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勇闯夺命岛》开机

“听说肖恩·康纳利参演了《勇敢的心》,梅尔·吉布森扬言要冲击奥斯卡。”索菲亚·科波拉饶有兴趣的看着小吉伯特。

小吉伯特无所谓道:“又不是和我同期上映,他冲不冲击奥斯卡,和我有什么关系?”

“caa的两大王牌一起出演,要是在暑期档和你碰面,那场面估计会很好看。”索菲亚·科波拉看起来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喂,索菲亚,你可是我的副导演,感觉你像是替梅尔·吉布森和肖恩·康纳利加油助威?”

索菲亚耸耸肩,不再说话。

她性格一向如此,言语有些尖酸刻薄,不太会说好话。

和小吉伯特说这番话,也是提醒他,注意梅尔·吉布森和肖恩·康纳利的动静,还有背后的马丁·鲍勃。

caa自从碰到小吉伯特,就诸事不顺,尤其是马丁·鲍勃那一系,有诸多不满。

有机会报复小吉伯特,马丁·鲍勃肯定不会放弃。

但话又说回来了,小吉伯特能走到好莱坞一线导演的位置,也是从激烈的厮杀中杀出来的。

如果惧怕竞争和狙击,不如退圈,回家当个乖宝宝好了。

闲聊之中,片场已经准备就绪了。

第一场戏是在旧金山一个酒店门口拍摄,因为在闹市区,自然少不了围观的群众们。

尤其是小吉伯特一出来的时候,那巨大的尖叫声和欢呼声差点把耳膜震碎。

不得不说,虽然影片没有很知名的巨星,但小吉伯特的名气和号召力足够强大。

要是肖恩·康纳利出来,哪有这个效果?

又过气了,片酬还高,还想参与投资,他是在做梦……

副导演安妮·伯顿举着喇叭喊道:“请大家安静,不要打扰剧组拍戏,等拍完戏,剧组会和大家互动,签名合影。”

能见到小吉伯特,满足了影迷的粉丝心态,所以大家都还算有素质,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围观剧组拍戏。

这么多人,要求保密拍戏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小吉伯特也没驱赶围观的人群。

反正就这几个镜头,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内容,不存在剧透问题。

当然,影片正式亮相,自然娱乐媒体记者的追逐。

在拍摄之前,罗杰·摩尔,尼古拉斯·凯奇,艾德·哈里斯三大主演简单的接受了采访。

影片的焦点,永远都是电影的主角,小吉伯特很乐意把灯光交给主演们,自己默默的躲在后面。

不过很显然,三个主演加在一起,都不如小吉伯特受到媒体的关注高。整个采访,他被媒体问到的问题最多。

一个记者提问道:“小吉伯特导演,自从《生死时速》之后,伱又掏出一部动作片,有信心超越《生死时速》吗?”

一个月前《帝国》杂志评选最近十年最好的十部动作片,《生死时速》赫然在列,可见这部电影在媒体和影迷心中确实很不错。

不过小吉伯特很自信的回答道:“没有什么超越不超越的,我保证影片很精彩,不会让观众失望。”

“影迷都很期待这部电影,对你而言是一种压力吗?”

“不会,压力是动力,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不让期待这部电影的影迷失望。”

小吉伯特说完,对新闻官使了一个眼色,新闻官这才结束了简单的媒体采访。

剧组场务把围观人群尽量驱离到二百米开外,不影响剧组拍戏。

几个执行导演按照场记表和场景构图,开始安排群演站位,和每一个群演沟通如何走位。

这场戏在一家酒店门口拍摄,小吉伯特和摄影组沟通机器的布置。

“索菲亚,和酒店沟通,我需要一个几个酒店方向的视角,借用他们的内部设施。”

索菲亚点了点手上的手表,提醒道:“小吉伯特,酒店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抓紧。”

“我知道,大家快快快。”小吉伯特拍拍手,转头又对副导演安妮说道:“安妮,光线太淡了,我需要明亮一些的光线,你和灯光组沟通。”

小吉伯特不停的指挥,又和摄影指导杜尔·兰多夫沟通:“一号机的位置布置在左侧,使用轨道,抓近景。

二号机布置在酒店正门,拍摄就交给你了。”

杜尔·兰多夫表示明白,把二号机的拍摄交给约翰·施瓦兹曼,自己负责一号机。

小吉伯特拍拍杜尔·兰多夫的肩膀,又和罗杰·摩尔沟通:“等一开始,你就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神色,把人拉到一边,直接上那辆悍马车,其余不要管。”

罗杰·摩尔比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自己明白。

交代完毕,小吉伯特坐到监视器前,让场记开始打板。

“清场?”

