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门老枪 > 第89章:两种日月

北门老枪 第89章:两种日月

作者:北风2024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9章:

1

“刘国政这个人怎么样?”

“局长什么意思?”沈十一想不到廖会这么问。

“随便问问!”看似闲庭信步,实则深意浓浓。

“不会吧?他这个人,饱读诗书,道理通晓不少,在单氏集团中,有绝对权力,为人谦和,不张扬!”

“他是怎么到单氏集团的?”

“他不象一般人,自己来的,他是单氏三顾茅庐才请上龙眼的,以前据说是个教书匠,因养不活女人,女人跟人跑了,我知道的,也就是这些,粗枝大叶,你想用他?”

“非也!有人出钱捞他!顾天明呢?”

“普通人,有凡人的贪婪,更有凡人的庸俗。”

“你去忙吧!”廖青云还在院子里,陀螺一样旋转着,什么事让他这么犹豫不决?

沈十一正往楼上走,郑凯旋在楼梯口站着,似乎在等他,“队长好,有事吗?”

郑凯旋搓搓脚,“也没有什么大事,史特派员要用人,你们小队去一下!”

“好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他没说,让等电话通知,我估计也就今天,他说他好象发现日本人的踪迹!”

“这事廖局知道吗?”

“好象知道!”

“行!我等通知!”

小木匠曹三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了,平凡人容易满足,满足的人容易快乐,人一旦日复一日活得快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许多事,他不会痴心妄想,一个布袋,一个柳条筐,一头小驴,靠这个,他走南闯北,吃百家饭,他就是个木匠,手艺活做得不错,雕花镂空,栩栩如生,花鸟虫鱼,虽是俗物,俗得鲜活,十七八年之前,他靠手艺,把活儿做到黄花甸子,那时史健久还神气活现,吆五喝六,喜欢显摆,更喜欢张扬,当他把西凉城小木匠带到黄花甸子,那些曾经依靠三脚毛的木工,在黄花甸子被人尊敬叫一声“师傅”的时候,甚至是每个早上,吸咂着豆汁,亮黄的烧饼,夹一根粗粗的让人妒忌的油鬼(油条),故意把烧饼咀嚼脆响的时候,一个并不起眼,显得单薄,骑着毛驴的曹三经过时,那些所谓的师傅,都没正眼看过他。

曹三的到来,打翻那些粗粗糙糙手艺人的饭碗,他的活儿做得慢,但手艺好,好到黄花甸子人愿意为他花时间,等他,更愿意多花钱,花钱买个赏心悦目,家俱不仅是用的,更多是一种奢侈的物件,是一种摆设,更是一种可以取悦心灵的东西,虽然它摆在那儿没有实际作用,甚至和那些粗糙笨重的物件一样,但自从史健久家第一个物件五斗橱亮相,是在大门外亮相,就不断有人到史家一睹为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些不求甚解的木匠刹那间门庭冷落,日时悠长,人们不在乎等,那些曾经以手艺人自诩,曾经夸张把烧饼嚼响的人,暗然失色,为了生计,远遁他乡,自此,曹三一人独领风骚,长年累月扎根黄花甸子,种子有时候就是神奇的,你精心培养,它出得稀稀拉拉,有时候,你随意乱撒,它就出得均均匀匀,这个不起眼的小伙子,不声不响,就象这种子,走进一个人心田里,她就是沈九。

沈九虽没正式的名字,脾气也强,有个性,也有担当,能扛事。

那是一个黄黄的秋日,秋风要扫尽落叶,也象浮萍一样,把无处寄存的心,扫进曹三的心底。

在史家不少日子,月月相错,能有半年之久,为了给响铃一个体面,史健久下了血本,他是黄花甸子头一号人物,那时的黄兴忠虽按母亲的意思,在陈梅梅帮助下,兴办了酒厂,也东出龙泽,西下神州,但还在中兴的路上,史健久始终压他一头,就骑在脖子的位置,史不能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给小瞧了。钱其铁人模狗样,雇着辆外观漂亮的小马车,带着城市人骨子里的傲气,每年都有几次携着史春玲到黄花甸子显摆,当漂亮的小马车,压过东门的坎,就有人四处张扬大叫:“正宗的兰州拉面大师傅来了!……”在那种日月过得恓惶象筛子的年代,能够经常吃拉面,是一种时尚,史健久隔三差五就要这么时尚一下,一来二去,喜欢上从兰州来的大师傅铁木尔手下的钱其铁,那时的钱甚至都没有长出代表男人雄起的胡子,要吃拉面,牛肉酱必不可少,芫荽、小磨麻油、葱、姜、蒜必不可少,伴随着热腾腾气体扑到人脸,那种妙不可言的味,就象一条蛇,倏地从嘴巴钻进喉咙,进入五脏六腹,馋虫变成涎水,扯着粘条滴出来,在气浪中,飘逸坠落,闭上眼,吸一下鼻子,香象千万条爬行的蛇,涌向四面八方。

