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军,夫人叫你去种田 > 第84章 身世

将军,夫人叫你去种田 第84章 身世

作者:香辣鸡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她是认真的,她真会做。

邵老爹却觉着闺女是心疼他,不想他在外挨饿受冻,才把活儿给揽过去了。

他的大胖闺女,真是世上最好最好的胖丫头!

邵点点看着自家亲爹眼眶里逐渐汹涌的泪意,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吧,老爹,你又要哭啦?

你忍住啊!

别忘了你是个恶霸!

“爹!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个给你!”

邵点点赶紧从荷包里掏出了用瓷瓶换装过的壮骨颗粒!

邵老爹的泪意果真戛然而止,睁大眼,愣愣地看着邵点点递过来的瓷瓶,问道:“这是啥?”

邵小道:“就是你吃过的伤药,上回就买了,一直忘了拿出来。”

邵老爹接了过来,左看右看:“哦,这回换了个瓶子啊?”

这种瓷瓶的密封性更好,是符郎中给她的。

“和以前的吃法一样吗?”邵老爹问。

“一样的,一天一次,一次六颗,睡前服用。”邵小,“吃完这一瓶,应该能恢复得差不多了。”

如果可以,再来最后一瓶巩固一下疗效,就更万无一失了。

听了邵点点的话,邵老爹的眼底不自觉地泛起一抹亮色。

若在一个月前,他是不信自己的手能彻底痊愈的,可自打见证了这种颗粒的药效后,他也开始对自己的伤势抱有信心了。

他很期待,自己能重新抓起两百斤大刀的那一日!

邵康小心翼翼地收下药瓶,突然心生感慨:“哎呀,过了一个年,你和二蛋大了一岁,爹也老了一岁!”

邵点点一脸无语:“爹,你才三十六!很年轻的好不好?”

古人成亲早,邵老爹十八岁就娶了陈氏,二十岁得了人生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原主。

原主一个月前刚满十六。

邵老爹长得帅,个子高,又是练家子,身板儿也不差,这要是搁前世,妥妥迷倒万千少女的帅大叔!

也就是在古代二十当爹,三十当爷,自个儿把自个儿的叫老了。

邵点点道:“爹,你没发觉自己的精气神更好了吗?”

邵老爹活动了一下筋骨,若有所思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儿。”

邵点点:开什么玩笑,早睡早起身体好,孩子都知道!

邵老爹帅气地摸摸头:“闺女,你说我是不是越年轻啦?”

邵点点:“眼角的皱纹儿还是有的。”

邵老爹:“……”

--

邵老爹将邵点点叫去了自个儿屋,样子有些神神秘秘的。

“爹,你干嘛?”邵点点问。

邵老爹打开箱子,在里头翻找了半日。

“啊,找到了!差点儿以为弄不见了!”

他满头大汗地转过身来,手里多了个陈旧的桃木盒子。

他把盒子递到邵点点面前:“打开。”

邵点点接了过来,手一沉,她说道:“盒子看着不大,却挺沉的,质量不错啊。”

邵老爹笑着催促:“快打开!”

“哦。”邵点点打开早已染上厚重岁月痕迹的桃木盒,一股尘封的桃木香气扑鼻而来,隐约带着一丝十分清冽的冷香。

奇怪又好闻。

邵点点的目光落进锦盒,只见里头躺着一块质地莹润的翡翠玉佩。

黎女士前世极爱收藏翡翠,邵点点虽不曾刻意研究,但也多少懂一些。

这块玉佩的种水很老,堪称帝王级翡翠,若是做成镯子与珠串,价值不可估量。

翡翠是要养的,邵点点时常看见黎女士给自己的翡翠们泡水。

哼,黎女士都没给她泡过澡!

她不是黎女士亲生的,翡翠才是吧!

思绪跑远了,说回翡翠。

邵老爹俨然没这心思,就那么随意地扔去压箱底了,玉佩缺水严重,都没什么光泽了。

也亏得种水够老,若是换成嫩种翡翠,只怕早出现绺裂了。

“爹,这块玉佩哪儿来的?看起来很值钱的样子。”

“传家宝。”邵老爹说,“以后就是你的了。”

邵点点愣了愣:“咱家……还有传家宝?”

她爹不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吗?

孤儿是中听的说法,外头那些乡亲是叫乞儿与放牛娃的。

“现在它是了!”邵老爹说。

邵点点:“……”

邵点点问道:“爹,你花了多少银子买的?”

“不我买的,应该……是捡的。”邵老爹回忆说。

邵点点纳闷道:“什么叫应该啊?”

