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100章 用户投诉及粘合剂投资计划

3月20日,晴:

杨文东来到了新工厂后,却发现赵立明与林浩宇也在这里。

“怎么了?”杨文东看见七八个人挤在会议室里,有些奇怪。

此刻,周显龙、魏泽涛、洪学飞几人也都在这里,在桌子的中间,还放了一张粘鼠板,这阵势,有些奇怪。

魏泽涛见老板来了,于是站起来说道:“杨生,我们的一批粘鼠板,被一位贸易商送去了印度尼西亚,原本也只是想先试探一下市场,但却出了问题。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之上,常年高温,最近一段时间温度很高,我们的粘鼠板送过去后放在仓库里。

可能因为仓库白天封闭,温度非常高,板上的胶水全部流出来了,导致一箱货全废了,还把人家仓库给弄脏了。

贸易商因此投诉我们的质量问题,还要求索赔。”

“胶水化了?”杨文东以前倒是考虑这个情况,只是一直没出现,于是问道:“我们的产品外包上有没有写清楚温度?”

魏泽涛回答道:“没有,我们只写了有效期一年,实际上几年后也能有用,只是个建议。”

“那以后要加上温度限制,至少说清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魏泽涛跟着说道:“这个可以,只是这次的事情?”

杨文东想了想说:“我们没有说清楚,也算有点责任,跟对方商量下,只要价格合理,对方没有狮子大开口就可以。”

做生意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得担责任,不管是对供应商还是客户,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这样才能长期稳定的合作。

除非是那种想打一枪换一炮的生意,那就另说。

魏泽涛点点头,道:“好,这方面我会与贸易公司沟通的,也要不了多少钱;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再次发生?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去年夏天,粘鼠板也在香港、欧洲与日本卖了很多,日本与欧洲夏天都不是很热,香港的话虽然纬度比较高,但因为靠海,也不是很热;

所以如果我们用的胶水非常惧怕高温的话,去年的确不一定会发现。”

林浩宇跟着说道:“东哥,其实去年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的粘鼠板放在墙边上等着捕老鼠,过两天后,再去拿的时候,有时候也能发现地面上有一些胶。

但当初我们没在意,面积也很小,将东西清理了下就没管了,后来这些事情都是其他人做了,我也就忘了。”

“做过实验的了没?”杨文东又问道:“验证一下?”

魏泽涛回答:“做了,昨天我收到客户投诉后,第一时间就用吹风机吹了一下我们的粘鼠板,的确会出现高温之后,上面的粘剂变软,有流液现象。

但吹风机也只是吹出热风是没办法控制的,只能证明,我们的粘鼠板碰到高温会有这种现象,但多高的温度、多长时间后会出现,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嗯。”杨文东点点头,思考了会,问:“现在市面上有没有那种能够做实验的设备,就是可以控制一个箱子里的温度?高温或者低温?”

在前世,杨文东也是去过一些工厂的,知道有一种东西叫高低温箱,是专门用来检测产品高低温性能的。

虽然现在的科技与前世差的很远,但既然冰箱有了,那低温肯定能实现,高温加热就更简单了。

“有的。”魏泽涛说道:“我以前公司做塑料产品的时候,也是要做高低温试验的,只是这种设备香港没有生产的,得从日本进口才行。”

杨文东又问:‘东盛也没有嘛?’

魏泽涛回答:“没有,理论上东盛应该也能做出来,但没什么太大的市场,香港虽然有很多做玩具的,但也都是小作坊模式,没几家会真正的检测玩具的各种性能。

这种测试设备,又不像我们的便利贴生产设备,就算是我们,也顶多买个一两台,其他一些大工厂,估计也差不多。”

“也是,那就先从日本进口这样的测试设备过来。”杨文东点点头道:“等设备到了,我们再做详细的测试,其实也差不多是时候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产品了。”

之前公司规模小,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可能存在的小概率质量问题,他也没办法完全避免,再说很多问题,只有发生了才会知道是什么。

