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枭臣 > 第三卷 雨乱京华 第三百二十九章 魏正醇立木取信(上)

大奉永熙元年七月,在经历了历时一个多月的永熙之论后,由吏部起草,丞相,天子双重盖印的永熙新政正式在大奉颁布。

新政各项条款律令加起来共计两千三百字,共分三项,第一项吏治革新,大体内容不过就是朝堂上的那些措施,不过为了权衡这些老臣,还是做了不少的让步。

第二项革新经济,这一项革新是宁枫提出的,削减朝廷财政支出,增强地方财政,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干涉,减少赋税,增强百姓收入,削减农业税收,增强商业税收。

重农抑商是大奉千百年来不变的宗旨,农业是立国之本,而这项措施的颁布将矛头直指江南一带的富商,为此,还在经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第三项便是由魏正醇亲自起草并且负责实施的民生百计,关于惠民利民的政策列举了足足一百零三条,因此被称民生百计。

从百姓衣食住行到未来婚丧嫁娶,事无巨细,全部列举其上,包括春耕减税,宵禁限时,耕种补贴,婚丧补助,家中有军户者按参军时限按照三比一减税,参军三年者,可免一年赋税。

同时奖励耕织,由地方官府通缉,凡地方耕织名列前茅者,可在当地官府领取一定奖励,这个奖励从数额上来看,还不是少数。

新政刚刚施行,就在大奉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质疑的,有支持的,有不理解的,甚至还有直言反对的。

因为永熙新政的颁布,魏正醇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被加封为大奉少师,这个少师虽说只是一个虚名,并无实权。

但对于魏正醇来说,二十多岁就能担任少师之名,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的认可呢。

初夏风起,魏正醇和一众护卫走在殷都街头,新政颁布一个月了,魏正醇也很想看看下面百姓对新政的看法,政治改革的根本是为了稳定大奉的统治,而只要百姓稳了大奉才能稳。

不过来到城门口视察的魏正醇发现新政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自己新政规定的清清楚楚商户摆摊之时早晚各延长一个时辰,可是当他来视察的时候发现这些商户还是和之前一样,在午时过后就动身离去。

而新政上规定商人离市的时间明明是白天未时,夜间戌时,这一个时辰看似不多,可是对这些商户来说能多摆一会就能多一会的收入,如此好的政策摆在这里,为何还要按旧制来呢?

一时间不得其解的魏正醇来到殷都都护府,见到了殷都府衙张心侃,张心侃看着面前这位身着红冠鹤袍的少师大人,是赶紧低头行礼,恭敬的不能再恭敬。

魏正醇走进府衙,坐在这个昔日里殷都府衙才有资格坐的光明正大牌匾下的宝座上,沉声道:“张大人,本官今日前来不为他事,就是想问问你关于新政的情况,新政颁布最先受益的自然是皇城根的百姓。

你作为天子圣城的父母官对于新政实施一个月来的表现作何评价?当然了,你不需要特意迎合与我,本官只是想知道最真实的情况。”

张心侃咽了一口唾沫,尴尬的抬手道,“承蒙少师大人关心,新政实施后,下官就带着府中衙役四处宣传,张贴告示,派人走街串巷的朗诵,就是希望百姓能明白朝堂的一片苦心,新政实施一个月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

“取得了成效?具体的呢?”魏正醇沉声说道。

张心侃稍稍一愣,想了半天开口道,“放宽宵禁,奖励耕织的同时为商人谋得一定利益,这些商人虽然交的税对了,但经营时间变长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够了。”

魏正醇听不下去张心侃这一套官方说辞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大奉底层官员的办事方法,那便是,彬彬有礼,谦逊有度,一问三不知,对上客客气气,对下一无所知。

张心侃起初也不是如此,可是在经历了永平末年的官员大洗牌后,越来越多的官员不敢再多管闲事了,也不敢再多问。

对上面的命令不是机械的执行便是像个木偶一样原封不动的公布于天下。

百姓不明所以,变得浑浑噩噩,上面官员不作为,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整个底层官场就像一潭死水一般,毫无波澜。

而竭力想改变目前大奉局面的魏正醇等人就像是在这潭死水中扔进了一块巨石,但这块巨石能否搅动波澜,关键还得看这些底层官员能否推波助澜。

如若还是和之前一样毫无作为,不管不顾的话,即便是上面跑断了腿,下面也还是一无所获,时间一长,巨石沉底,这又是一潭死水。

为此魏正醇在听了张心侃的话后,虽然生气,但也无奈,连皇城根的府衙都是这样,那天下十八州的就更不用说了,官府不作为,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

魏正醇起身呵斥道,“张大人,还记得您刚上任时也不是如此,那个时候您还曾上书朝廷为百姓减税,如今怎么会变成如此模样,新政颁布,这不正是您所期望的那样?您呢?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这难道就是您的坐在这个位置最后的结果吗?啊?”

张心侃是没有想到自己一把年纪居然要被一个后生呵斥,一时间那份自尊打败了心中对鹤服的恐惧,缓缓起身,不慌不忙的卸下头顶的官帽,随后长叹一声,说道:

“少师大人,新政的条例我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了,确实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不过您还是太年轻了,像您这样一入朝堂就像出人头地,名留青史的官员我张心侃见得多了。

他们那个不是上任的时候,洋洋洒洒一大篇的长篇大论,治国之策一个接着一个,然而成效呢?那就是千百年来,大奉的制度依旧还是延续旧制。

屈闵,王海晏,一代雄才,最后呢,纷纷落的人头落地的下场,大奉这潭水太深了,不是我张心侃不作为,而是我不敢作为。”

魏正醇双拳紧握,这一刻他才知道在朝堂上和那些老一辈官员吵得不可开交所换来的这个新政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压力这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