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309章 朱高煦放大招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09章 朱高煦放大招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起兵以来,他占了这么多地方,这是第一个邀请自己去住他家的官员。

这狗官?朱高煦隐隐想到什么事,不是想送老婆吧?

不过看马麟这年纪也不可能,难道是小妾?

朱高煦起兵后一直在外领兵,有时带着骑兵到处跑,又累又脏,天天跟着大兵头们在一起,也枯燥无比。

突然马麟这么说下,男人脑子的那些东西,隐隐被勾动起来。

他脑海里立马产生两种声音。

还没打进南京城,还没干掉朱棣,稳住,千万稳住,不要浪。

偶尔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战死在沙场上?

他刹那间犹豫,就被马麟看在眼里,马麟心中暗喜,赌对了,汉王果然好这口。

不料,下一刻。

“不用了。”朱高煦突然变的一本正经的:“本王住都司衙门即可,出外打仗,一切从简。”

“下官明白。”马麟小心的应付了下,表情窃喜,朱高煦并没有训斥他,这代表,自己没说错话。

朱高煦和讨逆军进城之后,表示整个广西已经正式纳入他的地盘。

他原本在柳州城立了布政使司,徐忠暂时为布政使,因为徐忠识字。

现在他可以把三司转移到桂林。

因为要保护徐忠家人,徐忠在桂林不适合出现,这边认识他的人太多。

朱高煦使令徐忠去广东,然后由广东进交趾,并让他带去一封信给沐晟。

广西都指挥使还是王忠,都指挥衙门设桂林。

此时广西全境归朱高煦所占,原广西八卫二十几所,共有分派了兵马六万多人,由王忠驻守桂林。

桂林增设两卫,为桂林三卫,一卫变三卫,这样王忠手上多了一万多人,广西都司总兵力为七万多。

朱高煦打赢广西会战后,兵马已经上升到三十多万,这下分驻之后,重新回到二十五万。

驻守的卫所除了训练就是屯田,要保证军田秋粮的稳定产出。

另经统计,此时广西有田102430顷90亩,每年需交夏税麦1869石,秋粮米492355石。

广西的田是非常少的,才一千多万亩,有些省份可能两三个府就有一千多万亩。

到明弘治时期,广西屯田才达到十五万顷。

广西不但田少,军田更少。

此时广西都司军田只有四千六百一十顷(46万亩),而同期云南都司有军田一万二千顷(120万亩),同期的贵州军田为九千四百(94万亩)。

从屯田看,这相邻三省广西最少,这可能和三省的卫所兵马数也有关,因为三省的都司兵马,也是广西最少。

但现在朱高煦的主力几十万大军都在广西,如果秋粮不够,后继打仗就没法打。

所以广西现在兵马已经太多,朱高煦不得不分配到贵州盛庸那边五万,以缓减粮食压力,这样盛庸那边多了五万,朱高煦这边还余二十万机动兵马。

此时朱高煦只有从武冈岷王那边弄来的十几万石粮,加上桂林抢到一些,远远不够他的开支。

不但他的几十万大军和数万民夫要养,还有大量的广西新降官员要养。

除了要保证秋收,朱高煦还得考虑创收。

朱高煦也不急,按步就班,先稳定都司,然后是其余二司。

左布政使还是马麟,右布政使为吴翔,桂林知府为汉王府官员钱常。

原按察使被罢免,用副使陆广平为按察使,汉王府官员为副使。

广西三司先生成立,力争有序运转,要为汉王大军筹备军粮,运输物资。

之前有人怀疑下面的官员会出工不出力,朱高煦也终于祭出大招。

宣布大明所有地方官员,从九月起,俸禄翻倍,广西率先实行。

在给兵士们加饷之后,朱高煦给官员加俸禄,再次震惊整个大明。

而且朱高煦是宣布大明所有官员俸禄加倍,我的地盘先加,至于朱棣你的官员加不加,那是你的事了。

这招真挺恶心人的,估计朱棣知道后,又要掀御案了。

给文官加薪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再加上都司的军饷也加了,按广西去年税赋四十九万石来计,到时广西肯定不够用,更别说他现在还要打仗,还有几十万兵马要养,所以除了下一步要完善税收之外,重点还是打击大地主。

比如岷王和靖江王。

朱高煦进城后,靖江王一直没来看他,且王府大门紧闭,也无人外出。

朱高煦的兵马守住大门,暂时也没进去。

双方对恃了几天,王府里有人出来,说要出去买菜。

守卫说不准,没有汉王命令,任何人不能出去。

王府里的人说,我们缺菜,没蔬菜。

守卫说你等着。

没一会,守卫从外面拿过来一袋蔬菜,往门口一扔。

王府里的看的无语,这么点蔬菜,也就够靖江王一家几口吃一餐。

王府里几百号人呢。

他们又索要,无果,只好回去。

消息很快传到朱赞仪面前。

朱赞仪和萧用道面面相觑。

朱高煦没想逼迫岷王那样上门,还送蔬菜,但这样搞的话,用不了多久,他们还要缺粮。

到时朱高煦只送朱赞仪一家几口的粮,王府几百号人,大量的宦官,侍女,仆人,兵士们怎么办?

