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十九回 医馆药香飘暗影 医师被杀案惊悚 上

医馆命案现疑云

北宋年间,繁华集市的一隅,济仁堂医馆人来人往,喧闹不休。

馆主陈鹤堂医师医术精湛非凡,心地善良仁厚,在这一方水土备受尊崇敬仰。

其身旁常伴学徒小林,生性机灵聪慧,侍奉师长极为勤勉,抓药、照料病患皆尽心尽力,对陈医师尊崇有加,视作亲长恩师,一心盼着能早日继承其衣钵,治病救人,济世扶危。

一日,陈医师于诊室之内为一位重症病人悉心拟方,他面容紧绷,神色忧虑,手中之笔落下,药方上的字迹刚劲有力却又透着几分凝重无奈。

小林安静侍立在侧,眼神中满是敬畏与专注,时刻留意着师父的一举一动。

彼时,陈医师与病人刘二牛之间的矛盾冲突频繁发生。

这刘二牛乃是个做粗重体力活的码头搬运苦力,身形魁梧壮硕,性格急躁鲁莽。

多年繁重劳作令其身体不堪重负,患上一种古时被称为“痹证”的顽疾,患病关节疼痛难忍、肿胀变形,病情反复无常且久治不愈。

每至阴雨寒湿天气,或是劳累过度时,症状便会加剧,疼得他冷汗直冒,却因家境贫寒无钱持续医治,只能咬牙强撑,继续从事苦力活计,生活愈发艰难。

这日,刘二牛又如往常一般来到医馆,还未等陈医师开口询问,便大声吼道:“陈医师,你这是怎么治病的?我这病吃了你的药这么久,一点好转都没有,我看你就是个庸医!”

陈医师无奈地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笔,耐心说道:“刘二牛,你的病本就棘手,这‘痹证’并非几日就能治愈,需按疗程慢慢调养,急不得啊。”

刘二牛一听更急了,涨红了脸反驳:“我不管什么疗程不疗程,我只知道我现在还是疼得厉害,每天连活都干不了,你得给我个说法!”

陈医师走上前,试图安抚他:“我理解你的痛苦,但治病需循序渐进,你这般急躁,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复。”

可刘二牛根本听不进去,仍是叫嚷着让陈医师重新开药,否则就要砸了医馆。

两人的争吵引得医馆内其他病人纷纷侧目,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这日清晨,小林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医馆,准备开始新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然而当他走到陈医师的诊室门前时,却惊觉房门紧闭,任他如何呼喊,屋内都毫无回应。

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小林心急如焚,赶忙叫来众人,众人齐心协力撞开了房门。

刹那间,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恐万分,只见陈医师横躺在地,早已没了气息,其面容扭曲,满是痛苦与惊愕之色,身旁的药方散落一地,药柜也被翻得凌乱不堪,各种药材散落四处,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搏斗。

此事瞬间如疾风般在医馆内外迅速传开,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皆猜测是不是那刘二牛因心怀怨恨而痛下杀手,为报复而来制造了这起惨案。

毕竟刘二牛此前的激烈言辞和暴躁行为,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似乎是最顺理成章、合乎情理的推断。

然而,官府的捕快们在仔细勘查现场时,却敏锐地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微线索。

只见陈医师的右手紧紧攥着一片衣角,那布料的质地粗糙且颜色暗沉,与医馆内平常所备的布料皆不相同,显然是外来之人留下的。

而且,药柜中的一些珍贵稀有药材也不翼而飞,这让捕快们心生疑窦,暗自思忖若只是单纯的报复杀人,为何要特意拿走这些药材?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负责此案的捕快头目赵勇,是个经验丰富、眼神犀利的老捕快,多年来侦破过不少疑难案件,在当地颇具威名。

他带领着手下的捕快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开始四处走访调查,询问那日在医馆内的其他病人和附近的居民。

有一位名叫孙福的眼尖病人回忆起,在案发前一晚,曾恍惚看到一个黑影如鬼魅般在医馆后窗一闪而过,身影颇为矫健敏捷,但因夜色昏暗朦胧,未看清其面容长相。

这一证言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迷雾重重,难道真的是有江湖人士盯上了医馆的药材,故而精心设计杀害了陈医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