行的资金都用在了自己的地产公司之上,短时间之内周转不过来?”

“你这么说,倒是真的有这个可能性。”杨文东思考了会,也觉得是这个可能。

廖宝珊用储户的钱炒地皮开地产公司,香港商界很多人都知道,但用了多少,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用的太狠,短时间之内拿不出自己要的400万港元,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代400万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去中环买块差不多的地皮都足够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廖创兴银行要么从自己的投资中回收部分资金,要么就是再拼命吸储。

400万港元的资金不是小数目,没那么快就能筹齐的。”

“我也听说过这段时间廖创兴银行又开始高吸吸收小储户的资金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看来,可能真的就是这个情况了。”

吸收小储户的资金,也是廖宝珊第一个开始的,当初这一点可是帮助了早期创业的杨文东。

这种方法虽然繁琐了点,但的确给廖创兴银行带来了大量的资金。

魏泽涛也同意说道:“只是,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资金,会让我们很被动的,如果早点拿到,我也就可以一次性建整个超级工厂了。

还可以现在就下单给东盛,这样第一批设备就可以在新工厂完工后进场,那就可以立刻准备投产了,不然再耽误下去,就会影响我们的产能计划了。”

超级工厂,是老板杨文东给接下来的新的大工厂起的名字,这个工厂的建造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能够满足美洲的便利贴产能,再顺便初期开拓一下欧洲及亚洲等市场。

目前因为产能不足,也只能等待。

杨文东思考片刻后,说道:“廖创兴那边什么原因导致的贷款下不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等了;

这样,你将我们的基本资料、3M公司与我们之间的流水、便利贴在全球市场的大概市场分析都整理好,然后给恒生银行、或者其他几家银行,我们也不能全将希望放在廖创兴银行。”

魏泽涛提醒道:“杨生,我们的抵押物顶多就是即将买的那片工业地,抵押的价值也不高,就算给了其他几家银行,也很难获得这么多的无抵押贷款的。

那就得跟廖创兴银行一样,重新走一遍无抵押的贷款申请,这个时间估计也不会短。”

当初他们都喜欢与廖创兴银行合作,又何尝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玩的比较野,只要不是风险特别大的,那他们为了利润就敢放贷。

可其他银行,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对来说,审核肯定要严多了,最终就算能贷款,估计也会降低额度。

杨文东说道:“没事,先申请再说,反正我们也准备将资金换银行了,这些资料迟早也是要给他们的。”

如果只是换银行,资料其实也不是必须要给,但既然换了银行,肯定会有合作的,要不然不是白给银行送钱吗?相关资料早点给银行,至少也没坏处。

“嗯,好的。”魏泽涛点头答应下来,随后又问:“我们自己的资料倒是好说,但与3M的资金流水,是需要廖创兴银行提供的。

如果我们申请,那就是等于告诉他们,我们要去其他银行借贷了。”

杨文东笑说道:“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才好,说不定还能催他们快一点,就算他们没资金,但从其他银行拆借一笔不是难事,估计就是舍不得多花钱,才在拖延我们。”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也是,是该提醒一下他们了,我们现在也不是几个月前了,就算现在还要找银行贷款,也有多的选择。”

几个月前,长兴实业没有多少产能,那还真的太依赖银行,甚至只能依赖廖创兴银行;不过现在,倒不能说比银行强势,但腰杆子也能挺直一点了,至少给点银行压力没问题。

杨文东又问道:“廖创兴银行不会不给流水吧?”

“这倒不至于。”魏泽涛笑说道:“银行提供流水,也是银行本身的义务之一,虽说这样的事,如果他真的不提供,去法院折腾对我们也费劲。

可这种做法,是自绝与所有其他客户,任何一个客户知道了自己存款的银行做这种事,恐怕都会慎重考虑会不会继续合作。”

“这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大企业其实很多时候怕打官司,其实不是真的怕打官司,而是某个事情传播出去后造成的影响,特别是会影响到他其他的客户,那影响可能就是得不偿失了。

因此,限制资本家的其实不是良心,而是利益;如果某个客户对资本家毫无影响,那他必然不会在乎,反之就会非常重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区里的商店与火车站的商店.