如今工厂规模大了,一切都需要正式化管理,其中试验检测部门,也是需要存在的。

“好的,我立刻联系贸易商。”魏泽涛回答说道。

杨文东又拿起桌上的粘鼠板看了看,又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谁做工厂都会有质量问题的。

关键是以后要怎么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以及尽量避免其他问题的出现。”

所有人听完后,也都相互看了几眼,但短时间内,还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杨文东又说道:“先这样,这种事也不可能立马就有好方法,大家回去想一想,老魏留下来,我们说点其他事。”

“好的。”魏泽涛点点头;其他人则是起身离开。

待所有人走后,杨文东放下手中的粘鼠板,说道:“这个事只是小事情,但我们也不得不重视,因为我们现在对我们的产品,其实了解的也不多,这才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以及隐患。”

魏泽涛问道:“杨生担心的,是胶水与纸张?”

“纸张就算了,这没什么好研究的,比普通A4纸稍微好一点就行了。”杨文东说道:“最核心的就是胶水,不管是便利贴还是粘鼠板,胶水,都是核心。

但当初我创业的时候,也没有太多能力去研究、了解胶水的特性,只是凭着感觉与多次尝试的经验来选择的;

当时的环境是可以这样操作的,但现在我们企业大了,产品也是卖到全球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环境温度、湿度都不一样,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特性了。”

“是的。”魏泽涛也说道:“现在我们工厂,也只有一套从德国进口的,用来检测粘性数据的设备,但这个的确也只能测常温状态下的数据,用来出货没问题,但做实验就不够了。”

“所以,我打算成立专门的试验部门。”杨文东跟着说道。

其实几个月前,当初还没招老魏等人之前,他与赵立明便讨论过要对粘鼠板进行一些测试;

不过当时并不是考虑到高温问题,而是究竟使用多少胶水,才能在成本与捕鼠效果之间形成一个平衡,因为胶水是最大的采购成本,因此最近特意买了一台德国的进口检测设备,花了好几千港元。

而现在出了这样的质量问题,虽然不大,但足以敲响警钟了,做企业,一定要重视质量,而质量不是靠嘴说的,是要投资进去的,无论是人、设备还是一些规章制度等等。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成立一个专门的实验室也的确不错,其实我也想过是否要换胶水,说不定我们能找到更便宜以及效果更好的。

但前段时间的主要精力就是增加产能以及资金问题,这种事,暂时还是以稳为主比较好。”

杨文东笑了笑,道:“对,之前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现在虽然产能也还需要扩张,但至少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了,资金与人员短期内都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了。

所以,现在我更想尽快的将我们的产品给研究透彻、清楚,还有就是你说的,有没有更好的胶水,粘鼠板本身利润就不高,又非常耗胶水,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便利贴的价值远在粘鼠板之上,对胶水的需求量也低,因此,这方面还不敏感,为了保证不出问题,他直接使用了高端医疗用品所用的胶水,就是单价贵了点。

而粘鼠板就对成本非常敏感了,虽然不指望着它赚多少钱,但既然都希望借着粘鼠板来带动就业与自己的影响力了,那成本方面肯定也是要控制的,利润越高,自己也能轻松养活更多人,也能打开更多的市场,从而带动更多的就业;

一切都是正向循环的,所有好处的基础都是利润,再差一点至少不能亏本.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明白,我会让猎头公司查看看,香港这边有没有做化学研究方面的人才,估计比较少,香港没有这种化工产业,沾边的都很少。”

杨文东想了想,又问:“老魏,伱觉得在香港做胶水怎么样?我们自己做?”

“做胶水?”魏泽涛有些犯难,说道:“杨生,其实在之前我也查过这方面的资料,胶水这玩意,虽说可以以土制方法来制作,但这种只能说简单场合能用用,粘粘东西没问题。

可想要标准化生产,保证很长时间内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那就必须要以现代化方式来生产,这就是现代化工产业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也知道是化工产业,那在香港开这样的工厂,会有哪些问题?环保吗?”

