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往电影大师的道路

影片正式开始播放,然而一开始并不是预告片上看过的开场大战,而是一个老人带着一家人一起来扫墓。

如果熟悉小吉伯特家庭情况的人,就会认出来,这是小吉伯特的父亲,又来客串小吉伯特的电影了。

观众还在疑惑,不是说开场大战吗?大战在哪里?

然而小吉伯特告诉大家,好戏在后面。

随着镜头聚焦老头子的眼睛,仿佛带着观众回到那个年代。

巨大海浪裹挟着盟军登陆艇,朝着海滩冲锋而去,让人忍不住就开始紧张了。

镜头给到一个登陆艇的内部视角,从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军官的手开始,展现了一个登陆艇内所有士兵。

受不了颠簸,有的人在呕吐,有的是拿着十字架在祈祷,请求上帝保佑自己。还有的人一遍又一遍的擦拭自己的武器,有的人则一脸冷漠。

没有废话,没有客套,简单的几句台词之后,登陆艇舱门一打开,士兵们还没来得及冲出登陆艇,就如同割麦子一般被放倒。

如果此时注意到首映礼的观众表情,就会看到不少人嘴巴都张成一个o形,显然被这场开场大戏给震撼住了。

没有打不死的人,没有兰博,子弹穿透身体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

“虽然很血腥很残酷,但是艾曼纽,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实的战争场面。”苏菲·玛索说道。

如此惨烈的战争场面,印象中从来没有哪部影片做到过。

苏菲·玛索同样震惊,老实说,她知道小吉伯特有名气,自己也和他上过床了,但从来没有如此认真的看过这个枕边人的作品。

就是这样传统的方式,却爆发出无与伦比的能量,让观众深深沉浸在其中。

真实,残酷,血腥,这就是首映礼观众所总结的几个词。

小吉伯特没有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快速凌厉的镜头剪辑和切换,也抛弃了以往华丽优美的镜头风格,更没有标新立异的各种视角的镜头。

最关键的是,这个场面不是为了血腥而血腥,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真实合理的基础上。

“这……这太血腥了,太残酷了。”艾曼纽·贝阿有些胆小,甚至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但还是忍不住露出一个缝隙,通过缝隙来看电影。

这场面看起来惨烈至极,枪林弹雨穿透头盔,穿透身体,有的人被削去了半個脑袋,有的人拖着被打穿的肚子,往里塞自己流出来的肠子。

相比汤姆·汉克斯的兴奋,哈维·韦恩斯坦的心情如同坐了过山车一般,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汤姆·汉克斯拖着一个受伤的士兵刚走没几步,那个士兵下半身就被炸得粉碎。

当初看内部试映会的时候,汤姆·汉克斯就觉得影片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现在看完,他更加确定了。

但影片如果也就这个样子,那他在奥斯卡上获胜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汤姆·汉克斯早就看过影片内部试映会的版本,相比那个版本,汤姆·汉克斯发现影片节奏更加紧凑了,让人感到窒息和紧张,为士兵的命运而担心。

除开影片开头运用的第一视角镜头之外,基本就是传统手持摄影跟随拍摄的方式。

但是麦子不会流血,不会喊痛,而人会。

确实,艾曼纽·贝阿点点头道:“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如此真实的战争场面,这部电影通过开头,就让我印象深刻。”

没想到,没想到,光是一个开场大戏,就显露出影片出色的品质。

如果后面的戏份还保持这个水准的话,那《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质量极其出色的战争电影。

不过事实证明,哈维·韦恩斯坦高兴得还是太早了。

第一次看到《拯救大兵瑞恩》全貌的罗杰·艾伯特则为小吉伯特感到高兴,这几年他舔小吉伯特的行为,被众多影评人所不齿。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靠着吹捧小吉伯特,罗杰·艾伯特已经是全美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影评人。

他甚至还注册了脸书账号,是所有影评人里第一个开通社交网站账号的影评人,上面的关注度也不少。

罗杰·艾伯特认为,影评人需要与时俱进,以往影评人能决定一部电影命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罗杰·艾伯特需要转型,找到新的道路,好维持自己体面的影评人身份,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人气极高的小吉伯特身上。

用后来的话说,那就是吹小吉伯特能带来巨大的流量,罗杰·艾伯特相当于掌握了流量密码。

不过以往吹的时候,罗杰·艾伯特都被人怀疑收了小吉伯特的钱。

但问题是,大家都收钱了呀,不收钱谁还写影评?

