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九十六章 主角和副业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九十六章 主角和副业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忙于后期制作,小吉伯特还关注配乐方面的制作工作。

配乐师麦肯很出色的完成了工作,机器人拳击部分,用硬核的重金属摇滚作为基底来配乐。

查理和麦克斯的父子戏份,还有前期广袤的美国中部乡镇风景,则使用了大量的乡村乐风格的配乐,各有特色。

当然,最惊喜的,还是来自ad/dc乐队的几首歌,以及说唱歌手dr.dre专门为电影创作的歌曲。

根据小吉伯特的要求,dr.dre舍弃了西海岸说唱里常见的黄腔和粗口,转而以拳击运动的热血,火热来创作歌曲。

虽然一直不是很欣赏嘻哈音乐,但歌词让小吉伯特很满意。

索菲亚·科波拉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听了之后告诉小吉伯特:“还不错,听着很有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起跟着跳动。”

既然有感觉,那就好说了。

小吉伯特对欧美歌手和流行音乐不太了解,有的听过歌,但不知道歌手,有的就干脆听过名字。

除了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顿这样天王天后级,就连中國听众都耳熟能详的巨星之外,九十年代的欧美乐坛他所了解的就很少了。

不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不会因为不认识不了解,就会下降很多。

这些配乐和歌曲,在小吉伯特看来,确实很不错。

在拿到最终版的配乐和歌曲之后,小吉伯特开始对现有的素材剪辑。

一边特效制作,一边添加进真人拍摄的镜头当中,这对没多少这类经验的小吉伯特在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原版影片作为参照,但后期剪辑工作一开始进行得相当不顺利。

“梅赫迪,我需要把查理的镜头再剪短一些,把更多的镜头留给机器人拳击的镜头。”小吉伯特说道。

剪辑师梅赫迪·汤姆森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小吉伯特,这样一来的话,查理的戏份将会减少很多,这不太妥当吧?”

“就是要这样的,我们这部影片的卖点是机器人拳击,是那些机器人。”小吉伯特肯定的回答道。

“不是,我没明白你的意思,”梅赫迪·汤姆森挠挠头:“你的意思是,查理其实算一个配角,而且是给机器人做配角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梅赫迪·汤姆森有些怀疑:“让一个高人气演员去给机器人做配角,市场会买账吗?”

不是梅赫迪·汤姆森要质疑小吉伯特,而是没人这么干过。

哪怕是《终结者》里的机器人,人家那机器人好歹外表是人的形状,是由人类演员饰演的。

但《铁甲钢拳》的机器人,完全就是模型和动作捕捉,电脑特效设计出来的,这代入感就差了好一大截。

但梅赫迪·汤姆森说了不算,影片的最终剪辑权握在小吉伯特手里。

梅赫迪·汤姆森只好按照小吉伯特要求的去剪辑,然后把问题报告给迪士尼和华纳的制片人。

凯恩·韦克斯曼和查尔斯·罗文听闻后,也觉得这样做不妥,当即就赶来和小吉伯特商量。

两人过来的时候,小吉伯特正在和音效设计组商量着音效方面的设计呢。

“克里斯,我不需要那么多机器运转的电子杂音,我只需要最从纯粹的钢铁碰撞。

去看过拳击比赛吗,我要的声音要比拳击比赛的反馈更激烈。”

克里斯似懂非懂,试着制作了几版音效效果,听起来还很带劲。

看到两位制片人过来,小吉伯特并没有打招呼,只是简单的点点头,继续和音效设计沟通工作。

“钢铁碰撞,人声的嘈杂和欢呼声,开始暴力粗口的声音都该设计出来。

如果找不到方向,就去看看拳击比赛,看看球赛,感受一下那个氛围。”

和音效设计沟通完毕之后,小吉伯特这才有空和两位制片人谈话。

“有什么事吗?”

凯恩·韦克斯曼和查尔斯·罗文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由查尔斯·罗文说道:“小吉伯特,听梅赫迪说,你大幅度剪短了布鲁斯的戏份。”

“没错,”小吉伯特干脆老实承认,并且还解释道:“在影片的立项之初,我就反复强调过,机器人是主角。”

“这……”两位制片人面面相觑,小吉伯特确实说过这种话。

但当时大家都没在意,确实机器人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啊,小吉伯特说法没问题。

但谁知道,机器人的戏份,居然重要到要压缩人类演员的戏份。

看两位制片人还有疑问,小吉伯特又反问道:“那伱们说,把机器人拳击的戏份拿走,影片还有什么看点?”

