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哥斯拉》扑街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二百四十六章 《哥斯拉》扑街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部电影想要大卖,必须要辅以必要的宣传手段。

而宣传想要达到效果,或者超出预期,就必须要搞清楚电影的受众群体是哪些,并且拿出能影响到这些群体的宣传策略。

忽略《黑客帝国》网络上水军刷分控评不谈,试金石影业委托好莱坞专业调查机构在线下调查走访的数据也相当喜人。

《黑客帝国》线下调查观众好评率,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二以上,基本不用担心口碑问题。

通常喜欢《黑客帝国》的影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觉得影片很酷,被基努·里维斯的尼奥和查理兹·塞隆的崔蒂尼给吸粉的。

另外一部分则是喜欢研究影片的细节怪,这些影迷往往能分析出许多小吉伯特这个导演所没有想到的角度。

比如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本身没什么意义,就是一个镜头一段画面而已。

但细节怪影迷却能赋予这个镜头更多的意义,然后说出一番长篇大论。说得还很有道理,小吉伯特自己看了都很信服。

当然,为了激发起影迷这种探究细节的兴趣,小吉伯特还和宣发部门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就是在网上用水军带节奏。

类似《黑客帝国》你没看懂的十三个细节,《黑客帝国》与东方哲学的碰撞,导演小吉伯特对《黑客帝国》的深层次设定等软文在网上层出不穷。

类似的宣传手段在前世属于稀松平常,但放到如今这个年代,那属于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手段相当的新鲜,也相当有效。

而在这些宣传软文出现以后,更多的影迷也加入了战场,自发的写出了各种东西。

有的还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吵起来,然后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这些意见不同的影迷又会走进电影院,寻找支持自己论点的相关证据。

这对《黑客帝国》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带来了票房。

其次,影片官方也搞了一系列的活动。

比如迪士尼旗下的abc电视台就邀请了几个哲学家,还有基督教资深牧师,甚至还专门从岛国请了两个和尚参与录制节目。

这档节目的目的,就是讨论《黑客帝国》的哲学探讨,对基督教和佛教理念的阐述。

话题探讨本身是虚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好让他们走进电影院,贡献票房。

面对如此繁多复杂的宣传手段,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完全傻眼。

迈克尔·奥维茨和马丁·鲍勃跟着懵圈,对手出招实在多变,又太怪,他们根本跟不上节奏。

几次开会讨论后,大家得出结论,《黑客帝国》的宣传手段根本无法复制。

人家能用这种宣传方式,是因为影片本身超高的话题度,有相当多值得发掘的地方,所以影迷兴趣很大。

但《绝世天劫》?从开头就能想得到故事结尾,故事平铺直叙,没有任何隐藏的有趣的点。

这样的影片,观众爽就完事了,根本没兴趣研究影片究竟有什么隐喻。

不过好在,《黑客帝国》毕竟是r级片,受众有限。

那些带着孩子的家庭基本不可能去看《黑客帝国》,却能去看《绝世天劫》。

所以《黑客帝国》的宣传虽然别出心裁,但客观上观众源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只是抹平双方观众数量而已。

首周末结束后,进入工作日,两部影片继续展开惨烈的厮杀。

在两部暑期档超级大片的斗法下,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被急速挤压。

除了《尖峰时刻》和《泰坦尼克号》等少数几部影片,其余的影片都被压缩得几乎退出电影市场。

凭借良好的宣传工作,《黑客帝国》成为四天工作日的赢家,合计砍下3051.2万美元票房,北美票房累计来到9536.7万美元

但《绝世天劫》输的也不多,四天工作日拿下2809.5万,北美票房累计9011.6万美元。

暑期档在两部大片的刺激下,大盘持续走高,继创造了周末最高票房纪录过后,又继续创造了次周末工作日最高票房纪录。

从业者都在狂欢,直呼好莱坞大片时代的来临。

大片时代早就来了,但从来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两部大片直接碰撞,却双双起飞这种事情发生。

这种良性的循环竞争,证明了暑期档每个周末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部甚至更多的商业大制作。

就这个问题,在小吉伯特带着剧组主创踏上北美宣传旅程之前,罗伯特·艾格专程找小吉伯特讨论过。

对此小吉伯特的看法是,北美电影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想要在暑期档征服观众,必须自己的底子要硬。

“鲍勃,你不要看《绝世天劫》的口碑不如《黑客帝国》,那只是相对而言。

就其本身的质量来说,《绝世天劫》在暑期档商业大片里也属于翘楚。”小吉伯特说道。

罗伯特·艾格表示认同:“你说的没错,小吉伯特,很显然我们观点是一致的。

电影市场本身还是要回到电影上来说话,大盘的扩大不代表电影公司就能肆意妄为了。”

罗伯特·艾格能有这个清醒的认识相当了不起,要知道因为今年暑期档的刺激,加上《泰坦尼克号》的大卖,很多电影公司又发狂了。

几个电影公司连项目的前期调研,筹备工作都做得很马虎,就匆匆上马多个项目,基本都是投资过亿的大制作。

这里面,还不乏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尤其是米高梅,同时投资了四部大片,每部投资都过亿了。