食客从全城四面八方,坐着马车,骑着时髦的脚踏车,一个个拿着洋瓷盆,排着队,交谈着,为了口吃的,把搪瓷盆敲得叮当响,时尚的少爷小姐杂居人群中。就连大上海来的风流倜傥的朱克俭也不例处,都说风水轮流转,拉面鼎盛时期,也是史记百贷公司兴旺发达之时,相得益彰。

终究史健久没有黄鹤松圆滑老道,在西凉城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史小瞧了那些官场上的人,更小瞧了那些贩夫走卒,这些人或象鲨鱼横冲直撞,或象小鱼小虾,泥沙俱泻,你不让他们舒服,他们就给你使绊子,黄鹤松经常在谈笑之间,手一挥,就撒下一大把饵料,史健久总以为生意是自己的,抠屁眼撒芝麻的事,他不屑,也不需要干,觉得黄鹤松那一套是小儿科。

左边是女儿女婿,右边是自己,铁木尔只不过是工具,架空铁木尔,是他们翁婿联手的杰作,铁木尔看似豪爽,实则心细如发。

午后,阳光迷离,铁木尔和钱其铁摊了牌,让他好自为之,裹起行囊,坐上马车,回了家,笑容象水花一样,甚至临上马车,还做了个舞蹈动作,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扎西德勒”!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没有铁木尔的拉面馆,似乎少了点大西北的绝绝的风味,食客咀嚼不到那种个性鲜明的味,就日渐稀少。

钱其铁自己做完了,也吃不出那味,就摔碗骂了,“到底差他妈哪儿?”

想当初,这行情看得史健久眼发直,心发绿,乖乖,一小筷头拉面,大半舀子老汤,加点配料,贵得吓人,卖出天价,假以时日,钱其铁靠这手艺,还不发得裂裂巴巴?吸一下鼻子,就走过去,把面摔得叭叭响的钱其铁并不曾注意有人,“嘿!嘿嘿!小师傅,有媳妇嘛?”手拍在小师傅胳膊上。

钱其铁愣一下,继而摇摇头。

史健久拍拍手,“妥了妥了!”幸巧史春铃没有履行婚约,要不然……

站在风中,史健久走了神,想想大女儿风光大嫁,一个人美美笑出声来。一扭头看见曹三磨叽,就知道等钱,就在心中骂开了:没出息的东西,几时看见阎王差小鬼的钱?我能差你那仨瓜俩枣,说出去门牙不得笑掉两个?兀自无声笑了,有些抖动,有些断续。

收拾完行装,主人分文不差给结了钱,正准备牵着毛驴轻松出门,一盆污水,不偏不倚就从头上泼下来,洗个凉凉的温水澡,脸上有菜叶和豆芽,更滑稽的是:一根长长的粉丝,挂耳朵上,象项链挂错了地方,曹三抹一把污水,“你这是干什么?我没有得罪过你!”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这张脸有些月亮圆,黑是它的正色,但表情丰富,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溜仔一样滚动,“我给你收拾一下,你要不怕耽搁功夫,脱下来,我给你洗,用皂角和碱,包准洗得比你干净!”女人或女孩的笑容是不经意的,但却象阳光一样照进他心底。能够和一个女孩子说上话,那是怎样一种奢侈?

“算啦!算我倒霉!你要注意,下回要是再这样唐突,泼着旁的什么人,运气就不一定这么好了!”曹三随意抚抚菜叶、豆芽,并把蚯蚓一样的粉丝拿下,扔地上。

当时秋风阵阵,还没有达到萧瑟的程度,曹三回眸看一眼,那好看牙齿,就溢在笑容外头,以至于这个不经意动作,让很多年之后,曹三象老牛反刍,反反复复咀嚼。

当钱其铁徒有其名张牙舞爪时,他距离别人叫的他的拉面大师傅:隔着辈,差着代,没有铁木尔罩着钱其铁,就屁也不是一个,他只是打下手、出笨力的主,碗碗热腾腾拉面虽是他盛、他端,但没有一碗是他做他配,盛风浮名,骗了一世精明的史健久,别看我钱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差着远呢。