现在好了,这部电影几乎所有北美影评人都在夸,这下子应该没人说他收钱了,罗杰·艾伯特觉得自己可以使劲夸夸了。

小吉伯特显然在风格上做出了极大的改变,他知道大场景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残酷,以及那种恐怖,所以把视角更多的聚焦在个人上。

米勒上尉颤抖的手,倒在冲锋路上的士兵,那一张张恐惧的脸,构建了一个足够真实的场景。

影片还是充斥着各种爆爆爆的场面,但和《勇闯夺命岛》那夸张的风格不同,在战场上爆炸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觉得爆炸不合理。

相反,如果不爆炸,那反而还奇怪呢!

影片带来的真实感,让看电影的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在这里,没有人是不死的,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没有不切实际的侥幸,没有中弹后活蹦乱跳的主角,也没有垂死挣扎的反击。

生命在这里是如此的脆弱,传达了战争所带来的恐惧。

通过战争的惨烈来表达反战的态度,这不新鲜。但小吉伯特做得好的地方在于,这些场面看起来都过于真实了,影史上从来没有如此表现手法的战争影片。

等开场二十多分钟的大战结束,影片节奏放缓,首映礼的观众才发现自己手心早就冒汗了。

不少人是掐着腿看完这场开场大战的,腿几乎被捏得通红通红的。

罗杰·艾伯特问法国同行:“现在看,你认为这部电影怎么样?”

这个法国影评人也颇为实诚,说不出违心的话,只好说道:“确实不错,小吉伯特在这些场面上还是相当拿手的,希望文戏部分不会让我们失望。”

影片继续,得知詹姆斯·瑞恩的几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于是马歇尔决定让这个孩子从战场上撤下来,回到家中。

当马歇尔将军说出“那孩子还活着,我们要派人找到他,让他回家。”

影院内不由自主的响起了掌声,先是一个掌声,随后更多的掌声后知后觉的响起来,所有人都起立鼓掌。

光是开头这短短几十分钟,就值得大家送上一个掌声了。

首映礼前方的主创们备受振奋,在影片刚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就收到了掌声,对影片主创们来说,是从未预料过的场面。

苏菲·玛索和艾曼纽·贝阿也在鼓掌,小手拍得通红。苏菲·玛索还一脸骄傲,看,那就是拯救我,脱离魔鬼掌控的导演,他是如此之棒。

哈维·韦恩斯坦,罗杰·艾伯特,吕克·贝松都人都送上了自己的掌声,这掌声显得很真诚,不是正常的商业应酬的掌声。

这部电影,它值得掌声。

马歇尔这个角色是克里斯托弗·李饰演的,老头也参加了首映礼,此时已经被开场大战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比起那些年轻没见识过战争场面的观众,克里斯托弗·李可是真实经历过战争场面的。

小吉伯特能够拍出来,他很开心。

任务被交给约翰·米勒上尉,由他带领一队士兵,找到詹姆斯·瑞恩,让他从战区撤离。

由此,影片抛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为了一个士兵,就派出八个精锐士兵,到底值不值?

观众还不知道最后这八个人都会牺牲,但不妨碍大家对影片展开讨论。

“我认为不值得,八个士兵去拯救一个人,明明这些士兵在战场上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么做不值得。”有后排的影迷说道。

一旁的影迷不同意:“可是我们要考虑到,詹姆斯·瑞恩的哥哥们都战死沙场,他是瑞恩家族唯一的独苗了。

为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他应该享有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权利。

为国家流血流汗,最后却换来一个凄惨全部战死,一张惨白的阵亡通知单,这对一个母亲来说,太不公平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也要考虑到,这些士兵也有兄弟姐妹,也有家人,有父母,有孩子,有妻子。

难道为了一个家庭,就让其他八个家庭全部破碎吗?”

“影片还在继续,我们且看看后面发展剧情吧!”

听着后面影迷的争论,哈维·韦恩斯坦知道,《拯救大兵瑞恩》成功了。

小吉伯特成功的让观众开始思考影片拯救这个主题,到底值不值得,要不要做这个交换,都是观众自己要思考的问题。

一部好的电影,做到抛出一个疑问,然后由观众解答还不够。

完整的讲述一个故事,让观众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再来回答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这样的手法,显得更高明。

影片这个水准太出色了,哈维·韦恩斯坦觉得,如果明年奥斯卡上公关工作没做好,那《英国病人》就危险了。

影片节奏放缓之后,略显平淡的叙事节奏,同样很体现导演的功力。

可以这样说,从前的小吉伯特只会煽情,玩恐怖气氛和炸炸炸。

但是在《拯救大兵瑞恩》上,小吉伯特进步相当明显,正走在一个通往电影大师的路上。

可怕的是,小吉伯特还年轻,他还在进步。

他的未来,很值得期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