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迈克尔·贝的心路历程

007经过不同的人演绎,有不同的感觉,但角色的底子大致是相同的,看起来就会有些审美疲劳。

但约翰·梅森则完全不同,虽然还是英国特工的设定,但完全没有007的影子。

也因此,英国影评人在评价这个角色的时候,肯定了罗杰·摩尔的表演,还有小吉伯特的剧本创作。

“罗杰·摩尔完美的演绎了约翰·梅森,完全看不到007的影子,无可挑剔。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影片导演兼编剧小吉伯特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他的创作下,才诞生了这个足以称得上经典的特工角色。”

电影里称得上经典的特工角色并不多,毕竟伊森·亨特和杰森·伯恩都还没出来,也就007称得上经典。

但这个英国影评人把约翰·梅森这个角色拔高到和007一样的位置,虽然007的影迷觉得有些不妥,但很多看过《勇闯夺命岛》的影迷都表示认可。

在超高的认可度和喜爱度下,《勇闯夺命岛》在英国首周开出了1023.7万美元的票房,成功拿下英国当地的首周票房冠军。

其他几个市场成绩也相当不错,虽然没有英国市场那般热切,但对好电影的喜爱是挡不住的。

法国首周,影片拿下742.5万美元票房,德国拿下652.9万美元票房。

这两个欧洲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电影市场虽然没有北美大,但也能贡献不俗的票房。

事实上这也是二战以后,好莱坞的传统票仓之一。

虽然法国电影人在电影新浪潮运动之后,一向不怎么买美国人的账,但法国影迷用诚实的行动来表达了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侏罗纪公园》在法国上映的时候,法国文化部长还号召法国影迷,抵制这部电影。

结果《侏罗纪公园》最后在法国狂砍2890万美元票房,成为当年法国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冠军。

如今的《勇闯夺命岛》也一样,多位法国导演站出来号召法国影迷,给法国电影一点生存空间,抵制来自好莱坞的威胁。

但法国影迷根本不听,用电影票诚实的支持了《勇闯夺命岛》。

或许也是因为法国电影人高傲,不肯放下身段的样子,才使得法国帮在好莱坞混得那么惨。

不说英国帮和意大利帮了,就连隔壁的德国都比法国帮在好莱坞混得要好。

意大利这边,《勇闯夺命岛》也拿下537万美元的首周票房。

意大利影迷对这部电影评价那是相当的高,而且其导演小吉伯特·兰德里尼可是正宗的意大利裔,祖父那一辈还在意大利生活呢!

身份上的认同,让意大利家乡人民很支持这个祖籍是米兰的美国小伙子。

只可惜,意大利经济不景气,就连电影产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能贡献的票房有限,反而还不如法国。

西班牙这边比较少一点,才243万美元。

但别拿蚊子腿不当肉啊,海外票房很多就是靠这种小市场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虽然只在五个国家公映,远远称不上全球上映,但海外首周拿下3199.1万美元,加上北美票房,影片再次蝉联全球周票房冠军。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影片能拿到北美周票房冠军,一般也能拿到全球周票房冠军。

不论是法国电影也好,还是意大利电影也罢,不是没有好的电影人,只是没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来支撑起电影产业。

市场可以说是电影产业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市场够大,能够养活电影产业,哪怕走不出去也能活下去。

这方面,港岛电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港岛电影走下坡路的趋势还没显现,整个东南亚包括日韩都是港岛电影的传统市场。

一旦这些市场接受了其他东西,或者不再港岛电影,失去庞大市场支撑的港岛电影只能走向没落。

而北边的那个,俨然就是港岛电影市场拯救自己的机会,只可惜有远见的人不多,想到这一步的人更是没有。

太平洋对岸那个国度就很简单了,虽然有多次出海成功的电影案例,但本质上华语电影还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自己玩。

但就是靠着庞大的市场,硬是顽强存活下来,没有被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全面打倒,反而还越活越顽强,市场越来越大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至于这成就中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先暂且忽略掉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被重点关注的好莱坞导演,在引进片的合约签订后,小吉伯特作品是中影的重点引进对象。

他的两部电影在那边都拿到了不俗的成绩,《铁甲钢拳》1125rmb的票房,《生死时速》也拿下866万rmb票房。

也因此,在《勇闯夺命岛》上映第一时间,中影就和华纳商谈,打算引进这部影片。

不过要和中國观众见面的日子会晚一些,可能要等到七八月份了。

这还算早的了,有些影片在北美公映一年后才被引进,那时候影片的海外票房都结算得差不多了。

世纪城caa总裁办公室内,马丁·鲍勃正在和迈克尔·贝说话:“这次成绩不错,迈克尔,《绝地战警》北美票房五千四百万美元。

而且看海外票房的趋势,全球票房有可能突破一亿美元。这样一部中小成本电影,足够你在好莱坞立足了。”

迈克尔·贝听到这句话,高傲的说道:“不光要立足,我还要成为好莱坞最顶尖的导演。”

迈克尔·贝毕竟做出了不小成绩,马丁·鲍勃也愿意说两句好话:“有这个梦想就好,不过迈克尔,想要成为好莱坞最顶尖的导演,可没有那么简单。

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迈克尔·贝问道:“学习小吉伯特吗?”

