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三十九回 镖局镖旗扬风云 总镖头失踪案

话说大宋年间,江湖之中,“威远镖局”声名赫赫,其镖旗所至之处,绿林好汉大多会卖几分薄面。

这镖局坐落于繁华的清平镇,朱漆大门巍峨耸立,门旁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步入院内,但见刀枪林立,寒光闪烁。每日清晨,东方欲晓,镖师们便闻鸡起舞,勤练武艺,吆喝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一片,尽显豪迈英武之气,端的是一派江湖镖局的热闹景象。

一日清晨,威远镖局内却如炸开了锅一般。

原来,总镖头赵震霄一夜未归。这赵震霄年近四十,面容刚毅冷峻,眼神犀利如鹰,一杆虎头金枪使得出神入化,在江湖上威望颇高,人人敬重。

此刻,他的大弟子林羽心急如焚,眼眶泛红,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口中喃喃自语:“师父这是遭了什么变故?”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奔走探寻。

二弟子王猛在总镖头房内的角落,发现了那杆赵震霄从不离身、如今却血迹斑斑且枪尖微弯的虎头金枪,众人见此情景,顿感不妙,一股寒意从心底直涌而上。

捕快徐正、张炎接报后,火速赶来,迅速勘查现场。

徐正俯身拿起金枪,细细端详,只见枪身上的血迹已然干涸,凝结成暗红色的斑痕。

随后,他又翻出一份镖单,这一看,不禁让他和张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那镖单上显示,此次押镖的目的地竟是那盗匪横行、凶名远扬的黑风岭,而货物一栏更是标注着“机密”二字。

询问镖局的镖师与客户后得知,威远镖局一向口碑极佳,赵震霄为人豪爽仗义,接镖之时谨慎小心,多年来从未出过差池。

可近些时日,镖局生意日益兴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便引得同行眼红嫉妒。

同时,江湖上也有传言,说赵震霄曾在过往的行镖途中,得罪了一些绿林大盗,结下了仇怨。

徐正、张炎深知此案迷雾重重,背后究竟是江湖仇杀,仇家趁其押镖途中设下埋伏,还是商业阴谋,同行暗中使坏,雇凶谋害,妄图搞垮威远镖局,抢夺生意?

二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一方面沿着镖路仔细寻访,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留下打斗痕迹的地方,查看是否有遗留物件;另一方面,在镖局内外、江湖各处广泛打听消息,排查可疑人员。

几日查访下来,一条关键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有个常年在山中采药卖药的老翁称,案发当晚,他正在黑风岭山脚下采药,借着朦胧的月色,瞧见几个黑影匆匆而过,其中一人身形高大,背上背着一杆长枪,从身形轮廓来看,很像总镖头赵震霄。

捕快们立刻盯上这条线索,顺着踪迹寻去,可到了那几人落脚之处,却发现早已人去屋空,屋内只留下一件带血的镖服,那镖服上绣着威远镖局的标志,正是威远镖局的服饰。

徐正、张炎深知嫌犯既已露了马脚,必然如惊弓之鸟,行事会愈发谨慎。

二人迅速乔装改扮,徐正扮作一个满脸沧桑、嗜酒如命的落魄刀客,衣衫褴褛破旧,肩头随意搭着一件破旧的披风,腰间悬着一把缺口长刀,刀身上的锈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张炎则成了一个油嘴滑舌、机灵狡黠的小贩,挑着一担看似装满杂货实则暗藏机巧的担子,里面藏着些可应急的小型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整日混迹于江湖上的酒馆、客栈,这些地方三教九流云集,鱼龙混杂,是打探消息的绝佳场所。

每至一处,徐正便会佯装醉酒,与旁人勾肩搭背,大声吹嘘着自己过往那些半真半假的“英勇事迹”,引得旁人或真或假地附和,实则在不动声色间留意众人的言谈,探寻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张炎则穿梭于桌椅之间,吆喝着售卖他的杂货,眼睛却像隼鹰一般锐利,扫过每一个角落、每一张面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如此一连数日,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在一家地处偏僻、却又因靠近码头而热闹非凡的客栈里,徐正正与几个码头工人称兄道弟,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劣酒,那酒的辛辣顺着喉咙而下,呛得他咳嗽几声。

就在这时,他的余光却瞥见客栈角落里,一个身形鬼祟的男子正与店小二低声交谈。

那男子神色慌张,眼神闪烁不定,时不时心虚地望向门外,手中紧攥着一锭银子,似在打点什么。

他身形模样与之前所获线索中的嫌犯有几分契合,徐正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给张炎使了个眼色。

张炎会意,佯装整理货担,悄然靠近。

待那男子起身准备离开时,徐正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揪住那人的衣领,将他抵在墙上,低声喝道:“说,赵震霄在哪里?”

