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世界之王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世界之王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支优秀的预告片,能相当吸引人。

在超级碗上放出预告片的《黑客帝国》,毫无疑问吸引了全美观众的目光,尤其是小吉伯特的影迷。

一年的苦苦等待,又到了每年夏天走进电影院看小吉伯特电影的时候。

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一个约定,是小吉伯特与影迷的约定。

后期制作工作全部结束之后,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夕,《黑客帝国》开始展开宣发。

首先就是放出各个角色的海报图,这些海报图经过精心的设计,必须体现酷到掉渣的感觉。

除了酷到掉渣,海报其实更多的是体现赛博朋克文化,做了一次集中的展示。

赛博朋克,是控制论与朋克的合成词。字面意思,就是对高度机械文明的反思。

该背景大多描绘在未来,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基础上,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

之后,它从文学向电影,桌游等媒介延伸,催生了赛博朋克文化。同时,它还演变为一种视觉美学风格,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中。

赛博朋克文化脱胎于在1960到1970年代兴起的科幻新浪潮运动,发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0年,科幻作家布鲁斯·博斯克创造了这个词,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科幻《神经漫游者》将赛博朋克这个词发扬光大,并开启了一种科幻文学类别。

赛博朋克的情节经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

这个就很符合《黑客帝国》的设定,黑客,人工智能,大型企业都有了。机器人帝国可以说是大型企业,而黑客则是反抗机器人帝国的前员工。

其实《黑客帝国》并不是一部纯正的赛博朋克文化电影,但有这个元素。

而早在赛博朋克文化萌芽的年代,就诞生了一部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上都能留下一笔的赛博朋克文化电影大作。

那就是雷德利·斯科特执导,1982上映的《银翼杀手》。

那是属于赛博朋克文化刚萌芽的年代,雷德利·斯科特就告诉人们,赛博朋克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

只可惜,影片票房不佳,导致没有了后续,这么多年没有了续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经典是经典,但没有赚钱,电影公司就不可能持续投入。

纯正的赛博朋克文化电影,其实很难被电影市场所接受,所以《黑客帝国》在这方面和宗教隐喻以及哲学思辨一样,点到为止。

不过这不妨碍《黑客帝国》拿这个元素做一些宣传,好吸引一大批赛博朋克文化爱好者。

在三月上旬的一个周末,华纳和迪士尼联合苹果,香蕉,脸书,微软等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在硅谷举办了一次赛博朋克文化展览会。

在展览会上,《黑客帝国》放出了第二支预告片。

第二支预告片,着重体现出赛博朋克的概念,在这样的展览会上放出,吸引了相当多的赛博朋克文化爱好者们。

其实小吉伯特还知道另外一个赛博朋克文化的故事,想当初他化身夜之城主角v,顶着无数bug,以我烈火化残躯,单挑荒坂塔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正好,那个游戏的另外一个主角银手,如今正在当着救世主尼奥。

这游戏虽然不太完美,但却让小吉伯特首次认识到了赛博朋克的世界,并且从此痴迷不已。

如果有可能,小吉伯特还真想拍一部关于v的故事。

只是纯正的赛博朋克文化的电影,票房一向都不怎么好,这是需要担心的点。

这次赛博朋克文化展览上,小吉伯特也带着基努·里维斯和查理兹·塞隆一起出席了。

当基努·里维斯和查理兹·塞隆穿着帅气的黑色皮衣,带着墨镜站在舞台上,立马就成为整个展览的焦点。

斯嘉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缠着小吉伯特带自己参加,于是小吉伯特带她来了。

斯嘉的头发又长出来的了,为了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把自己的一头头发剃掉,斯嘉也算很敬业的。

前世那些流量鲜肉小花们的发型,不属于剧组管,碰都碰不得的那种,尤其是刘海,剧组造型师谁敢动谁滚蛋。

你要他们为一个只有几分钟戏份的角色剃光头,简直是要他们的命。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时候地位不一样。

如果前世的小吉伯特有如今的地位,那些小鲜肉估计就会乖乖听话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那时候小吉伯特有现在的地位,就意味着他有决策权,那肯定不会要这些除了饭圈粉丝啥都没有的流量鲜肉小花们。

小吉伯特带着斯嘉在展览地逛了一圈,斯嘉注意到一个游戏,准确的说是一款桌游。

“哇,这个好有意思,我要玩……”斯嘉说着,就拉着小吉伯特挤进去,加入桌游的战场。

“斯嘉,你会玩这款游戏吗?”小吉伯特笑着问道。

“哼,”斯嘉不服气:“你少小瞧人,我很聪明的好吗?”