魏泽涛接着说道:“那我等会就电话廖创兴银行,让他们准备好流水,我明天就去取,然后就去找恒生银行,顺便开个户,反正也是有这个计划的。”

“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短期内,自己的便利贴乃至粘鼠板、粘蝇板的业务,都需要等到新工厂建成后、以及胶水工厂建成后才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发展。

这段时间,相对来说,他倒是算闲的了。

第二天,魏泽涛去了廖创兴银行,去拿流水清单,估计也会被廖创兴银行所招待,毕竟,也算是个大客户了;而他,则是去香港大学了。

怎么着魔方也是未来自己进军玩具产业的第一款产品,他还是非常重视的,香港本土什么时候能够成功,也影响着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计划做出口,而香港市场的第一站,就是香港大学。

汽车来到了香港大学的后门,杨文东单独下车,以“学生”的模样走进了校园,他的年纪,放在学校里,都只能算是低年级的

港大的校园,在春天显然很漂亮,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朵,让人耳目一新,空气之中,也飘逸着春天的香味。

约好的地方自然是在食堂,只是当杨文东进去的时候,很快也就找到了目标。

“你怎么还是穿的校服?”杨文东来到了位置,不客气的坐了下来,说道:“穿穿自己漂亮的衣服不好吗?其他人好像也没有都穿校服吧?”

虽然也不太懂现在港大校园的规矩,但杨文东一路走来,大概也就一小半的人穿的是校服,显然学校也不是强制的。

“我就是喜欢穿学校的制服啊,而且它们也很漂亮啊,蓝白相间,不好看吗?”白玉洁看到杨文东后笑着说道,随手推过来一瓶可乐。

杨文东接过冰可乐,刚刚外面的确有点热,打开后喝了一口,跟着说道:“这校服一般般吧,不过伱穿在身上就挺漂亮的。”

“杨生可真会说话。”白玉洁笑了笑说道:“你要吃什么,我们可以直接去前面拿,算我的。”

“行。”杨文东也不客气,能在港大上学的,一般家庭条件也不会差。

在这个时代、或者说更早的古代,但凡能够有机会正式学习的,至少都是不差的家庭了;而大学更是最后一站,除非是那种有政府支持的特困家庭。

只是香港现在根本就没这个政策,港府绝对推崇“自由市场原则”,连银行投资房地产都不管,更不可能花钱资助穷苦人家了,就算是为了政治作秀,那也会给一些鬼佬。

主打的就是一个“只赚钱,不花钱”.

港大的菜还是不错的,有点像前世的快餐模式,学生们以带着章的饭票结账,杨文东还特意试了下想花钱买菜,结果被拒绝了,必须去买饭票。

白玉洁看出了杨文东的想法,笑说:“食堂是不容许收现金的,被发现了要被罚款的,听说是我们学校的经济学教授弄出来的规矩。”

“有道理的,给现金的话,收钱的往口袋里一塞,谁知道啊?”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他端着饭盘,跟在白玉洁后面,似乎吸引了附近几个同学的注意。

杨文东又道:“看来你在学校里很出名啊?好多人都看着你。”

白玉洁回头,表情有些怪:“并不是,是我姐比较出名,她的成绩非常好,连港大的教授都建议她去英国或者美国再深造学经济。”

“去国外留学?”杨文东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疑问道:“你们是双胞胎,年龄一样大,但你不是才大一吗?”

白玉洁似乎有些无奈,说:“我姐她小时候成绩就很好,比我好很多,所以就跳了一级,她今年大二,是可以考虑去欧美考研的。”

“哦,厉害了。”杨文东笑了笑,能在学校跳级的,一般的确比较厉害了。

香港如今有两所大学,其中香港大学是三年制,香港中文大学是四年制。

在香港大学上了两年,就可以申请去欧美再深造了,不过前提是家里的有钱。

这个时代的香港经济对比欧美差的很远,再加上欧美大学的收费,对他们本地人来说都是堪比前世中国人买房一般的经济负担。

来到刚刚的位置坐下后,白玉洁又说道:“其实,之前在电话里说的那个恢复一面的,也是我姐。”

“真的?。”杨文东倒是真有些惊讶了,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恢复一面,也很不错了。

“只是,她现在有些沉迷进去了。”白玉洁摇了摇头,说道:“她也只是多次复原了一面的魔方,可如何能够每次恢复一面,她现在也没找出规律。”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的确很难,能偶然性做到恢复一面已经不错了。”

偶然性的恢复是一回事,能够多次恢复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找到方法能够保证每次都恢复,那难度就是非常大了。

哪怕只是一面,在原先历史上,在魔方有些名气之后,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被一些数学家找到了方法。

白玉洁又问:“杨生,这魔方能复原,应该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数学技巧吧?就跟破解很多密码一样?”

“有点类似。”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果然,我姐也没猜错。”白玉洁笑说:“算了,先不管我姐了,我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想采访一下发明这个魔方的人,杨生看行不行?”

关于书名,我知道大家有争议,但这是编辑的建议,之前的名字太文青了,早就不适合市场了。

这两天的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改名后好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