“是啊,向他学习就是一个正确的方法。”马丁·鲍勃叹了口气。

他很看好迈克尔·贝的潜力,但如果把迈克尔·贝换成小吉伯特,那该多好啊,他会有多风光,都已经不敢想了。

但很可惜,这只是幻想,小吉伯特的辉煌与他无关,人家反而还要针对caa。

其实说小吉伯特针对caa也不完全正确,小基本只针对他这一系,对派特·金莉丝和伊诺·马丁那一派则非常友好。

马丁·鲍勃还听说,在首映礼上,小吉伯特就向伊诺·马丁的主要客户汤姆·汉克斯发出了邀请。

一般导演的邀请,马丁·鲍勃都不会放在心上,但这可是小吉伯特的新电影。

这样的好事给了伊诺·马丁,如何不让马丁·鲍勃气愤呢?

马丁·鲍勃也尝试和伊诺·马丁沟通,让伊诺·马丁向小吉伯特推行打包服务,但被伊诺·马丁一口拒绝。

不用说,肯定是汤姆·汉克斯早有吩咐,caa的那一套不适用于小吉伯特。

再联想到如今出演《勇闯夺命岛》后名气大增的罗杰·摩尔,马丁·鲍勃不禁感到后悔。

如果当初能够劝说肖恩·康纳利接下《勇闯夺命岛》就好了,如今也不用因为《勇闯夺命岛》漂亮的成绩单而羡慕嫉妒恨。

迈克尔·贝还问了一下《勇闯夺命岛》的票房,马丁·鲍勃表示不清楚具体数据,不过北美票房已经破亿了。

这让迈克尔·贝相当羡慕,不过并没有失去自信心,他觉得,如果影片交给他执导,他也能北美票房破亿。

在离开马丁·鲍勃办公室之后,这个长脸导演来了兴趣,带着个帽子就去附近一家电影院看《勇闯夺命岛》,看看自己和小吉伯特的差距有多大。

看完电影之后,迈克尔·贝不得不承认,小吉伯特是一个把控节奏的高手,镜头设计上面也很有想法,但并没有到不可超越的地步。

迈克尔·贝觉得,如果换自己来,也能把影片拍成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

看完电影之后,迈克尔·贝的自信心更足了,看来被好莱坞狂吹的天才导演小吉伯特也不过如此。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迈克尔·贝还被抓住采访一番,他回答道:“该片是一部一流的惊险动作片,风格丰富,幽默感十足。

它借鉴了其他电影中的元素,因为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内容是新鲜的。

但该片中每一个因素都被精心打磨成了光泽度,如枪战、爆炸、激流、肉搏战、审讯、拷问、监禁、逃跑和科学家的胡言乱语等。

导演小吉伯特将这些元素精心编排成一部高效而令人兴奋的电影,其中包括一些大笑、耸人听闻的特效片段和持续的悬念。

有趣的是,像罗杰·摩尔。尼古拉斯·凯奇和艾德·哈里斯这样的优秀演员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占据该片的中心位置,让角色们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奇怪但却令人信服。”

记者一愣,这评价怎么像一个职业影评人啊?

于是记者问道:“你是一个职业影评人吗?”

迈克尔·贝一愣,随即摇摇头道:“不是……”

说完不等记者继续提问,迈克尔·贝压低帽檐,快步离去。

第二天,热心市民迈克尔·贝的采访画面被放出来,电视台甚至都没有剪辑,或许是觉得迈克尔·贝说得好,舍不得剪掉。

只是没有人认出,这个热心市民就是今年四月七日上映的电影《绝地战警》的导演迈克尔·贝。

毕竟没有走到顶尖导演的位置,不是什么人都会认识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导演。

而迈克尔·贝也不像小吉伯特,能够靠颜值就吸引人们的关注。

这是迈克尔·贝第一次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小吉伯特的电影,就这一次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丁·鲍勃说得没错,在好莱坞得有一个目标,而小吉伯特就是迈克尔·贝的目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