全部饿死?

“汉王这招真是毒。”萧用道无奈道:“他知道殿下仁义,知礼,必不愿部下受灾,用来逼迫殿下。”

朱高煦这招对岷王肯定无用,岷王只管自己,不会管属下和仆人。

但是对朱赞仪就有用了。

他虽然不了解朱赞仪,但马麟、吴翔等人都了解。

也正是马麟向他献计,靖江王恭慎守法,好学善书。

萧用道曾经向朱赞仪陈述了八件事,分别是“慎起居、寡嗜欲、勤学问、养德性、简鞭扑之刑、无侵下人利、常接府僚以通群情、简择谨厚人以备差遣。”

所以朱赞仪人品不错,且对部下极好,可以利用。

朱高煦当时听后,也陷了沉思。

在后世人品好的人同样成为一种贬义词。

那些忠厚善良,诚实守信,守规矩的孩子走到社会上,基本个个都会吃亏。

越是正直,越会一事无成。

因为恶人会利用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变成缺点。

现在,他朱高煦也要这么干。

仅仅把王府大门关了三天,朱赞仪就出来要求见汉王。

守卫说汉王没空见,城中被战火败坏,百姓房屋破漏,衣不蔽体,汉王正组织百姓修建城池,很缺钱啊。

朱赞仪很快派萧用道出来求见汉王,说,愿意损款十万两白银。

但他不是支持汉王的军费,需要汉王用在百姓身上。

朱赞仪说是这么说,至于朱高煦真的用在什么地方,他当然管不到。

朱高煦这才答应见他。

进入靖江王府后,朱高煦发现靖江王府比他云南的亲王府还大,仅大殿就有十几间,其他房屋上百幢,其间山水交错,假山亭台,应有尽有,还有两个不错的小湖。

朱高煦看到心里又不平衡了,父皇朱棣给他的,似乎永远都是宗室里最差的。

他想都不用想,朱赞仪的田肯定比他多。

朱赞仪得到消息后,赶紧带人到前殿迎接他。

远远看到朱高煦,他立马跪下:“赞仪拜见叔父。”

原来论辈份,朱高煦居然还是他叔。

朱高煦终于当长辈了。

“哈哈哈,贤侄快请起,军务烦忙,今天才有空来看望贤侄,快请起,快请起。”朱高煦笑眯眯把他扶起,关心的问道,听说伱身体不好,要多休息,少运动。

朱赞仪马上道:“之前韩观带兵进来,侄儿也误信了谣言,现在也是后悔莫及。”

两人当年在北平府见过面,但现在再见,感觉对方都好像换了个人。

等进入大殿后,朱高煦当仁不让坐在上位,朱赞仪也小心翼翼在下首陪着。

萧用道让人上茶,朱高煦可不敢喝,只是放在一边。

萧用道和朱赞仪都是人品不错的官员,但朱高煦还是要防着点。

他自己感觉自己人品也不错,但为达目的,还不是啥事都敢干。

朱赞仪有两个王妃,两个儿子。

这时他让人把三位夫人和两个儿子叫出来,要拜见叔公。

“。。”朱高煦不由摸了摸下巴,都做公公了?

不过他感觉到萧用道在偷看他。

对方是打亲情牌还有礼法牌。

你都长辈做到公公了,应该不好意思对小孩子下手吧?

不一会,殿外进来五人,三位夫人和两位小王子。

王妃张氏,二十岁还没到,但看起来已经有点显老。

另耿氏和李氏,都还年轻,估计只有十五六岁。

李氏的孩朱佐敏还小,被李氏抱在手上。

看到朱高煦,李氏轻轻把朱佐敏入下,按着他跪下,向朱高煦磕头。

边上的朱佐敬倒是很听话的先跪下。

朱佐敏还小,完全不知道啥事,也不听话,扭来扭去。

“啊哎,快向叔公跪头。”李氏着急道。

这李氏模样俏丽,肌肤雪白,算是长的不错。

这会正是八月份,天气很热,她穿了件宽松略有透明的纱丝长裙,胸襟有些鼓鼓的。

但弯腰按着儿子下跪时。

嘶,朱高煦表情一凝。

此时李氏就距离他不到五步,朱高煦甚至能闻到李氏身上淡淡的香味。

那李氏浑然不觉,还在按儿子,又不敢太用力。

勉强按了几下,感觉脸红耳赤,无能为力,她难受的抬起头,正好看到朱高煦盯着自己的目光。

李氏下意识低头,唰,整张脸变的更红。

(朱高煦放大招,俺也要放大招,大年初一开始加更,每天三更,加到初七,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