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夺冕 > 第一卷 壶中天 第五章 幽州文会

夺冕 第一卷 壶中天 第五章 幽州文会

作者:夜雨离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几年前,前朝军队败逃西北,被独孤家的铁骑一路追赶,进入了帝国西北部名为“九曲十三环”的山脉之中。

九曲十三环易守难攻,在独孤家的军队攻山不下的情况下,独孤家的家主独孤离放弃了一举歼灭前朝军队的想法。在帝师的建议下,独孤离抽调了北方三州的全部精锐,组成了如今帝国四大营之一的北大营,并将北大营的指挥权交给了前朝降将林邺。

在林邺的精心布防下,九曲十三环被铁桶一般的防线层层包围。而山里的军队当然不肯坐以待毙,十几年间不断地尝试用各种方法突围,在这十多年的生死拼杀中,北大营也因此成为了帝国战斗力最高的军队。

......

眼见北大营的骑兵与自己的车队交错,沈颂心中思索:“北大营为何会来到此处?莫非官道封锁也是为了他们?”

沈颂看着坐在对面,面色发白的沈烨,暗道:“或者说是为了接应太子?”

默默注视着这支骑兵,渐渐的,沈颂的心里兴起了一种令他令他很不舒服的感觉,虽然说不上哪里违和,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骑兵陆续通过,这感觉愈发强烈。

忽然沈颂像是发现了什么,身体一震,一直观察行军的双眼竟冒出了寒光。

正在此时,司司看到了沈颂和太子的神情,发出了一声惊疑。

司司的声音让沈烨的神色瞬间恢复了平静。

宋川这时也发现了沈颂的异样,宋川顺着沈颂的目光,跟着望了过去,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片刻之后,行军已走远。

沈颂缓过神来,摇了摇头暗道:“但愿是自己多想了。”

他看着宋川伫在原地,等待着自己的命令,便对宋川吩咐到:“想来官道可以通行了,我们上路吧。”

话音刚落,之前声音逐渐变小的马蹄声又起势了起来,路面上也传来了刚才一样的震动,只不过这次的声音来源是刚刚北大营锋营离去的方向,声势也不如之前浩大。

宋川几人向前望去,一支骑兵从幽州方向从北向南缓慢驶来,穿着和刚才的骑兵一致,黑衣黑甲,估计是部分锋营的人折返,宋川摇了摇头,策马回到了队伍前方,等待着官兵们的放行,只有沈颂依旧眉头紧锁,忧郁之色更胜之前。

......

幽州和其南部的宣州,东部的府州,西部的狄州构成了大陆的北方地带,作为首府的幽州城又处于幽州北部,是幽州最大的城池,也是占地面积仅次于帝都的雄城。

几百年以前,幽州城北方还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生活着凶悍残忍的北狄人,每年冬季北狄人所谓的“南狩”便成为了中原子民的梦魇,因此拥有高大坚固城墙的幽州城便成为了对抗北狄人南下的重要军事屏障。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北方茫茫无尽的草原逐渐演化成了沙漠和戈壁,北狄人久攻幽州南下不成,再加上府州的独孤家突然崛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吞并了部分狄人部落,还将剩余的北狄部落一直赶到了西北边境之外,彻底解决了帝国北方的外患。

外患一除,幽州城也因此失去了战略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城墙早已残破不堪。前朝末期,独孤离在邻州府州起兵发难,幽州率先投降,幽州城没有像其他各州一样经过战火的洗礼,这城墙的修缮工作也因此被无限期的延长,破烂的城墙沿用至今。

几天波折之后,沈颂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而年轻人也终于习惯了沈烨的这个称呼,他掀开了车内的窗帘,望向窗外。

此时的幽州,城内城外空前热闹,人山人海。

城外几里的官道两侧站满了附近乡镇和城里出来叫卖的商贩,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地摊铺在道路两旁,行货药材满地,各式商品鳞次栉比。两边的商摊一直蔓延到临近城门的禁商地区才停止。而商摊后面每隔几十米便是个临时搭起供路人歇脚的茶棚,一眼望去竟是连绵不绝,来往劳累之人坐在里面喝茶说笑,有的茶棚旁边甚至搭起了台子,请了说书人在上面讲着评书。

城外是一景,这城也是一景。城门楼上,缤纷杂采旗幡密布;城门楼下,城防兵士昂首伫立,身后簇摆刀枪剑戟;城门楼旁,又是鹿角交加,四下里排叉密布。

官道上源源不断的马车、商队、行人在有序地排队入城。行人路中不泛有世家公子跨金鞍骏马,又有豪门佳人乘翠盖珠軿。除此之外还能见到手持折扇的民间才子,身着简朴的游方道士,甚至还有背着工具从乡镇赶来的鞋匠,以及一些试图混进城的乞丐……

沈颂的车马在城门外约三四里地的时候便开始了排队,司司早已被外面热闹的景象所吸引,一时间震撼不已:“幽州居然如此热闹!”

