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09章 一万港元的悬赏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109章 一万港元的悬赏

作者:水下野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泽涛说道:“杨生,这段时间我想过这个问题,这魔方与您之前的两款产品不一样;

便利贴与粘鼠板,都是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的,本身作用非常强,一旦推出市场,人们了解它们的用途后,那只要有需求的,就极有可能愿意买单,因为这两样东西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

但魔方.,是新玩具,又不像卡通类与器械类玩具,人们看一眼就知道它的用途,我估计,我们以后最大的难题,就是告知人们这魔方,该怎么玩。”

“分析的很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不要说在这个通信异常困难的年代,就是21世纪那种移动互联网可以链接到每个人的时代,一款新玩具出现,想要推广出去也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携带着非常爆款的idea。

而现在的香港,即使是不差钱,想打广告都很困难,因为使用电视的成本非常高,全港拥有电视的家庭,勉强只有一万户左右,报纸的客户也一样比不了20年后,因为很多人不识字。

魏泽涛看了一眼旁边的洪学飞,随后又说道:“我与老洪商量了下,或许当初您鼓励我们研究魔方复原技巧的方法,可能就挺适合我们推广魔方的?”

“你是说,花钱悬赏第一个能够想出破解魔方复原方法的人?”杨文东笑问道。

当初魔方刚刚做出来的时候,他就开玩笑的说要拿出1000块奖励二人中,谁能够找出复原魔方的方法。

洪学飞点头说道:“是的,当时我是挺心动的,只是这个难度太高了,我研究了半个月,都是没有丝毫的头绪。

以我的经济情况,在香港普通人之中其实已经算可以的,我都心动的话,那其他人肯定也会一样,所以只要悬赏,那就肯定会有人试图尝试。”

“有道理。”杨文东笑问:“那你们觉得悬赏多少钱合适?”

“1000的话太少了,我觉得三五千差不多。”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想要吸引全港的消费者,就得多花点钱,虽说1000也能吸引大部分人,但未必能够吸引媒体关注,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很难告知所有人这件事了。”

“嗯,靠着事情本身的热度,然后让媒体主动来报道?”杨文东笑了笑,这倒是有点像后世的自媒体时代了,只是这个时代,传媒播放什么,是传媒企业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后世流量衍生出来的大数据。

随后他又说道:“三五千还是不够的,一万怎么样?这不更有震撼力?1后面4个0,是不是很有感觉?”

“1万?”魏泽涛与洪学飞也被吓了一跳,他们原本以为三五千,老板都未必会同意,想不到却被直接加倍了。

一万港元,就是他们也都心动万分,这么多钱,都足够在香港普通位置买一套普通房子了;又或者,去中环附近,都可以支付一套不差房子的按揭了.

“这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啊。”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只要吸引力够,那自然有更多的人来购买,先不说别人能不能拿到这悬赏,就算拿到,只要热度炒的够高,那更多的人购买,我们也能将这个价钱赚回来。”

“这倒也是。”魏泽涛想了下也觉得有道理,又问道:“那如果有人很快就破解了怎么办?”

“不太可能。”杨文东摇头说:“不过真的要是有这样的人,我给他钱也是应该的,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

而且,我们还可以以这个人为热度,来炒作,方法么多的是,不用太担心。”

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杨文东,对于很多炒作商品之法,也有着比这个时代更强的认知,特别是雷布斯的各种操作,让杨文东经常性的目瞪口呆

不过,其实这也不用担心,因为短时间内有人破解魔方恢复方法的可能性几乎是0;这可不是运气,而是非常复杂的数学难题。

前世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计算,一个普通人,给他一个魔方,不告知他恢复方法或者公式,那他也需要26年,才可能将魔方恢复;

而这只是恢复,恢复一次与总结出每种状态都能恢复的方法,这又是天与地的难度。

魏泽涛见到老板这样说,也就没再多想,随后又问:“那魔方的定价,我们该定多少?”

一般的玩具,他也是知道大概的价格区间的,因为总是有很多同类别商品,自己的如果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必须定在跟别人差不多的价格,不然就是卖不掉,或者亏本。

可魔方是新玩具,不存在同类商品,甚至连这类益智类玩具都是非常少的,怎么定价,就得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杨文东放下手中的魔方,说:“我打算,我们的出厂价定2.5港元,终端售价的话,考虑到给予经销商的利润,大概在3~4块钱左右左右。”

“3块钱?”魏泽涛与洪学飞被吓了一跳,二人沉吟了片刻,随后魏泽涛说道:“杨生,这个价格也太贵了点,香港的玩具,除了一些复杂结构的电动玩具,很少能有这个价格,而且这些还是挂着一些国外品牌、以及在大商场卖的原因。”

“你们觉得贵,但是我却不觉得。”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同样是粮食,在美国与欧洲,可以说价格便宜的发指,可能一个人工作一天赚的薪水,能够买上百斤粮食。

但是在香港,很多普通人一天辛苦工作,却只能买几斤,勉强可以说养活家庭;那如果说是一些东南亚国家或者非洲,可能工作一天都买不到半斤粮食,甚至想工作都没这个机会,伱们应该知道是为什么吧?”

