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二十七回 兵营号角诉冤情 将领猝死案迷离下

真相渐明

且看那突厥汗国,之所以将目标瞄准赵崇武,一则因其负责着兵营中诸多关键训练事务,像骑兵冲锋演练、步卒对抗操演等重要活动皆在其管辖之下。

这些训练内容涉及兵力的精巧调配、战术的灵活运用以及士兵的战斗素养提升等诸多核心军机秘密。

突厥人深知,一旦掌握这些情报,便能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抢占先机,极大地提升其作战胜算。

二则赵崇武往昔作战勇猛无畏,身先士卒,对待每个战阵细节皆精益求精,严苛以求。

他这般严谨认真的行事风格使得他对训练中的各类情况了若指掌,知晓许多旁人难以触及的关键机密信息。

突厥人认定,从这样一位手握核心机密且情报精准度极高的将领身上窃取情报,无疑将为他们的军事行动注入强大助力,故而不择手段地对其进行算计,妄图通过搅乱训练来观察他的应对之策,进而窃取更多军机要秘。

忆往昔,一次骑兵冲锋演练,本应如臂使指、整齐划一的队列,却突有几匹战马受惊失控,嘶吼着疯狂冲向人群,险些踏伤同袍。

混乱之际,有人瞥见赵崇武面色惨白,平日的从容镇定荡然无存。

实则是突厥内奸提前在马料中混入狂躁药物,又于暗处巧妙制造异响惊吓马匹,妄图借此观察赵崇武的应对之策,伺机窃取军机。

还有一回,步卒对抗操演,既定战术无端失效,双方人马乱作一团,赵崇武在旁指挥,声音微弱颤抖,仿若重疾缠身。

只因内奸提前将战术机要泄露给突厥,致使局面完全失控。

而赵崇武察觉训练异状后,深知危机四伏,一面殚精竭虑思索堵漏之策,对训练计划、战术安排等关键环节把控得愈发严格,同时也对身边可疑的人和事更加留意;一面警惕外敌奸细的后续动作,日夜忧思,身心俱疲,方落得这般境地。

种种迹象令李镇雄心生疑窦:这般混乱的训练状况,分明是突厥汗国暗中收买奸细蓄意搅乱所致,可这背后是否还隐匿着不为人知的内部权谋争斗?

若仅有外敌奸细作祟,为何单单赵崇武所涉训练事故接连不断?想必是内部有人与之呼应,那这内鬼究竟是何人?

是被利益蒙蔽心智,还是另有隐情?其妄图通过这一系列混乱达成何种不可告人的图谋?

是为了在军中制造恐慌,还是想配合突厥谋取更大的军事机密,乃至颠覆整个兵营的防御体系?

李镇雄决意从赵崇武的人际脉络入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一番细致排查后,他锁定了与赵崇武素有龃龉的另一营副将领王耀武。

传闻二人曾在一场关乎战局的关键作战会议上,因战略抉择针锋相对,此后每见,皆是冷眼相对,关系颇为紧张。

李镇雄即刻传讯王耀武,王耀武接讯匆匆赶来,虽佯装惊愕,然眼角余光却难掩一抹慌乱。

面对问询,他言辞急切,矢口否认道:“大人明鉴,战场论策,各执一词,纵有嫌隙,我怎会沦落至谋害同袍性命这般卑劣行径!”

李镇雄目光如炬,紧紧锁住王耀武,虽未觅得确凿铁证,然直觉此人干系重大。

与此同时,有士兵密报,言事发前夜,瞧见几个黑影在赵崇武营帐附近鬼祟游移,夜色深沉,未辨真容。

李镇雄一面不动声色地差遣人手暗中盯梢王耀武,一面组织精英细查近期兵营内所有人员的出入卷宗、往来信函,期望能于这浩繁的蛛丝马迹中寻得破案关键,还死者一个清白,还这深埋兵营的冤情昭然于世。