“清场。”

“现场安静……”

“现场安静……”

“ok,《勇闯夺命岛》第十七场第一镜,action……”

随着小吉伯特一声令下,罗杰·摩尔扮演的梅森上尉从酒店内冲出来。

他只是稍微看了一眼,就注意到停放在酒店门口的悍马车,直接冲过去把准备泊车的侍者给拉开,自己跳了上去。

这边一个群演扮演的车主还在滔滔不绝:“这可是我的宝贝悍马车,你要是给我磕磕碰碰或者刮了漆,我饶不了你……”

话音未落,身后的悍马车启动,疾驰而去。

“cut,可以,这条过了……”

虽然是试拍,不过很显然,戏份难度不大,罗杰·摩尔进入状态很快,影片过了。

影片中出现的悍马车,自然是赞助的,品牌方掏了广告费的。

从《生死时速》开始,小吉伯特每部电影都不缺乏品牌方的赞助和广告费。在好莱坞电影里投放广告,已经成为各大广告商一个常用的营销方式。

论演技,罗杰·摩尔只能说一般,比不上那些冲击奥斯卡的影帝影后们,但应付这样一个角色足够了。

试拍的第一条就过了,预示着影片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斯嘉丽·约翰逊客串的戏份要在几天后才拍摄,不过小女孩似乎很喜欢的片场玩,所以剧组开机的当天就来了片场。

等这条镜头拍完之后,斯嘉丽·约翰逊好奇的问小吉伯特:“明明这是第一场戏,你却说是第十七场戏?”

小吉伯特笑着解释道:“斯嘉,这个是因为场记表是根据剧本来做的,在剧本里,这是第十七幕戏。

不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会有所调整。”

小女孩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她奇怪这些导演为什么都喜欢跳着拍戏,直接按照剧本拍不好吗?

可惜这是不能的,如果按照剧本的顺利来拍摄,会耗费很大的精力。

比如一个场景上发生了两场戏,一个在头,一个在尾巴。通常的做法就是在使用这个场景的时候就把这两场戏给拍摄了,而不用之后回来拍摄。

如果按照斯嘉的想法,那剧组要时刻奔波,不停的转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场景成本,通常在一个地方上发生的戏份,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拍摄完毕。

至于不按照顺序拍摄,演员演戏是否能很好的调整状态,剧组工作是否顺利等问题,就能看出一个导演的能力了。

这也是电影业当中,导演的地位远比电视行业更重要的原因。

一部美剧可以有七八个导演,但一部电影除非不可逆因素,否则轻易不会换导演、

更不要提,像小吉伯特这种自己投资自己电影,又担任制作人,深得电影公司信任的导演了。

哪个人提出换导演,那被换掉的一定是提出这个想法的人,而不是小吉伯特。

这场戏拍完之后,剧组陆续又拍了几条镜头,就宣告第一天的拍摄内容结束。

等剧组拍摄任务结束后,原本安静的娱乐媒体记者重新围上来,影迷们也按耐不住,顿时把主演们给包围了。

于是三个主演不得不停下来,给影迷签名互动。

小吉伯特自然也逃不过,作为全美知名度超高的天才导演,他的影迷同样也不少,还有很多女性影迷。

“小吉伯特导演,能把名字签在这里吗?”一个球很大女性影迷只穿着一个背心,里面是真空的。

她请求小吉伯特把名字签在她雪白的半球上,小吉伯特目光入场,手也没抖,很稳定的在半球上签名。

这一幕看着跟在身边的斯嘉皱眉,暗骂这些影迷姐姐们不要脸,太大胆了。

这还算好的,那边尼古拉斯·凯奇就碰到一个大胆的影迷,让尼古拉斯·凯奇在他下体的私密处签名,然后被尼古拉斯·凯奇义正言辞的拒绝。

没错,这是一个男性影迷。

他在要签名之前,还手动了一下,让其变大,好让尼古拉斯·凯奇签名。

只能说,足够变态……

和影迷互动,采访进行了半小时,之后剧组在安保的掩护下,离开了现场。

这当然不是意外和巧合,实际上这是有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影片的前期宣传。

不过宣传做得再好,如果影片质量不过关都不行,所以最终还是要落在电影上。

小吉伯特专注电影拍摄,宣传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专业人士来。如果影片想要赶上明年暑期档,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年一部电影,已经是极限了,毕竟都是大投资,一部电影是整个团队的杰作,而非导演一个人的功劳。