什么看点?对一部剧情片来说,父子关系可能是看点。

但对于一部立志在暑期档闯出一番成绩的影片来说,这远远不够。

两位制片人不得不承认,小吉伯特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要减少机器人的戏份,那为什么不干脆拍一对拳击手父子,让布鲁斯·威利斯上去打拳击算了。

可问题是,有《洛奇》在前,拍任何真人拳击总是绕不过这部电影,那还请什么布鲁斯·威利斯,直接上史泰龙就好了。

除非变成小男主麦克斯上去和成年拳击手搏击,或许有看点。

不过这剧情,貌似比《铁甲钢拳》还要科幻。

一番交谈后,凯恩·韦克斯曼以及查尔斯·罗文不得不认可小吉伯特的剪辑方案。

不过查尔斯·罗文还是要求小吉伯特,尽量多保留布鲁斯·威利斯的戏份,不要剪太多。

小吉伯特表示明白,当然不会剪太多。

先不说布鲁斯·威利斯片酬不便宜,戏份剪太多对不起他那片酬。

而且演员本身也不会愿意自己的戏份被剪太多,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损失。

出演一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片酬,否则那些烂片大可以开高价请好莱坞一线演员。

但事实上,除了诈骗电影,那些一看就很烂的电影,几乎没有好莱坞明星会出演。

除非穷疯了,比如索菲亚·科波拉的表哥尼古拉斯·凯奇,为了还债拍烂片。

又或者为了还人情,而去出演的。

电影对演员来说,其价值不光体现在片酬上,还有名气,热度带来的咖位上升。

所以一些好莱坞明星在接戏的时候,也会有规矩的,比如自己的戏份不少于多少分钟,角色当中不能有这样那样的坏脾气和特点。

这方面做到极致的代表,就是汤姆·克鲁斯。

阿汤哥可以说是好莱坞偶像级别的演员,所以形象对他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研究汤姆·克鲁斯电影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出演的角色大多都会有些相似,就是为了维持其形象。

布鲁斯·威利斯还好,只要戏份不剪太多,他不会有什么意见。

要是换成阿汤哥来,让他给机器人做配角,估计阿汤哥会不乐意。

时间缓缓来到1993年的十二月,《铁甲钢拳》的后期制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八九月挑起的牛牛舆论风暴并没有完全消散干净,还是让不少影迷持续关注着影片。

迪士尼和华纳影业当然要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不断通过报纸放出关于剧组的各种小道消息。

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在影片中的精彩发挥,小演员瑞恩·高斯林的天真可爱。

还有娜奥米·沃茨和卡梅隆·迪亚兹与小吉伯特的三角恋,貌似一个叫查理兹·塞隆的也参合其中。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持续不断冲击着影迷,让他们始终保持对影片的兴趣。

小吉伯特这边也没闲着,弄出了几张似是而非的手稿,还有一些不透露剧情的剧照,通过御用采访记者莎拉透露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曾经《洛杉矶商报》的小记者,此时已经升职为娱乐版块的首席记者。

据说《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好莱坞报道者》都想挖她过去。

不过莎拉最终还是留在《洛杉矶商报》,毕竟这里的环境比较宽松和自由,而且她手握小吉伯特这个资源,上面老板并不会亏待他。

这些手稿和剧照,同样也引起了影迷的讨论。

其中一张剧照,可以看到牛牛黑色闪电把机器人偷袭者给拆烂的场面。

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时间,有些影迷就不免嘀咕,难道这电影是牛牛大战机器人的电影吗?

如果稍微去看过原著,或许会了解一些故事。

但原著并不是《魔戒》这样响彻世界的名著,看过的人没多少,所以观众的猜测五八门。

在通过莎拉放料的时候,小吉伯特就感觉不是很方便。

闲暇时,他就在想,如果这时候有个类似微博或者推特这样的平台,是否就能方便很多?

那样他就可以把电影的剧照,物料都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公布出去,借此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

随后小吉伯特思路更加开阔,虽然自己不懂技术,但可以找懂的人来做啊!

资金和想法他都可以提供,虽然互联网企业烧钱严重,但在企业发展初期,需要的资金并不是很多,他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而且还可以融资嘛!

想到这里,小吉伯特不由得给自己一巴掌,看得索菲亚·科波拉一愣一愣的。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想着给自己一巴掌?”索菲亚问道。

“没事没事,就是发现以前的自己好蠢,我去打个电话。”说着,小吉伯特去给自己的投资经理大卫打电话。

索菲亚翻了个白眼,暗道:原来你次啊知道自己蠢啊!

