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13章 郑祥的烦恼(今天三更求票)

皇帝派他来统领汉王三护卫,并指定了三护卫的驻地,实在有防着汉王的一幕。

想到这里,郑祥心里还是有点替汉王不公。

汉王在靖难中立下多少汗马功劳,远在福建的他都知道。

而且朝廷当时三次在福建征兵,郑祥前后三次派了三卫兵马支援南军,可最终还是败给燕军。

战后,从福建回来的同僚也和他说过,高阳郡王勇猛无敌,百战百胜,要不是有高阳郡王,燕王早就完蛋了。

现在皇帝这么对汉王,的确有点过河拆桥的难堪。

当然,站在皇帝的立场,郑祥想着,如果自己是朱棣,也得防着这么厉害的儿子,你不怕他成为第二个李二吗?

所以思来想去,皇帝没错,汉王也没错,但我也没错啊,凭啥派我来云南?我在福建待着挺好的。

郑祥觉的自己被架在皇帝和汉王两人中间。

虽然皇帝更大,但是,万一汉王不爽,把他一锤砸死,皇帝远在京师,也救不了自己。

全国这么多都指挥使,你派谁不好,派我来?

再想想皇帝的亲信,薛禄、谭清都在广西、贵州,这就安全多啦。

这么想想,郑祥突然有点不爽皇帝。

“老爷在想什么?好像生着闷气?”妻子许氏,看到郑祥这两天心情不是很好的样子,便问道。

郑祥想了想,不动声色问:“夫人喜欢福建还是云南?”

许氏道:“当然是福建好。”

“为何?”

“妾身和苤儿一样,喜欢大海呀。”原来许氏和她的小女儿郑苤都喜欢大海。

郑祥苦笑,心中更不爽皇帝,从福建到云南,全家人都不高兴。

关键是,他还得担心以后这日子怎么过。

“苤儿也到了该嫁的年龄了。你这做父亲的,尽快替她物色个人家呗。”许氏这时道。

郑苤已经十三岁,在大明朝算是适婚年龄,但郑苤说实话,从小在大理卫长大,然后又到沿海福建地区,长的不漂亮也算,连皮肤都有点小麦色,这与一般的大明小娘有明显的区别,原本在福建时,有个当地卫指挥同知的儿子也不错,郑祥都准备和那部下聊聊,没想到突然一纸调令,把他调到云南。

这下郑祥就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指挥同知是福建当地人,郑祥如果还在福建,人家肯定要看上官一面,就算不满意郑苤外表,都可能会同意这婚事。

现在郑祥要调走,人家就得考虑考虑,万一拒绝,郑祥哪还有面子。

郑祥听到夫人这话,不由陷入沉思。

女儿不小了,关键长的还不算太漂亮,如果不早点确定人家,将来真不好办。

但官做到他这位置,亲家对象还是很讲究的。

首先文官一般很少考虑,明初文武的地位还没明中后期那么明显高低,但文官们也基本不愿意和军将们成亲家,除非是开国的勋贵会考虑。

因为这会大明识字的军将真的很少,文官们心里还是看不起些大老粗和文盲。

郑祥之前是福建都指挥使,承宣布政司三司长官之一。

现在是云南统兵官,地位还在都指挥使之上,几乎和西平侯地位相当。

至少明面上,云南所有兵马的指挥调动,都要经过他。

这样郑祥亲家的对象,几乎就是云南附近的卫指挥使级以上的军将们。

当然,如果有特别优秀的,放到千户级,郑祥也是愿意的。

再低的话肯定不行,太丢份了。

郑祥在云南干过十年大理卫指挥使,所以现在云南很多卫的指挥使级他大部份都认识。

最近回来后,思来想去,想了几圈,也就找到二个。

其余的,要么大部份已经成亲,要么有的还小。

此时云南共有十九个卫,儿子们适合成亲和没有成亲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原陆凉卫指挥使孙霖的儿子。

一个是云南景东卫指挥使汪博的儿子。

汪博是他旧部,当年他在大理任指挥使时,汪博是他卫所千户。

汪博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今年十六岁,也未成亲,是可以考虑的对象,他们家和郑祥关系也不错,算是老相熟。

但郑祥也见过汪博儿子小时侯的样子,虎头大脑的,外形和汪博一样,真不算好看,就怕自己女儿也会嫌弃。

而陆凉卫指挥使孙霖在靖难中原是盛庸先锋,他的陆凉卫在靖难中奉命驻守滑口,燕王当时派朱荣和刘江领三千精兵夜袭,一战打崩了孙霖的陆凉卫,孙霖最后单人单骑逃了出去。

孙霖这次和郑祥一起被调过来,任命为洱海卫指挥使。

洱海卫就属于大理府,那边郑祥的熟人较多,郑祥来的路上是和孙霖一起过来的,孙霖有三个儿子,他见过其三子,一表人才。

按说郑祥和郑苤都是比较满意的,孙霖指挥使级别也够。

但郑祥知道孙霖参与了靖难之战,还和燕王大战,是燕王手下败将。

从陆凉卫平调到洱海卫,孙霖等于是被贬了,且当年在盛庸领兵时,他成为盛庸心腹爱将,以朱棣的德性,孙霖这辈子不可能再高升,肯定要在指挥使位上置仕。

郑祥要是和孙霖成为亲家,会不会被朱棣忌恨上?

