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372章 狼来了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72章 狼来了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近西安的宋晟感觉有点心绪不宁。

从去年十月开始,叛军的哨骑出动频繁,祁山道、陈仓道、斜谷口、傥骆道,都发现叛军大量的哨骑。

开始叛军二十人一队,后来发现官军也是二十一队,又增加到三十人一队。

宋晟也跟着加人,增加到四十人一队。

于是双方在这几条道里,经常发生厮杀,伏击。

你伏击我,我伏击你。

宋晟很快发现官军不如叛军,老是被叛军伏击。

因为叛军好像比他们更了解里面的地形。

瞿能到了四川后,就按照朱高煦的命令,着人多次进入关中,配合朱高煦的人,测画关中地形地貌,特别是秦岭这边的,为重中之重。

这些道路,那里比较陡,那边可以伏击,那边有水,都被朱高煦摸的清清楚楚。

宋晟以前只是驻守凉州,甘肃,对附近地形真不是很熟。

部下里有稍微熟的,但也不可能像朱高煦那样全部画了图,都记的清清楚楚。

于是算官军主场的秦岭,居然连连被叛军伏击,损失惨重。

宋晟这时知道,瞿能可能要往关中打了,但具体走哪,他无法判断。

因为哨骑老是干不过对方,宋晟索性把哨骑收回来,下令各条道的出口处,建以哨塔,严加观察,同时置少量人手,隐藏在这些道里,注意示警,不要与对方哨骑冲突,保护自己。

这八百里秦岭藏点人太容易了,但是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只要有水有粮,藏上一年都不会被人发现。

去年十月,张武来到西安。

因为宋晟感觉叛军会从子午谷出来,请张武过来议事,想让张武带一万骑兵,巡守子午谷附近。

张武过来后,极为不满。

“叛军会走子午谷?”张武当面质问:“老将军是不是在开玩笑?子午谷又长又难走,对面瞿能会这么笨?”

现场诸多军将,张武很不给面子,还故意叫‘老’将军。

宋晟也没生气,道:“叛军哨骑在各道都有,唯子午谷没有,明显是故意的。”

“子午谷六百多里,哨骑进去也要考虑吃喝。”张武笑道:“他当然不派了,故意引起咱们浮想,老将军可别上当。”

现场很多军将也认为叛军不可能走子午谷。

子午谷六百多里,全是山路,走进去都是人困马乏的,半条命都没有了,哪还有劲打仗。

明末高迎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老高准备不充分,又遇到冬天,到最后粮草缺乏,又没好好休整下再出子午谷,加上孙传庭正在等着他,所以被打的惨败。

宋晟道:“大伙以为越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瞿能越可能出现,他是瞿能,不是李景隆,因为他输的起,大不了退回汉中。”

宋晟这个想法很有道理。

子午谷难走,但是如果被堵住,瞿能还可以退回去,只需派少量兵马断后,保存主力就行。

张武笑了,一脸不屑。

宋晟又道:“瞿能这个人胆子挺大,也喜欢堵博。”

“当年攻打北平城就差点被他破门而入。”

“四川临阵反水,部下拥护很多,他也不怕消息泄露,可见他胆子非常大。”

“这种人天生有堵性,我断定他,有九成的可能,会走子午谷。”

张武阴阳怪气道:“老将军可学其他道,派细作潜入子午谷,占高处隐藏起来,看到叛军,燃峰火即是。”

宋晟果然是这么干的。

但是。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仓道冲天大火,烽烟滚滚,几十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宋晟在陈仓道里面找了几个据点,用烽火联系,一路联系到大散关。

没多久,大散关也有烽烟冲天而起。

驻守大散关的王海立刻派快马急报宋晟,同时全力备战。

张武得到消息,哈哈哈大笑,觉的还是自己聪明。

因为之前他就认为,瞿能带有重炮,必然不会走山道,而走更为平缓的陈仓道和祁山道。

张武带两万骑兵紧急支援。

但等他们赶到大散关,王海却说,叛军退了。

“啥?”张武目瞪口呆,又惊又怒。

王海说隐藏在陈仓道道的人点起烽火后,叛军往前又走了一个时辰,然后全军突然转头,回关中了。

张武问:“叛军多少兵马?”

“看不出啊,反正连锦无尽。”

无论祁山道还是子午谷,从四川入关的五条通道,最宽处也只能并排走七八个人,所以如果对方用两人一排,或三人一排,几千人就是长长的队列,你根本看不清对方有多少兵马。

张武无奈,只好带兵回凤翔。

但他的兵马还在半路上,祁山道又传起烽火。

张武回到凤翔屁鼓还没坐热,从秦州卫来的消息传到凤翔。

他又带着两万骑匆匆出去。

结果才走到天水,秦州卫来人说叛军又回去了。

“握草。”张武破口大骂,这瞿能真是奸诈。

接着后面官军就没有安稳的日子好过。

去年十一月七日,斜谷口有讨逆军进入,这边道路极窄,两人成行,一千人能排出连绵长龙,官军潜伏的人看到队伍进来为,就点起烽火,弄的官军疲于奔命。

十一月八日,子午谷出现大量叛军,而且因为官军哨骑潜伏的深,所以叛军深入到子午谷中间,已经进入两百多里,这证明叛军在数天前就已经进来。

宋晟大惊失色,得到消息后,赶紧点齐兵马,西安六万多精锐尽出,直扑子午谷道。

大伙都没想到,讨逆军居然真的会走最难走的子午谷。

宋晟这边骑兵比较多,第一时间先带着三万精骑来到子午谷外。

他的战略和几百年后孙传庭伏击高迎祥差不多。

子午谷西边有虎豹河,东边有涝峪河谷口,这两个谷口成口袋把子午谷围在当中,几百年后孙传庭也是在这里伏兵,宋晟也是左右各安排一万精骑,主力则埋伏于黑水峪出口两侧的山上。

