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九鼎大宋 > 第十三章状元

九鼎大宋 第十三章状元

作者:千年嫩黄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状元

集英殿外,甄盎在也没有了开始的自信,集英殿唱名已经结束了,这证明自己落榜了。

这时有人想起刚才这位自信满满的,那可是二甲非他莫属,现在他想起此事开始和别人说起这事,用来讥笑此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甄盎听到耳朵里,苦在心里,难道自己的文采真的不行?

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

这个吹牛的家伙!咱大宋的牛都被他给吹没了!

甄盎现在是如坐针毡,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唱名的太监又匆匆的走出,哑着公鸡般得嗓子喊道:“才子甄盎高中二甲第十名!”

太监的一声喊,听在甄盎耳朵里,犹如天籁之音。

哗!议论声戛然而止,众位落第的举子纷纷看那个幸运儿是甄盎,这时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嘲笑的人走向了唱名的公公。难道是这位牛逼人物?

在众人的疑惑目光里里,甄盎走上前去给唱名公公深施一礼,趁机塞上一定金子。

唱名的公公掂了掂小费,心里大喜!暗道这位懂事。

在众人的瞩目下,唱名公公大声的说道:“今年的集英殿唱名真是凶险万分啊!就在刚才中书侍郎林溷因唱名错误,被三殿下参了一本,太师被气的晕了过去,中书侍郎林溷被革职,李刚大人因选材有功除中书侍郎”

众人听了大吃一惊,哇!这是谁?这么牛逼?刚刚中进士,就上本参两院大臣!牛逼人物啊!

自己一定要认识所有的字,否则无端被参,那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甄盎看着喋喋不休的太监问道:“请问公公三殿下是谁?”

“就是刚才唱名的宋兴啊!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啊!”这位公公在此显摆自己知道的内幕,众举子是听得心惊胆战,原来还有这样的内幕啊!

原来三殿下想参加科考,李刚大人不同意,蔡太师,童太尉,联名保举三殿下蔡攸、童衙内、李衙内等人给了一个举人身份,最后李刚大人让赐举人出身的人换名考试,可是即使这样三殿还是脱颖而出,通过所有的考官同意,被拟为状元。

可是殿下不愿同流合污,虽然太师举荐,可是为了公平真理,殿下还是继续参太师,谁不知道现在是蔡太师的天下。三殿下真是刚正不阿!是我辈的楷模。

看着众举子的议论,唱名公公又卖弄道:三殿下还赋诗一首辱骂太师呢!洒家不方便说,你们以后就知道了。qiuyelou

这太监的一句话又勾起了,众人的欲望,他们决定不走了,在此听一听消息。这可是内幕,自己回家也又资本吹一吹,三殿下如何神勇斗太师。

再说甄盎和唱名的公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集英殿。

甄盎对皇帝行了三跪九叩的觐见大礼,然后接着看下面的故事,刚才听别人转述,现在自己用眼睛看,更过瘾啊!

甄盎看到自己的敬仰的座师李刚大人呆若木鸡。

吴敏大人在慷慨陈词。

人见人恨的蔡太师,不知怎么晕倒在地上。难道是三殿下把他气晕的,真解气啊!

文武百官在窃窃私语。

很快在太监的救护下蔡京悠悠醒来,他爬了起来,思索半天,此仇不报誓不为人,拍打了一下官服,然后对着徽宗躬身施礼道:“臣有本上奏,三殿下楷如果成为状元,恐怕士子不服!还请陛下另立他人为状元!”

这厮一醒来就捻轻去重,对着赵楷展开反击,自己刚刚被人家新科进士砍去一条胳膊,自己不反击,还是权倾朝野的太师吗?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可是由于赵楷是皇子身份,自己不能把他给宰了,但是自己可以把他的状元功名给褫夺去,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蔡京一发话,童贯立刻出班奏道:老夫是一个武夫,对文章不懂,可是老夫知道人情,如果三殿下为状元,恐怕大宋文人不服,百姓不服,认为陛下处事不公。

梁师成也出班附议,两大巨头发话,蔡党和童党纷纷发言反对赵楷为状元。

李刚一看,不干了,他奶奶的老子自己辛辛苦苦苦苦选出的状元如果就这样完了,这不是说明自己识人不明吗?