就这个速度,都让媒体和公众惊叹,小吉伯特是比斯皮尔伯格还要快的快枪手了。

至于一年拍两三部a级大制作的电影导演,这个星球上还没出现过。可能太平洋对岸有,不过其中猫腻很大。

另外在中也可能发生,但就电影业本身的制作规律而言,一年一部是极限了。

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人与人的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人和人是有差异的,不是机器,装上就能运载。

第二天,剧组转场至旧金山一处墓地进行拍摄。当然,拍摄前剧组取得了市政府的支持,还有当地教堂的支持。

在拍摄前,教堂的牧师先进行了一番祷告,给墓地里逝去的人做了祈福,剧组这才得以进去拍戏。

虽然一些文化属性有所不同,但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于逝者都是尊重的,这个举动也是必要的。

因为拍摄当天没有雨,所以剧组调来了吊车,用高压水枪连接一套洒水装置,人工制造出下雨的场景。

艾德·哈里斯饰演的汉默将军,首场戏就在这墓地里拍摄,很简单的一条镜头。

他穿着军装,挂满勋章,淋着雨从墓地大道走过,路过的仪仗队敬礼。他回礼,神色严肃。

“我很想你……”汉默将军把放在妻子墓前,虽然下雨,但挡不住他怀念的目光。

几个镜头给了特写,艾德·哈里斯神情严肃,目光坚定。

在拍摄之前的沟通中,小吉伯特就给艾德·哈里斯讲过戏,让他用眼神来凸显人物性格,不应该做多余的动作。

“汉默将军是一个军人,他应该是刻板的,不苟言笑的,不会像喜剧演员那样,有夸张的肢体语言。”

“那我应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出汉默将军的坚定与愤怒?”艾德·哈里斯问道。

“用眼神,”小吉伯特指着自己眼睛道:“眼神是一道窗户,能透露出各种情绪,我会让机位给你特写镜头。”

艾德·哈里斯这样的老戏骨,表演不是问题,只要导演讲明白需要什么效果,他会做到的。

果然,这场戏,不论表演,台词,和场景的融合都很不错。

小吉伯特是尊崇现场表演原则的,喜欢现场收录演员的台词,和摄影机前的表演融为一体。

当然,作为专业演员,艾德·哈里斯的台词功底毋庸置疑,相当过关。

不过有时候现场收音的条件很苛刻,比如会有环境杂音的干扰,这就需要在音效上面下功夫,或者需要演员重新配音。

和中國一些偶像演员台词都说不明白,需要配音演员来配音不同,好莱坞电影的角色,通常也是由其出演的演员来配音。

这样,不会出现演员和配音演员不是一个人,从而导致嘴型和台词对不上等基础性的错误。

能现场收音最好,现场永远是第一感觉最棒的环节。

回到拍摄现场,艾德·哈里斯继续表演。

“我得去做一件事,芭芭拉,这件事你在的时候我做不到。”汉默将军目光看向远方,带着怀念和一丝坚定。

“我尝试过,什么我都尝试过了,还是没法唤起他们的关注,但愿这次能让他们回心转意。”

“不论结果如何,”汉默将军把自己获得的第一枚海军勋章放在墓碑上,并且在上面轻轻一吻:“请你不要瞧不起我。”

“cut,不错,汉默将军,我们保一条,再来一次……”小吉伯特喊道。

一样的戏份,艾德·哈里斯再表演一次,这次效果更好,小吉伯特宣布了过。

在艾德·哈里斯擦水的时候,小吉伯特突发奇想:“我们可以给一个墓碑的第一视角,目送你离开的背影,感觉怎么样?”

艾德·哈里斯想了想道:“不错,这个镜头很有想法。”

于是没来得及歇息,这个被特意加上去的镜头再次开拍。

从墓碑的视角,给了一个汉默将军离去的坚定步伐,更能凸显出前面那段话的坚定,汉默将军的决心。

这是原版影片里所没有的镜头,又或者迈克尔·贝拍了,但没加进去。

小吉伯特也不完全是照搬,也会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对约翰·梅森这个英国特工的角色,小吉伯特的改动就尤其之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