邵老爹解释道:“就是我也不记得了,打记事起,我身上就有这块玉佩。它看着像是能值几个钱的样子,我就想着要是哪天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把它拿去当了!”

值几个钱?

你是不是对几个有什么误解?这块翡翠卖出去,能养活大几个村子了好么?

她爹啥运气啊,这种宝贝也能捡到?

邵点点仔细端详着玉佩的形状,对她爹道:“爹,这块玉佩看起来只有一半?”

“一半?”邵老爹喃喃道,“我捡了块残玉?”

邵点点赶忙摇头:“我的意思是,它是一块对佩,这是左边的一块,右边应当还有一块,合起来正巧拼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邵老爹道:“我就只捡了这个。”

邵点点端详着玉佩,问道:“爹,你还记得自己是哪里人吗?”

邵老爹摇头:“不记得了。”

他是三十年前闹饥荒时,流落到杨柳村的,那会儿他才六岁,记忆模糊得差不多了。

邵点点也听说过一些当年的事,杨柳村的灾情比杏花村更严重,杏花村是有老邵家的人救济,杨柳村是真饿死了几十口人的。

邵点点问道:“当时不是快饿死了吗?怎么没用它去换点吃的?”

邵老爹想了想:“可能当时小吧,没想到。”

其实好几次他快过不下去了,都没卖掉这块玉佩,硬生生咬牙挺过去了。

为啥就是没卖呢?

他也说不上来。

……

邵点点收好玉佩回到东屋时,卫廷也在。

她刚想问你怎么在我屋里,话到唇边记起这家伙的床塌了,已经名正言顺地搬来与她同居了!

卫廷正坐在床边,借着窗户纸透进来的光亮,欣赏着桌上的一副对联。

欣赏是邵点点美化后的形容,但其实,这家伙的眼神更像是审视,无比挑剔的审视。

“你翻我东西!”邵小。

卫廷淡淡说道:“掉地上了,我捡起来而已。”

说着,顿了顿,又道,“谁写的?”

邵点点神气地说道:“一个朋友!怎么样?是不是不比你写的差?”

项公子的墨宝,连沈院长也想收藏的,想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呵。”卫廷不屑地嗤了一声。

“瞧不上就别看!”邵点点抓过对联,卷起来放回锦盒,收入柜子。

卫廷望着紧闭的柜门,眼神一点点冰冷了下来。

——

三小只在家里关不住,大雪天也要往外跑,邵二蛋去村里遛娃。

邵老爹则回房补觉。

邵点点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后院儿,抓起小刀,认认真真地给三小只做弹弓。

她做是会做,就是这刀吧,有点儿钝。

“给。”

一只修长如玉的手握住一把匕首递了过来。

邵点点的目光顺着这只玉雕般精致的手,一路上移到他俊美无双的脸上,心道,这家伙真是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啊。

棚子下,阴影处,堪称死亡打光,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张菜色脸,他却硬生生扛住了。

他初来那会儿,肌肤是淡淡的小麦色。

在家养了一个月的伤,除了偶尔几次被邵老爹叫去学种地,其余基本没晒太阳,倒是养出了一丝玉润的白皙。

与女气是不沾边的,他整个人英气十足,杀气也十足。

“谢了。”

邵点点接过匕首。

她不止一次见卫廷擦这把匕首,看上去十分锋利的样子,她眼馋许久了。

今日总算摸到了。

第一感觉是沉。

邵点点一点点、十分具有仪式感地拔掉刀鞘。

卫廷淡淡提醒道:“很锋利,你当心点。”

邵点点歪头一笑:“你担心我啊?”

卫廷呵呵道:“我是怕你弄脏了我的匕首!”

邵点点得意地歪了歪脑袋:“那你可以不要给我呀,我不管,你就是关心我!”

卫廷不理她了。

邵点点开始削树杈,一刀下去,她直接惊艳了。

“哇!好快的刀!”

这莫非就是传言中的削铁如泥?

邵点点又试了几刀,顺手得不得了。

“卫廷,你这是什么匕首啊?”

“喜欢?”卫廷道。

“嗯!”邵点点诚实道。

卫廷淡道:“把令牌还给我,这把匕首,送给你。”

我丢!

敢情你是打的这个主意!

邵点点就差没给他来一刀了。

本以为他是良心发现,见她给他儿子做弹弓做得吃力,于是贡献自己的匕首,以助她一臂之力。

呵,果然不能把男人想得太好!