那时,石榴正是能吃的时候,柿子青匝匝,大小如鸡蛋挂那儿,叶子硕大粗糙,上面长满难看的斑点,叶厚如薄饼,史响铃出嫁前一两月,史春铃领着她二孩子,在摇椅上悠闲掰石榴,这一气,她不再咬牙切齿骂张雨烟,也看不到张雨烟,毕竟二哥理智选择了钟玉秀,这口恶气,算是出了,偶尔会想一下黄兴忠,针刺一般疼,也和扎针一样,疼一下就麻木了。她的日子,刚过出滋味,钟家那时正动员各种力量,和郝百声如火如荼战斗,钟玉秀在那种艰难时刻,嫁了史凤扬。但史凤扬并没有加入郝、钟的战斗序列,到是史健久和钟泽拧成了一股绳,但钟泽还是败下阵来,有点惨烈。

史春铃欣赏清风明月,没功夫去管那些正在飘散的战争硝烟,这会儿她吃了吐,吐了吃,石榴又酸又甜的滋味,和生活一样,有趣起来。钱其铁和她老子的生意一样,正在走下坡路,悲喜交加,悲的是:再也不见排队的身影,喜的是当以为活不下去时,又有三五食客光顾,品头论足,怀念有铁木尔时代,钱其铁可以学个皮毛,但配方是人家祖上的,人家不肯把这个交给他,人家安身立命的东西,怎能外传?他和岳父用一根撬杠撬走外乡人,但生意终因外乡人离去而做不下去了,史健久大骂钱其铁骗了他,骗了他的女儿,当初可是史健久涎着脸上门,硬要把女儿嫁给人家的,眼拙眼瞎怪不了别人,捶胸顿足。

曹三干瘦,皮肤还行,背有些驼,这是幼年过早磨难留下的后遗症,手长得象鸡爪子,史春铃不屑看这样男人,她是婚姻变成正宗西凉城的人。

史春铃看过如狼似虎的眼,兽体发狂,咆哮着要把她压在身下,泰山压顶,但曹三是跳跃、是躲闪的目光,恐怕私下里想女人,羞于向人道及。

沈九有些迷失,还在呆呆滞滞。

曹三没有再转头,象风,走了。

从史家出来,沈九没有回家,身无分文的她,依靠着一双大脚,从黄花甸子一直走到县城,打听曹三。虽不知道他住哪里,但仅凭曹三名气,日头还没有掉地上,她就如愿以偿找到曹三家,当时曹三不在家,这是普普通通砖挂门脑的小院,院子有一棵桃树,另一棵杏树,她去的不是时候,没有吃上桃子和杏,树高过一人,盘盘错错,修过枝,别人都说:桃不可栽家里,会招鬼。曹三不抗争,不理会,偏就栽了,树也争气,偏就长得枝叶葳蕤,也没见曹三运气差哪儿。屁话一句,却影响许多人,曹三终是以实践出了真知,那些原来是骗人的,你真要问理由,恐怕说的人头会摇得如波浪鼓,出处不在典籍,不在说唱里,在人们口口相传中。

曹母问她是谁,她只笑不说,曹母虽心钝,却也猜个八九不离十,当时,曹三还有个妹妹,如果按照顺序,该叫曹四,却有个土得掉渣的名字:马菜,她不姓马呀?怎么回事?想到最后,你就明白:马菜是俗名,学名叫:马齿苋!可起名字的人并不知道。饥荒的年代,那种开着小黄花,是那种鸡蛋内黄的黄,满山遍野都是,太阳无论如何晒,它都扬着高贵的头胪的小植物,它不择生地,不看别的植物脸色,兀自生长的植物,不用特意种植,它是穷人裹腹的粮食。狗日的粮食专门欺侮穷人,他妈的越没吃的越能吃,三碗五碗不叫事。

马菜热情给沈九倒一碗温热的水,告诉她:曹三天不黑准回。

可不是?曹三回来,曹三就愣了,问了句伤人的话:“你怎么来啦?”

“三哥,你好笨呀,人家来给你当媳妇的!”曹三被人说笨第一次,不过,她说得太对了。

沈九一脸桃花红。

没有那么多铺排,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两天后,这一对同样连名字都没有的年轻人,喜结连理。

婚后,曹三做木匠活,从不欺人,落下一河滩好名声,沈九兑换菜卖,生儿育女,一切自然而然,日月过出了滋味,彼此话不多。

沈十一在下午,接到郑凯旋的电话,让他火速带人赶往神仙庙那儿,太阳象火把,在庙顶上,飞鸟在庙顶高大的洋槐树上,垒窝安家,粗需合抱,树皮裂裂巴巴而生,生相极显丑陋。庙虽不大,名字却豁亮:关帝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