杜远、陈风等密探继续在兵营中潜伏查探。

杜远扮作伙夫,整日在烟火缭绕的厨房忙碌,看似漫不经心地摆弄着锅碗瓢盆,实则暗暗留意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异样;

陈风则值守在荒僻哨位,在孤寂清冷的夜里,与星月为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往来人员的行迹,宛如隐匿于黑暗中的猎豹,随时准备捕捉猎物。

几日侦查下来,密探发现那有嫌疑的王耀武行止着实诡秘。

白日里,他照常参与操练,看似气定神闲,可一旦夜幕笼罩,便频繁出入兵营后一处废弃马厩。

密探暗中尾随,只见马厩内阴暗潮湿,四处堆满腐朽草料,王耀武在其间摸索良久,竟从隐秘旮旯掏出一本用油纸层层缠裹的册子。

密探杜远与陈风不敢贸然行动,待王耀武离去后,杜远机警地环顾四周,确认无异样后,才和陈风一道小心翼翼地贴近查看。

杜远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细节,陈风则凭借敏捷身手,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二人配合默契,谨慎地审视着册子上的每一处字迹。

册子上字迹潦草凌乱,记录着诸多军中核心机密,诸如兵力布防详情、粮草转运要津,甚至还有近期高层军官密会的关键要点。

密探心中大惊,忙将此事回报李镇雄。

李镇雄接过册子,脸色阴沉似水,心中暗忖:这等机密泄露,若传出去,兵营危矣,莫非赵崇武猝死与此有关?

与此同时,负责查验往来信件的士兵钱七也有了重大发现。

在一名毫不起眼的文书孙福家中,搜出几封匿名信,信中用语隐晦曲折,却反复提及“摆平障碍”“让碍事之人消失”等惊悚字眼,且其中一封的字迹与从废弃马厩搜出册子上的部分字迹颇为相似。

李镇雄当机立断拘捕孙福,一番严刑拷打,孙福受刑不过,道出实情。

原来,竟是突厥汗国暗中勾结孙福与王耀武,许以厚利,让他们设法窃取军中机密,并承诺事成之后为他们铺就荣华之路。

王耀武起初尚有犹疑,可在重金诱惑与奸细的花言巧语蛊惑下,渐生邪念。

近期见赵崇武对训练愈发专注,他内心慌乱不已。

深知自己已深陷窃取机密的泥潭,难以轻易脱身。

倘若赵崇武继续深入调查训练乱象,极有可能识破他的奸细行径,届时他不仅无法得到突厥承诺的荣华富贵,还必将面临军法处置,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利益的驱使和恐惧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狭隘地认为,只有除掉赵崇武这个“阻碍”,才能继续实施窃取机密的计划,保住自己的利益和名声。

于是,便狠下心来起了杀念。

事发当夜,王耀武买通值守士兵李四,带着两名亲信王五、赵六潜入赵崇武营帐。

赵崇武正在为训练乱象焦头烂额,未及防备,被他们用浸了迷药的湿布捂住口鼻,瞬间瘫软无力。

随后,王耀武逼问机密下落,赵崇武宁死不屈,挣扎间碰翻桌椅,双方一番激烈撕扯,赵崇武终因体力不支,气绝身亡。

李镇雄听得怒火中烧,当即点齐人马,直扑王耀武营帐。

王耀武察觉大事不妙,妄图负隅顽抗,可营帐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见无路可逃,他瘫倒在地,面如死灰,口中喃喃求饶。

李镇雄不为所动,命人将其与孙福等一干奸细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随着真相大白于天下,兵营上下一片哗然。

士兵们既为赵崇武之死痛心疾首,又对奸细行径义愤填膺。

李镇雄望着校场上重新恢复秩序的士兵,深知此次事件敲响了警钟。

他面色凝重,向兵营众人宣告:“此后,必当严整军纪,肃清奸细,守护大唐兵营每一寸疆土,不负将士热血,不辱家国使命!”

号角声再次激昂响起,雄浑壮阔,穿透兵营上空的阴霾,向着远方传去,似在宣告着正义的回归,守护的延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