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未来是你的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四百七十六章 未来是你的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亲迪士尼和华纳的媒体,自然要给《无双》说好话。

天空工作室买通的媒体,或者是反小吉伯特的媒体,自然不会说《无双》的好话。

2342.6万美元的首日票房低不低?其实真的不低,甚至比大部分改编类电影的表现都好。

估计是小吉伯特加汤姆·克鲁斯加汤姆·汉克斯,外加查理兹·塞隆等名头太吓人,让人以为《无双》首日票房要奔着四五千万去了。

这下子反小吉伯特的媒体可找到机会了,各种看衰《无双》言论都出来了。

如果不知道不了解的还以为《无双》要扑街了。

《洛杉矶商报》戳穿了这些看衰《无双》的媒体的谎言,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并且证明《无双》的首日票房数据非常出色。

主编莎拉表示:“作为一部商业犯罪电影,小吉伯特在这部电影里做到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平衡。

节奏明快,有枪战和动作戏,引人入胜。

探究人性复杂的根源,贪婪,爱恨情仇,是其艺术性。

这部电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众多影迷展开各种分析。甚至为了寻找和佐证自己的观点,反复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如此引起热烈讨论的热门电影,不论如何都不能说它是失败之作。

更何况是首日而已,换算成首周,票房怎么也有七千万美元以上了。”

莎拉说得很对,但反小吉伯特的媒体已经顾不得那些了。

毕竟他们能把《加勒比海盗》说成是小吉伯特的失败之作,那《无双》仅仅因为首日票房就被说成扑街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吉伯特向来是不在意这些媒体的评论的,如果要在意媒体的评论,他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被媒体坑害的导演和明星,可是不在少数。

不过小吉伯特还是很关注院线方面的反馈,和他预料的差不多。满分是十分的话,《无双》基本就是在8.1左右的优秀商业片。

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网上掀起了巨大的讨论热潮,比如关于画家的身份。

小吉伯特的忠实影迷,巴彻·鲁兹在午夜场自己看完电影后,首映当天又带着自己妻子一起去看了一遍。

他注意到影片最后一幕,画面给到查理兹·塞隆饰演的玛丽的画和调色盘的时候,似乎有变色的迹象。

考虑到制作假钞需要有变色油墨,那这个画面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变色油墨。

于是巴彻·鲁兹和自己妻子一起互相印证,又在网上查找证据,看了几个影迷的评论之后,得出结论。

玛丽就是那个真画家,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伊多·达什只不过是顶罪的替罪羊。

巴彻·鲁兹的这个猜测得到了很多影迷的支持,不过很快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这个影迷说,看着变色的效果是因为拍摄时候的机位升高,光线变化所导致的,玛丽的衣服也是有一个颜色过渡的。

而且影片还有一个近景镜头,那调色盘的颜色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而且玛丽1995年成名之后一直在各地开画展,警方很容易查到证据。也就是说,玛丽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各地作案。

这个回答让巴彻·鲁兹将信将疑,他看了两遍电影,但不甘心自己的猜测就这样失败,所以决定再去电影院看一遍电影。

第二个猜测则来自道格和佐伊夫妇,两人猜测,假玛丽才是那个画家。

理由是因为在酒店戏份里伊多·达什的枪对准的假玛丽,而除了联系卖家的管家之外,其余两人都是瞄准的伊多·达什。

不过这个结论很快又被网友推翻,有网友认为因为假玛丽入伙时间比较晚,她不知道伊多·达什和真玛丽的关系。

如果她知道的话,当初整容的时候就不会同意自己整容成玛丽的样子,也不会用玛丽的名字。

所以只剩下最后一个答案,那就是伊多·达什才是真画家,假钞团伙的首脑。

至于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理查·戴克,他是编造了,和他无关,现实身份里,汤姆·克鲁斯只是一个小警察而已。

那伊多·达什的回忆就是假的吗?网友对此也争论不休。

高赞的一个猜测是,半真半假。

他们制作假钞的过程,所犯的那些案件,个人人物情感关系基本都是真实的。

只不过伊多·达什把真实的故事一分为二,分别给了理查·戴克这个不存在的人物,以及故事里的自己。

类似以上的讨论,网上还有很多,还有人说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那个角色才是画卷。也有人说,玛丽的经纪人才是画家。

各种猜测层出不穷,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这些看过电影的观众又会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寻找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

反应到票房上就是《无双》实现票房上涨,周六单日报收3265.7万美元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范海辛》没有跌,反而涨了一点,单日拿到1867.3万美元票房,

如果没有《无双》,没有之前和《无双》的纠葛,说不定《范海辛》的表现会更好一些。

这部影片虽然看着有些沉闷,但至少特效画面不错,挺唬人的,不算太烂,所以能取得这个成绩也不算意外。

不过大卫·埃里森本人不太满意就是了,他本来预计就算赢不了《无双》,但也不会差太多。

但现实的差距,血淋淋的放在他面前。

大卫·埃里森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有些异想天开了。还是马丁·鲍勃说得对,先实现项目盈利要紧。