……

却说三小只奔出家门后,开始在雪地里呼呼地跑,他们人小,跑着跑着就跑不见了。

邵二蛋把三小只从厚厚的积雪里刨出来,叹道:“你说你们,人还没雪高,非要出来玩!”

三人不管,就要玩!

忽然,他们被一阵婴孩的哭声吸引。

三人齐齐循声望去。

“怎么了?”邵二蛋问。

大虎道:“舅舅,有人哭。”

“有吗?”邵二蛋道,“没听见啊。”

“有。”二虎说。

“嗯啊!”小虎也听见了。

邵二蛋抓抓脑袋:“你们听错了吧?哪儿有人哭?”

三人一个抓他的左手,一个抓他的右手,一个推他的屁股墩子,把他往老邵家的方向推着走。

待到近了,邵二蛋果真听见婴孩儿的啼哭了。

邵二蛋直挠头:“你们三个啥耳朵呀?这么老远也能听见?”

里头嗷嗷大哭的是邵玉娘的孩子。

邵玉娘遭了大罪了,从夜里生完孩子到现在,腹痛不止不说,还没有奶水。

孩子饿得哇哇大哭。

邵玉娘闹心极了,偏偏让大哥去镇上找小姑子一家请大夫,请到现在也没回来。

隔壁的周氏上李家去瞅了瞅,回来对邵玉娘说,小赵氏开奶了,奶水多到不行,孩子吃不完。

这话犹如一把刀子扎进了邵玉娘的心里。

为了顺利产子,邵玉娘截胡了小赵氏的稳婆,结果,生了个闺女不说,还把自个儿弄成了这样。

这叫什么事儿?

邵玉娘是拉不下这个脸去求小赵氏的。

最后还是方氏看不下去了,抱着孩子去了一趟李家。

不论小赵氏怎么看邵玉娘,孩子是无辜的,小赵氏把孩子抱过来喂了。

这段日子,邵点点隔三差五给李家送肉,老李头与钱氏没舍得吃,全给了小赵氏与两个孙儿,小赵氏的身体养得不错,奶水很是充盈。

邵玉娘的闺女吃饱喝足,总算是甜甜地睡了过去。

方氏感激不已,可一想到玉娘的作为,又有些尴尬与讪讪:“我……我一会儿再抱过来喂。”

钱氏进了屋,说道:“放这儿吧,大雪天的,没足月的孩子也不怕冻着了?等玉娘开了奶,你再把孩子抱回去。”

方氏一想也唯有如此了。

“一会儿我让锦娘过来。”

小赵氏可以帮忙喂奶,可换尿布什么的,就不好麻烦人家了。

方氏走后,钱氏将煮好的糖水蛋递给儿媳:“不生气了?”

小赵氏摇头:“不生气了,我还得感激玉娘把稳婆抢走了,不然遭罪的可是我了。”

钱氏轻咳一声:“这话可不许在外头说。”

小赵氏笑道:“我知道的,娘!”

钱氏是好婆婆,小赵氏是真心拿她当亲娘看的,所以心里想啥就说啥了,对着外人她不会的。

一直到傍晚,邵锦娘与邵玉娘的大哥才总算把大夫请回来了。

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大夫。

“这么年轻,靠谱儿吗?”方氏小声问儿子。

邵大郎道:“卢大夫碰巧出去了,于是让我找了张大夫。”

真相是,玉娘小姑子夫家的身份压根儿没那般好使,人家卢大夫懒得出诊,于是让自己的徒弟过来了。

这徒弟还没出师,只学了个半吊子,加之玉娘是女子,他为其诊病多有不便,只把了脉便胡乱把药方给开了。

邵大郎又一刻不停地赶去镇上抓药。

大年初一荣恩堂是没开张的,所幸他去镇上找大夫时,看见有家小药铺开着门。

邵大郎去那儿抓了药。

谁也没料到的是,一碗汤药下去,邵玉娘非但没能好转,反而血流不止,胸闷不已,当场晕了过去!

方氏抱着昏死过去的女儿,尖叫出声:“玉娘——”

老邵家的人彻底慌了。

邵大郎见妹妹竟然变成这样,一把上前揪住了张大夫的衣襟,怒不可遏地说道:“你这个庸医!我打死你!”

张大夫脸一白,正色道:“我怎么就是庸医了!我可是荣恩堂的大夫!分明是你抓的药不对!”

邵大郎咬牙道:“我是按你给的方子抓的!”

张大夫梗着脖子道:“那……那就是药材不好!许多药过了期,或是以次充好!吃下去形同毒药!你是在哪里抓的药!”

邵大郎道:“一个姓符的郎中家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