他张开口袋就等瞿能,结果等了几天毫无消息,到第六天时,又传来傥骆道有烽火,大量叛军出现,同一天时间,子午谷的哨骑跑出来,找到宋晟,说叛军又回去了。

“。。”宋晟一脸蒙比。

叛军牢师动众往里走了两百多里,然后就回去了?

宋晟大怒:“伱到底看到多少叛军就点烽火?”

“叛军队伍很——长啊——看不到头——”

这不废话,里面两人一行,甚至单人可以一行,一千人的队伍,加上其他物资,能排出去几里路。

他们看到长长的队伍,肯定认为叛军进来了,立马就点峰火。

结果被骗了不说,所有隐藏点也暴露,需要重新换位置。

而且很多人为了报告叛军又回去了,还得从里面出来。

这时宋晟发现,点烽火这招非常不好。

哨骑们好不容易找个地方隐藏起来,看到有大队叛军进业,马上就点烽火。

这导致祁山道、陈仓道、斜谷口、傥骆道、子午谷到处都是烽火,官军跑来跑去,又累又疲。

宋晟这么干,是为了提早发现叛军,做充分的准备。

但没想到瞿能好像猜到他的招式,派人连续进入祁山道、陈仓道、斜谷口、傥骆道和子午谷五条通道,不但破了他的秘探,还引的官军兴师动众。

宋晟又羞又气,感觉被瞿能侮辱了。

他不由回忆起三国时魏蜀的对恃。

魏国也用了烽火,但没像他这么放的深入,通常距离出口不到十几里,可以看见的地方。

所以诸葛亮基本上可以顺利把兵马带出来,比如他最后一次来到五丈原,魏军就没来的及把他堵在里面。

魏国那时国力强盛,兵马众多,所以敢把诸葛亮放进来,守住其他地方就好。

但他现在不怎么敢把瞿能放进来。

可你要想堵住瞿能,又必须提前发现。

但要提前发现,就容易受骗上当。

比如现在,他们的峰火一点燃,叛军再走一两个时辰,然后立马回头。

等官军赶到,对方已经走了。

“瞿能真是欺人太堪。”宋晟最后是仰天怒骂。

他回到西安,再次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张武说不要理他们,等他们进来再打,三国时魏国不就是这样吗?我们还不如魏吗?

宋晟不哼声,明显不赞同。

但接下来叛军过段时间就往这几条道里派一波兵马,走到一半时回头。

有时还走的挺别近,最近的一次,叛军在陈仓道一直走,接近大散关十里时才回头。

当时官军如临大敌,张武两万精骑到位,宋晟也带了数万步骑,连夜往大散关赶。

不料走到一半,又收到消息,叛军退回去了。

“草”宋晟这么脾气好的老同志,硬生生仰天爆了个粗字。

此时诸将都不厌其烦,纷纷劝宋晟,等叛军出来再堵。

宋晟怒道:“我们劳师动从,叛军就不累?在山道里走几十上百里?”

众将不置可否。

张武则道:“问题咱们不知叛军有多少人,万一只有几千人呢?咱们可是几万人在这里折腾?”

“。。”宋晟顿时无语。

瞿能当然不是几千人,为了逼真,每出一次,最少五千人。

且携带大量马骡,队伍能拉出十几里长。

因为他知道人心,官军哨骑可能有耐心看一里,但看到队伍有三四里时,已经不会有多少耐心,看到有十里时,必然会点烽火,相信大军主力进来了。

他以少量兵马进各道,除了迷惑对手,更是训练精锐。

每次出征,瞿能都道:“他日我们必然要走这些通道,尽量要越快越好,所以你们在是训练,在山道中要走出最快的速度。”

讨逆军频频进入这五条通道,更有训练之能。

瞿能更按汉王所说,每晚要将士们用热水泡脚,养成习惯。

所经过之地,比较难走的地方,原地修缮,铺设平缓。

所以别看瞿能也派出大量的兵马,但是他们一来可以迷惑官军,二来兼顾训练,三来熟悉和铺整道路。

在后续大半年的时间,瞿能不停的派人进出,中间几乎没有间断。

开始宋晟经常提前派来堵截,时间一长,发现瞿能都是虚张声势,在对恃了半年之后,到今年四月,宋晟那边除了宋晟本人,其他人都不想搭理瞿能。

只有宋晟天天亲体力行,不时提醒众将,小心瞿能迷惑我们,他随时可能攻过来。

但众将只会表面答应,心里都不想搭理他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