面对两部影片在暑期档的竞争,《好莱坞报道者》做了一个很精辟的总结。

“和小吉伯特差不多的年纪,大卫·埃里森担任制片人出品了一部上亿美元投资的大制作,结果表现不如预期。

好莱坞只有一个小吉伯特,但就连小吉伯特都是从小型项目开始入手的,第一个项目投资只有350万美元。

或许大卫·埃里森该放弃大制作的想法,先脚脚踏实的制作在他能力范围内的电影再说。”

这个总结也算为大卫·埃里森指了一条明路了,其他反小吉伯特的媒体还在尬吹《范海辛》。

只是大卫·埃里森不傻,从票房表现来看,《范海辛》远远不如《无双》。

最搞笑的是《华盛顿邮报》为了反对小吉伯特,已经入魔。

一边说着年轻的大卫·埃里森未来可期,一边说三十四岁生日还没过的小吉伯特江郎才尽,已经老了。

不到三十四岁的年纪,很多好莱坞导演在这个年纪都还没取得自己第一次执导机会,但小吉伯特已经入行快十四年了。

听着好像经过了漫长的时光一样,结果一看小吉伯特也不老啊!

只能说《华盛顿邮报》彰显了新闻学的魅力时刻,根本不顾基本事实,突出一个恨一个人就往死里黑的节奏。

其实如果小吉伯特愿意,他完全可以发挥钞能力,就像控股《洛杉矶商报》,《旧金山纪事报》等媒体一样控股《华盛顿邮报》。

不过小吉伯特并没有那么做,因为《华盛顿邮报》虽然是全美有数的大媒体,但主要是以时政类新闻为主。

说白了,好莱坞的事情《华盛顿邮报》是外行。

第二个,攻击小吉伯特的媒体多了,小吉伯特基本不在意。不过有这样一个媒体随时看衰自己,也能给小吉伯特提个醒。

避免他陷入骄傲自大的陷阱不可自拔,然后一步步滑下失败的深渊。

要是哪天媒体评论界都是一片歌颂功德的声音,那小吉伯特反而要危险了。

大卫·埃里森这边对《华盛顿邮报》非常不满,主要是那个未来可期的字眼。

《华盛顿邮报》评论文章的最后还让大卫·埃里森加油,加了未来是你的这句话,更让大卫·埃里森看得觉得非常的嘲讽。

他都能想象到,将来有一天他和小吉伯特再碰面,小吉伯特脸上挂着虚假的笑容和他说:“未来是你的……”

大卫·埃里森要是听到这句话,当场就得红温破防。

就是因为这句话,大卫·埃里森把《华盛顿邮报》拉入黑名单,这家媒体不是什么好玩意。

除了两部电影的票房表现,以及《无双》所创造的讨论热度之外,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一下。

要知道,哪怕在版权法比较完善的北美,依然会有盗版的存在。

比如周边市场上还有墨西哥那边流过来的周边产品,在《王者归来》上映的那段时间,就连墨西哥毒贩都去搞《王者归来》的盗版周边产品了。

可见周边利润之丰厚,就连暴利行业的毒贩都心动了。

不过这次抓到的盗版贩子却不是周边盗版,而是影片的盗版资源。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萨克拉门托的一家电影院内,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拿着数字摄像机在电影院边看《无双》边录像。

他以为不会被发现,但他不知道,影院中已经安装了高科技的夜视仪。

所以他偷偷录制的行为很快被影院的工作人员发现,反盗版机构很快锁定了他,然后顺藤摸瓜,把当地的一个盗版电影录制贩卖团伙连根拔起。

事后得知,这是一个家庭犯罪团伙,父亲是首脑,负责出谋划策和盗版碟片的生产,母亲联系买家。

而儿子则利用自己未成年的身份,去电影院偷偷录制电影。

不过根据今年一月份新通过的法律,虽然这个少年未成年,但仍然面临一年的监禁和两万五千美元的罚款。

至于他的父母亲,恐怕只能往联邦监狱里走一趟了。

没有人会同情这个违法家庭,甚至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们还要重拳出击,杀鸡儆猴。否则盗版录像横行,会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这件事引起了一定的讨论,媒体特别提醒大家,盗版必究。

盗版这件事并不影响《无双》的大卖,在周五周六都取得不错成绩的情况下,影片在周日继续斩获2544.2万美元。

这样一来,《无双》的首周票房来到了8152.5万美元,相当出色的一个成绩。

这下子那些说票房不佳的媒体完全说不了话了,如果首周八千万美元以上的电影票房都算不佳的话,其他电影该怎么办?

那部未来可期的《范海辛》周日报收1124.9万美元,下滑明显。

首周末拿到4342.6万美元,根本不配称之为《无双》的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