原先历史上的80年代初,魔方推出的时候,也是走的高价路线,因为这玩意本身就是给高学历的人玩的,至少初期肯定是如此的。

在开始很难走量的时候自然要定一个高价,因为宣传的成本也很高。

而魔方本身是有着自我传播名气的能力的,随着时间过去,名气与销量才逐步走高,就是这个过程比较慢,杨文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加快这一步,不然也是需要等很久的。

至于互联网时代的魔方,超级便宜,那是因为专利早到期了,拼的就是成本。

“因为社会环境不一样,所带来的基本工作价值不一样。”魏泽涛几乎没怎么思考边回答道,这是很多人都曾经考虑过的问题。

同样的工作,比如水电工,在香港就很一般,一个月估计也就七八十港元;但在美国,做同样的事情,就能拿到十倍乃至更高的收入。

就是这么不公平.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对人来说是这样,对商品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是每个地方都能生产的东西,那价值就看其他生产成本。

但我们的商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就看社会成本,可问题是,我们的东西非常小,如果全球价格不一样,那就会给别人形成一条利益链,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定下类似的价格;

这样的话,处于利益最大化,我们就需要以欧美社会能承受的成本为基础,来给其他地方定价,一切,以欧美市场为核心。”

包括便利贴、魔方这样的小商品,都是属于个头小、单体利润不低的商品,这些商品如同后世的iPhone手机一样,不说全球价格都得一样,但至少也应该差不多,差距一般也是由各国不同的关税造成的。

因为不这样,肯定会有很多人发现其中的“正版走私利益”,从而搞出这种生意,虽说产权方从法理上也是有办法对付的,可没必要这么折腾自己,太耗费精力,且这样做的人也可能非常多,又难以调查。

反而像一些大件,倒是可以在全球不同市场定完全不同的价格,如汽车,就可以根据不同市场本身的商业环境,来定制价格;如80年代的桑塔纳,国内价格就比欧美要贵的多,因为当时的国内没有汽车产业链;同理到了21世纪20年代,大众ID7在国内20万,在欧洲却要四五十万.

魏泽涛听完后,也明白过来,说道:“杨生是准备将魔方定为高端玩具,走高价路线了?”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魔方跟一般的玩具不一样,它本身没有任何可玩性,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绝对会把它扔掉。

所以说我们的魔方,跟大部分玩具不一样,成年人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他们买了自己玩或者给他们的青少年孩子。

望子成龙,可不是我们华人独有的,能够对孩子智商有好处的东西,家长们自然也是愿意花钱去买的。”

“对智商有好处?”魏泽涛欣喜问道:“杨生的意思是,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宣传方式?”

“是的,如何恢复魔方,本身就是需要人思考的。”杨文东笑说道:“所以它本身的确是能够提升人的思考能力的,至于智商,这玩意本身也是虚的,也不算虚假宣传了。”

“杨生想的可真是周到。”魏泽涛已经大概明白了老板对于魔方的市场定位了。

杨文东接着说道:“还有一个问题,我可以出一万港元,但怎么让很多人知道这个事?这才是最难的。”

宣传的成本,很多时候比研发还要高,就算是抖音自媒体横行的时代,想让一个城市里的人都知道一样东西或者一件事情,那难度也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大资本在后面推动,且不一定能成功。

魔方在前世能够出名,那是因为已经流行几十年了,现在却还是陌生玩意,就算有人看到它会感兴趣,但总不能一个一个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吧?

就算是这个时代有抖音,全面推送一样东西,也不可能让哪怕一部分人立刻对一样东西感兴趣。

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杨生,魔方的复原,应该只有高学历的人才可能能够做到,我们的初步客户,就应该是这个群体才对。”

“不错,你也想到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香港的高学历人才应该聚集在中环那边,但我们不太可能去那边宣传,也做不到。

但还有一个地方很合适:大学!”

“大学?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香港大学生,基本上也都是有钱家庭了。”魏泽涛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笑说道:“他们家庭有钱,所以花几块钱买魔方也无所谓,而魔方的奖金上万,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的,特别是还是个人的。”

香港的真正有钱家庭,自然是送孩子去国外留学,以英国为主,加拿大与澳洲次之。

接下来的,自然就是在香港本地上大学了,成立于1910年的香港大学,比起国外顶级大学自然算不了什么,但能够上的家庭,至少也是香港较富裕的中产阶级。

“我有一个朋友,倒是认识香港大学的一名教授,或许可以通过他的关系进去。”魏泽涛笑说。

“好。”杨文东点点头,香港就这么点大,能够混的不错的人,基本上以前都多多少少有些交集、或者曾经有过抱团取暖的行为,因此相互之间总能通过一两个人联系起来。

第二天,一行人来到了位于薄浮林道的香港大学校区。

林荫小道之间,魏泽涛笑说道:“杨生,这香港大学的历史你可知晓?”

“不太清楚,只知道是1910年左右成立的。”杨文东回答说道。

魏泽涛说道:“对的,不过初期说是大学,还不如说是一个学堂,一年只有几十个人毕业;香港大学是从1948年开始,被港府支持,大规模扩张,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虽然离国外大学还差的很远,但培养的人才,对于香港倒也是很不错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嗯,以后,我们得招聘一些这里毕业的人。”

“那还是要等我们有点规模的。”魏泽涛笑了笑说道:“不少华人工厂也曾经来过这里招人,结果折腾了几天,也就一人去了,还是一名被香港几大洋行淘汰的学生。

这里的毕业生,更倾向于进政府机构、或者英资的大洋行,华人企业想要招到人,还是有点难的。”

“正常,现在的香港的确是英资的天下。”杨文东倒是没有在意。

这也是常态,正常人就业是不会看企业前途的,也大概率看不懂,他们只看规模,只看现在能够到手的利益。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内,一名约50岁的秃头男子接待了众人。

当听完几人的来意后,他也是非常震惊,问:“1万港元?你们没开玩笑?”

“当然是真的。”杨文东笑了笑,随后从口袋之中取出一张银行本票,说:“这是廖创兴银行的一万港元银行支票,任何人只要拿到手,就可以直接去银行,银行再向我确认后,就会直接给现金。”

大额支票的兑现,银行是需要签字者授权的,这也是这个时代保护无法联网账户的一种方法。

教授看着支票,眼神之中都有了一丝贪婪,随后问:“那我们这些老师如果破解了方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