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十六章 媒体关注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十六章 媒体关注

作者:赵墨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保罗·柯林斯的干扰,小吉伯特得以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式剪辑影片。

他满怀信心,觉得自己剪辑的这版影片,会得到环球影业的青睐。

此时在外面,因为斯皮尔伯格监制这部影片,加上又是鲨鱼电影等因素的叠加,使得这部《鲨滩》居然还拥有一定的关注度。

几家媒体都报道了《鲨滩》拍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小吉伯特愚蠢狂妄嚣张的形象自然也被媒体宣扬出去。

这其中,有部分是环球影业放的烟幕弹,想要引起公众对这部电影的关注。

“在《鲨滩》的拍摄过程中,据有关人士透露,年仅二十一岁的导演小吉伯特·兰德里尼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环球影业正在考虑风险评估,决定不发行这部电影。”—《洛杉矶城市报》。

“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小吉伯特·兰德里尼充满了叛逆的基因,插手电影公司剪辑权,并且为此大吵特吵。

虽然这是年轻人的态度,但电影可不是用态度就能解决的工作。

《鲨滩》这部电影前景堪忧,或不能在院线上映。”—《圣莫妮卡早报》。

“据悉,目前环球影业已经决定把小吉伯特和剪辑师分开,两人分别剪辑一版,环球影业要看看谁的效果更好在做决定。”—《伯班克老实人报》。

小吉伯特看到报纸上反复提起他的名字,很开心。虽然都不是什么好名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三十年后那帮流量明星们,不都是先黑红起来,然后在通过某个事情一朝洗白嘛!

只要《鲨滩》上映取得成功,所有不好的名声,批评谩骂声,都会换成赞扬和吹捧的声音。

媒体的尿性,几十年来都是一个样,小吉伯特太了解了。

只可惜,在洛杉矶的《洛杉矶时报》,《时代》杂志,《名利场》等最顶尖的媒体都没有参与报道。

要不然,小吉伯特的坏名声就不止局限在洛杉矶和附近地区了,可能会传遍整个美国。

不过做人要知足,这些二三线的地方媒体报道,也算为小吉伯特提升了一点名气。

反倒是保罗·柯林斯看到报道气得要死,报道是批评了小吉伯特没错,但没提他的名字啊!

只是用一个剪辑师作为称呼,谁知道他是谁啊!

但没办法,媒体又不是他能控制的。除非肯花钱去买通媒体,否则就眼睁睁看着小吉伯特挨骂,他没有任何收益。

1991年的传媒资讯手段还是相当有限的,就是电视媒体和报纸这类媒体。

如果有网络媒体,比如推特什么的,这时候保罗·柯林斯完全可以发推特说那个剪辑师就是自己。

可惜互联网现在都不怎么发达,更不用说推特了。

小吉伯特也不是汤姆·克鲁斯,媒体对他的敌人没兴趣,就是单纯想骂两句而已。

于是,倒霉的保罗·柯林斯被忽略了,只能默默的在剪辑室剪辑影片。

如果靠近了,还可以听见保罗·柯林斯在怒骂:“你才该去圣费尔南多谷拍戏呢,你们全家都该去圣费尔南多谷拍戏……”

不用说,这肯定是在骂小吉伯特,看来保罗·柯林斯还是没能原谅小吉伯特。

还别说,小吉伯特这素质,去圣费尔南多谷绝对很受欢迎,只不过他本人肯定是不想去的。

不过这媒体的报道,也让部分普通影迷关注到,原来有一部斯皮尔伯格监制的鲨鱼电影正在制作。

这一下子,这期待感,瞬间就上来了。

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以九百万美元的制片成本,换取了4.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影片一举成为当时的全球票房冠军,也是影史第一,直到两年后才被《星球大战》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大白鲨》原本是打算在1974年圣诞节档期上映的,后来推迟到1975年夏天。

那时候发行方当心影片票房会惨败,但没想到最终拿到了如此之高的票房。

也是从《大白鲨》开始,暑期档逐渐成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档期。

所以你甚至可以说斯皮尔伯格是北美暑期档的开创者,那可是1975年啊,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含金量有多高。

这之后,斯皮尔伯格不断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但对斯皮尔伯格的影迷来说,《大白鲨》始终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

而这部由斯皮尔伯格监制的《鲨滩》,就成为这种怀旧的替代者。

如同之前小吉伯特说过那样,《鲨滩》从某种方面来说,可以称之为《大白鲨》的精神续作。

打着斯皮尔伯格的旗号固然好,但现在环球影业内部决定,还是要先看过成片之后,再决定发行策略。

毕竟小吉伯特加格温妮丝·帕特洛的阵容,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大卖的样子。

环球内部对这部影片的轻视,除了小吉伯特过于年轻不值得信任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格温妮丝·帕特洛。

很简单,因为格温妮丝·帕特洛是一个女演员。

在九十年代的好莱坞,女演员的地位远不如男演员。

这个时候女演员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花瓶的角色,除非专门的女性电影,冲奖的独立电影才有可能把女演员作为第一主角。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1979年经典科幻电影《异形》的第一主角就是西格尼·韦弗。

或者是走傻大姐路线的茱莉亚·罗伯茨,演一些爱情片,喜剧片,成为全美甜心。

但那是西格尼·韦弗和茱莉·亚罗伯茨,格温妮丝·帕特洛也就一个斯皮尔伯格教女的身份,拿什么和这两位好莱坞顶级女星做对比。

这也是为什么保罗·柯林斯会把剪辑的重点放在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身材上的原因。

在部分环球内部人士看来,这部《鲨滩》除了鲨鱼,也就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身材有看点了,俗称卖肉影片。

如果不是为了斯皮尔伯格和《侏罗纪公园》,环球影业是绝对不会投资发行这部电影的。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钱都掏了,影片也拍好了。这时候就算不看好,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作为影片制片人的多默·布雷克很关注影片的后期制作情况,他分别去看过保罗·柯林斯和小吉伯特两人剪辑的版本。

保罗·柯林斯那边和多默·布雷克预想的一样,就是很平常的一部影片,有惊险刺激的剧情,但总体四平八稳。

但小吉伯特那边的剪辑,出乎多默·布雷克的预料。

首先,小吉伯特大量缩短了影片时长,正片内容不过81分钟,就算加上片尾字幕也不到85分钟。

一部正常的电影,通常有九十分钟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半小时。

为了影片尽可能讲完故事,所有影片都默契的在增加时长,120分钟以上的电影都已经屡见不鲜了。

但小吉伯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让多默·布雷克很惊讶。

对此,小吉伯特的解释是:“为了尽可能的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一分钟都不能歇,我删去了大量没有意义的空镜。

紧凑的节奏,是调动观众情绪的法宝之一。”

多默·布雷克默然无语,他看过保罗·柯林斯剪辑的版本,老实说,小吉伯特这版比保罗·柯林斯优秀得多。

难道,真的有人天生就是电影天才?

多默·布雷克觉得自己好像见识到了另外一个斯皮尔伯格的崛起,这个想法一出来,赶紧被他甩掉了。

太夸张了,他不敢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