沈颂这时刚从车外进来歇息,他给自己打了碗凉茶,喝了一口,满足的呼了口气,微笑道:“这就是文会的魅力!”

“文会?”一旁的沈烨心中一动,出声问道。

沈颂看着他道:“文会是两年一办的文化盛世,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途径。届时包括八大世家的名门望族都会派人到此,各路心怀抱负或者才学渊博的人都会选择来到这里,将自己的才学展示给各大世家的人,倘若其能在文会上受到世家大族的关注,得到这些世家派出代表的认可,便算是这个世家的子弟了,待文会结束,就可以跟着他们回到世家的学堂读书进行深造,享用世家的资源和人脉。几年之后,有潜力者便会被举荐入朝为官。而不仅仅是文人,大到才子武士,小到厨子鞋匠,甚至是民间风水师,只要你自信有一技之长,确信能获得世家的青睐,便可以参与这文会,这就是文会的魅力。”

司司看着道路旁还有些打扮可人的世家女子,不禁问道:“那这些姐姐来是做什么的?”

沈颂解释道:“文会如此盛世,各大世家的长辈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可以历练家族年轻一代的机会,这些年轻人也乐得出来看看,一来增长见识,二来与其他家族的同龄人沟通交往,有利于增进各家族之间的关系。而一些家族的年轻男女也打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为自己物色今后门当户对的伴侣,倘若家族长辈同意,今后结成良缘,也不失为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

沈烨叹了口气,见沈颂司司二人看着他,沈烨略微出神道:“我隐约记得以前有人给我讲过这些东西,而我似乎一直在一个地方呆着,从来没有到外面去过,我以前一直很期待看到这个场景。”

司司怜悯道:“可不是嘛,哎呦!”

司司话还没说完,脑袋就被沈颂重重拍了一下,不理会司司羞恼的神情,沈颂淡淡道:“可能是在山谷呆久了,向往外面的世界吧。”

司司刚想说公子是因为在皇宫呆久了才会这样,知道自己差点失言,小丫头悻悻然地吐了吐小舌头。

车队缓缓向前,这时路边一个说书人的声音传进了车内。

“那疯子发起狠来,竟是不管不顾,冒着箭雨冲到了崤山关的城墙上,怒斩了守将,而后在城门处乱杀一气,打开了城门,将独孤家的北府铁骑放了进来。”

“放屁!你这说书的尽在这讲大话,那崤山关的城墙我见过,足足六七丈高,怎么爬得上去,而且你当那些守城兵士是摆设吗?”说书人的旁边,一个男子粗鲁地打断道。

说书人见自己的话被人打断,心中懊恼,他对着台下的男子冷哼道:“你这幽州的乡野村夫,见识短浅,那天下三奇何等神通广大,一个城墙算得了什么?”

那男子不可置信道:“此人竟真有如此神力?”

说书人傲然道:“若非如此,怎能称得上天下三奇?”

那男子问道:“除了这疯子,另外两个是何人?”

“不知姓名,只知是一个书生,一个囚犯。”

“那此二人能力较那疯子如何?”

说书人回道:“三人皆有通天动地之能......”

声音越来越小,沈烨和司司正听得入迷,可车队越行越远,实在听不清那边的谈话。

司司生着闷气,恨恨道:“正好到关键的地方,怎么马车这时候动了?”

沈烨一脸遗憾之色,表示赞同。

沈颂见到两人的神情,摇了摇头道:“民间故事而已,你们也不想想,这三人若能力如此了得,为何是独孤家坐上了皇位,而不是这三人中的一人?”

司司翻了个白眼,小牙磨了磨,气道:“老爷又开始卖弄自己的理解了,知道老爷你见多识广。我又没把他说的当真了,我就是想听听后续!”

沈颂笑了笑:“天下三奇的故事民间流传已久,你要想听,进城随便找一客栈估计都能打听到。”

沈烨问道:“叔父可知三奇的故事?”

沈颂脸色古怪道:“怎么?难道公子也对这些感兴趣?”

沈烨缓缓道:“我在想,既然天下三奇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这么广,想必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这三人吧?”

“对啊!”司司反应过来,兴奋道:“老爷,你不是一向自诩博通天下诸事吗?这三个人是谁?”

“博通天下诸事?”沈烨看着沈颂暗暗心惊。

在司司期待的目光和沈烨的忐忑目光中,沈颂自信一笑。

“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