李刚看着众人差不多表态完毕,出班奏道:陛下,老臣开始让殿下换名就是为了防止作弊,选不出真才实学,现在殿下全票通过,说明殿下有真才实学。

再说殿下文章不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刚才殿下仗义执言不畏权贵的精神更是我辈的楷模,所以状元非他莫属。

吴敏也出班附议。赵楷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有文人得风骨。

朝中部分正直的大臣也纷纷附议。

蔡京一看气的是七窍生烟,这些该死得愣头青,老是和自己唱反调,自己要好好的收拾他们一顿。

这时太傅王黼看到蔡太师老是瞅自己,给自己打眼色。

王黻心思百转,想到太子赵桓不理睬自己,自己三番五次舔着脸求见太子,他认为已经稳坐钓鱼台,于是不鸟他了!自己的上进之路已经断了,可是自己的还年轻,徽宗可是藩王登基啊!三殿下也有机会,自己何不帮他一把呢?

想到这里王黻出班要上奏,太师心里暗暗的高兴,我们三大巨头一联合,看你怎么办?

可是蔡京高兴了一半,听了王黻的奏本脸色沉了下来,只听王黻奏道:陛下!三殿下文采飞扬,可让二甲前十名和一甲三人当中宣读本人文章,然后赋诗一首,让众新科进士和文武百官评论。

这样文武百官,大宋百姓就不会说陛下办事有失公允了!

金銮殿上,徽宗听了连连点头,心想这个主意不错,于是点头应允。

赵楷开始宣讲自己的状元文章吟道:宋兴上徽宗陛下富国强民策

大宋承平百年,国富民安,是陛下的威德所致,可是盛世也又不足,这些可能导致衰败,所以应该引起陛下重视。

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圣人一天下之具也。

今在藏无积年之资,太仓无三岁之粟米,南方冶铜匮而不发,承平如此,已自凋困。

良田由取之既多,用之无度也。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才。

财穷用尽,而欲兴师远征,诚无谋也。

能去三冗,节三费,转备北敌,可旷然高枕矣。、

何为三冗?

天下有定官,而无定员,一冗也。

天下厢军不战而耗衣食,二冗也。

僧道日多,而而无定数,此三冗也。

三冗不去,不可为强国。

请断自今,僧道以受戒者姑如旧,其他悉罢还民。

可得耕夫织妇,五十余万人,一冗去矣。

天下厢军不择小弱而悉用之,才图供役,本不知兵,又且月支取廪粮,岁费库帛,数口之家,不能自足,多去而为盗。虽广募之,无益也。

其已在籍者清而勿论,其他悉趋之南亩,又得耕者数十万,二冗去矣。

国家郡县素有定官,譬以十人为额,常以十二加之,即迁代,随取随用。

今官未缺,群起而逐之,州县不广与前,而官五倍于旧,吏何得不苟进,官何得不乱除。

请诏三班审官院内诸司,流内铨,明立限员,以为定法。

其门荫,流外贡举等科,实置选限,矣有缺官,计员补吏,三冗去矣。

何为三费?

一曰道场斋醮,无有虚日,岁时荐之,足以明德。

则一费节矣。

二曰京师寺观,衣粮三倍他处,请罢去,则二费节矣。

三曰使相节度,不隶属藩,・・・・・・

请今非边要,州无师屯者,不得建节度。则三费节矣。

陛下应躬服至信,风示四方,衣服起居无逾旧规。

后宫锦绣珠玉,不得枉费。

则国富民强矣。

随着赵楷的宣讲,文武百官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心里纷纷赞道:好文章!李大人选的好国士啊!此文章道出我辈心声啊!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十三人一个个的宣讲下去,但是没有一人的文章能引起众人的共鸣,众人非常泄气。可是就在众人扫兴时,突然出现一个卡壳的人,这时只听一个人宣讲道:吾乃梁朱仝,可是众人听成了,“我乃凉猪头!”众人听了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忍俊不禁。

可是这位却偏偏又让众人发笑,背的是错字连篇,最终文武百官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时御笔梁中书出班奏道:“陛下,此人可能是被天威吓倒,陛下可以让他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

赵楷看着这位出来打圆场,在想一想被吓倒的这位叫什么(梁朱仝)凉猪头,出来救场的这位是梁师成,这俩个梁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梁中书参自己,自己要立刻反击,而且是立刻决不能等到明天。

想到这里赵楷出班奏道:“陛下,臣认为应该严查进士梁朱仝,里面必定有隐情!”

赵楷话音一落,梁朱仝吓得是大汗淋漓,噗通一声坐在地上。众人心里一惊!这位可是杀神啊!刚刚梁师成参了赵楷一本,这很快三殿下就反击了,报复的可是够快的!

这位看来是个杀神转世啊!谁当道杀谁啊!自己千万不能惹他!许多官员心里都是如此的想法,赵楷如果知道了,一定会高兴的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太师都输了一阵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