魏泽涛回答说道:“环保倒是小问题,只要我们不在人多的地方建厂就行了,香港有很多小型金属冶炼厂、轮船维修厂,污染不比一些国外的小化工厂差,除非我们的胶水厂做的非常大。

真正的问题是人才方面,就算我想找一个负责检测的,恐怕都得花点时间,香港基本上没有化工产业,这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没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人才的确是个问题。”杨文东点点头,后世21世纪美国海军衰败就是因为缺维修人才了,但老美却没办法,足以看出,人才在产业链、国防中是多么的重要。

魏泽涛又道:“如果杨生舍得花钱的话,其实也不是没办法,直接从日本、美国那边挖人,但代价会非常大。

还有一点,就是所有的原材料也都是化工品,也一样需要进口。

虽然我们的胶水是进口,可只要进口一样东西,而胶水的原材料可是很多种的,还有一些催化剂,我们也需要进口.”

“也是。”杨文东其实也知道这是很难的,原材料、产业链、人才,啥都没有,就算自己有钱也很难做出来的。

“除非.”魏泽涛顿了顿,说道:“我们有很大的需求,只要需求够大,那就是划算的,不管是挖人、建厂或者统一采购,有了规模,就可以操作。

只是,就现在的情况,恐怕也满足不了这个需求,以后倒是有可能。”

“那是肯定的,便利贴的市场非常大。”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魏泽涛顿了顿,说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3M是全球级别的胶带巨头,旗下也有化工厂,据我所知,美国的工业成本也在越来越高,低端产业都开始面临日本的竞争了。

如果他们能够来香港建工厂,生产胶水、胶带,就能形成一个产业链了,那我们也能跟着建一个专门生产粘鼠板胶水的工厂了。”

“你这想法倒是挺好的。”杨文东听完后,笑说道:“只是为了我们能够生产胶水,就像让3M给香港带来一整套化工产业链,想的也太美了”

“哈哈.想想而已。”魏泽涛说道:“但如果没有产业链与工人,我们的确不太可能在香港建胶水厂的,反过来,我们去日本建倒是更现实一点。

可这样太折腾了,还不如安心点,直接买成品算了,除非我们以后的需求规模,到达很高的地步,不然就不划算。”

“嗯,那就还先以采购为主吧。”杨文东也知道,现在的确做不了。

做实业,本身也不太可能什么都自己做,虽说重要的东西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目前这个时机还不适合,只有再等等了,等以后自己规模更大了,资金更多了,再考虑。

魏泽涛又说道:“虽然我们不能自己生产,但也是可以采取多方采购的模式来进行成本管控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后世内地自己没有天然气、石油,也就只能采取多方采购的模式,这也算是一种缓解措施了。

随后他又说道:“虽然短时间内生产不了胶水,可研究还是要的,以后的试验部门,除了验证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也要配合研究市面上的各种胶水,看看哪一种最符合我们。

这样也不需要多少人,实在不行,就去日本化工厂挖人,这么多年来,那么多华人去日本留学,特别是湾湾那边,应该也是有这方面的华人人才的,挖几个过来也足够这方面的研究了。”

不能生产,但不代表不可以做一些基本的研发。

倒不说研究新胶水的成分,而是从市面找寻最合适的胶水,事情一步一步做,等以后有能力了,再自己搞深入的研发,又或者建工厂,香港建不了产业链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建。

比如再过几年也会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湾湾,那里的工业环境,还是支持有化工业存在的.

一切,就看以后的发展了

PS:大家可能觉得香港做化工不现实,但现实历史上也是有的,1958年就有一名留美的化学家田家炳博士(可以百度)回港创立的田式化工厂,主要是做塑料薄膜、建筑用胶,人造革等,可能也不是那种高技术的化工产业,但规模也不算很小的。

再说本书也不可能在香港大搞化工,只是初期因为需求建个简单、小的,而且我也查过,胶水产业在化工产业中,是属于低技术低污染的轻化工(肯定比组装厂污染大一点),唯一的难点就是在于研发及原材料种类多,想研发出好的胶很难

不解释我又怕被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