郑祥思来想去,难以选择,于是借着今天和夫人的谈心,便说出来:“以夫人看,这两家何人可嫁?”

许夫人听完郑祥的疑惑和不解,更问:“老爷还想封侯拜相?”

“怎么可能。”郑祥苦笑:“我又没参与靖难,不是圣上的功臣,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即然不指望封侯拜相,那与孙霖成为亲家,陛下可会为难老爷?”

“。。”郑祥。

“老爷从福建调到云南,是好事还是坏事?”许夫人又问。

“这——”这就不好说了,当然不是好事,郑祥苦笑。

但许夫人说到这里,郑祥霍然开朗。

他即没可能封侯拜相,皇帝也不可能特别关照他,那和孙霖成为亲家,又有什么关系?

“我懂了,我懂了。”郑祥笑道:“孙霖那娃儿我看过,还识字,又有礼貌,的确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妾身也觉的不错。”许氏笑道。

他们全家是和孙霖全家一起坐船,然后经贵州,走的和朱高煦进滇路线一模一样。

所以一路过来两家相互熟悉,郑祥和孙霖也成为了朋友。

但郑祥是女儿,通常提亲的事由男方进行,所以一时半会,郑祥也没法开口,他得制造机会,让孙霖感觉到自己的心意,如果对方有心,就会主动上门提亲。

郑祥顿时又头痛起来,思来想去,他决定宴请汉王和西平侯,然后把孙霖也叫上,到时酒席上可以提醒下,虽然好像有点没面子,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也只能这么干。

原本郑祥不想和汉王走太近,但最近想想朱棣有点坑他,把他丢在两父子中间,像是火山口,郑祥也决定明哲保身,和汉王拉好关系,同时干好皇帝指派的任务。

当然,若是汉王起兵,俺还是得第一时间投降。

朱棣肯定想不到,郑祥这会心里已经想着保全自己,这都是他北平诸将起的广告效应。

燕王北平起兵,反对的,不投降的,要么被杀,要么事后被追究。

所以郑祥心里已经打定注意,先要保全全家要紧,谁让伱朱棣派我过来的。

就郑祥想着如何开口宴请汉王和西平侯时。

朱高煦在汉王府上,突然听到有钟显密报。

“殿下,原陆凉卫指挥使孙霖求见。”

朱高煦当然知道孙霖,初是郭英部下,后来成为盛庸先锋,但滑口之役被刘江偷袭而惨败。

这家伙是和郑祥一起调来云南的,但因为级别低,只是指挥使级,所以之前郑祥他们都指挥使级过来拜访,他没来。

没想到这次单独上门。

朱高煦没和他打过,也没啥交情,但孙霖突然上门,他当然要见见。

“让他进来。”朱高煦随口道,想了想后,又马上道:“等会,俺出去。”

指挥使级别好像低了点,但统领一卫,有五千六百兵马,也不可小瞧。

朱高煦决定亲自迎接,同时下令,放他们先进来。

到了汉王府大院,院内正站着一个青年武将,身后跟着两个亲兵。

两亲兵很奇怪,都戴着明军的宽檐头盔,其中一个低着头看着下面,让人看起来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

朱高煦刚出现,孙霖立马上前拜跪:“末将孙霖,拜见汉王。”

“孙将军快请起,里面请,里面请,哈哈哈。”朱高煦大笑,转身往僻殿而去。

那孙霖赶紧跟上,同时看了下身后,身后有个亲兵也跟了过来。

朱高煦这时已经感觉到那亲兵的与众不同,但没有吱声,带着两人默默走到僻殿。

等三人进入殿内,那亲兵猛的抬头,跪下:“汉王,末将走投无路啦,只能来投汉王殿下。”

朱高煦定睛一看。

“盛都督。”朱高煦喜出望外。

孙霖亲兵居然就是盛庸。

当初朱高煦在京师就劝盛庸逃命,盛庸当时就深以为然,并面见了平安,也劝平安逃命。

平安和盛庸两人平时很难聊到一块,但对朱棣的评价都是一样,此人睚眦必报,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