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四十二回 苍山矿石引杀意 矿工头目被杀案下

真相渐明与矿山新生

李翊与杜桓望着眼前的乱象,心中明白,这矿工头目赵大山被害一案,背后的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揭开真相,还需在这重重迷雾中,寻得那隐匿在黑暗深处的微光。

而他们,已然没有退路,唯有继续前行,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待稍稍平复,二人顾不上喘息,立刻在矿山展开二次勘查,期望能从混乱中捞出新线索。

李翊在赵大山常歇息的山洞中,发现了一本破旧日记,纸张泛黄,墨迹潦草。

上面记录着他近些时日的烦心事,原来,赵大山为人正直,他发现矿主孙福贵暗中勾结当地知府的小舅子吴德辉,私自截留大量优质矿石,运往不知名的地方,他因不满此事,几次与孙福贵理论,已然得罪了对方。

并且,他还察觉到有其他势力觊觎矿山的财富,派了眼线混入矿工之中,企图挑起事端,从矿石的开采、运输、交易等环节的混乱中非法获利,赵大山因不愿同流合污且阻碍了他们的计划,最终惨遭毒手。

杜桓这边,从一位负责运输矿石的矿工周生口中得知,案发当晚,看见赵大山与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人刘猛匆匆走进一间小屋,随后就传来激烈争吵声。

没多久,刘猛怒气冲冲离开,而赵大山则在屋内焦躁踱步,直至夜深。

经后续追查,发现刘猛乃是受京城一位权贵富商林鹤堂指使,前来与赵大山谈判,试图威逼他配合矿石走私勾当。

林鹤堂在京中手眼通天,听闻苍山矿石富矿,便想分一杯羹,派心腹刘猛前来打通关节。

赵大山为人正直,不肯就范,双方谈崩,在赵大山毫无防备之时,刘猛趁其在屋内焦躁踱步,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锋利匕首,迅猛而精准地刺向赵大山胸膛,赵大山躲避不及,当场毙命。

随后,刘猛匆匆逃离现场,妄图隐匿踪迹,却不想留下诸多线索,让捕快李翊与杜桓逐步揭开这背后的阴谋。

综合各方线索,二人推测,赵大山卷入了一场远超想象的阴谋。

他的正直不阿,挡了某些人的财路,又知晓太多机密,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正当他们准备返回矿山,集齐证据,一举揭发真相时,却发现矿山入口已有重兵把守,原先老实巴交的矿工们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眼神冷酷、训练有素的护卫。

显然,这是矿主孙福贵以及他背后的权贵势力,包括知府小舅子吴德辉和京城权贵富商林鹤堂,察觉到危险临近,为求自保而采取的行动。

他们深知一旦证据集齐、真相大白,他们私吞矿石、走私牟利、谋害赵大山等一系列罪行都将暴露无遗。

于是,利用自身的权势与财力,迅速调集人手,派遣重兵封锁矿山,企图销毁剩余证据,让整个案件石沉大海,以继续维持他们从矿山非法谋取巨额利益的局面。

李翊和杜桓心急如焚,绕到矿山后方,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潜入。

在一条隐秘的小道中,他们与一位曾受赵大山恩惠的年轻矿工阿福相遇,阿福偷偷将赵大山生前藏好的关键证物——一份涉及权贵往来密信和详细矿石走私路线图交给二人,含着泪说:“头目大哥虽没了,可他待我们如亲人,早料到有此一劫,望二位官爷为他伸冤。”

拿到铁证,李翊和杜桓快马加鞭赶回县城。

县衙大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二人将证据呈于县令,县令接过,脸色愈发阴沉。

矿主孙福贵及背后的权贵知府小舅子吴德辉、京城权贵富商林鹤堂见势不妙,仍妄图垂死挣扎,百般狡辩,声称证据乃伪造,意图抹黑忠良。

孙福贵更是涕泪横飞,言辞恳切,仿若受了莫大冤屈。

可当县令将一份份铁证展开,那详实的记录、确凿的往来密信,让他们的谎言瞬间破碎。

县令勃然大怒,当堂拍案,严惩涉案人员,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孙福贵及吴德辉、林鹤堂一党瞬间土崩瓦解。

而赵大山,也终得洗清冤屈,其家人得到抚恤。

县令特旨,选派贤能重新管理矿山,务必让矿山重回正轨,还矿工们一片安宁。

经此一役,在新任管理者的带领下焕然一新,过往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李翊和杜桓因破案有功,受到嘉奖,荣耀加身。

但他们并未因此骄傲自满,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大宋世间,唯有坚守正义,才能在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让真相永不蒙尘,护百姓平安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