虽然大部分都是通过融资手段解决,资金基本都来自华尔街那群吸血鬼。但是一旦产生亏损,还是会让米高梅伤筋动骨的。

尤其是最新的《007》系列电影,投入了1.5亿美元资金制作,还加入了苏菲·玛索这个法国美人。

但老实说,对这个项目在票房方面的盈利前景,小吉伯特不太看好。

法国美人还想请小吉伯特来执导这部007电影,但被小吉伯特断然拒绝。

成名的导演基本都不会再去碰007电影,影片成功了,功劳不是导演的。而一旦失败,就会遭到口诛笔伐。

在如此具有知名度的系列上失败,对一个知名导演的口碑是致命性的打击。

再次闯荡好莱坞的苏菲·玛索这次也没有什么顾忌了,直接住进了香瓜庄园,明示自己是谁的人,大家多给点照顾。

不过小吉伯特无瑕分心,他此时已经带着《黑客帝国》主创,在北美各地做宣传。

《黑客帝国》的强势表现,让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如坐针毡。本来很多高层就不同意和《黑客帝国》硬碰硬,是那个来自岛国的小矮子高管非要坚持。

难道是因为小吉伯特睡了他们岛国的几位女神?这也太扯淡了吧?女神不就是用来睡觉的吗?

更何况是岛国人的女神,小吉伯特睡你们女神,你们应该感恩戴德。

但不管怎么说,因为岛国高管的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后果并没有很严重。《绝世天劫》的成绩还是达到预期,表现相当不错。

因为《绝世天劫》的出色表现,岛国高管小岛一夫还得到了岛国母公司的夸奖。

但是,接下来就是《哥斯拉》了。

面对两部超级大片的次周末,其中一部还是自家公司的影片,《哥斯拉》能够扛着冲击吗?

其实按照小岛一夫的想法,他一开始就打算用《绝世天劫》干掉《黑客帝国》,好给《哥斯拉》铺路。

但现在《黑客帝国》不仅没被干掉,表现甚至超出预期。

而《绝世天劫》也没有垮掉,两部大片成功把威力延续到次周末,那《哥斯拉》的压力就大了。

小岛一夫自己最看重的项目,无疑是《哥斯拉》。

因为在索尼高层那里,一直有一个计划,就是在北美推广日式文化,《哥斯拉》就是攻陷北美的先锋部队。

但先锋部队遭遇惨痛的阻击,那接下来推广日式文化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小岛一夫确实高估了《哥斯拉》,也高估了日式文化在北美的影响力。日式文化虽然在北美很有市场,却不是主流。

人们看惯了《侏罗纪公园》,对来自岛国的大怪兽,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而且这头《哥斯拉》还充满了模仿《侏罗纪公园》的痕迹,遮住片名,说这是《侏罗纪公园3》都有人信。

所以在试映会上,《哥斯拉》取得的口碑不尽如人意。

尽管如此,《哥斯拉》还是坚定的在《黑客帝国》和《绝世天劫》的次周末上映了,然后坚定的拿到了周票房季军。

《哥斯拉》上映首周末三天,只拿到2151.3万美元票房,甚至还不如《黑客帝国》和《绝世天劫》首周末周六当天的票房成绩。

而《黑客帝国》在次周末跳水幅度不高,只有百分之三十五,三天砍下4215.5万美元,一举把北美票房推到1.37亿美元的成绩。

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让迪士尼和华纳都没想到。

原本以为在《哥斯拉》的冲击下,《黑客帝国》次周末票房不会这么高。

但没想到这头来自岛国的大怪兽如此不堪一击,还没怎么过招,自己就倒下了,让他们白担心一场。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那边,也是担心并着开心。

好消息,《绝世天劫》次周末票房不错,跳水幅度不大,维持在百分之四十,次周末三天拿下3721.3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1.27亿美元。

虽然和《黑客帝国》的差距逐渐拉大,但《绝世天劫》好歹达到预期,预计北美票房最终会在2.2到2.5亿美元之间。

坏消息,《哥斯拉》扑街了。

虽然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做了很多工作,迈克尔·奥维茨和马丁·鲍勃也积极和北美几大院线沟通。

但新的工作日来临,《哥斯拉》的院线数量惨遭削减,从2600家院线砍到只剩下1200家院线。

就这,都是因为迈克尔·奥维茨和马丁·鲍勃工作干得出色的缘故,否则《哥斯拉》只会剩下几百家院线。

而空出来的银幕,当然被分给了《黑客帝国》和《绝世天劫》。

迈克尔·奥维茨万万没想到,当初说好的瓜分《黑客帝国》空出来的院线,但现实却是瓜分《哥斯拉》空出来的院线。

关键参与瓜分的影片当中,还有他负责打包的《绝世天劫》,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