“大卫,你去帮我找几个人才,最好是熟悉互联网和程序的,我有用。”

投资经理人大卫并没有感到奇怪,实际上他这个老板脑回路和其他投资人明显不一样,大卫对此都已经产生免疫了。

好在小吉伯特在电影方面的才华确实无与伦比,能够支撑他在投资商不正常的脑回路,要不然大卫此时应该换老板了。

接到小吉伯特的指示之后,大卫立马安排人去大学面试,找小吉伯特所需要的人才。

他很聪明的没有问小吉伯特,这些要来干什么,如果小吉伯特愿意,会告诉他的。

大卫是以小吉伯特的皮包投资公司的名义招聘人才的,但很多大学人才看到一个皮包公司,下意识的觉得不是什么好活。

就算大卫说了老板是好莱坞知名导演小吉伯特之后,感兴趣的人也不错。

他们不明白,互联网和电影行业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或许1990年成立的imdb算一个,但imdb直到现在都是一个非营利性网站。

甚至在今年十一月,imdb才连上互联网,成为万维网上可远端访问的一个网站。

再有关的,估计就是电脑在特效制作上面所起到的作用了。

估计小吉伯特是想成立自己的特效工作室,乔治·卢卡斯当初为了拍《星球大战》,同样也成立了工业光魔。

但看招聘要求,貌似和电脑特效行业也沾边。

最终,经过一番犹豫,还是有两个年轻人参加了招聘,并且能力得到了认可。

这两个人一个叫霍尼·马尔斯,德裔,另外一个叫伊莱休·里昂,法裔。

两人大学都是学的计算机,设计一个网页和程序,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唯一的问题是,小吉伯特这位知名导演招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们的疑惑很快有了解答,听说大卫招到两位人才之后,小吉伯特让大卫把两人带到洛杉矶好好聊一聊。

因为谈的事情比较隐秘,小吉伯特把老头子赶出去度假,在老头子的家中接待来这两人。

“请坐吧!”小吉伯特给两人泡了来自中國的龙井茶。

两人喝了,但觉得不如咖啡好喝。

当然,小吉伯特请两人来,不是为喝茶的,而是谈事情的,

一番简单的寒暄过后,小吉伯特直入正题:“不知道两位对互联网有什么看法?”

霍尼·马尔斯首先回答:“我认为,互联网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方便的交流,是一个很活跃的平台。”

“你呢,里昂?”小吉伯特问另外一个人。

伊莱休·里昂的说法很有法国人的特色:“我认为,先生,互联网可以是一个大型的资料库。

以前人们想要查阅资料,需要去图书馆查阅,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但是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

“如何实现?”小吉伯特问道。

伊莱休·里昂说道:“在我们大学图书馆,已经可以用电脑查阅书籍资料。

如果把这个电脑查阅方式再扩展一下呢?”

小吉伯特不懂互联网,但毕竟有前世的见识和经历,马上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百度嘛!

当然,在国外可能是雅虎谷歌什么的,小吉伯特不了解。

但问题是,现在谷歌连影子都没有,更不用说百度了。

或许前世伊莱休·里昂这个人也产生了这个想法,但和谷歌的两位创始人不同,他们得到资金和机会,而伊莱休·里昂没有。

一想到一个巨头公司,就要在今天的交谈之中诞生,小吉伯特感觉自己都要兴奋起来了。

于是他对伊莱休·里昂说道:“你写出一份计划书出来讨论,如果计划可行,我会进行投资。”

伊莱休·里昂一喜,没想到这只是自己闲暇之余的想法,就被小吉伯特赏识。

这很重要,因为小吉伯特有钱,而他有想法。

看着一脸兴奋离去的伊莱休·里昂,霍尼·马尔斯非常羡慕,转头期盼的看着小吉伯特。

小吉伯特也没让霍尼·马尔斯失望,和他沟通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分享照片,形成一个社交网络。

霍尼·马尔斯没有非凡的想象力,但对德国人刻板的执行力和严谨的印象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很快,小吉伯特就把成立一个什么样网站的想法,给霍尼·马尔斯说清楚。

这之后,霍尼·马尔斯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搞这个网站了,他计划先回学校,靠着小吉伯特提供的资金,成立一家公司。

从校园出发,来实现小吉伯特的设想。

从万维网出现开始,就如同病毒一般,北美互联网用户实现了爆炸式增长。

小吉伯特虽然不太懂互联网,但知道未来几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几年。

只是好像还有互联网泡沫什么的,他不太懂,只能见招拆招了。

霍尼·马尔斯则相信,未来几年内互联网用户还会持续爆炸增长。

趁着这股东风,新公司发展很有前景。

“这个网站的名称叫什么?”霍尼·马尔斯问道。

小吉伯特想了想道:“不如叫脸书吧!”

编辑茶宝和群里大佬说一天三章比较好,我觉得可以,改成一天三章,但还是保证一天一万字以上的更新。

首订成绩不错,感谢大家的支持。

写书当然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你们的意见我都看到了,也会听取做一些适当的修改、

修改不了的,那就没办法了。

还有说我删评的,那没办法,有时候脑子不想删,但管不住手,就没了……

之后加更,也是按照大章的来加更,码不过来先欠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