人家一看是大导演小吉伯特过来了,立马就有一个人退出游戏,把位置让给斯嘉。

小吉伯特满足热情的影迷签名合影的要求后,就看着斯嘉玩游戏。不得不说斯嘉还是有点小天赋的,熟悉规则后玩得有模有样的。

不过小吉伯特更多注意的是这款桌游的名字,叫《赛博朋克2013》。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就是《赛博朋克2077》的原型故事,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但其实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现在举办赛博朋克文化展的地方不多。作为一款桌游当然要把握机会,参加这样大型的展览,好给自己宣传一下。

玩了几把,斯嘉就下来了,继续和小吉伯特闲逛。

小吉伯特问她:“斯嘉,这游戏好玩吗?”

“还不错,设定很拥有意思。”斯嘉点点头,反过来问道:“小吉伯特,你觉得我们能在2013年实现桌游里的科技吗?”

“我觉得不太可能,起码要到2077年。”小吉伯特回答道。

“啊?”斯嘉一脸失望:“要到2077年,那时候我都成为一个老太婆了。”

“哈哈哈哈,”小吉伯特摸摸斯嘉的小脑袋道:“赛博朋克的世界是有永生的技术的。

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存到一个服务器上,然后找到一个更年轻的躯壳,把自己的数据再转移到这个躯壳上。”

“嗯……”斯嘉皱眉思考半天,说出一番颇有哲理的话:“虽然数据是我上传的,但这相当于复制了另外一个人,如何保证这个数据的我和我是同一个我?

还有,把数据导入新的躯壳中,原有的数据肯定要备份,也就是说又产生了第三个我,那这三个我,到底哪个是我?”

“哇哦,”小吉伯特表示惊叹:“斯嘉,没看出来,你还有当哲学家的潜力。”

斯嘉可爱的翻翻白眼:“你别小瞧我,我又不是笨蛋。”

斯嘉的思考也就只局限于此了,回到休息的地方时,小吉伯特吩咐助理安娜:“有时间,你去接触一款桌游,《赛博朋克2013》。”

安娜赶紧记下,表示明白,她知道老板肯定要她去谈谈版权的事情。

斯嘉问小吉伯特:“伱这是要把这款桌游改编成电影吗?”

“只是有这个想法,不一定要做,斯嘉。”小吉伯特回答道。

斯嘉小脑袋晃了晃:“我觉得可以呀,如果你要改编这款桌游,我要当女主角。”

“哈哈哈,好啊。”小吉伯特一口答应。

小吉伯特只是一时兴起,要不要真的改编成电影,他还不确定。不过先接触也没错,万一他有那个想法,而且获得成功了呢?

话说,如果有穿越重生者,从事他这个行业的,应该没多少把前世的游戏变成电影的想法。

对小吉伯特而言,这倒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

当然,就算要改编,现在也不是合适的时机。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技术再发展发展,才有可能达到要求。

赛博朋克文化展览结束后,《黑客帝国》的宣发持续发力。

不过在三月底,迎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

为了给影片做宣传,小吉伯特特意带着查理兹·塞隆出行奥斯卡颁奖典礼,至于基努·里维斯则跑去录制脱口秀节目。

当然,《灵异第六感》剧组核心主创们,布鲁斯·威利斯和小海利都来了。

不过今年的风光注定是大船的,其他影片只是陪跑而已。

果不其然,颁奖典礼一开始,大船就开始不断的拿奖项,几乎有横扫的趋势。所有技术性奖项,都被《泰坦尼克号》收入囊中。

不过在几个重要的奖项上,偶尔还会轮到别人,比如最佳改编剧本就被《洛城机密》拿走。

不过《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提名最佳改编剧本,也没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这就给了其他影片机会,小吉伯特凭借《灵异第六感》,击败好友马特·达蒙,拿到了这次奥斯的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个奖算安慰性质,主要是剧本是小吉伯特自己写的,要不然小吉伯特都没机会说获奖感言。

小吉伯特在上台的时候,照例感谢了一番团队成员,优秀的演员,还不忘给自己的影片打个广告。

“有点不真实,该不会我们生活在矩阵世界吧?”