那人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声音颤抖地说:“官爷,饶命啊,小的不知……”

张炎冷笑道:“哼,威远镖局总镖头失踪,你敢说与你无关?”

那人听闻,眼神闪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而下。

在捕快的逼视下,他自知无法抵赖,只得哆哆嗦嗦地开口。

原来,他叫刘二,虽是个混迹江湖的小混混,平日里小偷小摸、坑蒙拐骗,没什么真本事,但他有个长处,对黑风岭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那些偏僻小路、隐秘山洞的位置他都烂熟于心。

那神秘人乃是同城“永安镖局”的老板钱洪所派。

这永安镖局近年来生意惨淡,门可罗雀,反观威远镖局却是蒸蒸日上,生意兴隆。

钱洪心生嫉妒,遂起歹意。

他找来心狠手辣的手下孙奎,精心制定阴谋。

孙奎乔装改扮后接近刘二,对他威逼利诱,说道:“刘二,你整日在这江湖上混,也没混出个名堂。如今有个发财的好机会,只要你利用对黑风岭地形的熟悉,在赵震霄押镖必经之路设伏,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不然,有你好看的!”

在钱财的诱惑和威胁之下,刘二答应了下来。

刘二事先召集了一群同样贪财好勇的亡命之徒,提前在山坳、树后潜伏。

待赵震霄率队押镖前往黑风岭,行至山脚下,刘二等人突然杀出。

刘二一声呼啸,事先布置好的绊马索瞬间绷紧,前方几匹马嘶鸣着摔倒,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石灰粉漫天扬起,迷住了众人的眼睛。

赵震霄虽早有防备,却没料到这等阴招,他挥舞虎头金枪,奋力拨开石灰粉,大喝一声:“何方鼠辈,敢来劫镖!”枪尖如电,刺向冲在前面的歹徒。

可歹徒人多势众,一波又一波地涌上。

赵震霄左挡右突,身上已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衣衫。

但他兀自咬牙坚持,手中金枪舞得风雨不透,试图杀出重围。

然而,随着体力渐渐不支,招式也渐渐迟缓,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受伤被俘。

刘二等人抢走镖物,将赵震霄藏匿起来,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事后,捕快们顺藤摸瓜,继续追查那趟镖的货物信息。

一番周折后,从一个曾受雇参与镖物前期搬运、后来害怕被牵连而躲起来的脚夫口中得知,那所谓的“机密”货物,竟是一封涉及朝廷高官贪腐证据的密信。

原是一位清官——监察御史苏正清暗中搜集的罪证,欲送往朝中德高望重、以铁面无私著称的吏部尚书林大人手中,期望能借助其力,将当地知府马怀仁这颗毒瘤连根拔起,还百姓一个公道。

这马怀仁在任期间,表面清正廉洁,时常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民生疾苦,一副忧国忧民之态,实则贪婪成性,在私底下大肆收受富商豪绅的贿赂,利用职权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鱼肉百姓,掠夺民脂民膏。

他听闻风声,惶恐不已,为求自保,不惜动用自己在江湖中的关系,买通永安镖局,妄图在密信送达之前,将知晓真相的人全部灭口,却未曾料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被揭露了丑恶嘴脸。

真相大白,镖局众人又悲又怒,悲叹总镖头的遭遇,愤怒于小人的作恶多端。

他们协同捕快,全力追捕刘二及幕后神秘人孙奎和他的主子钱洪。

镖局经此一难,虽元气大伤,但在弟子们的整顿下,加强安保措施,重新赢回客户信任。

那镖局之中,镖旗依旧高高飘扬,只是众人心中,都牢牢记得这次血的教训,时刻警醒着莫让嫉妒与贪婪玷污了这方热血的江湖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