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五百一十四章 试映口碑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五百一十四章 试映口碑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钢铁侠》的事情先放一边,眼下小吉伯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拯救《蝙蝠侠》。

根据事先的安排,《蝙蝠侠:侠影之谜》在四月上旬连续举行了多达五场的试映会。一共有上千名观众,院线代表,媒体影评人看过了电影。

或许是基于现实主义手法制作的电影,有别于以往其他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影片还是好评居多,但仍然有不小的争议。

首先是媒体影评人,这种类型的影片无疑很对他们的胃口,加上华纳影业的公关,使得影片在媒体和影评人那里收获了大量的好评。

“一部大胆而杰出的超级英雄电影,是蝙蝠侠电影中最出色的。”—《好莱坞报道者》

“充分忠于原著,这是在同类题材作品中不常见的。”—《综艺》

“小吉伯特导演颇有想象力地填补与诠释了亿万家产的继承人布鲁斯·韦恩,如何成为黑暗拯救者蝙蝠侠的侠道之路。

而且,本片也一改上一集过分夸张、弱智的漫画化风格,采用了较为严谨的现实主义手法。

诸如对蝙蝠侠初出江湖、新手上路时的技巧不娴熟以及最初战车、战衣的老土、原始、野性等等细节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此外,该爆炸的就爆炸、该飚车的就飚车,这些都有着较强的娱乐可观性。”—《洛杉矶商报》

“小吉伯特完全忠实弗兰克·米勒于1986年创作的《黑暗骑士归来》那种粗粝大胆、黑暗写实的风格,同时用IMAX的胶片拍摄模式来勾勒他所期望的歌剧式气魄。

影片将超级英雄电影提高至空前的高度,浓郁的暗黑写实风格也注定会影响到后来的超级英雄电影。”—《芝加哥太阳报》

媒体和影评人大面积的好评,但这些人对普通观众的影响力有限,主要争议就是来自代表观众的试映场中。

看完试映会的观众通常都会填写调查问卷,华纳影业会收集观众们的评分和评价,来对影片的前景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在收集大约630份调查问卷之后,关于观众们的看法也大致出来了。

观众总体还是好评居多,不过也有意见不一样的,其中最大的一条就是前半段讲述布鲁斯·韦恩转变的过程太沉闷。

而且又是倒叙又是插叙的,看得人眼花缭乱,稍微不注意就会错过不少剧情。

还有观众认为影片不够娱乐化,显得有些严肃,整体气质偏向于现实,而非以往超级英雄大片那样轻松化。

院线方面结合了观众评价和自己的的感受,总结出这和以往的超级英雄电影不大一样,显得深刻了不少。

因为蝙蝠侠之前带给人们的糟糕印象,加上影片风格和以往大不一样,院线决定保守一些,最终给了3600家影院开画的规模。

而小吉伯特知道院线给出的这个开画规模时,也不感到奇怪。就这个开画规模,还是院线看在他多年积累的声望和号召力,才给这么多的。

《蝙蝠侠:侠影之迷》不是《王者归来》那样质量出色的续作,也不像《无双》这样有好莱坞几大巨星加持的电影。

克里斯蒂安·贝尔显然和如日中天的两个汤姆没有可比性,更不用说《无双》还有查理兹·塞隆,达斯汀·霍夫曼等人。

影片也不是《加勒比海盗》这种偏向娱乐化的电影,写实的叙事风格注定会劝退一部分不喜欢严肃的观众,这是正常的。

而且乔·舒马赫的两部蝙蝠侠带给人们的糟糕印象还没有彻底散去,这部电影又是新的三部曲的开山之作,院线谨慎一些很正常。

纵观所有的系列电影,开篇总是最困难的,小吉伯特也不指望《蝙蝠侠:侠影之谜》能够做到如同《魔戒:护戒远征队》那样的成绩。

只要能稳住,通过票房回本,基本也就宣布蝙蝠侠电影的重生。

或许也知道拯救蝙蝠侠的困难,华纳影业也采取了保守的发行策略,打算先在北美上映。

如果北美市场反响不错,海外再上映也不迟。

纵观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全球电影市场,基本上除了特定的美式屎尿屁喜剧片爱情片,其余的科幻片战争片动作片等,只要在北美取得不错的成绩,基本也会在海外大卖。

征服北美电影市场,就等于征服全世界,这句话如今可不是说说而已。

小吉伯特也开始带着主创们,在华纳影业的安排下上一些电视节目,其中小吉伯特最常去的就是《艾伦秀》。

在节目上,克里斯蒂安·贝尔就谈到了自己被邀请出演蝙蝠侠的故事。

“当时我正在拍摄《致命魔术》,突然有一天诺兰导演和我说,小吉伯特导演要和你通电话。”

克里斯蒂安·贝尔表情夸张道:“随后我就接到了小吉伯特导演的电话,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出演布鲁斯·韦恩。

我当然有兴趣,挂断电话之后我才反应过来,等等,刚才给我打电话的是小吉伯特导演?”