颁奖典礼主持人比利也很配合的搞怪:“不好意思,我是杀毒软件,你知道的太多了,该下去了。”

这一番互动,搞得现场气氛很活跃。

虽然最佳原创剧本上,《灵异第六感》击败了《心灵捕手》,但是小海利提名的最佳男配角,却输给了《心灵捕手》的罗宾·威廉姆斯。

索菲亚在远处还和小吉伯特打了一个招呼,那意思是我们平手了。

如今索菲亚的导演事业也算有了起步,《心灵捕手》不光票房表现出色,还在奥斯卡上拿到了几个提名,也拿到了一个奖项。

小吉伯特问过索菲亚的打算,她看中了约翰·欧文的一部,打算把这部改编成电影,名字叫《总有骄阳》。

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部剧情片。

看来虽然索菲亚和小吉伯特学习了很久,但她还是走上了艺术独立电影这条道路。

这样也好,香瓜电影工作室也要全面发展嘛,不能光是拍商业电影,旗下也有导演能拍独立电影才行。

索菲亚已经和查理兹·塞隆说好了,邀请查理兹·塞隆出演这部电影。

而《灵异第六感》和《心灵捕手》的奥斯卡之旅到此为止了,最佳女配角被《洛城机密》的金·贝辛格拿走。

最佳男女主角则双双落入《尽善尽美》的口袋中,杰克·尼克尔森和海伦·亨特获奖。

其余的奖项,除开非好莱坞和非长篇电影,都被《泰坦尼克号》收入囊中。

到最佳导演奖项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毫无悬念的击败包括小吉伯特在内的一众对手,成功捧得奖杯。

当詹姆斯·卡梅隆手举奥斯卡小金人,说出那句我是世界之王的时候,他个人导演生涯达到了巅峰。

那一刻,他就是世界的中心。

这之后,就是漫长的沉寂了。

随着《泰坦尼克号》拿下最佳影片,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大船大获全胜,而且没有多少争议。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小吉伯特还是错失了最佳导演奖项。不过没办法,谁让这是大船呢!

再说了,小吉伯特还算年轻,还有等待的机会,下一次入选提名,奥斯卡就不可能无视小吉伯特,不然好莱坞鱿鱼俱乐部估计要炸锅。

詹姆斯·卡梅隆已经和小吉伯特提前聊过了,他要去实验一种新的技术,并且考虑如何运用在电影拍摄上,让小吉伯特支持他。

小吉伯特知道,詹姆斯·卡梅隆准备实验的就是3d技术。

这当然要支持,于是小吉伯特掏出了两千万美元,支持詹姆斯·卡梅隆研发新技术,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技术要和小吉伯特共享。

3d电影的起源比人们传统认知的还要早,第一部3d电影在1922年就诞生了,那时候电影都才诞生不久,区区几十年而已。

英国电影先驱者威廉·弗莱斯·格林,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与观看3d电影的设备。

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黑白电影《爱情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公映,这也是3d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运用。

遗憾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3d电影技术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这部《爱情的力量》在在战火中遗失了。

随着二战结束后,电视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为应对电视普及带来的冲击,好莱坞开始大量拍摄宽银幕史诗片,这也为3d电影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

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电影《非洲历险记》上映,海报上的宣传语“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让影片票房大卖。

哥伦比亚、华纳、迪士尼、环球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见状纷纷加入这股3d潮流。

进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惊悚、恐怖和情色构成了3d电影的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评和质疑。

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产生,3d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一度被人短暂遗忘。

直到1995年,刚萌生《泰坦尼克号》故事的詹姆斯·卡梅隆为《终结者2》制作了一部十二分钟的3d短片续集。

这个续集号称花费六千万美元,被用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循环播放。

而当时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时使用的是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像机,整个装置就像一台450磅重的洗衣机。

但他的团队依靠一套电缆系统,仍完成了若干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在这次实验性拍摄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就对3d技术产生了兴趣,继而产生了继续钻研这种技术的想法。

他已经和好莱坞著名摄影师文斯·佩斯取得联系,两人打算研发新新的3d摄影机,并且拍摄一个深海纪录片来验证技术。

小吉伯特在奥斯卡结束后的晚宴上,注意到了参加本次奥斯卡颁奖典礼的imax公司,他们刚拿到奥斯卡的科学工程奖。

但imax技术目前运用在纪录片的拍摄上,想要进入商业院线运营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这不妨碍小吉伯特给双方牵线搭桥,他和imax公司的人聊了两句。对方一见是好莱坞大名鼎鼎的小吉伯特,感觉诚惶诚恐。

imax公司早就有意把imax技术推广到好莱坞了,但说实话,如果没有一个知名导演带头,拍出一部代表性影片,这件事就无法扮成。

但如果小吉伯特对他们的技术感兴趣,那这件事就不成问题。

双方简单寒暄几句,小吉伯特约好,有时间去参观imax公司。

结束聊天后,小吉伯特找到被众人恭维的詹姆斯·卡梅隆,和他说了imax公司的事情,并且约好和他一起去考察imax公司。

能有这个机会,参与好莱坞的技术变革,对小吉伯特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意味着他足够引导好莱坞的技术进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