这段话逗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颇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味道。

加里·奥德曼也说道:“一开始小吉伯特导演找我,我以为他是要我饰演大反派的,我就说我不想再演反派了。

结果他说,哦,加里,到时候你饰演一个正直的警察,于是我就来了。”

连姆·尼森笑道:“我刚好相反,我正面人物演多了,想饰演一个反派,于是拿到了这样一个角色。”

光是角色选角背后,就有很多稀奇的故事可以讲述。

不过主持人艾伦看着桌子上的蝙蝠战车模型,问小吉伯特:“听说你要求兰博基尼必须要造真家伙,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辆怪物?”

“没错,”小吉伯特说道:“一开始我是在堪萨斯的农场度假的时候想出来的,你们应该去去那个农场,真的很棒。

我在厨房里用面团给我的美术指导捏了一个大概的样子,他们根据面团造出了一辆怪物的蝙蝠战车。”

“这辆战车还在芝加哥大劫案当中立功了,帮忙抓获了五名匪徒,这是现场的照片。”

艾伦说着,在大屏幕上放出了被打得千疮百孔的蝙蝠战车,引起现场观众的惊呼声。

小吉伯特则说道:“实际上,蝙蝠战车用子弹是打不透的,这辆蝙蝠战车是因为拍摄需要,所以进行了材质替换和减重。

在首映礼上,我们会放出真正的蝙蝠战车,让大家感受蝙蝠侠的魅力。”

艾伦问道:“那这辆蝙蝠战车会售卖吗?”

“当然,”小吉伯特说道:“华纳影业将和兰博基尼联名推出这款战车。”

艾伦看着摄像机头道:“听见没有,从现在开始要攒钱了,买不了真的也可以买一款模型,比如我手里的这款……”

上脱口秀节目很顺利,艾伦手里的蝙蝠战车模型最后当成抽奖礼物,被现场的其中一个观众拿走了。

虽然《蝙蝠侠:侠影之迷》的宣传开启这么早,今年暑期档开头却不是这部影片,而是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因为乔治·卢卡斯在此前数次采访和宣传中都说这是他最后一部《星球大战》的电影,所以今年夏天注定会有无数星战影迷走进电影院和这个系列告别。

小吉伯特也受邀去参加了影片的首映礼,在首映礼上小吉伯特大谈星战文化。

“《星球大战》代表了一个时代,但我相信经典永远不会过时,《星战》系列也不会就此完结。”

乔治·卢卡斯一早就明说,希望小吉伯特接手星战系列,在首映礼上也是这样说的。

于是首映礼结束之后,《星战》影迷在网上发起请愿,希望小吉伯特来执导《星球大战》,短短一天时间就有二十几万的星战迷们签名。

不过小吉伯特私底下就和乔治·卢卡斯说:“我认为《星球大战》系列需要停一段时间了,最好过个十年左右再启动。”

乔治·卢卡斯说道:“这么说你愿意接手《星战》?”

小吉伯特则说道:“乔治,除非你把卢卡斯影业交给我。”

“这……”乔治·卢卡斯有些犹豫:“容我再想想,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决定的。”

乔治·卢卡斯此前就说想要退休,而卢卡斯影业也会出售给别人。对于卢卡斯影业和工业光魔这样优质的资产,好莱坞可是有很多人惦记的。

小吉伯特也不例外,所以他才提出条件,想要让自己执导《星战》,那就把卢卡斯影业交给他。

但涉及商业利益的事情,乔治·卢卡斯必然要深思熟虑,不可能草率做出决定。

乔治·卢卡斯在犹豫,但《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却在暑期档开了一个好头,首周北美票房高达1亿1200万美元,豪取周票房冠军。

和超高的首周票房形成对比的是,影片的口碑一如前两部前传作品一样,非常一般,遭到了不少观众的批评,更不用说媒体影评人了。

但影片只要挂着《星球大战》的名字,通过票房回本从来就不是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周边,每次《星战》电影大卖的时候,周边产品往往也会大卖,这才是最重要的利润来头。

这也是小吉伯特争取卢卡斯影业的原因之一,比起那点片酬和票房分成,巨大的周边产业收益才是他想要的。

可是知道这一点的不光是他,其他人其他电影公司也知道,所以这事估计还有得扯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